1 / 44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知识要点回顾 了解分析化学的学科性质、任务及作用; 了解分析化学在国民经济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熟悉分析方法的基本分类,不同类型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 了解分析化学的发展概况; 熟悉现代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及主要特点。.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取与预处理. 1 、分析试样的采取与制备 2 、分析试样的预处理. 第一节 分析试样的采取与制备. 定量分析工作包括五个主要步骤: 1 、试样的采取与制备 2 、试样的预处理 3 、干扰组分的掩蔽与分离 4 、试样的测定 5 、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评价. 一、科学采样的意义.

kalki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一章 绪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章 绪论 • 知识要点回顾 • 了解分析化学的学科性质、任务及作用; • 了解分析化学在国民经济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 熟悉分析方法的基本分类,不同类型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 • 了解分析化学的发展概况; • 熟悉现代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及主要特点。

  2.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取与预处理 1、分析试样的采取与制备 2、分析试样的预处理

  3. 第一节 分析试样的采取与制备 定量分析工作包括五个主要步骤: 1、试样的采取与制备 2、试样的预处理 3、干扰组分的掩蔽与分离 4、试样的测定 5、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评价

  4. 一、科学采样的意义 从被检测的对象中,按照规定的方法及使用适当的工具,采取一定数量的具有整体代表性的供分析检验用的部分,叫做样品。 采取样品的过程叫做采样、取样或抽样。 样品可分为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或试验样品(试样)。 检样是指按规定的方法,使用适当的工具,由整批被检对象的各部分采取的少量被检对象。 将许多份按规定所取的质量相同的检样混合在一起,叫做原始样品。

  5. 由于各检样之间可能不均匀,原始样品要按照规定方法混合均匀,再从均匀样品中按规定方法分出一部分样品,这部分样品称为平均样品。由于各检样之间可能不均匀,原始样品要按照规定方法混合均匀,再从均匀样品中按规定方法分出一部分样品,这部分样品称为平均样品。 平均样品经混合分样,根据需要从中称取一部分用于分析测定的样品叫做试验样品(分析试样)。 采样的过程便是由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试样的过程。

  6. 不同质量的检样单独作为原始样品、平均样品、试样,单独进行分析。 采样的不正确,将直接导致分析结果的不准确。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导致有危险的粮食及食品、饲料进入市场,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7. 二、采样的一般原则 1.真实性 为了保证样品真实性,采样人员应该亲临现场采样。 2.代表性 采取的试样必须具有代表性,即试样的组成必须能够代表物料整体的平均组成。 3.准确性 按照规定的方法并使用适当的工具采样, 同时采样记录务必填写在事先设计好的采样单上,并紧附于样品上。 4.合理性 采取合适的方法保存试样。 5.及时性 要及时到现场采样,并及时将样品送回实验室分析。 根据具体测定需要,遵循代表性原则随机采样。

  8. 三、试样的采取 试样的分类 根据状态:固,液,气等; 根据对象: 环境,矿物岩石,土壤,生物,金属与合金,食品等。 需按照一定的原则、方法进行,可参阅相关的国家标准和各行业制定的标准。

  9. 固体试样 试样多样化(矿石、土壤、合金、盐类等)。不均匀试样应选取不同部位进行采样,以保证所采试样的代表性。 矿石样品 1、采样点的布设 2、水分的去除

  10. 3、固体试样的制备 步骤:破碎、过筛、混匀和缩分 破碎分为:粗碎、中碎、细碎和研磨 将已破碎、过筛后的原始试样进一步破碎、过筛并逐步缩小其量的过程叫做缩分。

  11. 缩分-四分法取样图解

  12. 平均试样采取量与试样的均匀度、粒度、易破度有关,可按切乔特采样公式: m = Kda 其中, m为保留样品的最小质量(kg);d为样品中最大颗粒直径(mm);K和a为经验常数。 K值通常在0.02~1 kg.mm-2之间, a值在1.8 ~ 2.5。 当a值规定为2时, m = Kd2 矿石的颗粒越大,采样量应越多。

  13. 采集平均试样时的最小质量

  14. 土壤样品: 采集深度0-20cm的表地为试样,按3点式(水田出口,入口和中心点)或5点式(两条对角线交叉点和对角线的其它4个等分点)取样。每点采1-2kg,经压碎、风干、粉碎、过筛、缩分等步骤,取粒径小于0.5 mm的样品作分析试样。 沉积物: 用采泥器从表面往下每隔1米取一个试样,经压碎、风干、粉碎、过筛、缩分,取小于0.5 mm的样品作分析试样。 金属试样: 经高温熔炼,比较均匀,钢片可任取。对钢锭和铸铁,钻取几个不同点和深度取样,将钻屑置于冲击钵中捣碎混匀作分析试样。

