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1

從限塑政策和建設焚化爐看群眾工作

從限塑政策和建設焚化爐看群眾工作. 台大慶齡工業研究中心 藍正朋. 台灣的垃圾焚化處理. 從傾棄到掩埋,從焚化到回收. 1990 年台灣垃圾處理狀況. 垃圾產生量快速增加為 18,735t/d 台灣省 14,073t/d 台北市 3,573t/d 高雄市 1,407t/d 。 平均 每年成長率 約 5% 。 1997 年台灣垃圾量將達 26,387t/d 。 垃圾妥善處理率不足僅 62.3% 焚化處理率 1.2% ,新店焚化爐 180t/d 。 掩埋處理率 61.1% ,計 148 處 11,503t/d 堆肥及傾棄 37.7% ,約 200 處 。

keol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從限塑政策和建設焚化爐看群眾工作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從限塑政策和建設焚化爐看群眾工作 台大慶齡工業研究中心 藍正朋

  2. 台灣的垃圾焚化處理 從傾棄到掩埋,從焚化到回收

  3. 1990年台灣垃圾處理狀況 • 垃圾產生量快速增加為18,735t/d • 台灣省14,073t/d 台北市3,573t/d 高雄市1,407t/d 。 • 平均每年成長率約5%。 • 1997年台灣垃圾量將達26,387t/d。 • 垃圾妥善處理率不足僅62.3% • 焚化處理率1.2%,新店焚化爐180t/d。 • 掩埋處理率61.1%,計148處11,503t/d • 堆肥及傾棄37.7%,約200處。 • 桃園發生垃圾堆積街頭及抗爭流血事件。

  4. 垃圾焚化減量的基本構想

  5. 台灣地區垃圾資源回收廠興建工程計畫1994台灣地區垃圾資源回收廠興建工程計畫1994 • 設置垃圾資源回收(焚化)廠,將垃圾焚化處理比例提高至50%。 • 建立垃圾焚化處理民營化體制,使垃圾焚化廠委託民營處理比例達25%以上。 • 完成垃圾焚化爐技術轉移,使垃圾焚化及資源回收廠之規劃設計、建造、操作及維修技術生根。 • 全台設置21座汽電共生式垃圾焚化廠容量19,680t/d • 推行垃圾分類為可燃、不可燃與巨大垃圾三類

  6. 興建焚化爐初期抗爭問題的解決-睦鄰 • 召集里鄰長參觀台北市焚化爐及附屬服務設施,簡報加座談,減少負面看法。 • 焚化爐所在地區免水電費,回饋及補貼鄰里基層建設工程費,彌補生活損失。 • 受影響地區民眾免費使用焚化爐附屬游泳池及相關健身設備,增進親善機制。 • 焚化爐興建工程與營運聘用地方勞工為原則,增加就業機會,建立共生關係。 • 美化及地標化焚化爐建築外觀,配合即時污染排放數據顯示,融入地方景觀。

  7. 台灣地區垃圾焚化爐的分佈 【公有公營焚化廠】  台北內湖 900噸/日 80.01完工 台北北投 1800噸/日 88.05完工 台北木柵 1500噸/日 83.03完工 高雄中區 900噸/日 88.09完工 高市南區 1800噸/日 89.01完工 【公有民營焚化廠】  台北縣八里 1350噸/日 90.09完工 台北縣樹林 1350噸/日 84.08完工 台北縣新店 900噸/日 83.09完工 新竹市 900噸/日 89.08完工 台中縣后里 900噸/日 89.04完工 台中市 900噸/日 84.05完工 彰化縣溪州 900噸/日 89.09完工 嘉義鹿草 900噸/日 90.12完工 嘉義市 300噸/日 87.11完工 台南市 900噸/日 88.02完工 高雄縣岡山 1350噸/日 90.02完工 高雄縣仁武 1350噸/日 89.02完工 屏東縣崁頂 900噸/日 89.12完工  台南縣永康 900噸/日 施工中 宜蘭縣利澤 600噸/日 施工中 基隆市 600噸/日 施工中 【民有民營焚化廠】  桃園縣南區 1350噸/日 90.10完工 苗栗縣竹南 500噸/日 施工中 台中縣烏日 600噸/日 93.9完工 台東縣 300噸/日 施工中 雲林縣林內 600噸/日 施工中 新竹縣竹北 300噸/日 施工中

  8. 台灣鼓勵民間興建營運垃圾焚化廠具體成果

  9. 2005年台灣面臨的垃圾處理問題 • 地方財政失衡-難以支應家庭垃圾焚化費用,必須仰賴中央補助。 • 垃圾數量劇減- • 政府難能穩定的提供民間焚化爐足夠的垃圾量,營運可能發生損失,新廠必須停建。 • 垃圾供給量不足,部分必須停爐或降低處理費以增加垃圾來源,或接受工業廢棄物。 • 工業廢棄物加入-造成部分焚化爐提前損壞及增加戴奧辛排放問題。 • 焚化灰渣掩埋- • 底渣未燃燒完全,影響回收及再利用工作。 • 飛灰採用固化處理,仍須仰賴地方掩埋場。

