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防 水 材 料

防 水 材 料. 防 水 材 料. 防水材料定义: 凡建筑物或构筑物为了满足防潮、防渗、防漏功能所采用的材料称为建筑防水材料 。 防水材料分类 按形态与性能( 5 类) :  防水卷材 防水涂料 刚性防水材料 瓦类防水材料 建筑密封材料. 第一章 防水卷材. 防水卷材分类 按材料组成不同分为: 沥青防水卷材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沥青防水卷材包括: 纸胎沥青防水卷材 玻纤布胎沥青防水卷材 玻纤毡胎沥青防水卷材 麻布胎沥青防水卷材

kimama
Download Presentation

防 水 材 料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防 水 材 料

  2. 防 水 材 料 • 防水材料定义:凡建筑物或构筑物为了满足防潮、防渗、防漏功能所采用的材料称为建筑防水材料。 • 防水材料分类 • 按形态与性能(5类): 防水卷材 防水涂料 刚性防水材料 瓦类防水材料 建筑密封材料

  3. 第一章 防水卷材

  4. 防水卷材分类 • 按材料组成不同分为: • 沥青防水卷材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5. 沥青防水卷材包括: • 纸胎沥青防水卷材 • 玻纤布胎沥青防水卷材 • 玻纤毡胎沥青防水卷材 • 麻布胎沥青防水卷材 • 等等 •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包括: •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 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 SBR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 再生橡胶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 PVC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 等等

  6.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包括: • 弹性体防水卷材 三元乙柄橡胶防水卷材 • 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防水卷材 • 等 • 塑性体防水卷材 聚氯乙烯防水卷材 • 增强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 • 等

  7.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BS) • 1、定义:以聚酯毡、玻纤毡、玻纤增强聚酯毡为胎基,以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热塑性弹性体为改性剂,两面覆以隔离材料而制成的建筑防水卷材(简称“SBS 卷材”)。 • 2、 现行标准: GB18242-2008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 3、分类 :按胎基分:聚酯毡(PY)玻纤毡(G) 玻纤增强聚酯毡(PYG)

  8. 按上表面隔离材料分:聚乙烯膜(PE)       细 砂(S)矿物粒料(M) 下表面隔离材料分为:聚乙烯膜(PE)       细 砂(S) 按材料性能分为: Ⅰ型 Ⅱ型 4、规格: 宽×厚 1000mm×3mm、 4mm或5mm (聚酯毡) • 1000mm× 3mm 或4mm (玻纤毡) 1000mm× 5mm(玻纤增强聚酯毡) 5、每卷卷材公称面积:7.5m2 10m2 15m2

  9. 6、标记方法 • 名称 型号 胎基 上表面材料 下表面材料 厚度 面积 标准号 • 例如 : 10m2面积 ,3mm厚,上表面为矿物粒料、下表面为聚乙烯膜聚酯毡Ⅰ型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 SBS Ⅰ PY M PE3 10 GB18242-2008 • 7、用途 (1)SBS卷材主要用于屋面和地下防水工程。 (2)玻纤增强聚酯毡卷材用于机械固定单层防水,但需通过抗风荷载试验。 (3)玻纤毡卷材用于多层防水中的底层防水。 (4)外露使用采用上表面隔离材料为不透明的矿物粒料防水卷材。 (5)地下工程防水采用表面隔离材料为细砂的防水卷材。

  10. 8材料性能(部分)

  11. 9、标准试验条件:试验温度(23±2)℃。 • 10、试验方法举例 • 1)可溶物含量试验(GB/T328.26-2007) (1)、可溶物含量定义:单位面积防水卷材中可被选定溶剂溶出的材料的质量。 (2)、试验原理: 试件在选定的溶剂中萃取直至完全后,取出让溶剂挥发,然后烘干得到可溶物含量,将烘干后的剩余部分通过规定的筛子的为填充料质量,筛余的为隔离材料质量,清除胎基上的粉末后得到胎基质量。

  12. (3)、仪器设备 *分析天平 : 称量范围大于100g,精度0.001g. *萃取器 : 500mL索氏萃取器 *鼓风烘箱:温度波动度±2℃ *试样筛 筛孔为315μm或其它规定孔径的筛网 *溶剂:三氯乙烯(化学纯)或其它合适溶剂 *滤纸:直径不小于150mm.

  13. (4)、试件制备 整个试验应准备3个试件。 试件在试样上距边缘100mm以上任意裁取,用模板,或用裁刀,正方形试件尺寸为 (100±1)mm× (100±1)mm。 试件在试验前至少在(23±2)℃和相对湿度 30%~70%的条件下放置20h。 • (5)、试验步骤 • 每个试件先进行称量( M0),对于表面隔离材料为粉状的沥青防水卷材,先用软毛刷刷除表面隔离材料,称量试件( M1).

