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8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宣传资料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宣传资料. 嵊州市国土资源局提供 2007.04. 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我市地处浙东丘陵山地,区内蠕变破坏的玄武岩台地滑坡分布较广,属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历史上曾有 10 死 4 伤的惨痛纪录。. 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通过工程治理、避险安置等综合治理措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Download Presentation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宣传资料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资料 嵊州市国土资源局提供 2007.04

  2. 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 我市地处浙东丘陵山地,区内蠕变破坏的玄武岩台地滑坡分布较广,属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历史上曾有10死4伤的惨痛纪录。

  3. 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通过工程治理、避险安置等综合治理措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4. 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 2005年以来,市政府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安排1500万元专项资金,组织实施地质灾害避险安置的民心工程,完成了667户危房户2278人的避险安置,基本消除了已掌握地质灾害点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

  5. 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 市国土资源局先后被评为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先进集体。去年,绍兴市地质灾害避险安置现场会也在我市召开。

  6. 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 由于我市地质结构的特殊性,地质灾害防治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特别是因建设工程诱发的地质灾害及隐患在增多。因此,在全民中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浙江省万村培训行动”宣讲团的《新农村建设中如何防范地质灾害》宣传资料供大家学习。

  7. 新农村建设中如何防范地质灾害 “浙江省万村培训行动”宣讲团 2006年12月

  8. 最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地质灾害减灾防灾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已从上世纪末的1000多人下降到800人以下。最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地质灾害减灾防灾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已从上世纪末的1000多人下降到800人以下。

  9. 但是,在这可喜的成绩背后,仍含有令人不安的数字,因地灾造成的人员伤亡中,农村占到了总数的80%以上,已成为今后地质灾害减灾防灾的重点。但是,在这可喜的成绩背后,仍含有令人不安的数字,因地灾造成的人员伤亡中,农村占到了总数的80%以上,已成为今后地质灾害减灾防灾的重点。

  10. 截止2005年底浙江省地质灾害情况统计 共查明突发性地质灾害点6708处 其中:滑坡4272处,占63.7%; 崩塌1874处,占27.9%; 泥石流340处,占5.1%; 地面塌陷222处,3.3%. 2001-2005年因地质灾害死亡114人 受灾害威胁人口达13万多人 所发生的灾害中90%的是由人为因素引起.

  11. 乐清福溪乡泥石流现场 共死亡37人,失踪5人,财产损失4655万元 乐清市北部山区”8.13”泥石流

  12. 因为选址不当,有的村民用含辛茹苦挣来的钱把房屋建到了不稳定的滑坡体上,建在了易发生崩塌的危岩脚下,或者依泥石流沟谷而建,暴雨来时,被地质灾害恶魔吞咽。因为选址不当,有的村民用含辛茹苦挣来的钱把房屋建到了不稳定的滑坡体上,建在了易发生崩塌的危岩脚下,或者依泥石流沟谷而建,暴雨来时,被地质灾害恶魔吞咽。

  13. 多年经验表明,地质灾害是可以有效防范的。关键是要让基层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和掌握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增强临灾自救互救能力。多年经验表明,地质灾害是可以有效防范的。关键是要让基层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和掌握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增强临灾自救互救能力。

  14. 主要内容 1. 什么是地质灾害? 2. 浙江省有哪些地质灾害? 3. 地质灾害有哪些危害? 4. 为什么会发生地质灾害? 5. 怎样预防地质灾害? 6. 发现地质灾害怎么办? 7. 临灾怎么办? 8. 发生了地质灾害后怎么办?

  15. 1、什么是地质灾害? 根据2003年国务院颁发的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16. 滑坡示意图 滑坡是指山坡岩体或土体顺斜坡向下滑坡的现象。一般由降雨、河流冲刷、地震、融雪等自然因素引起。近年来,由于斜坡前缘切坡、后缘弃土加载、庄稼灌溉等人为工程活动引发的滑坡比例明显增加。在农村,滑坡也俗称 “走山”、“垮山”和“山剥皮”等。

  17. 岩质滑坡示意图 土质滑坡示意图 (滑坡体沿岩层面滑动)

  18. 顺层滑坡示意图

  19. 崩塌示意图 指陡倾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根据运动型式,崩塌包括倾倒、坠落、垮塌等类型。根据岩土体成分,可划分为岩崩和土崩两大类。崩塌的运动速度极快,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20. 淳安威坪驮岭脚崩塌

