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建设 李永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建设 李永清.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涵及特点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及原因分析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 四、学术界 关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几个 深层次问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内涵. (一)民主政治的 共性. —— 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就是主权在民 —— 民主政治是一种政治制度,它的对立面是独裁、专制 —— 民主的保障是法治 —— 民主的最终裁决方式是少数服从多数. (二)民主政治的 价值.

kanoa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建设 李永清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建设李永清

  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涵及特点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及原因分析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涵及特点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及原因分析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 四、学术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几个深层次问题

  3.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涵

  4. (一)民主政治的共性 ——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就是主权在民 ——民主政治是一种政治制度,它的对立面是独裁、专制 ——民主的保障是法治 ——民主的最终裁决方式是少数服从多数

  5. (二)民主政治的价值 ——保证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防止专制独裁和权力过度集中 ——保证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 ——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6. (三)当今世界多数国家认定的“民主国家”的标准(三)当今世界多数国家认定的“民主国家”的标准 1、尊重人权,包括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宗教和信仰自由、享有并自由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 2、实施无记名和全面监督下的定期、公平选举。 3、享有结社自由,包括建立独立的政治党派。 4、权力分离,特别是不受约束的司法制。 5、武装力量只服从按宪法规定产生的民选政府。

  7. 2000年6月21日——27日,107个国家在华沙召开了国际民主大会。会议通过了题为《迈向民主国际社会》的民主宣言(又称华沙宣言),宣布了“民主国家”共同体的成立。2000年6月21日——27日,107个国家在华沙召开了国际民主大会。会议通过了题为《迈向民主国际社会》的民主宣言(又称华沙宣言),宣布了“民主国家”共同体的成立。 106个与会国在宣言书上签了字,

  8.  2002年11月10日——12日,民主共同体部长级会议的成员在汉城举行了第二届会议,会议通过了《汉城行动纲领》。 2002年11月10日——12日,民主共同体部长级会议的成员在汉城举行了第二届会议,会议通过了《汉城行动纲领》。   这次会议,其成员扩展到120多个。

  9. 2005年4月28——30日,第三届民主国家共同体部长会议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会议通过了《圣地亚哥承诺》,又称为《民主合作》。 141国家参加了这次会议,包括124个成员国,17个观察国。

  10. 2007年11月15日——17日,“民主国家共同体”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于在非洲国家马里首都巴马科举行。大会的主题是《民主和发展:贫穷是对民主良政的挑战》。会议通过了巴马科宣言。2007年11月15日——17日,“民主国家共同体”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于在非洲国家马里首都巴马科举行。大会的主题是《民主和发展:贫穷是对民主良政的挑战》。会议通过了巴马科宣言。 127个成员国代表和20多个国家观察员出席会议。

  11.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 1、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国体: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国家。 3、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2. 5、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前提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5、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前提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6、国家法治化,但不搞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 7、党领导武装力量,不搞武装力量国家化、中立化。

  13.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及原因分析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及原因分析

  14. (一)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 历史表明:不发达国家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必然引发社会动荡甚至国家分裂。 ——苏联东欧的教训 ——拉美国家的教训 ——东南亚国家的教训 ——非洲及中亚国家的教训

  15.   戈尔巴乔夫:    2006年3月,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说:“我给中国朋友的忠告是: 不要搞什么‘民主化’, 那样不会有好结果! 千万不要让局势混乱,稳定是第一位的。”    谈到苏共垮台,他说:“我深深体会到, 改革时期, 加强党对国家和改革进程的领导, 是所有问题的重中之重。在这里, 我想通过我们的惨痛失误来提醒中国朋友:如果党失去对社会和改革的领导, 就会出现混乱, 那将是非常危险的。”

  16. 原因分析: 第一、不发达的、多民族的国家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必然诱发民族主义思潮,最终导致国家分裂。