  14. 将试件用干燥好的滤纸包好,用线扎好,称量其质量(M2)。将包扎好的试件放入萃取器中,溶剂量为烧瓶容量的1/2~2/3,进行加热萃取,萃取至回流的溶剂第一次变成浅色为止,小心取出滤纸包,不要破裂,在空气中放置30分钟以上使溶剂挥发。再放入(105±2)℃的鼓风烘箱中干燥2h,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将滤纸包从干燥器中取出称量质量( M3)。

  15. 可溶物含量按下式计算: A=(M2- M3) × 100 式中: A——可溶物含量,g/m2 以3个试件可溶物算术平均值作为卷材的可溶物含量。 *对于玻纤毡卷材,可溶物含量试验结束后,取出胎基用火点燃,观察现象。

  16. 2)耐热性:按GB/T328.11-2007进行中A法进行,无流淌、滴落。耐热性:沥青卷材试件垂直悬挂在规定温度条件下,涂盖层与胎体相比滑动不超过2mm的能力。2)耐热性:按GB/T328.11-2007进行中A法进行,无流淌、滴落。耐热性:沥青卷材试件垂直悬挂在规定温度条件下,涂盖层与胎体相比滑动不超过2mm的能力。 • 具体步骤:(125mm*100mm) • Ⅰ、将制备好(去除涂盖层,画好线)的一组三个试件露出的胎体处用悬挂装置夹住,涂盖层不要夹到。 • Ⅱ、制备好的试件垂直悬挂在烘箱的相同高度,间隔至少30mm,此时烘箱的温度不能下降太多,开关烘箱门放入试件的时间不超过30s,放入试件后加热时间【Ⅰ型90 ℃ 】【Ⅱ型105 ℃ 】为(120±2)min. • Ⅲ、加热周期一结束,试件和悬挂装置一起从烘箱中取出,相互间不要接触,在(23±2)℃自由悬挂冷却至少2h。然后除去悬挂装置,在试件两面画第二个标记,测量两个标记底部间最大距离ΔL,精确至0.1mm。

  17. 3)低温柔性:按GB/T328.14-2007进行. • 原理:从试样裁取的试件,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绕浸在冷冻液中的机械弯曲装置上弯曲180°,弯曲后检查试件涂盖层存在的裂纹。 (3mm厚度卷材弯曲直径30mm,4mm、5mm厚度卷材弯曲直径50mm) 试样步骤:(150mm*25mm) Ⅰ、两组各5个试件在冷冻液中达到规定温度【Ⅰ型-20 ℃ 】【Ⅱ型-25 ℃ 】后,保持在该温度1h ±5min. Ⅱ、在完成弯曲过程10s内,在适宜的光源下检查试件有无裂纹。 Ⅲ、结果处理:一个试验面5个试件在规定温度至少4个无裂缝为通过。上表面和下表面试验结果分别记录。

  18. 4)不透水性:按GB/T328.10-2007中B法进行。 • 试验前试件在(23±5)℃放置至少6h • Ⅰ、采用7孔圆盘,上表面迎水。若上表面为细砂或矿物粒(片)料,以下表面迎水。若下表面也为细砂,试验前,将下表面的细砂沿密封圈部位一圈除去,然后在此部位涂60号——100号热沥青,涂平冷却1小时后测得不透水性。(3个) • Ⅱ、结果表示 • 所有试件在规定时间不透水——试验通过

  19. 5)拉力及延伸率(纵横各5):按GB/T328.8-2007进行。试件在试验前在( 23±2)℃ (30-70)%至少放置20h. • 拉伸速度(100±10)mm/min,夹具间距200mm。分别取纵向、横向各五个试件的平均值。试验过程中观察在试件中部是否出现沥青涂盖层与胎基分离或沥青涂盖层开裂现象。 • 对于胎基为玻纤增强聚酯毡的卷材需要记录两个峰值的拉力和对应延伸率。 • 拉力的平均值修约到5N,延伸率平均值修约到1%。

  20. 11、组批 • 以同一类型、同一规格10000m2为一批,不足10000m2亦可作为一批。

  21. **高分子防水材料 第一部分:片材 1、定义: • 均质片:以同一种或一组高分子材料为主要材料,各部位截面材质均匀一致的防水片材。 • 复合片:高分子合成材料为主材料,复合织物等为保护或加强层,以改变其尺寸稳定性和力学特性,各部位截面结构一致的防水片材。

  22. 点粘片:均质片材与织物等保护层多点粘结在一起,粘接点在规定区域内均匀分布,利用粘接点的间距,使其具有切向排水功能的防水片材。点粘片:均质片材与织物等保护层多点粘结在一起,粘接点在规定区域内均匀分布,利用粘接点的间距,使其具有切向排水功能的防水片材。 2、执行标准: GB18173.1-2006《高分子防水材料:第一部分 片材》