  15. 液体试样 液体试样一般比较均匀,取样单元可以较少。 当物料的量较大时,应从不同的位置和深度分别采样,混合均匀后作为分析试样,以保证它的代表性。 液体试样采样器多为塑料或玻璃瓶 ,一般情况下两者均可使用。但当要检测试样中的有机物时,宜选用玻璃器皿;而要测定试样中微量的金属元素时,则宜选用塑料取样器,以减少容器吸附和产生微量待测组分的影响。

  16. 液体试样的化学组成容易发生变化,应立即对其进行测试。液体试样的化学组成容易发生变化,应立即对其进行测试。 采取适当保存措施,以防止或减少在存放期间试样的变化,如控制溶液的pH值、加入化学稳定试剂、冷藏和冷冻、避光和密封等。采取这些措施旨在减缓生物作用、化合物或配合物的水解、氧化还原作用及减少组分的挥发。保存期长短与待测物的稳定性及保存方法有关。

  17. 水样采集器

  18. 气体试样 • 用泵将气体充入取样容器;采用装有固体吸附剂或过滤器的装置收集;过滤法用于收集气溶胶中的非挥发性组分。 • 固体吸附剂采样:是让一定量气体通过装有吸附剂颗粒的装置,收集非挥发性物质。 • 大气试样,根据被测组分在空气中存在的状态(气态、蒸气或气溶胶)、浓度以及测定方法的灵敏度,可用直接法或浓缩法取样。 • 贮存于大容器(如贮气柜或槽)内的物料,因密度不同可能影响其均匀性时,应在上、中、下等不同处采取部分试样后混匀。

  19. 气体吸收管

  20. 大气试样 静态气体试样 直接采样法,用换气或减压的方法将气体试样直接装入玻璃瓶、塑料瓶中或直接与气体分析仪连接。 动态气体试样 用取样管采集管道中气体,取样管应插入管道1/3直径处,面对气流方向。常压下,打开取样管旋塞即可取样。若为负压,则连接抽气泵,抽气取样。 固体吸附法取样 用装有吸附剂如硅胶(吸附带氨基、羟基的气体)、活性炭(吸附苯、四氯化碳)、活性氧化铝和分子筛等的柱子吸附气体,吸附的气体用加热法或萃取法解脱,或与GC连接检测。

  21. 生物试样 其组成因部位和时季不同而有较大差异,采样应根据需要选取适当部位和生长发育阶段进行,除应注意有群体代表性外,还应有适时性和部位典型性。 鲜样分析的样品,应立即进行处理和分析,生物试样中的酚、亚硝酸、有机农药、维生素、氨基酸等在生物体内易发生转化、降解或者不稳定的成分,一般应采用新鲜样品进行分析。

  22. 生物试样的分类 植物试样 花、叶、茎、根、种子等。 动物试样 体液、毛发、肌肉、组织器官等 各种微生物 人体(血液、尿液、毛发、指甲等)

  23. 第二节 分析试样的预处理 试样的预处理过程包括:样品的分解、待测成分的提取、浓缩(或稀释、富集)、排除干扰、转态等。 通常应根据以下几方面的情况,选择适当的预处理方法,以满足测定的要求。 1.分析项目及待测成分性质 2.样品的性质 3.采用的分析测定方法 4.分析的目的 • 预处理原则: • 消除干扰因素 • 完整保留待测组份 • 浓缩组份,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

  24. 试样的分解 1、无机试样的分解 2、有机试样的分解 3、生物试样的预处理 4、微波辅助消解法 试样分解注意事项: 1、试样要完全分解,不留残余; 2、试样分解过程中不损失待测组分; 3、不得引入待测组分的干扰物质。

  25. 2.1 无机试样的分解 无机试样常用分解方法:溶解法、熔融法和烧结法。 溶解法:采用适当的溶剂将固体样品溶解转化为液体样品,同时将待测组分转化为可测定形态。 常用溶剂:水、酸、碱或混合酸等 酸:盐酸、硝酸、硫酸、高氯酸、磷酸、氢氟酸; 混酸:王水、硝酸+高氯酸,氢氟酸+硫酸、 氢氟酸+硝酸等; 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溶解一些两性金属,以 及它们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等)。

  26. 熔融法:将试样与固体溶剂混合,在高温下加热,利用试样与溶剂发生的复分解反应,使试样的全部组分转化为易溶于水或酸的化合物。熔融法:将试样与固体溶剂混合,在高温下加热,利用试样与溶剂发生的复分解反应,使试样的全部组分转化为易溶于水或酸的化合物。 熔剂可分为酸性熔剂和碱性熔剂,分别对应酸熔法和碱熔法。 焦硫酸钾K2S2O7与KHSO4为酸性熔剂,铵盐也属酸性溶剂,它们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Na2CO3, K2CO3, Na2O2, NaOH, KOH等为碱性溶剂,用于分解酸性试样。

