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检验检疫行业标准的报批审核 —— 报批稿中常见问题及注意点

检验检疫行业标准的报批审核 —— 报批稿中常见问题及注意点. 质检总局标准法规中心 2010-06. 要点提示. 一、报批审核的内容及要求 二、近年报批审核概况回顾 三、报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 四、标准编写的若干问题. 一、报批审核的内容与要求. 重点审核内容: 1. 报批材料 2. 文本的编写 3. 文本的内容 报批材料的要求: 1. 标准文本内容的要求 2. 标准文本编写的要求. 一、报批审核的内容与要求. 标准编写的规范化 涵义及作用 1. 特定形式、表达方式应符合规定 2. 体现标准的特殊性质,确保标准间协调统一 规范化

keaton-ross
Download Presentation

检验检疫行业标准的报批审核 —— 报批稿中常见问题及注意点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检验检疫行业标准的报批审核——报批稿中常见问题及注意点检验检疫行业标准的报批审核——报批稿中常见问题及注意点 质检总局标准法规中心 2010-06

  2. 要点提示 一、报批审核的内容及要求 二、近年报批审核概况回顾 三、报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 四、标准编写的若干问题

  3. 一、报批审核的内容与要求 • 重点审核内容: 1.报批材料 • 2.文本的编写 • 3.文本的内容 • 报批材料的要求: 1.标准文本内容的要求 2.标准文本编写的要求

  4. 一、报批审核的内容与要求 • 标准编写的规范化 • 涵义及作用 1.特定形式、表达方式应符合规定 2.体现标准的特殊性质,确保标准间协调统一 • 规范化 1.标准编写有一定的要求,在技术内容和表达方式(结构、体裁、章条编目、文字叙述等)上均应符合一定的规定 2.GB/T1.1,GB/T20001.1等系列基础标准

  5. 二、近年报批审核概况回顾 • 近十年行业标准审核统计 • 2009年度审核概况 1.完成报批审核共408项 2.同比增加25% 3.为近年数量之最

  6. 二、近年报批审核概况回顾 • 发展的主要问题: 三个方面:上报材料、文本内容以及文本编写。  问题集中度:编写不规范 所占的比例:报批材料约8%;文本内容和编写占75% • 下半年统计数据: 存在问题的标准占总数的79.9%

  7. 三、审核中发现的问题 存在问题来自以下四个方面: —报批材料 —文本内容 —文本编写 —其 它

  8. 三、审核中发现的问题  (一)报批材料 • 报批材料不齐全、不正确 • 缺少墨线图 • 编制说明 • 未提供有效的联系电话 • 补报材料拖延 • 审定后没有及时报批

  9. 三、审核中发现的问题  (二)文本内容 • 标准文稿中英文不对应 • 没有按照审定专家的意见修改 • 技术内容与其他标准不协调

  10. 三、审核中发现的问题  (三)文本编写 • 封面 • 前言部分 • 规范性引用文件 • 标准层级的划分 • 术语和定义 • 附录 • 报批稿中的文字和引用错误 • 系列标准之间不统一

  11.   三、审核中发现的问题 (四)其他问题 1.上报英文版本的范围 2.审定与起草人员重合 3.征求意见表的报送 4.函审标准的报批材料 5.文本内容和编写问题反馈迟滞 6.出版延滞问题

  12. 四、标准编写的若干问题 • 新版规则的变化 • 标准审核中常见问题 • 标准层级的划分 • 实例

  13. 四、标准编写的若干问题 • 2009年新颁布的两项标准 •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 GB/T 20000.2-2009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 • 2009年6月17日发布, • 2010年1月1日实施。 •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年9月24日 • 《关于做好贯彻实施GB/T 1.1-2009的通知》

  14. 四、标准编写的若干问题 • 过渡期安排 • 2010年1月1日起,要求按GB/T 1.1-2009的要求编写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 2010年7月1日以后上报的国家标准报批稿应当符合GB/T 1.1-2009规定的要求和格式 • 2011年1月1日以后,不按GB/T 1.1-2009要求编写的行业标准,将不予备案 • SN标准的编写和审核也照此规定执行

  15. 四、标准编写的若干问题 GB/T1.1-2009 • 提高GB/T1.1的普适性 • 与国际上标准表述形式保持一致 • 保持了与先前版本的连续性 • 提高标准本身结构的严谨性和表述的准确性 • 标准的编写更加简化 • 标准的结构更加清晰