  23. 3规格,尺寸

  24. 4、分类

  25. 5产品标记 • 类型代号、材质(简称或代号)、规格(长度×宽度×厚度)。 • 例如:长度为20000mm,宽度为1000mm,厚度为1.2mm的均质硫化型三元乙丙橡胶(EPDM)片材标记为: • JL1-EPDM-20000mm×1000mm×1.2mm • 6、组批 • 以同一品种、同一规格5000m2为一批。

  26. 7、均质片的物理性能(部分)

  27. 8、复合片的物理性能

  28. 9、点粘片的物理性能

  29. 10、试验方法(将规格尺寸检测合格的卷材展平后在标准状   态下静止24h)10、试验方法(将规格尺寸检测合格的卷材展平后在标准状   态下静止24h) • 1)、拉伸性能试验: (1)试验温度:(23±2)℃。 拉力试验机量程:(0-2000)N (2)试样数量:纵向5条,横向5条 试样形状:哑铃片 FS2类片材常温:200mm×25mm FS2类片材高、低温:100mm×25mm

  30. (3)拉伸速度 : *橡胶类 :(500±50)mm/min。 *树脂类 :(250±50)mm/min。 *复合片开始以25mm/min拉伸速度拉伸试样至加强层断裂后,再按上述规定速度继续拉伸至试样完全断裂。 *FS2型片材直接以(100±10)mm/min的速度拉伸至试样完全断裂。

  31. (4)结果处理 片材的断裂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 测试5个试样,取中值。 *均质片断裂拉伸强度按式3-1计算,精确至0.1MPa,扯断伸长率按3-2计算,精确至1%。 TSb= Fb / Wt (3-1) TSb——断裂拉伸强度,MPa; Fb ——试样断裂时记录的力,N; W——哑铃试片狭小平行部分宽度,mm; t ——试验长度部分的厚度,mm.

  32. Eb =100( Lb - L0)/ L0 (3-2) Eb——常温均质片扯断伸长率,%; Lb ——试样断裂时的标距,mm; L0 ——试样初始标距,mm。 *复合片断裂拉伸强度按式3-3计算,精确至0.1N/cm;扯断伸长率按3-4计算,精确至1%。 TSb= Fb / W (3-3) TSb——断裂拉伸强度,N/cm; Fb ——试样断裂时记录的力,N; W——哑铃试片狭小平行部分宽度或矩形试片宽度, cm;

  33. Eb =100( Lb - L0)/ L0 (3-4) Eb——复合片或低温均质片扯断伸长率,%; Lb ——试样断裂时夹持器间的距离,mm; L0 ——试样初始夹持器间的距离(Ⅰ型试 样),mm。 2)撕裂强度:用无割口直角形试样执行,拉伸速度同上,即橡胶类 :(500±50)mm/min。 *树脂类 :(250±50)mm/min。;复合片取其拉伸至断裂时的最大力值计算撕裂强度。

  34. 3)不透水性:采用十字形压板。按要求装好试样,一次性升压至规定压力【0.3MPa】,保持30min后观察试验有无渗漏,以三个试样均无渗漏为合格。3)不透水性:采用十字形压板。按要求装好试样,一次性升压至规定压力【0.3MPa】,保持30min后观察试验有无渗漏,以三个试样均无渗漏为合格。 • 4)低温弯折:(规定温度1h)将裁好的试样在弯折板上弯曲180°,观察试样弯折处是否断裂,并用放大镜观察试样弯折处受拉面有无裂纹。以2个试样均无裂纹为合格。

  35. 第二章 防水涂料

  36. 防水涂料是在结构的基面上,涂布具有一定粘度和附着力的材料,经过化学反应,生成不透水的防水膜,提高结构的防水能力。防水涂料是在结构的基面上,涂布具有一定粘度和附着力的材料,经过化学反应,生成不透水的防水膜,提高结构的防水能力。 • 分类: • 按液态类型分为溶剂型、水乳型、反应型。 • 按构成主要成分分为:沥青类、高聚物改性沥青类、合成高分子类、聚合物水泥类、水泥类等。

  37. 溶剂型涂料作为主要成膜物质的高分子材料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成为溶液,高分子材料以分子状态存在于溶液(涂料)中。如沥青涂料、再生橡胶沥青涂料等。溶剂型涂料作为主要成膜物质的高分子材料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成为溶液,高分子材料以分子状态存在于溶液(涂料)中。如沥青涂料、再生橡胶沥青涂料等。 • 水乳型涂料作为主要成膜物质的高分子材料以极微小的颗粒稳定悬浮在水中,成为乳液状涂料。如氯丁胶乳、乳化沥青等。 • 反应型涂料作为主要成膜物质的高分子材料系以预聚物液态形式存在,多以双组分或单组分构成涂料,几乎不含溶剂。如聚氨酯类、聚硫橡胶类等。

