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經緯度介紹

經緯度介紹. 地球的經緯線. 地球上的經線和緯線 是人類為了地圖定位的方便 所在地球球體上所做出的一些假想線 有了經緯線的發明 人類交通的發展也更加蓬勃了. 經緯線的由來. 經緯線登場 經緯線最早出現在人類的地圖上 , 可以追溯到耶穌誕生前 300 年 , 那時候古希臘 的學者繪製世界地圖,第一次計算地球的曲率和周長,並把經緯線標示在地圖上。. 厄拉托西尼.

Download Presentation

經緯度介紹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經緯度介紹

  2. 地球的經緯線 • 地球上的經線和緯線 • 是人類為了地圖定位的方便 • 所在地球球體上所做出的一些假想線 • 有了經緯線的發明 • 人類交通的發展也更加蓬勃了

  3. 經緯線的由來 • 經緯線登場 • 經緯線最早出現在人類的地圖上,可以追溯到耶穌誕生前300年,那時候古希臘 • 的學者繪製世界地圖,第一次計算地球的曲率和周長,並把經緯線標示在地圖上。

  4. 厄拉托西尼 • 大約在西元前230年,位於埃及亞歷山大港的最大圖書館,館長厄拉托西尼他將世界像柳橙的瓣片一樣,區分成360塊,這些瓣片從北極延伸到南極,每一瓣代表的就是經度1度,他又將地球赤道兩側分成90片,並以赤道以北或以南的度數來表示,在他那個時代,人們利用立在地上的竿影長來算出當地的緯度。

  5. 托勒密時代 • 西元150年,希臘的地理兼天文學家托勒密(西元90年~168年)他在著作『地理學指南』中,論述了地球的形狀大小以及經緯度的測定方法,他在這本歷史上第一本世界地圖集中的27張世界地圖上,都已經標上了經緯線。 • 托勒密當時就己經選定赤道為緯線的0度線,他是根據大自然運行的法則來做選擇的,由於春秋兩季,太陽月亮和各大行星都在赤道正上方運行,而同樣的,他所選定的南北回歸線,也是根據人類目視一年中太陽運動的南北界線,托勒密確實為西方的地圖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6. 令人捉摸不定的經線 • 不同於緯線0度線是根據自然界的法則而定出來的,經線0度線的定法並沒有依據可循,要定出當地經度的唯一方法,是要先知道本初子午的精確時間,然後測量當地和本初子午線(經線0度線)之間的距離,加以換算得到當地的經度,從經線開始在地圖上出現起,經線0度線就一直沒有公定的位置,經線0度線曾經定在非洲、羅馬、哥本哈根、耶路薩冷,甚至巴黎和羅馬等地,對於一個在海上航行的航海家來說,要尋找緯線是簡單的事,只需要各星體運行的狀態就可以判斷,然而要尋找經線這件事,在很長一段時期幾乎難倒了所有的水手。

  7. 緯線 • 我們如果用地球的腰圍-赤道 • 將地球平分成南北兩半球,開始往兩極畫一個一個平行的圓圈, • 赤道處的圓圈最大,愈往兩極圓圈愈小,這些假想的圓圈我們稱為緯線。 • 我們又假設赤道這條假想線為0度,俞往兩極度數漸增, • 在兩極的度數分別是南北緯90度,這個數字就稱為北緯; • 北半球的緯度就稱為北緯, • 南半球的稱為南緯。

  8. 經線 • 經線是通過南北兩極的假想線,每一條經線都是等長的半圓弧線,而且可以和對面的經線合成一個圓,而這個大圓可以將地球平分成兩個等大的半圓球體,由於地球一天自轉一圈,也就是每24小時自轉360度,所以換算起來地球每小時自轉的角度是15度,因此經線就以15度作為間隔,每15度畫一條。 • 在1884年的一次國際會議上,學者們決定了經線0度的位置,是以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經線為標準,這條經度為0度的經線又叫做本初子午線,也叫做格林威治線。以這條假想線作為起點,往兩邊度數漸增,向東叫東經,向西叫做西經,東西經各有180度,而東經180度則在同一條經線上,與本初子午線想對。

  9. 經度代表的意義 • 經度和氣候是沒有關係的,由於地球是由西向東自轉,因此地球上不同經度的地區,見到太陽的順序會有所不同,也就造成了時間上的差異因此經度所直接影響到的,是一地區『時間』的問題。

  10. 時區 • 由於地球自轉一周需要24小時,因此全球就被劃分成24個時區,一個時區代表一個小時,每個時區所包含的是,中央經線向東西各跨7.5度的範圍,每一個時區是15度。 • 舉例來說:在東經120度的地,方向東西各跨7.5度,也就是東經112.5度到東經127.5度,是同屬於中央經線東經120度的時區,中原標準時間是在東經120度,而台灣正好就位在這個範圍之內。

  11. 時差 • 如果我們從地球的正上方下去,會發現地球是由西向東作逆時針自轉,因此地球上住在不同經度的人,見到太陽的時間就會有所不同,這就是所謂的時差。

  12. 格林威治 •    格林威治位於倫敦東南的泰晤士河畔,這里有昔日的皇家天文台、國家航海博物館、皇家海軍學院以及風景秀麗的公園。格林威治久負盛名,近百年來,各國出版的地圖都以經過倫敦格林威治的經線為本初子午線,作為計算地理經度的起點,也是“世界時區”的起點,並用它的計時儀器來校准本國時間。站在格林威治了望台上眺望,泰晤士河岸的絢麗風光一目了然,倫敦的景致也一覽無遺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