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作业许可管理 --- 进入受限空间

作业许可管理 --- 进入受限空间. 一、受限空间的定义. 一)中国石化安 〔2011〕718 号关于印发 《 中国石化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 的通知 的定义: 1.1 “ 受限空间”是指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统称中国石化)所辖区域内炉、塔、釜、罐、仓、槽车、管道、烟道、下水道、沟、井、池、涵洞、裙座等进出口受限,通风不良,存在有毒有害风险,可能对进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危害的封闭、半封闭设施及场所。 二) GB12942-2006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karyn-glenn
Download Presentation

作业许可管理 --- 进入受限空间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作业许可管理---进入受限空间

  2. 一、受限空间的定义 一)中国石化安〔2011〕718号关于印发《中国石化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 的定义: 1.1 “受限空间”是指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统称中国石化)所辖区域内炉、塔、釜、罐、仓、槽车、管道、烟道、下水道、沟、井、池、涵洞、裙座等进出口受限,通风不良,存在有毒有害风险,可能对进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危害的封闭、半封闭设施及场所。 二)GB12942-2006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3.1有限空间(confined spaces):仅有1-2个人孔,即进出口受到限制的密闭、狭窄、通风不良的分隔间,或深度大于1.2m封闭或敞口的通风不良空间。 三)AQ3028-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3.1受限空间confined spaces:化学品生产单位的各类塔、釜、槽、罐、炉膛、锅筒、管道、容器以及地下室、窨井、坑(池)、下水道或其他封闭、半封闭场所。 四)SY/T6458-2000 石油工业用油轮受限空间进入指南 1.3.2受限空间confined spaces:是具有已知或潜在危险和有限的出入口结构的封闭空间。这些封闭空间正常情况下没有人或适当的通风。油轮上的受限空间包括:载油舱、压舱及燃料舱;隔舱;箱型龙骨及甲板之间或载油舱与外层船体(双体船或双层底)之间的空间。尽管泵室让人进入,但它们仍带有一些受限空间的特征。在本标准中泵室被视为不同于其他受限空间的空间而给予单独的考虑。

  3. 一、受限空间的定义 五) Q/SY1242-2009 进入受限空间安全管理规范 • 3.1 受限空间 Confined space • 符合以下所有物理条件外,还至少存在以下危险特征之一的空间。 • a) 物理条件: • ——有足够的空间,让员工可以进入并进行指定的工作; • ——进入和撤离受到限制,不能自如进出; • ——并非设计用来给员工长时间在内工作的空间。 • b) 危险特征: • ——存在或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或机械、电气等危害; • ——存在或可能产生掩埋作业人员的物料; • ——内部结构可能将作业人员困在其中(如内有固定设备或四壁向内倾斜收拢)。 • 如果以上条件都不存在,还应考虑是否符合本标准5.8 节中的“特殊情况”。 • 注:受限空间可为生产区域内的炉、塔、釜、罐、仓、槽车、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等封闭或半封闭的空间或场所。 六) GB8958-2006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 第四章 缺氧危险作业场所分类 缺氧危险作业场所分为以下三类: a)密闭设备:指船舱、储罐、塔(釜)、烟道、沉箱及锅炉等; b)地下有限空间:包括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矿井、废井、地窨、污水池(井)、沼气池及化粪池等; c)地上有限空间:包括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封闭空间。

  4. 一、受限空间的定义 船舱 人孔 下水道 贮罐 受限空间 的种类 矿坑 通风管 隧道 升降机井 粮仓 地窖 管道 ++++++

  5. 一、受限空间的定义 七)GBZ/T205-2007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 3.3密闭空间 confined spaces 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不良,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如炉、塔、釜、罐、槽车以及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船舱、地下仓库、储藏室、地窨、谷仓等)。 经持续机械通风和定时监测,能保证在密闭空间内安全作业,并不需要办理准入证的密闭空间,称为无需准入密闭空间(non-permit required confined spaces)。 具有包含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或包含可能对进入者产生吞没、或因其内部结构易引起进入者落入产生窒息或迷失,或包含其他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等特征的密闭空间称为需要准入密闭空间(简称准入密闭空间)(permit-required confined spaces)