  27. 烧结法,又称为半熔法:是在低于熔点的温度下,使试样与熔剂发生反应。与熔融法相比,烧结法的温度较低,加热时间更长,但不易损坏坩埚,通常在瓷坩埚中进行。烧结法,又称为半熔法:是在低于熔点的温度下,使试样与熔剂发生反应。与熔融法相比,烧结法的温度较低,加热时间更长,但不易损坏坩埚,通常在瓷坩埚中进行。 常用MgO或ZnO与一定比例的Na2CO3混合物作为熔剂用来分解铁矿及煤中的硫。其中MgO、ZnO的作用在于其熔点高,可以预防Na2CO3在灼烧时熔合,而保持松散状态,使矿石氧化得更快、更完全,反应产生的气体容易逸出。 碳酸钠与氯化铵也是用于半熔融分解的溶剂。熔剂与试样混匀置于铁(或者镍) 坩埚内,在750-800℃左右半熔融。主要用于硅酸盐中 K+、Na+的测定等。

  28. 三种分解方法的比较溶解法分解试样比较简便快速,得到的溶液较纯净;熔融法分解试样过程麻烦,且易引入坩锅中的杂质。因此,应尽量少用熔融法。三种分解方法的比较溶解法分解试样比较简便快速,得到的溶液较纯净;熔融法分解试样过程麻烦,且易引入坩锅中的杂质。因此,应尽量少用熔融法。

  29. 2.2 有机试样的分解 有机试样常用分解方法:干式灰化法和湿式消化法。 分类:坩埚灰化法、氧瓶燃烧法、燃烧法和低温灰化法 优缺点:不加入或仅加入少量试剂,避免了由外部引入的杂质,方法简便;但因少数元素挥发(I, Br, Hg)或金属粘附在器壁上而造成损失。 干式灰化法又称燃烧法或高温分解法:依靠加热或燃烧使试样灰化分解,将所得灰分溶解后分析测定。

  30. 湿式消化法:将试样与硝酸和硫酸混合物一起置于克氏烧瓶内,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煮解,硝酸能破坏大部分有机物并被蒸发,最后剩余硫酸。继续加热,冒浓厚的SO3白烟时,在烧瓶内进行回流,溶液逐渐变透明,该过程称为消化。湿式消化法:将试样与硝酸和硫酸混合物一起置于克氏烧瓶内,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煮解,硝酸能破坏大部分有机物并被蒸发,最后剩余硫酸。继续加热,冒浓厚的SO3白烟时,在烧瓶内进行回流,溶液逐渐变透明,该过程称为消化。 用体积比为3:1:1的硝酸、高氯酸和硫酸的混合物进行消化,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加入催化剂(六价钼),消化效果将进一步提高。 湿式消化法的优点是速度快,缺点是因加入试剂而引入杂质,应尽可能使用高纯度的试剂。

  31. 2.3 生物试样的预处理 测定生物试样中的无机成分的含量,其处理方法与有机试样的分解相同(干式灰化法或湿式消化法)。 测定生物试样中的生物小分子及大分子组分,则不能再用灰化法或消化法处理样本。

  32. 生物组织细胞的破坏方法 • 机械法(组织捣碎法和细胞研磨法) • 物理法(反复冻融法、急热骤冷法和超声波破碎法) • 化学法 • 酶解破碎法 蛋白质的除去 在试样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 • 生物大分子的提取 • 水溶液提取 • 有机溶剂提取

  33. 微波辅助消解法 方法原理: 利用试样和适当的溶(熔)剂吸收微波能产生热量加热试样,微波产生的交变磁场使介质分子极化,极化分子在高频磁场交替排列导致分子高速振荡,使分子获得高的能量,这两种作用,试样表层不断被搅动破裂,促使试样迅速溶(熔)解。 微波消解法可用于有机和生物样品的氧化分解,也可用于难熔无机材料的分解。

  34. 优点: 1、加热速度快,消解能力强, 缩短溶样时间; 2、溶剂用量少,空白值低; 3、可避免挥发损失和试样的污染,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率和精密度; 4、环境友好; 5、有利于实现试样预处理自动化。

  35. 试样分解最好结合干扰组分的分离,从而简单、快速进行测定。试样分解最好结合干扰组分的分离,从而简单、快速进行测定。 例如,铝合金中Fe、Mn、Ni的测定,如用NaOH溶液溶解试样,此时Fe、Mn、Ni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然后过滤,再用酸溶解沉淀,制成分析试液,可避免大量Al的干扰。又如铬铁矿中铬的测定,若用Na2O2作为熔剂进行熔融,然后用水浸取熔块时,Cr被氧化成CrO42-留在溶液中。Fe、Mn等重金属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过滤,再将滤液酸化,制备分析试液。这样可避免铁、锰等元素的干扰。 总之,要根据试样的性质,分析的要求和上述原则,选择一种合适的试样分解方法。

  36. 作业 P28 4、5题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