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6

做 个 好 老 师 —— 关于教师的修养

做 个 好 老 师 —— 关于教师的修养. 主讲人:赖大仁. 做个好老师 —— 教师的自我修养. 以下准备分两个部分讲: 第一部分: 做个好老师是作为教师 应有的追求 第二部分: 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 以及怎样做个好老师. 一、追求做个好老师. 一、追求做个好老师. 作为一个老师的主观愿望和内在要求: 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未必是天生决定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主观努力,其中又首先取决于我们的主观愿望和内在要求 。.

kasie
Download Presentation

做 个 好 老 师 —— 关于教师的修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做 个 好 老 师——关于教师的修养 主讲人:赖大仁

  2. 做个好老师——教师的自我修养 • 以下准备分两个部分讲: 第一部分:做个好老师是作为教师 应有的追求 第二部分: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 以及怎样做个好老师

  3. 一、追求做个好老师

  4. 一、追求做个好老师 • 作为一个老师的主观愿望和内在要求: 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未必是天生决定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主观努力,其中又首先取决于我们的主观愿望和内在要求 。

  5. 西班牙哲学家奥尔特加·加塞特说,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给自己加困难、加任务,力求有所成就;另一种人是不对自己作任何要求,日复一日照老样子不变,结果无所作为。西班牙哲学家奥尔特加·加塞特说,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给自己加困难、加任务,力求有所成就;另一种人是不对自己作任何要求,日复一日照老样子不变,结果无所作为。 一、追求做个好老师

  6. 一、追求做个好老师 对于很多成功有为者,就在于有其明确的人生信念和理想追求。 以下例子也许能够给予我们一些人生启示。

  7. 美国前总统卡特自传《为什么不是最好的?》 座右铭: 选择了做什么就要 力求做到最好 一、追求做个好老师

  8. 前微软副总裁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 座右铭: 做最好的自己 主题词: 成功 自信 快乐 一、追求做个好老师

  9. 微软副总裁张亚勤(曾是科大少年班学生): 真正的最好是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战胜别人。 杰出人才不是啃书本啃出来的,而是好的方法、态度、习惯造成的。 一、追求做个好老师

  10. 做医生就追求做个好医生 北京军区总医院华益慰医生

  11. 做官就追求做个好官 焦裕禄孔繁森

  12. 既为人师,就追求做个好老师

  13. 一、追求做个好老师 • 当教师的三种情况: • 一般应付式:随便应付,不求有为,但求无过,无非混饭吃而已。 • 比较称职式:按照要求完成任务,考评合格,评价还好。 • 尽职尽责式:教书育人很投入,有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追求,有自己的思考探索,努力追求做个好老师。

  14. 一、追求做个好老师 • 教学的三种情况: • 完成任务式:完成课时任务或教材内容任务,不问教学目的与效果。 • 知识传授式:注重传授教材知识,帮助学生应对考试取得好成绩。 • 教书育人式:以育人为目标,对教学有理念和追求,力求在培养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方面下功夫。

  15. 二、如何做个好老师

  16. 二、如何做个好老师 (一)师德高尚 (二)师能较强 (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术德兼修、德才兼备,将师德修养与专业素养统一起来。所以这里将上述三个方面的因素作为教师修养的整体要求来讲

  17. (一)师德高尚 1、为人师表 2、关爱学生 3、敬业精神

  18. 1、为人师表 • “为人师表”的涵义: • 具有良好的修养,为人处事品行端正,能起到表率、示范的作用。 •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19. 1、为人师表 有人说,世界上最神圣高尚的职业有二: 一是医生:因其救死扶伤,关乎人的肉体生命的健康 二是教师:因其教书育人,关乎人的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 值得注意: 并非有医生、教师之名就自然神圣高尚 应当有医生、教师之实才显得神圣高尚

  20. 1、为人师表 同样,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也有两个: 一是医生:危害健康,甚至害人性命 二是教师:误人子弟,甚至毁人一生 有人说,教师比医生更危险。庸医害的是一个人,而庸师害的是一群人,毁的是孩子的精神和心灵。

  21. 1、为人师表 特级教师王栋才说: 在任何社会,教师的道德修养都必须高于社会道德的平均水平,如果不能保证教师具备这样的素养,整个社会的发展伦理必然会走向荒谬。 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应比其他职业的要求更高,因此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

  22. 2、关爱学生 • 学生成长: 一方面要在身体方面健康成长 主要靠家庭和父母 另一方面要在个性和人格方面健康成长 主要靠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培养

  23. 2、关爱学生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鲁迅先生也说过:教育是缘于爱的 著名作家冰心也强调:爱是教育的根本;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

  24. 2、关爱学生 • 温家宝总理在教师座谈会上特别强调 教师应当具有爱心,首先是要爱学生。 “尊师爱生”:学生应当尊重老师,老师应当关爱学生。

  25. 2、关爱学生 • 老师对学生是否关爱,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时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 下面讲到的几个例子,可能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26. 例一: 《给自己树一面旗帜》 美国纽约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罗杰·罗尔斯上小学时的经历 皮尔·保罗校长善意的谎言 2、关爱学生

