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第四課 大禹治水

第四課 大禹治水. 本課主旨 ︰ 大禹用心研究,終於治好水患。. 1. 大禹 ︰ 根據史記記載:禹是黃帝軒轅氏玄孫 ,姓姒 ( ㄙ ˋ ) 名文命,號禹。因平治洪水有功,受舜禪 ( ㄕㄢˋ ) 讓為天子,立國為夏。在位 8 年而卒,傳位於子啟,而開啟君主世襲之制。禹是中國人所知的一位治水英雄,他為了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人們為表達對禹的感激之情,尊稱他為「大禹」,即「偉大的禹」。 2. 治水 ︰ 疏通水道,消除水患。

karen-war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四課 大禹治水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課 大禹治水 本課主旨︰大禹用心研究,終於治好水患。 1.大禹︰根據史記記載:禹是黃帝軒轅氏玄孫 ,姓姒(ㄙˋ)名文命,號禹。因平治洪水有功,受舜禪(ㄕㄢˋ)讓為天子,立國為夏。在位8年而卒,傳位於子啟,而開啟君主世襲之制。禹是中國人所知的一位治水英雄,他為了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人們為表達對禹的感激之情,尊稱他為「大禹」,即「偉大的禹」。 2.治水︰疏通水道,消除水患。 3.黃河︰發源於中國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成“几”字形,最後於山東省注入渤海,全長5464公里,是中國第二長河,僅次於長江(6340公里),也是世界第五長河流。沿途汇集了30多条主要支流和无数溪川,流域面积达75万多平方公里。黃河的「黃」字用來描述河水的渾濁。黃河中游因河段流經黃土高原,支流帶入大量泥沙,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據歷史記載,在1946年前的二千五百四十年間,黃河受到近1593次氾濫威脅,而因氾濫令河道大改道共26次。雖然氾濫頻繁,卻是中華文化孕育的搖籃。(長江:源於青海省唐古拉山脈) 4.工程師︰對某一項技術性工作的設計、施工等具有高度專業知識及能力的專門人員。 1.大禹是誰? ANS︰中國古時候最早治好黃河的工程師 本段是題目的擴寫:說明「事實」- 禹治好黃河

  2. 5.堵塞︰阻塞不通。 <-> 暢通、疏通 6.亂流︰沒有順序或調理的隨便流。 7.淹沒:被水遮蓋。蹧踐埋沒。消失。 Ex:淹沒人才 / 史籍資料,久已淹沒 8.老百姓:平民、人民。 9.鯀:姓姬,字熙。黃帝的後代,姒文命(大禹)之父。堯在位時,洪水泛濫,民不聊生,堯便派他治水,他在岸邊設置河堤,用石頭、泥巴堵住洪水,但水卻越淹越高,反使洪水更加泛濫。歷時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災禍。後來堯把帝位傳給舜後,鯀便被帝舜處死,接著命鯀的兒子禹繼任治水之事。 10.明顯:明白顯著。 11.效果:成果功效、效率。 12.建築:建造、修建。 13.堤防:在岸邊、港口以土、石等堆築成的建築物。有防止洪水氾濫、波浪侵蝕或泥沙淤積等作用。亦作「隄防」。 14.防止:預先設法制止。 15.超過:多於標準或勝過別的事物。 同義連綿詞:詞語的上、下兩字意義一樣,可以倒裝,倒裝後的詞語和原來的詞 語是一樣的。如:挖開/開挖、堵塞/塞賭、建築/築建 2.黃河是一條什麼樣的河? 鯀怎樣治水? ANS︰黃河帶著石頭、泥沙把河道堵塞,造成河水溢滿亂流,淹沒房屋田地成災。 鯀用建築堤防的方法來防止水淹出來,卻失敗了。 本段是黃河的擴寫:說明「水災」- 黃河氾濫成災;說明「治水方法」-鯀築堤失敗

  3. 16.接替︰接續替代。 17.研究:窮究、探索。 18.沖向:水猛力的流到某一方向。 19.河岸:河流的岸邊。 靠河的陸地。河床:河水兩岸間凹下容水的部分。 20.觀察:仔細察看。 21.堆:聚積成高起形狀的東西。用手或工具把東西聚積起來。積聚。 Ex:土堆 /堆沙 /堆恨成仇 22.河道:河水流經的通道。多指能通航的河流水道。 23.變淺:越來越不深。 24.漲:水位升高。數目、價錢等的上升、提高。與「跌」相對。 25.挖開:用手或工具向深處掏取或掘取。 26.地勢:地面高低起伏的形勢。 3.一開始大禹怎樣治水? ANS︰先研究黃河為何不向前流反而沖向兩岸,他觀察到泥沙不斷堆積在河道讓河道 變淺,河水就漲起來。他用挖水道方式治水,若遇連續幾天的大雨,地勢低的 地方仍會淹水。 本段是說明「治水方法」-禹用清水道方式不夠完美

  4. 27.積:聚集、儲存。長期累聚的。數與數相乘的得數。 Ex:累積 積少成多 /積習 積怨 積弊 28.水災:因久雨、河水氾濫、融雪或山洪暴發等因素而造成的災害。 29.加速加量:加快速度與加大容量。 30.主流:一水系中,匯集各支流的主要河川。亦稱為「本流」﹑「幹流」。事物發展的主要方向。控制事物發展方向的人物。 31.分流:支流﹑自本流分出之流。分開而行。 32.禍害:禍患、災害。 33.消除:排除、除去。 4.最後成功的方法是什麼? ANS︰禹加挖很多條主流外的水道,將黃河水分流道大海,終於消除黃河水災。 本段是說明「治水方法」-禹加挖水道終於成功 =〉全課內容大意︰ 黃河容易淹水,鯀用築堤的方法失敗了;禹一開始用挖水道的方法,並未成功,接著 用挖很多條水道的方法,終於把黃河的禍害消除了。 大禹用心才治好水, 哪些地方看出他的用心? ANS: 仔細研究,找出原因