  21. 泥石流示意图 指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或库塘溃坝等水源激发,形成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往往突然爆发,山谷如雷鸣.浑浊的流体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堆积,常常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危害。按流域的沟谷地貌形态可分为沟谷型泥石流和坡面型泥石流 。

  22. 坡面型泥石流示意图

  23. 临安市昌化镇后葛村、后营村泥石流 2005年9月3日晚19~23时冲毁民房132间,死亡9人。

  24. 坡面型泥石流

  25. 沟谷型泥石流示意图

  26. 沟谷型泥石流

  27. 2、我省有哪些地质灾害?   我省地质灾害类型主要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 • 滑坡   滑坡是我省地质灾害最主要的灾种,滑坡类型以土质滑坡为主,主要分布在我省浙东南、浙南和浙西北山区。 • 崩塌   崩塌主要发生在公路、铁路沿线陡坡,矿山边坡和自然斜坡的陡崖。

  28. 泥石流   我省泥石流大多属于中小型低频泥石流,目前是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主要分布在浙南中低山地和浙东南低山丘陵地区。 • 地面塌陷   岩溶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浙西北覆盖型碳酸盐岩分布区,坑采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深度开采的矿区。

  29. 3、地质灾害有哪些危害?    地质灾害是我省仅次于交通事故、水灾和火灾的第四大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主要表现为: • 对居民点的危害。地质灾害特别是滑坡和泥石流冲进乡村、城镇,淹没人畜,毁坏土地,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 • 对公路、铁路的危害。地质灾害特别是崩塌和泥石流,可直接埋没车站、铁路、公路,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还可引起、正在运行的火车、汽车颠覆,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

  30. 甬台温高速公路乐清段山体崩塌 • 2004年12月11日22时20分甬台温高速公路乐清段发生山体崩塌,导致高速公路交通中断。

  31. 2006年8月11日凌晨,受8号超强台风带来的强降雨影响,石磨下村附近山体多处发生浅表层土质滑坡,并由这些滑坡作为起动条件形成了泥石流,共造成20人死亡,经济损失达158万元。2006年8月11日凌晨,受8号超强台风带来的强降雨影响,石磨下村附近山体多处发生浅表层土质滑坡,并由这些滑坡作为起动条件形成了泥石流,共造成20人死亡,经济损失达158万元。 庆元县荷地镇石磨下村泥石流灾害

  32. 乐清市北部山区“8.13”泥石流 2004年8月13日,受14号云娜台风带来的强降雨影响,乐清北部山区发生泥石流,共37人死亡、5人失踪。

  33. 2004年8月28日温家宝总理视察乐清龙西泥石流现场2004年8月28日温家宝总理视察乐清龙西泥石流现场

  34. 4、为什么会发生地质灾害? • 4.1自然因素 • 4.2人为因素

  35. 4.1 自然因素 引发地质灾害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 • 昼夜温差、季 节温度变化,促使岩石风化;夏季炎热使粘土层龟裂,遇降雨雨水沿裂缝渗入,易引发崩塌和滑坡。 • 降雨和地下水位。降雨是触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的首要因素,降雨补给给地下水,致使地下水位或水压增加,对岩土体产生浮托作用,引发地质灾害。 • 地表水的冲刷、淘蚀、溶解和软化裂隙充填物。地表水下渗,使土体达塑性,当水渗入不透水层上时,接触面湿润,减少其摩擦力和粘聚力,促使崩塌滑坡产生. • 水库、河道水流冲刷、潜蚀、淘蚀坡脚,削弱斜坡的支撑部分,河水涨落引起地下水位的深降,均能引起崩塌滑坡的失稳破坏。 • 地震的影响。地震是诱发滑坡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由于地震产生裂缝和断崖,助长了以后降雨的渗透,因此地震后常因降雨而发生滑坡或山崩。

  36. 浦江县古塘口滑坡现场 受强降雨影响,2004年5月16日浦江古塘口发生滑坡,造成交通堵塞,压毁房屋数间.