  27. 2、关爱学生 • 例二: 《我与老师的零分约定》 保罗·斯蒂文弗 上初中时的经历 卡尔森老师的良苦用心

  28. 2、关爱学生 • 例三: 《给孩子一个成功的支点》 一位语文老师借分与还分的故事

  29. “业”有两个含义: 一是职业,二是事业。 著名学者周国平说: 你做一项工作,只是为了谋生,对它并不喜欢,它就只是你的职业;只是因为喜欢,并不在乎它能否带来利益,那么它就是你的事业。 3、敬业精神

  30. 3、敬业精神 • 从职业方面理解: 教书育人作为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首先做到教好书,站好讲台,珍视并从事好这份职业。这就需要有起码的敬业精神。 • 从事业方面理解: 有强烈的“事业心”,以教书育人作为事业追求的目标和人生价值实现的方式,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能够从中真正获得一种成就感。

  31. (二)师能较强 1、专业素养 2、教师技能 3、研究能力

  32. 学历与专业素养: 学历是专业化培养的标志也是专业素养的标志 提高专业素养和实现专业化发展还有待长期努力 学者潘懋元:将高学位设为教师入门的门槛容易,但培养一个合格的教师相当不容易。 1、专业素养

  33. 要有不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专业人才的成长如同树木的成长一样,有一个最佳成长期,不可错过了这个最佳成长的机会 1、专业素养

  34. 1、专业素养 • 既要正确对待压力,更要有内在动力 最好是把外部压力转变为自我的内在动力 如果一件事是应该做的,而且非做不可的话,那么就不如愉快地去做它,既能把它做好,又能从中获得快乐。 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学习锻炼,也是提高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35. 2、教师技能 • 有好的专业素养和好的学问,可以成为一个好的学者或学问家,但未必就能成为一个好老师。 • 一个好老师还要有好的教师职业技能,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要能把课讲好,这就需要有比较好的教师技能。 • 之所以需要有专门的师范院校来培养和培训教师,就因为需要专门培养教师技能,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6. 2、教师技能 • 如何教书育人和讲好课,其实很有学问。 一方面需要在开始当老师时做好必要专业化准备; 另一方面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探索教学方法乃至教学艺术,不断加以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37. 3、研究能力 • 为什么教师需要具有研究能力? 一是现代社会科技创新的要求 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现代教育本身的要求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回答钱学森之问: 我们的学校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人才?

  38. 3、研究能力 • 基础教育也并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不仅仅是认知,也仍然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动脑动手、探究问题的能力。 • 学习三环节: • 明白“是什么”? • 追问“为什么”? • 探究“还有什么”?

  39. 3、研究能力 • 教师要有比较深厚的学养,要多读书多钻研,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富有创新思维能力,这是搞好教学的重要基础。 • 教师研究学问,并不仅为自己出成果评职称,更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 仅靠教材和教参教学,不能成为好老师。

  40. (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1、育人为本 2、为学而教 3、开放式教学

  41. 1、育人为本 •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 问题在于具有怎样的人才培养理念 • 素质教育的内涵: 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宗旨,注重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而不仅仅是知识技能。 • 语文课改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2. 卡尔·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的堆集。通过教育使具有天资的人,自己选择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把握安身立命之根。谁要把自己单纯地局限于学习和认知上,即使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那他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 1、育人为本

  43. 1、育人为本 • 美国教育哲学家乔治·F·奈勒说: 教育最重要的使命就在于培养个性自由发展和具有创造性的人,培养一批有个性的学生,有朝一日他们就能开始再造文明。

  44. 爱因斯坦: “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他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良好教育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1、育人为本

  45. 蔡元培: “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为灌注知识、练习技能的教育,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之于人类也。” 1、育人为本

  46. 竺可桢: “学习诚实做人,勤勤恳求学之外,最要紧的是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这比单纯掌握一门实用技术更重要。” 1、育人为本

  47. 梅贻琦: 教育之目的,“确乎不在养成一批一批限于一种专门学术的专家或高等匠人”,而在于“培植通才”。 1、育人为本

  48. 潘光旦: 如果学校培养的只是有一技之长而没有人文情怀又自以为是的专家,这样的人只能“是一个畸形的人,零碎的人,不健全的人”,这样的人越多,合作就越困难,冲突也越多,“国家的和谐康泰越不可问” 1、育人为本

  49. 1、育人为本 • “人才”:一是“人”,二是“才” • “人才培养”: • 一是培养成“人”:从低层面说,成为正常的、身心健康的人;从高层面说,成为人格健全、有心智、有理想、有精神追求的人; • 二是培养成“才”:从低层面说,有一技之长,即具有一定专业才能,能从事一定的专业工作;从高层面说,成为钱学森所说的“创新型人才”,富于创造性。

  50. 1、育人为本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教育要做到“二全”: 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 不是像过去只是培养尖子学生,把多数学生当“基数”垫底 二是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不是只培养学生的某种智能或应试能力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