  5. 1.因果複句:前面的分句說明原因,後面分句推斷出結果。表示因果關係要用關連詞語,1.因果複句:前面的分句說明原因,後面分句推斷出結果。表示因果關係要用關連詞語, 單用的有「由於」「因此」「因而」「所以」「因為」「可見」「既然」 「原來」。成對使用的有「因為…所以…」「由於…就…」「既然…就…」 「由於…以致…」 2.轉折複句︰前面的分句說出一個意思,後面的分句則是做一個轉折,說出同前一分句 句相反、相對或部分相反的意思來。轉折複句的后一分句常常要用關連詞 語,單用的有「但」「但是」「卻」「可」「可是」「而」「然而」 「只是」「不過」等。成對用的有「雖然(儘管、固然)…但是( 卻、而、可是、還)…」「……尚且……更何況……」「……就連……」 3.假設複句: 「如果…當然…」「假如」 4.條件複句:前面分句提出一個條件,後面分句說出這個條件一旦實現所要產生的結果。 條件複句要用關連詞語,單用的有「就」「便」「才」「只要」。 成對使用有「只有…才…」「除非…才…」「只要…就…」「無論…都…」 5.承接複句:承接複句中,幾個分句可接連敘述連續發生的動作或事件。分句之間有先後 的順序。承接複句依班可以不用關係語詞,如果要用,單用的有「就」 「又」「便」「才」「終於」「於是」「然後」「接著」「繼而」「果然」 ,成對使用的有「首先…然後…」「起先…後來…」「剛…就…」 6.選擇複句:兩個分句分別說出兩件事情,在從中間選擇一件。表示選擇的關連詞語,單 用的有「或者」「還是」「要麼」「寧可」「還不如」 。成對使用有「或者 …或者…」「與其…不如…」「不是…就是…」「寧肯…決不…」

  6. 第二單元 思考 中國傳統教育在聯考制度下是填鴨式,強調背誦與記憶,不重思考與邏輯推理, 人們被教育成考試的機器。本單元就是強調:方向、方法比認真的態度更重要。 思考出對的方向,再努力、認真,事情才能徹底解決,效果也才能事半功倍。 第四課大禹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父親不一樣,他找對了方法-疏導,再一一解決這 中間產生的問題。第五課是一個美國家庭用討論的方式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第六課則點出問題發生,要勇敢面對,當機立斷,找出自己的優點長處,善加 利用,明天就會變的更美好。 對話練習︰李春造橋 1.橋墩︰橋梁下面的墩子,為支撐橋梁的基礎結構,用石頭或鋼筋混凝土等做成 2.拱橋:中央部分高起,橋洞呈弧形的橋。 3.扁平:形狀寬薄平坦的。 4.建造:建築、興建。即將許多材料依設計規格,逐步施工,而成為建築物或結構物的過程或方式。 5.影響:一方的思想、行為及事件等引起他方發生變化的作用。 6.好主意:好意見或好方法。 7.減輕:數量或重量由多變少,或指程度由強轉弱等。 8.橋洞:橋柱下介於各橋柱間的空隙。或作「橋空」﹑「橋孔」。 趙州橋原名安濟橋,位於河北省趙縣城南五里的洨河上,又名大石橋,設計者是隋代傑出的工匠李春,建造於大業六年(610年)。橋長50.82米,寬9米,南北向橫跨洨河之上,橋面分三道,中道行車,左右二道行人。趙州橋是目前世界最古老的現存完好的空腹式石拱橋,1991/9/4獲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命名「土木工程歷史古蹟」並贈送和安置「國際歷史土木工程里程碑」為內容的永久性紀念銅牌。

  7. 神醫華陀 1.神醫:醫術精妙高明的人。 2.華陀:華佗(生卒年不詳),字元化,一名旉,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市) 人,東漢末年的方士、醫師 ,後被曹操處死。華佗一生行醫濟世,精通內科、 外科、婦科、兒科、針灸等。特點是用藥少,只用幾味藥而已;執藥隨手抓出, 不用稱量。針灸也只是針一兩處。如針藥都不能醫治,就給病人用酒服麻沸散 ,飲後有如麻醉,然後施手術,再縫合傷口,擦下藥膏,四、五日後創愈, 一月就已平復。但麻沸散與外科手法已經失傳。華佗也曉得養性之術,年紀雖 大,但仍有壯容。他模仿虎、鹿、熊、猿、鳥的動作,創造了五禽戲。 3.醫術:治病的技術。 古代稱研究神仙、煉丹等法術的人。 4.仁慈:心地仁厚善良。 <-> 凶暴、凶狠、凶惡、凶殘 5.免費:特准免繳應付的費用。 6.醫治:診斷治療疾病。 7.哇哇大叫:不斷的大叫。 8.忍心:心中憐憫以致狠不下心。同情﹑可憐。 9.受傷:受到傷害。 10.安詳:平靜祥和。 11.不尋常:特別、不同於平常。 12.麻:知覺喪失或變得遲鈍。 13.麻醉藥:供醫藥及科學用的藥品,本身含劇烈毒性,適量使用可以麻醉神經 ﹑減少疼痛,長期使用則會上癮,並導致死亡。如鴉片﹑大麻﹑古柯鹼等。 14.華陀:再世華佗,東漢名醫,首用麻醉劑為病人治療。 華佗再世比喻醫術高明,有如華佗再度來到人世一般。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