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印度世界遺產 ---- 愛羅拉石窟

印度世界遺產 ---- 愛羅拉石窟. 鹿野苑藝文學會 會長吳文成編輯. 愛羅拉石窟 是全印度最大的石窟群,結合佛教、印度教及耆那教建築、雕飾風格,不僅展現藝術美學的創造力,也顯示五百年宗教融合的特殊性。 佛教石窟(第 1 至 12 窟)約建於 6 至 8 世紀。 印度教石窟第 13 至 29 號,約開鑿於西元 7 至 9 世紀。 耆那教石窟第 30 至 34 窟,開鑿於西元 8 至 10 世紀。. 愛羅拉佛教石窟,基本上延襲阿姜塔的支提窟及僧房窟形制。. 愛羅拉石窟第 12 窟. 愛羅拉石窟第 12 窟. 愛羅拉石窟第 12 窟. 愛羅拉石窟第 12 窟.

kelii
Download Presentation

印度世界遺產 ---- 愛羅拉石窟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印度世界遺產----愛羅拉石窟 鹿野苑藝文學會 會長吳文成編輯

  2. 愛羅拉石窟 是全印度最大的石窟群,結合佛教、印度教及耆那教建築、雕飾風格,不僅展現藝術美學的創造力,也顯示五百年宗教融合的特殊性。 佛教石窟(第1至12窟)約建於6至8世紀。 印度教石窟第13至29號,約開鑿於西元7至9世紀。 耆那教石窟第30至34窟,開鑿於西元8至10世紀。

  3. 愛羅拉佛教石窟,基本上延襲阿姜塔的支提窟及僧房窟形制。愛羅拉佛教石窟,基本上延襲阿姜塔的支提窟及僧房窟形制。

  4. 愛羅拉石窟第12窟

  5. 愛羅拉石窟第12窟

  6. 愛羅拉石窟第12窟

  7. 愛羅拉石窟第12窟

  8. 蓮花手觀音 愛羅拉石窟

  9. 愛羅拉石窟第12窟

  10. 第10窟約開鑿於西元620至650年間,是當地唯一的支提窟。

  11. 第十窟為支提窟,規模宏偉壯觀。

  12. 第10窟約開鑿於西元620至650年間,是當地唯一的支提窟。

  13. 支提窟愛羅拉 第十窟 寬13公尺,深26公尺,高約10公尺,28根八角形雕花列柱支撐著券形窟頂。塔高8公尺。

  14. 第十窟支提窟 佛高3.3公尺,左右為彌勒、觀音菩薩的立像。背後有八位供養菩薩及散花飛天。

  15. 窟門上方雕有大型支提窗,兩側三人一組相對飛舞的飛天浮雕

  16. 第10窟又稱“木匠窟”,以其窟頂仿木樑式圓拱得名。是愛羅拉唯一的支提,也是全印度最好的佛教支提之一。

  17. 第十六窟雄偉壯麗的凱拉薩神廟。

  18. 印度教徒祭拜濕婆神,以一百五十年的時間建築完成凱拉薩神廟。象徵著濕婆隱居在喜馬拉雅山的凱拉薩山

  19. 凱拉薩神廟是國王為紀念戰爭勝利而敕建。從西元756年,費時約一個半世紀。石窟是從整塊山體中,開鑿出一座宏偉獨立的神廟。凱拉薩神廟是國王為紀念戰爭勝利而敕建。從西元756年,費時約一個半世紀。石窟是從整塊山體中,開鑿出一座宏偉獨立的神廟。

  20. 神廟氣勢雄渾。裝飾雕刻壯麗豪華。是世界最大的雕刻物。

  21. 印度教石窟多用來祭拜神祇,較少作為冥想或修行之用。印度教石窟多用來祭拜神祇,較少作為冥想或修行之用。

  22. 濕婆、毗濕奴及等印度教諸神像。都具有豐富的動態表現。濕婆、毗濕奴及等印度教諸神像。都具有豐富的動態表現。

  23. 相傳在西元756年開始雕刻,整個神廟長81公尺、寬47公尺,後壁垂直剖面高33公尺,歷經七代雕刻師,費時150年完成。

  24. 第十六窟雄偉壯麗的凱拉薩神廟。

  25. 愛羅拉第30至34窟為耆那教石窟,開鑿於西元8至10世紀。愛羅拉第30至34窟為耆那教石窟,開鑿於西元8至10世紀。 第32窟約開鑿於西元9至10世紀,是雕刻較完整的耆那教石窟。供奉著大雄祖師等雕像。天頂上刻著蓮花。 完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