  6. 一、受限空间的定义 八)特殊情况 Q/SY1242-2009 进入受限空间安全管理规范 5.8.1 未明确定义为“受限”的空间 有些区域或地点不符合受限空间的定义,但是可能会遇到类似于进入受限空间时发生的潜在危害(如把头伸入30cm 直径的管道、洞口、氮气吹扫过的罐内)。在这些情况下,应进行工作安全分析,宜采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以控制此类作业风险。 5.8.2 围堤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围堤,可视为受限空间: ——高于 1.2m 的垂直墙壁围堤,且围堤内外没有到顶部的台阶; ——在围堤区域内,作业者身体暴露于物理或化学危害之中; ——围堤内可能存在比空气重的有毒有害气体。 5.8.3 动土或开渠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动土或开渠,可视为受限空间: ——动土或开渠深度大于 1.2m,或作业时人员的头部在地面以下的; ——在动土或开渠区域内,身体处于物理或化学危害之中; ——在动土或开渠区域内,可能存在比空气重的有毒有害气体; ——在动土或开渠区域内,没有撤离通道的。 5.8.4 惰性气体吹扫空间 用惰性气体吹扫空间,可能在空间开口处附近产生气体危害,此处可视为受限空间。在进入准备和进入期间,应进行气体检测,确定开口周围危害区域的大小,设置路障和警示标志,防止误入。

  7. 二、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依据 一)GB8958-2006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 二)GB12942-2006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三)GBZ/T205-2007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 四)AQ3028-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五)SY/T6458-2000石油工业用油轮受限空间进入指南 六)Q/SY1242-2009进入受限空间安全管理规范 七)中国石化安〔2011〕718号关于印发《中国石化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 八)英国健康和安全管理局Safe work in confined spaces 1997年O.1713.1997 九)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CONFINED SPACE SAFE PRACTICE 十)美国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局(OSHA)1910.146:受限空间作业职业安全卫生标准 十一)美国国家标准学会对于狭窄空间的安全要求,Z117.1 – 1989,1995 版本。 十二)加拿大劳工补偿法在第二章(一般危害)第九部分对受限空间作业做了相应的规定 十三)澳大利亚国家标准:AS 2865 – 1995Safe working in a confined space

  8. 三、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分级(部分企业分级) 一级: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人员10人以上(含10人)为一级作业,所在单位专业主管领导现场检查后批准。 二级: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人员3~9人二级作业, 所在单位专业主管领导批准。 三级: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人员1~2人三级作业,基层单位负责人批准(与生产系统断开、隔离的新建或大修单体设施、装置的受限空间作业,可降低一个级别审批。

  9. 四、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危险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可能存在的危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缺氧(空气中的含氧量<19.5%)导致窒息死亡危险; 2.易燃易爆气体(沼气、氢气、乙炔气或汽油挥发物等)导致火灾和爆炸危险; 3.有毒气体或蒸气(一氧化碳、硫化氢、焊接烟气等)导致中毒窒息死亡危险; 4.物理危害(极端的温度、噪音、湿滑的作业面、坠落、尖锐锋利的物体)导致滑跌、扭伤、物体打击、坠落、中暑、风湿病、职业性耳聋等危险; 5.存在液体可能导致淹溺危险; 6.腐蚀性化学品导致皮肤灼伤、烧伤等危险; 7.使用带电设备及工具可能导致触电; 8.未知的其它危险

  10. 四、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危险 首要危险 1. 爆炸或火灾 20 19 21 危险 氧气 浓度 低于 19,5% 3. 有毒气体或蒸气 2. 缺氧

  11. 四、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危险 人身伤害 爆炸性粉尘 掉入陷阱 掉入旋涡 淹没 天气条件 化学品溅射 °c 50 内伤 高温 噪声 跌落 机械故障