  10. 流動床式焚化爐 台灣廢棄物焚化爐的主流 格床式垃圾焚化爐 旋轉窯式焚化爐

  11. 新世代廢棄物焚化爐的設計 Ash-melting Furnace • 減少Dioxin Gasification Furnace Flue Gas MSW 550 ~630℃ 1300 ~ 1450℃ Fluidized Sand Air Incombustible Slag • 增加金屬回收成效 • 降低灰渣污染

  12. 台灣的資源回收 從分散到集中,從回收到減量

  13. 資源回收四合一計畫結構圖 4 3 1 2

  14. 台灣四合一回收制度建立基本構想 回收成本 自發回收的成本 p0 事業回收的成本(各別基金) p1 共同回收的成本(共同基金) p2 社區參與回收的成本 清潔隊參與回收的成本 p3 V0 回收成本 V1 V2 V3

  15. Certification of Individual Companies (Similar to the Certification of ISO9000ff) Collector Recycling Plant Certifier Pretreatment Plant Sorting Plant

  16. 資源回收 管理基金 回收責任 管理權責及經費 回收系統 物品及容器之製造、輸入、販賣業者 資源回收工廠 (處理業) 費率 申報營業量 依回收種類 數量補貼 回收清除(回收業) 付費 補貼  地方政府  社區學校  民間團體  販賣場所 稽核認證 團體 費率審議 委員會 基金管理 委員會 稽核認證 監督委員會 核定回收清除處理費率 建立稽核認證制度 建立資源回收系統 成立資源回收管理基金 資源回收管理基金運作架構

  17. 資源回收基金收支與運用 單位:億元

  18. 基管會登記回收業處理業家數

  19. 2004年台灣消費後商品回收率統計表

  20. 22

  21. 23

  22. 24

  23. 四合一制度資源回收成效

  24. 歷年資源回收成長趨勢

  25. 台灣四合一回收制度的檢討 • 容器回收因為未列排除條款,加上製造業者未全數繳交押金,導致回收數量超過預算,基金嚴重虧損,不得不廢除押金政策,一時導致塑膠容器到處丟棄。 • 大陸原料需求殷切,台灣廢棄物回收後成為重要的原料來源,民間處理業經營困難,許多處理業沒有貨,或者直接轉交大陸再生。 • 政府清潔隊佔主要回收工作,影響民間弱勢團體生計,拾荒者陷入經濟困境。

  26. 台灣事業廢棄物管理 讓事業廢棄物找出自己的出路

  27. 台灣因應事業廢棄物清理的四大步驟 • 建立廢棄物清除處理分級制,建立甲級廢棄物清理業處理特殊廢棄物。 • 建立工業減廢技術服務團,協助民間業者以減少成本為動機力行減廢。 • 建立事業廢棄物再利用許可制,成立廢棄物交換中心,暢通利用管道。 • 建立事業廢棄物管制中心,以網路及GPS即時監控廢棄物流向與結果。

  28. 台灣事業廢棄物管理現況 2004年事業廢棄物(含再生資源)申報總量約1,494萬公噸。

  29. 2004年台灣一般及有害事業廢棄物清理流向 申報量統計圖

  30. 2004年申報量前20大之一般事業廢棄物

  31. 2004年申報量前20大之有害事業廢棄物

  32. 一般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申報比例達71.9%

  33. 有害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申報比例約43.6%

  34. 公告再利用的主管與流向 營建工程 土壤施作 92項公告再利用事業廢棄物 工程填地材料、道路工程級配料、混凝土用料、瀝青混凝土用料、人工骨材用料 有機肥料、栽培介質、培養土、土壤改良 廢木材(板、屑) 【經、內 、交】、 廢白土【經 】、 蔗渣煙爐灰【經 】、 製糖濾泥【經】、食品加工污泥【經】、漿紙污泥【經】、 紡織污泥【經】、廢矽藻土【經】、廚餘【經、衛、交】、植物性殘渣類【經、農】、食品加工下腳料類【經】 禽畜糞【農】、 農業污泥【農】、菇類培植廢棄包【農】、 斃死禽畜【農】 、 廢酒糟、酒粕、酒精醪【經、財】、 菸砂【經、財】、 釀酒污泥【經、財】 廢紙【經、衛、交】、 廢鐵【經、內、交】、 廢玻璃【經、內】、 廢食用油【經】、 廢橡膠【經】、 廢酸類【經】、 廢觸媒類【經】、 DMF初液【經】、 集塵灰【經】 、 ………….等 煤灰【經】、 爐碴、爐石類【經】、 廢玻璃【經、衛、內、交】、 廢陶瓷磚瓦【經】、 廢鑄砂【經】、 漿紙污泥【經】、 廢橡膠【經、內】、 石材廢料【經】、 石材污泥【經】、 廢石膏模【經】、 廢瀝青混凝土【內】、 營建混合物【內】 其他 化工原料、二次料、其他