  37. 地震引发 1856年重庆黔江地震引发的小南海滑坡堵江形成堰塞湖

  38. 4.2 人为因素 • 乱挖乱堆可能会诱发地质灾害 • 人为改变河道路径可能引发山洪地质灾害 • 随意兴建池塘也会诱发地质灾害 • 轻视基础设施建设将会诱发地质灾害 • 随意选择绿化植物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39. 乱挖乱填可能会诱发地质灾害    对新农村而言,保留一定的地形起伏,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地质生态环境,保留泥石流等的行洪通道,还可以使建筑物错落有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新农村品位。过度追求场地的绝对平整,不仅会增加建设费用,而且因之形成的挖、填方边坡还可能成为滑坡隐患,填方厚度较大时,还可能导致地面和建构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问题。南方不少农村经常在植被茂密但岩层风化强烈的斜坡地段开挖,形成圈椅状边坡围成的场地,而又不能采取必要的支护,暴雨时,极易遭受滑坡灾害。

  40. 乱挖乱填可能会诱发地质灾害 人为改造(切坡和填坡)边坡上建房很危险 斜坡原状

  41. 人为改变河道路径可能引发泥石流    天然河道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经由内外地质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或弯或直因循的是自然规律。未经专业人员科学合理地论证,都不宜大兴工程,人为改变河道的自然状态。山水相依才是适合人居的自然环境,自然山水功能用人造山水功能无法替代,优美的自然环境可遇不可“造”。由于山区可供建设用地资源非常宝贵,因此,常常在山洪泥石流的行洪区或堆积区,人为地缩小河道宽度,或改变流通方向,致使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

  42. 人为改变河道路径可能引发泥石流 泥石流沟流通区被人为改道和缩小断面,埋下灾害隐患

  43. 随意兴建池塘也会诱发地质灾害    在村镇建设中,为了生活、生产用水的需要,常常新建不少池塘,也美化了乡村景色。由于未经过合理的选址和设计,这些池塘往往建设在滑坡体或不稳定的斜坡上。 当滑坡体或不稳定斜坡发生变形拉裂时,池塘的水体极易渗入,加剧了滑坡的形成,带来了严重的地质灾害。因此,应该合理地选择池塘的位置,特别是位于房屋后部斜坡上时更应该注意,同时,也要控制池塘的规模。

  44. 随意兴建池塘也会诱发地质灾害 滑坡体上的池塘极易拉裂,导致地表水渗入滑坡内,加剧滑动

  45. 轻视基础设施建设将会诱发地质灾害    在许多新农村的规划建设中,往往对房屋建筑设施较重视,但对生活废水和雨水的排放设施重视不够,形成了常年不断的入渗水源,致使坡体稳定性大大降低,地面裂缝增加增大;乡村的排水设施,特别是位于后山的拦山堰等地基处理较差,很快拉裂破坏,暴雨时不仅发挥不了排水的作用,反而起到汇集地表水渗入坡内的恶果;场平或道路切坡后,未能对边坡合理加固,引发了较大范围的滑动。

  46. 轻视基础设施建设将会诱发地质灾害 边坡未加支护,垃圾随意堆放沟中,存在滑坡泥石流隐患

  47. 随意选择绿化植物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大量的事例说明,当斜坡较陡,表层土体松软时,过密的植被过高的乔木反而更易引起表层滑坡,农村常称为“鬼剃头”, 香港称为“山泥倾泻”,国外的教科书称之为“碎屑流”、“泥流”、“泻流”等。后山绿化是防治坡面泥石流的一种好方式,但是要常常查看后山植被的变形形状,如“马刀树” ,“醉汉林”等表示斜坡不稳定。在台风等多发区,房屋后面斜坡一定范围内最好不要种植茂密的竹林或高大乔木,“树大招风”,树木迎风摆动时会加剧土体的松动和促进水体的入渗,导致山坡稳定性下降,甚至诱发滑坡灾害。

  48. 随意选择绿化植物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在台风等多发区,房屋后面斜坡一定范围内最好不要种植茂密的竹林或高大乔木,“树大招风”.

  49. 5、怎样预防地质灾害? • 5.1 工程建设前先评估 • 5.2 规划选址应注意的事项 • 5.3 滑坡体作为建设用地需要注意的问题 • 5.4 泥石流堆积区作为建设用地必须注意 的问题

  50. 5.1 兴建村镇要先通过专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在村镇选址建设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可以避免因工程选址不当,将居民点、重要工程选在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从而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