  12. 进入受限空间的危险 1、缺氧(氧气的作用) • 19.5-23.5% 正常氧气浓度 • 15-19% 工作能力降低、感到费力 • 12-14% 呼吸急促、脉搏加快,协调能力和感知判断力降低 • 10-12% 呼吸减弱,嘴唇变青 • 8-10%神智不清、昏厥、面色土灰、恶心和呕吐 • 6-8% 呼吸停止,6-8分钟内窒息死亡 • 4-6% 40秒后昏迷、抽触、呼吸停止,死亡

  13. 进入受限空间的危险 2、易燃易爆 • 环境 • 当可燃性气体浓度超过最低爆炸限度的10%时; • 当空气中易燃性粉尘相对集中,从而使可视距离在、 1.5米以内模糊时; • 当氧气浓度在23%以上时。 • 火源 • 电动工具; • 焊接、切割; • 吸烟。

  14. 进入受限空间的危险 3、中毒窒息(H2S、CO等气体的作用) 硫化氢(H2S)在以下含量(PPM) 时人体的症状: • 10 容许浓度 8 小时 • 50-100 轻微的眼部和呼吸不适 1 小时 • 200-300 明显的眼部和呼吸不适 1 小时 • 500-700 意识丧失或死亡 30-60 分钟 • ﹥1000 意识丧失或死亡 几分钟

  15. 进入受限空间的危险 3、中毒窒息(H2S、CO等气体的作用) 一氧化碳(CO)在以下含量(PPM) 时人体的症状: • 50 容许浓度 8 小时 • 200 轻度头痛,不适 3 小时 • 600 头痛,不适 1 小时 • 1000-2000 混乱,恶心,头痛 2 小时 • 1000-2000 站立不稳,蹒跚 1.5小时 • 1000-2000 轻度心悸 30 分钟 • 2000-2500 昏迷,失去知觉 30 分钟

  16. 进入受限空间的危险 4、物理危害 • 极端的温度 • 噪音 • 湿滑的作业面 • 坠落、尖锐锋利的物体

  17. 进入受限空间的危险 5、吞没危险 • 储存在筒仓或容器中的松散物,如谷物、 沙子、煤渣等 • 管道或阀门中可能释放有害物质 • 下水道水流

  18. 进入受限空间的危险 6、接触化学品 • 有如下渠道会使你接触并受到化学品的危害: • 眼 / 皮肤接触 • 吸收 • 吞食 • 吸入 • 注射 • 危害可能会在接触或暴露化学品后几个小时后才显现出来,也有可能会立即表现的; • 应尽快得到医疗救助; • 应事先审核MSDS来避免接触毒物。

  19. 足够大、可以进入 不是一个 受限空间 是 否 为人长期居留所设计 是 否 • 有害气体环境 • 毒气 • 富氧 • 缺氧 • 火灾、爆炸 • 其它 • 被吞噬的危险 • 干/湿物料使进入者受困 • 内部构造 • 倾斜的走道 • 脚/手的羁绊 • 陷阱 • 其它 • 其它危险 • 电气 • 辐射 • 噪声 • 振动 • 运转的部件 • 过热/过冷 • 不良的联络沟通 否 否 否 否 不需要办许可证的受限空间 是 是 是 是 需要办许可证的受限空间 受限空间

  20. 作业申请 风险评估 安全措施 五、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流程 作 业 申 请 作业许可管理流程 不合格 书面审查 作 业 批 准 不合格 现场审查 批准作业 安全交底 作 业 实 施 终止 延期 实施作业 作业结束 作 业 关 闭 作业核实 恢复现场 关闭作业

  21. 六、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 1 基本要求 1.1 “受限空间”是指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统称中国石化)所辖区域内炉、塔、釜、罐、仓、槽车、管道、烟道、下水道、沟、井、池、涵洞、裙座等进出口受限,通风不良,存在有毒有害风险,可能对进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危害的封闭、半封闭设施及场所。 1.2 “三不进入”是指未持有经批准的“中国石化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不进入,安全措施不落实不进入,监护人不在场不进入。 1.3 “隔离”是指采取加盲板或断开连接管线,彻底切断设备与设备间物料相互来往的方法。 1.4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办理许可证。