  17. 第二、不发达国家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必然激发社会阶层矛盾,导致社会动荡。第二、不发达国家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必然激发社会阶层矛盾,导致社会动荡。

  18. 第三、不发达国家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极易引发军人干政,导致军事独裁。第三、不发达国家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极易引发军人干政,导致军事独裁。

  19. 克林顿 : “民主是美丽的,但民主化是痛苦的”

  20. (二)绝不放弃民主政治的奋斗目标

  21. 民主政治的奋斗目标: 民主政治的首要奋斗目标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关键是民主选举,最终奋斗目标是普选。 民主政治的另一奋斗目标是法治。唯有法治,才能约束权力,根除专制和独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22.    马克思恩格斯对巴黎公社经验和原则的总结:     马克思恩格斯对巴黎公社经验和原则的总结:      一、把行政、司法和国民教育方面的一切职位交给由普选选出的人担任,并规定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被选举者。     二、对所有公职人员,不论职位高低,只付给和其它工人同样的工资。

  23. 列宁论民主:     “广泛的民主原则要包括两个必要的条件:第一,完全的公开性;第二,一切职务经过选举。” “没有公开性而来谈民主制是很可笑的,而且这种公开性还要不只限于对本组织成员的公开。”

  24.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

  25.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要求 •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26. 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 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27.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任务(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任务

  28. 十八大: (一)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29. (二)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二)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30. (三)完善基层民主制度。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三)完善基层民主制度。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31. (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2. (五)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五)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33. (六)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六)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34. (七)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巩固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基础,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

  35. 十八届三中全会: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6. (27)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 • (28)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 (29)发展基层民主。 • (30)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 (31)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 (32)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37. (33)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 • (34)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 (35)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 • (36)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 • (37)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38.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 ——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OO项以上。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取消或简化前置性审批,充分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推进投资创业便利化。 ——确需设置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一律向社会公开。清单之外的,一律不得实施审批。 ——全面清理非行政审批事项。

  39. 基本完成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继续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在全国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落实认缴登记制,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由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报公示制度,让市场主体不断迸发新的活力。基本完成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继续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在全国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落实认缴登记制,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由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报公示制度,让市场主体不断迸发新的活力。

  40.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坚持放管并重,建立纵横联动协同管理机制,实现责任和权力同步下放、放活和监管同步到位。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坚持放管并重,建立纵横联动协同管理机制,实现责任和权力同步下放、放活和监管同步到位。

  41. 李克强: • 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 • 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

  42. 四、学术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几个深层次问题

  43. (一)改革开放30多年政治体制改革有没有成就?有哪些主要成就?(一)改革开放30多年政治体制改革有没有成就?有哪些主要成就?

  44.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是邓小平1980年8月1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在这篇讲话中,邓小平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中国十年“文革”的深刻教训,尖锐地揭露和分析了现行政治体制存在的种种弊端及其产生的原因,系统精辟地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和必须遵循的原则,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想。因而,这篇讲话是指导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是邓小平1980年8月1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在这篇讲话中,邓小平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中国十年“文革”的深刻教训,尖锐地揭露和分析了现行政治体制存在的种种弊端及其产生的原因,系统精辟地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和必须遵循的原则,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想。因而,这篇讲话是指导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45. 邓小平: “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 。”

  46. 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 家长制现象 官僚主义现象 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 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

  47. 主要成就之一 实现了最高权力的平稳传承和终身制的废除,消除了最高权力交替时的不稳定因素和老人政治的隐患,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了制度保证。

  48.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终身制和接班人的个人指定制是斯大林政治模式的最大弊端和危害。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终身制和接班人的个人指定制是斯大林政治模式的最大弊端和危害。

  49. 从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始,党和国家领导人新老交替逐步探索民主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始,党和国家领导人新老交替逐步探索民主化、规范化、程序化。

  50.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产生进一步民主化。 ——后备干部的选定进一步规范化。 ——老人政治的消除进一步制度化。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