  35. 台灣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申報現況 • 截至94年7月底止,經濟部、國科會、交通部及衛生署計已核准420件再利用申請案。 • 經濟部338件:主要為無機污泥、廢酸及廢溶劑之再利用申請案件。 • 國科會 80件:主要為廢酸、廢溶劑及液晶玻璃。 • 交通部 1件:船舶廢油 • 衛生署 1件:廢牙套冠

  36. 台灣事業廢棄物清理制度的檢討 • 台灣工業以小工廠居多,廢棄物種類複雜,不利回收再利用,容易發生二次污染。 • 經濟不景氣,廢棄物清理費用構成廠商沉重的負擔,嚴格執行容易造成工業倒閉。 • 大陸原料需求劇增,事業廢棄物成為重要的原料來源,台灣民間處理業生存困難。 • 民間清理業經營不善,衍生廢棄物累積廠房及火災,倒閉後無法善後處理的問題。

  37. 購物用塑膠袋及塑膠類免洗餐具限制使用政策的推動購物用塑膠袋及塑膠類免洗餐具限制使用政策的推動 台灣環保署廢管處 2005 年 8 月 30 日

  38. 政策緣起 • 台灣地區在政策實施前(2002年)的使用情形 • 購物用塑膠袋:每年使用約6.5萬噸,約相當於200億個,平均每人每天約使用2.5個。 • 免洗餐具:主要材質包括紙製、保麗龍(PS)及塑膠(PP/PE)製等,免洗餐具之使用量每年約5.9萬噸,其中塑膠類(含保麗龍)免洗餐具之使用量每年約4.3萬噸,約佔73 %。 • 回收困難:沾油污、顏料、食餘及廢棄物等,再利用方式困難,價值甚低。

  39. 若干國際的參考做法 • 減少購物用塑膠袋已逐漸成為世界潮流: • 課徵環境稅:愛爾蘭(每個塑膠袋課徵15分歐元)、丹麥(5公升以上塑膠袋每公斤課徵2.95歐元)。 • 賣場之購物用塑膠袋必須付費取得:德國、荷蘭、義大利、韓國與冰島。 • 厚度低於一定厚度以下之塑膠袋限制使用:印尼、尼泊爾、南非。

  40. 政策規劃 • 政策目標 • 藉由限制商家不得提供購物用塑膠袋及塑膠類免洗餐具之方式,改變民眾用後即丟的消費方式。 • 採用強制的限制使用手段,達到環境教育之目的。 • 從資源永續利用之觀點,應於廢棄物產生端採取源頭減量,減少垃圾產生,才能邁向環境永續發展。

  41. 政策實施內容 • 實施方式-購物用塑膠袋部分 • 購物用塑膠袋指的是,提供給消費者裝提購買商品的塑膠袋,不包括一般垃圾袋、直接盛裝食品的耐熱袋等其他種類塑膠袋 。 • 厚度小於0.06公釐以下之購物用塑膠袋,不得提供。 • 厚度達0.06公釐之購物用塑膠袋,不得免費提供,且不可以把塑膠袋的售價包含於商品的售價內。 • 考量國內消費形態之特性,故本政策仍開放部分情況可以使用塑膠袋,包括: • 包裝成商品型式陳列於貨架供選購者。 • 直接盛裝魚類、肉類、蔬果等生鮮商品或食品者。 • 工廠用於包裝其產品者。

  42. 政策實施內容(續) • 實施方式-塑膠類免洗餐具部分 • 於限制使用對象場所內經營餐飲業務之業者,不得提供塑膠類(含保麗龍)免洗餐具。 • 塑膠類(含保麗龍)免洗餐具包含杯、碗、盤、碟、餐盒及餐盒內盛裝食物之塑膠內盤等。 • 碗蓋、杯蓋及盛裝飲料紙杯之封膜、杯座,不在限制使用範圍之列。 • 以商品形式封膜包裝,並陳列於貨架供選購者不在限制使用範圍之列。

  43. 政策實施內容(階段實施) • 第一階段:購物用塑膠袋自2002年7月1日起實施,塑膠類免洗餐具自10月1日起實施。 • 實施對象:各級政府機關、公營事業機構、軍事機關、國軍福利品供應站、公私立學校及公立醫療院所等。 • 總計共 7,739 家 • 第二階段:自2003年1月1日起實施。 • 實施對象:百貨公司業及購物中心、量販店業、連鎖超級市場業、連鎖便利商店業、連鎖速食店以及有店面之餐飲業等六行業。 • 總計共 9 萬多 家

  44. 政策實施策略(處罰) • 違反規定之處罰 • 依據:廢棄物清理法第51條第3項。 • 第1次違規者,先給予警告。 • 第2次違規者,依法告發,處罰新台幣1,200~6,000元。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