  22. 六、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 2 管理内容及要求 2.1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针对作业内容,对受限空间进行危害识别,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安全措施。 2.2 许可证办理程序 2.2.1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单位负责人,应持施工任务单,办理许可证。办理许可证前,生产及施工单位应针对作业内容对受限空间进行危害识别,分析受限空间内是否存在缺氧、富氧、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温、负压等危害因素,制定相应作业程序、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 2.2.2 各单位二级或基层单位(以下简称生产单位)主管安全的负责人对作业程序和安全措施进行确认后,签发业许可证。

  23. 六、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 2.2.3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生产单位必须向施工单位进行现场检查交底,生产单位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会同施工单位的现场负责人及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监护人,对需进入作业的设备、设施进行现场检查,对进受限空间作业内容、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施工作业环境进行交底,结合施工作业环境对许可证列出的有关 安全措施逐条确认,并将补充措施确认后填入相应栏内。 2.2.4 施工单位负责人应向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作业程序和安全措施交底,并指派作业监护人;生产单位与施工单位现场安全负责人对受限空间作业的全过程实施现场监督。 2.2.5 进入受限空间涉及用火、临时用电、高处等作业时,必须遵守有关安全规定,办理相应的作业许可证。 2.2.6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完毕后,生产单位与施工单位现场安全负责人在许可证完工验收栏中签字确认。

  24. 人员防护装备使用培训

  25. 救援计划演练

  26. 现场急救演练

  27. 六、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 2.3 作业安全措施 2.3.1 生产单位与施工单位现场安全负责人应对现场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其内容应包括所从事作业的 安全知识、紧急情况下的处理和救护方法等。 2.3.2 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其内容包括作业人员紧急状况时的 逃生路线和救护方法,监护人与作业人员约定联络信号,现场应配备的救生设施和灭火器材等。现场人员应熟知应急预案内容,在受限空间外的现场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具(包括空气呼吸器、供风式防护面具、救生绳等)和灭火器材。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保证其畅通无阻,便于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 2.3.3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实行“三不进入”。当受限空间状况改变时,作业人员应立即撤出现场,同时为防止人员误入,在受限空间入口处应设置“危险!严禁入内”警告牌或采取其他封闭措施。处理后需重新办理许可证方可进入。

  28. 长管式呼吸器

  29. 作业人员(进入者)

  30. 六、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 2.3.4 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切实做好工艺处理工作, 将受限空间吹扫、蒸煮、置换合格;对所有与其相连且可能存在可燃可爆、有毒有害物料的管线、阀门加盲板隔离,不得以关闭阀门代替安装盲板。盲板处应挂标识牌。 2.3.5 为保证受限空间内空气流通和人员呼吸需要,可采用 自然通风,必要时采取强制通风,严禁向内充氧气。进入受限空间内的作业人员每次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应轮换作业或休息。 2.3.6 对带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设备,应在停机后切断电 源,摘除保险或挂接地线,并在开关上挂“有人工作、严禁合闸”警示牌,必要时派专人监护。

  31. 现场隔离

  32. 六、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 2.3.7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进入金属容器(炉、塔、釜、罐等)和特别潮湿、工作场地狭窄的非金属容器内作业,照明电压不大于12V;需使用电动工具或照明电压大于12V时,应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其接线箱(板)严禁带入容器内使用。作业环境原来盛装爆炸性液体、气体等介质的,应使用防爆电筒或电压不大于12V的防爆安全行灯,行灯变压器不得放在容器内或容器上;作业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装,使用防爆工具,严禁携带手机等非防爆通讯工具和其他非防爆器材。 2.3.8 取样分析应有代表性、全面性。受限空间容积较大时,应对上、中、下各部位取样分析,保证受限空间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体浓度和氧含量合格(当可燃气体爆炸下限大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5%为合格;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2%为合格;氧含量19.5%~23.5%为合格),有毒有害物质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指标(H2S最高允许浓度不得大于10mg/m3),分析结果报出后,样品至少保留4小时。受限空间内温度宜在常温左右,作业期间至少每隔4小时复测1次,如有1项不合格,应立即停止作业。 怎样取样?

