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愛滋病防治

愛滋病防治. 主講者:彭依萍護理師 單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資料來源: CDC. 愛滋病毒不會找特定的族群,卻會找上有特定「危險行為」的人. 資料來源 : 公關室 Public Relations Office 日期 : 2010/12/1

kim-jones
Download Presentation

愛滋病防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愛滋病防治 主講者:彭依萍護理師 單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資料來源:CDC

  2. 愛滋病毒不會找特定的族群,卻會找上有特定「危險行為」的人愛滋病毒不會找特定的族群,卻會找上有特定「危險行為」的人 • 資料來源: 公關室 Public Relations Office日期: 2010/12/1 • 愛滋病毒的標的「只有高風險行為,沒有高危險族群」,一般人可能會覺得性工作者、男同志、嫖客、藥癮者才會感染愛滋,本局呼籲一個重要觀念,不戴保險套防護的性行為、與性交往史不明對象間的性行為、共用針具與稀釋液等不安全行為,才是愛滋病傳播的主因,而不論是男性或女性、同性戀或異性戀,有上述行為者都有被傳染的可能。依據疾病管制局2010年10月底之統計資料顯示,累積本國籍通報為愛滋病毒感染者計19,735例,依感染危險因素分析,性行為佔65.5%(未具防護的男性間性行為佔43.4%、異性間性行為佔22.1%)、共用針具與稀釋液佔32.6%,顯見行為才是主因。而感染者年齡則以20-29歲最多,佔38.1%,其次為30-39歲,佔35.2 %。特別要注意的是,年輕族群(15-24歲)感染愛滋近年來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從2007年佔總通報人數的14%(272例)、2008年佔20%(351例)、到2009年更上升至28%(413例)該族群90%都是性行為傳染。 因此本局呼籲民眾,不要與「性交往史」不清楚的對象進行性行為,並拒絕使用毒品;即使在最快樂的時候,如果性伴侶無法提供性的安全保證,又不願做好愛滋病及性病防範時,就應該拒絕與其有任何的性接觸。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使用保險套可以有效阻隔體液(精液、陰道分泌物或血液)進入人體,將感染愛滋與性病的機率降到最低;疾病管制局同時呼籲全國民眾,只要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不沾染毒品,即可杜絕愛滋感染。

  3. 什麼是愛滋病? • 愛滋病又稱「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是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俗稱愛滋病毒)的末期表現。人類感染愛滋病毒後通常不會立刻發病,可能在感染6個月甚至長達10年或更久才有症狀發生,這種病毒會使人類失去抵抗病源體的能力,甚至喪失生命。

  4. 致病因子(Infectious agent) • HIV (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 即 是 人 類 免 疫 缺 乏 病 毒 , 俗 稱 愛 滋 病 毒 。 目 前 可 分 為 兩 型 , HIV-1 和 HIV-2 。 HIV-1 是 大 多 數 國 家 中 最 主 要 造 成 愛 滋 病 的 病 因 。 HIV-2 主 要 分 布 在 西 非 。 兩 種 病 毒 的 致 病 力 並 不 相 同 , 感 染 HIV-1 後 超 過 90% 的 患 者 會 在 10-12 年 內 發 病 成 為 愛 滋 病 。 感 染 HIV-2 則 往 往 沒 有 相 關 的 病 症 。

  5. 空窗期與潛伏期 • 空窗期是指在感染愛滋病毒的早期, 可能會因抗體尚未產生,而使檢驗結果呈現陰性反應,約6至12週。 • 潛伏期是指感染愛滋病毒後到出現臨床症狀的期間,一般是5-10年,病程快慢不一。 • 不論空窗期或潛伏期,都具有傳染力。許多患者因沒有症狀,可能繼續從事高危險性行為,因此成為愛滋病毒防治的漏洞。

  6. 症狀-1 愛滋病的初期症狀常會發生像感冒一樣的症狀,以下是ㄧ些最常見的早期症狀: • 不明原因的發燒、發冷、發汗、體重減輕 • 呼吸不順、氣喘 • 持續的頭痛、咳嗽或下痢 • 在頸部、腋下、股間獲其他地方有腫大的淋巴腺 • 皮膚下、嘴裡、鼻子、臉皮、直腸產生淡粉紅色或紫色,甚至腫塊 • 口內出現白色斑點或潰爛 • 不尋常的皮膚發疹 • 極度疲勞

  7. 症狀-2 • 愛滋病的相關疾病甚為複雜,而且變化多端。在臺灣地區患者的症狀,根據臺大醫院的調查,以不明原因的發燒、腹瀉、體重減輕、咳嗽、喘氣、口腔念珠菌等感染最為常見。 • 大部分的愛滋病患者會有一段病期,然後康復,再生病,如此循環下去,直到最後免疫系統損壞到無法康復,死亡通常在兩年之內。

  8. 感染愛滋病之危險因子(截至101年01月) 以同性間性行為主要傳播來源

  9. 愛滋感染毒品使用者現況(1984-2009) • 1988- 2004年 通報本國籍毒癮者HIV陽性個案793人(其中來自監所628人,約占79%) • 2005年-2009年12月通報本國籍毒癮者HIV陽性個案5537人(其中來自監所3631人,約占66%) 人數快速增加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10. 愛滋病毒的三大傳染途徑 1.性行為傳染:與感染愛滋病毒感染者發生口腔、肛門、陰道等方式之性交或其他體液交換時,均有受感染的可能。 2.血液傳染:(1)輸進或接觸被愛滋病毒污染的血液、血液製劑。(2)與感染愛滋病毒感染者之靜脈藥癮者共用注射針頭、針筒。(3)接受愛滋病毒感染者之器官移植。 3.母子垂直感染:嬰兒也會由其已感染病毒的母親在妊娠期、生產期、或因授乳而得到愛滋病毒。

  11. 不會傳染愛滋病的途徑 • 牽手、擁抱、撫摸、淺吻、咳嗽、打噴嚏、共用馬桶、水龍頭、毛巾、電話,文具、共乘車子、共餐、蚊蟲叮咬、游泳、洗溫泉等都不會傳染愛滋病。 • 愛滋病毒是不會經由未損傷的皮膚侵入人體。

  12. 治療 • 『雞尾酒療法』是指合併數種抗愛滋病毒藥物治療,以期降低病毒量、提高免疫力、改善存活率和減少抗藥菌種產生。截至目前(1997年10月)的治療成效看來,不少患者的血中的病毒量已無法用儀器檢測得到。但這並不等於治癒。因為儀器本身有其敏感度的限制。再者,病毒仍可能存在 於淋巴結、巨大吞嗜細胞、中樞神經系統或其它組織、細胞中。因此,我們仍沒有把握治癒愛滋 病毒感染 。

  13. 預防保健 • 要有忠實可靠的性伴侶,並正確、全程使用保險套,避免性交易或性服務之消費。 • 不要與別人共用可能被血液污染的用具,如剃刀、刮鬍刀、牙刷或任何尖銳器械、穿刺工具。 • 使用拋棄式空針、針頭。 • 避免不必要之輸血或器官移植。 • 性病患者儘速就醫。 • 當您的性伴侶無法提供安全性行為,又不願做好愛滋病防範措施時,就應拒絕與其發生性行為。

  14. 預防重於治療 請多指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