  16. 四、标准编写的若干问题 • 主要修订内容 • GB/T 1.1-2009 版标准与2000版相比,在体系、结构、内容和编排形式等方面均有修改。 • 按照标准的常见结构依次介绍。

  17. 四、标准编写的若干问题 • 封面 • 2009版增加了有关专利的说明 • “标准征求意见稿和送审稿的封面显著位置应给出征集标准是否涉及专利的信息” • 有可能涉及专利的标准,在征求意见稿和送审稿的封面上,标出: •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18. 四、标准编写的若干问题 • 与国际标准有对应关系的标准,在封面上标出一致性程度。 • 修订的标准,标出所代替的标准编号。 • 标准名称,特别是英文名称应保持协调统一、名称与范围不相称。

  19.  四、标准编写的若干问题 • 目次 • 2009版对目次中显示的标准中不同层次的要素规定了退格要求 • 目次是可选的要素,标准页数较少时不必列出 • 问题:一致性、术语、附录

  20.  四、标准编写的若干问题 • 前言 • 2009版前言只说明规定的内容 不再说明“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前言中不应介绍标准编写的过程、意义和配合使用的文件 • 按照GB/T1.1的规定编制的标准,应包含标准起草依据的原则。 “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21. 四、标准编写的若干问题 • 修订标准 • 指出代替还是废除的前版标准, 给出被代替的标准编号和名称 • 与先前版本相比的主要技术变化 • 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 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应在前言中进行说明,并说明主要的技术差异。 • 可能涉及专利的标准:如果尚未识别出涉及专利:“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常见问题:意义、过程、使用范围、给出要求

  22. 四、标准编写的若干问题 • 引言 • 编制标准的原因 • 标准技术内容的特殊信息或说明 • 专利的声明 • 常见问题:包含要求、国际标准引言

  23. 四、标准编写的若干问题 • 范围 • 1)标准“有什么”和“有什么用”两部分内容: • 本标准规定了---------- • 或本标准确立/ 给出/ 界定 了 --------- • 本标准适用于----- ,也适用于------, • 不适用于------, ------也可参照使用。

  24. 四、标准编写的若干问题 2)范围应能作为标准内容的提要使用,不应是标准名称的简单重复。 • 可以将标准正文的主要章条的标题,或标准内容的提要式说明,作为范围的内容 • 问题:简单重复、包含要求、范围前后不一

  25. 四、标准编写的若干问题 规范性引用文件 1)引导语进行了修改 2)注日期的引用(引用的概念) 3)所有规范性引用文件都应在正文中被提及 4)引用文件的排序 5)引用的准确性 6)其它

  26. 四、标准编写的若干问题 • 术语和定义 • 修改了引导语,下列之一: •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GB/TXX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GB/TXX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GB/TXX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XX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27. 四、标准编写的若干问题 • 术语的必备内容 • 术语包括条目编号、术语、英文对应词和定义。 • 术语的附加内容 • 符号,示例,注,公式,图。

  28. 四、标准编写的若干问题 • 章条的编写-标准层级的划分 • 1)避免出现悬置段。 X

  29. 四、标准编写的若干问题 2)同一条中,下一层次有无标题应统一 • 示例: • 5 禽肉及制品加工厂 • 5.1 环境卫生 •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不得建在有碍食品卫生的区域,厂区内不得兼营、生产、存放有碍食品卫生的其他产品。…… • 5.2 加工车间及设施 • 车间面积与生产能力相适应,布局合理,排水畅通…… • 5.3 水源充足,加工用水(冰)应当符合GB5749规……。 • 5.4 低温包装间和预冷库、速冻库、冷藏库等仓库的温度符合 X

  30. 四、标准编写的若干问题 3) 无标题的条不应再分条 示例: 5.2.3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悬置条) 5.2.3.1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5.2.3.2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

  31. 四、标准编写的若干问题 • 列项 • 列项的形式是:引语+被引出的各项。 • 引语是句子的前半部分,用冒号引出。 • 引语不应省略。 • 被引出的各项,可以没有编号 • 无编号的列项,可分为无编号的分项。