  33. 自动步进手持气体探测器

  34. 六、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 2.3.9 对盛装过产生自聚物的设备容器,作业前应进行工艺处理,采取蒸煮、置换等方法,并作聚合物加热等试验。 2.3.10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不得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作业人员所带的工具、材料须登记,禁止与作业无关的人员和物品工具进入受限空间。 2.3.11 在特殊情况下,作业人员可戴供风式面具、空气呼吸器等。使用供风式面具时,必须安排专人监护供风设备。 2.3.12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期间,严禁同时进行各类与该受限空间有关的试车、试压或试验。 2.3.13 发生人员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抢救人员必须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进入受限空间,并至少有1人在受限外部负责联络工作。 2.3.14 作业停工期间,应在受限空间的入口处设置“危险!严禁入内”警告牌或采取其他封闭措施防止人员误进。作业结束后,应对受限空间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施工单位和生产单位双方签字验收。 2.3.15 上述措施如在作业期间发生异常变化,应立即停止作业,经处理并达到安全作业条件后,方可继续作业。

  35. 六、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 2.4 作业监护人的资格和权限 2.4.1 作业监护人应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和工艺情况,有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掌握急救知识。 2.4.2 作业监护人在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负责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安全措施不落实或不完善时,有权拒绝作业。 2.4.3 作业监护人应清点出入受限空间的作业人数,在出入口处保持与作业人员的联系,严禁离岗。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制止作业,并立即采取救护措施。 2.4.4 作业监护人应随身携带许可证。 2.4.5 作业监护人在作业期间,不得离开现场或做与监护无关的事。

  36. 六、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 2.5 作业人员职责 2.5.1 持有效的许可证方可施工作业。 2.5.2 作业前应充分了解作业的内容、地点(位号)、时间和要求,熟知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安全措施。 2.5.3 许可证中所列安全防护措施须经落实确认、监护人同 意后,方可进入受限空间内作业。 2.5.4 作业人员在规定安全措施不落实、作业监护人不在场 等情况下有权拒绝作业,并向上级报告。 2.5.5 服从作业监护人的指挥,禁止携带作业器具以外的物 品进入受限空间。如发现作业监护人不履行职责,应立即停止作业。 2.5.6 在作业中发现异常情况或感到不适应、呼吸困难时, 应立即向作业监护人发出信号,迅速撤离现场,严禁在有毒、窒息环境中摘下防护面罩。

  37. 六、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 2.6 许可证管理 2.6.1 许可证是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依据,不得涂改;确需修改,须经签发人在修改内容处签字确认。若许可证中安全措施、气体检测、评估等栏目内容填满后,应另加附页。许可证和附页应妥善保管,保存期为1年。 2.6.2 许可证一式四联,第一联由生产单位安全技术人员留存备查,第二联由作业负责人持有,第三联由监护人持有,第四联存放在作业点所在的操作控制室或岗位。 2.6.3 许可证中各栏目,分别由相应责任人填写,其他人不得代签;作业人员、监护人姓名应与许可证一致。 2.6.4 许可证的有效期为作业项目一个周期。当作业中断4小时以上再次作业前,应重新对环境条件和安全措施进行确认;当作业内容和环境条件变更必须重新办理许可证。

  38. 以下哪些场所需要办理进入受限空间许可证?

  39. 以下哪些场所需要办理进入受限空间许可证?

  40. 以下哪些场所需要办理进入受限空间许可证?

  41. 以下哪些场所需要办理进入受限空间许可证?

  42. 以下哪些场所需要办理进入受限空间许可证?

  43. 以下哪些场所需要办理进入受限空间许可证?

  44. 以下哪些场所需要办理进入受限空间许可证?

  45.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填写练习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示例) • 作业单位: • 作业地点: • 作业内容: • 作业中的风险: • 安全措施和个人防护装备:

  46. 中国石化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编号第 联 共 联

  47. 安全不能“迟到” 迟到的关怀 迟到的会议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