  32. 四、标准编写的若干问题 —列项中可以将关键术语或短语标为黑体 —列项中不应再分段 —注意可引用性 示例: GB/T1.1-2009 主要的变化有: a)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引导语; b) 增加了列项的有关规定: 1)列项中可以将关键术语或短语标为黑体; 2)列项中不应再分段。

  33. 四、标准编写的若干问题 • 条款的表述 • 陈述型条款 • 使用的助动词是:可,不必,能,不能,可能,不可能 • 推荐型条款 • 使用的助动词是:宜,不宜 • 要求型条款 • 使用的助动词是:应,不应。 • 不要用“必须”来代替“应”。

  34. 四、标准编写的若干问题 • “要求”表述的内容和形式 • 内容:结果、过程 • 形式:要求型条款 结果:典型句式为:“特性”按“证实方法”测定“应”符合“特性的量值”的规定 过程:表达过程要求的条款通常只包含三个元素:“谁”、助动词“应”和“怎么做”

  35. 四、标准编写的若干问题 • 缩略语 • 正文中首次出现缩略语时,应先给出完成的中文词语或术语,在后面用括号的形式给出缩略语。 • 示例: 利用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DNA)进行…… •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一章中,缩略语仍按原先规定编排

  36. 四、标准编写的若干问题 • 商品名 • 通常标准中应尽量避免出现商品名 • 不得已使用时,应指明其性质 • 商品名唯一时的脚注 • 产品特征描述有困难,且商品名不唯一时的脚注

  37. 四、标准编写的若干问题 • 数和数值的表示 • 对于任何数,应从小数点符号起,向左或向右每三位数字一组,组间空四分之一个字的间隙 • 示 例 : 23 456 2.345 67,但年号为2000年 • 数和数值相乘应使用乘号“X”,而不使用圆点 • 示例:写作 1.8X10-3 (不写作1.8·10-3) • 非物理量的数的表示 • 示例: “用 五根3m长的管子进行试验”

  38. 四、标准编写的若干问题 • 量、单位、符号 • 应使用GB3101,GB3102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  不可用“sec”(代替秒的“s”),“hrs”(代替小时的“h") • 不应使用诸如“ppm”和“ppb”之类的缩略语 • 不要将单位的符号和名称混在一起使用。 • 例如, “每小时 km ” 或 “千米/小时”

  39. 四、标准编写的若干问题 • 尺寸和公差的表示 • 示例1: 8 0 mm X 25mm X 50mm • 示例2: 8 0 Kg士 2 Kg或 (80士2) Kg • 示例3:0℃ ~10 ℃ • 示例4:用“63% ~ 67%”表示范围

  40. 质量 体积 四、标准编写的若干问题 • 公式 • 增加了“公式不应使用量的名称或描述量的术语表示”的规定 • 示例: • 密度= ———— X 质量 体积

  41. 四、标准编写的若干问题 • 表 • 全文连续编号,每幅表宜有表题并应统一 • 表注不应包含要求,数字编号 • 表的脚注可以含要求,字母编号

  42. 四、标准编写的若干问题 X

  43. 四、标准编写的若干问题 • 图 • 每幅图都应当编号,最好给出图题,有无图题应全文统一。 • 只准许对图作一个层次的细分,一个图中可以分为几个分图。 • 每个分图应使用字母编号:a), b)

  44. 四、标准编写的若干问题 • 附录 • 附录仍分为规范性附录和资料性附录。 • 所有的附录都应当在正文中被提及。 • 附录按在前言和正文中出现的顺序被编号。 • 附录的性质:不再在前言中说明。

  45. 四、标准编写的若干问题 • 索引 • 2009版特别增加了对索引的规定 • 索引是可选的要素,根据需要使用 • 以关键词作为索引对象,以关键词的汉语拼音顺序作为索引顺序,并引出对应的章条编号 • 索引宜自动生成

  46. 四、标准编写的若干问题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是资料性引用的文件 • 文献清单中每个参考文献前应给出序号 • 列出国际、国外文献无须给出中文译名

  47. 四、标准编写的若干问题 • 编写过程 • 确定标准化对象 • 选择标准内容 • —目的性原则 • 编写标准 • 要求 • —性能原则 • —可证实性原则 • 验证方法 • 规范性附录….

  48. 结  语 • 2009年以来存在问题的特点和趋势 • 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49. 谢 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