  38. 聚氨酯防水涂料 • 聚氨酯防水涂料的性能特征 • (1)防水效果好。涂料固化后能形成无接缝、完整的涂膜防水层,提高工程的防水抗渗能力。 • (2)适用范围广。可用于长期浸水部位,以及在屋面、地下室等结构场合使用。 • (3)施工简便。采用冷施工法。双组分型仅需将两组分混合均匀,采用一定的施工方法(如涂刷)在基面上即可。 • (4)物理力学性能好。具有很高的弹性和很大的延伸率。 • (5)容易维修。当聚氨酯涂膜损坏时,只需对损坏的部位进行局部修补,即可达到防水效果。 • (6)使用寿命长。35年以上

  39. 1、分类 • 按组分分为:单组分(S)、多组分(M) • 按拉伸性能分为: Ⅰ类、Ⅱ类 • 2、标记:按产品名称(PU)、组分、类和标准号顺序 • 例: Ⅰ类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 • 标记: PU防水涂料 SⅠ GB/T19250-2003 • 3、物理力学性能(P218——P219)

  40. 4、试验条件: • 标准:温度(23±2)℃,相对湿度(50±10)% • 严格:温度(23±2)℃,相对湿度(50±5)% • 5、组批 • 以同一类型、同一规格15吨为一批,(多组分产品按组分配套组批)。取样数量 :总重量3kg。 • 6 、试验方法(GB/T16777-2008 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 • 试件制备:①试件制备前,试验样品及所用试验器具在试验标准条件下放置24h。②在标准试验条件下称取所需样品,保证最终涂膜厚度(1.5±0.2)mm。③ 将静止后的样品搅匀,不得加入稀释剂,若样品为多组分涂料,

  41. 则按产品生产厂要求的配合比混合后充分搅拌5min。在不混入气泡的情况下倒入模框中。模框不得翘曲且表面应平滑。为便于脱模,涂覆前可用脱模剂处理。样品按生产厂的要求一次或多次涂覆(最多3次,每次间隔不超过24h),最后一次将表面刮平,按下表养护。则按产品生产厂要求的配合比混合后充分搅拌5min。在不混入气泡的情况下倒入模框中。模框不得翘曲且表面应平滑。为便于脱模,涂覆前可用脱模剂处理。样品按生产厂的要求一次或多次涂覆(最多3次,每次间隔不超过24h),最后一次将表面刮平,按下表养护。 • ④根据不同试验裁取试样。

  42. 涂膜制备养护条件

  43. 1)固体含量测定 • 将样品搅匀后取(6±1)g倒入已干燥称量的培养皿(m0)并铺平底部,立即称量(m1),在放入烘箱中(水性(105±2) ℃,溶剂型、反应型(120±2) ℃),恒温3h,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冷却2h,称量(m2)。对于反应型涂料,应在称量(m1)后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4h,在放入烘箱。

  44. 结果计算: • X=(m2- m0)/ (m1- m0)×100 • X——固体含量(质量分数)%; • m0——培养皿质量,单位克(g) • m1——干燥前试样和培养皿质量,单位克(g) • m2——干燥后试样和培养皿质量,单位克(g) • 试验结果取2次平行试验的平均值,结果计算精确到1%。

  45. 2)不透水性试验 • 在上述做好的涂膜上裁取3个(150×150)mm 试件,在标准试验条件(温度(23±2)℃ 相对湿度(50±10)%)下放置2h,试验在(23±5)℃条件下进行,将装置中充水直到满出,彻底排出装置中空气。 将试件放置在透水盘上,再在试件上加一相同尺寸的金属网(孔径0.2mm),盖上7孔圆盘,慢慢夹紧,直到试件夹紧在盘上,用布或压缩空气干燥试件的非迎水面,慢慢加压到规定压力。 达到规定压力后,保持压力(30±2) min。试验时观察试件的透水情况(水压突然下降或试件非迎水面有水)。 **结果评定:所有试件在规定时间应无透水现象。

  46. 3)粘结强度试验(A法) (1)试验器具 *拉伸试验机:测量值在量程的(15~85)%之间,试值精度不低于1%,拉伸速度(5±1)mm/min。 *电热鼓风烘箱:控温精度 ±2℃ *拉伸专用金属夹具 *水泥砂浆块(70×70×20)mm:采用P.O42.5水泥、中砂按质量比1:1加入砂浆搅拌机中搅拌,加水量以砂浆稠度(70~90) mm为准,倒入模框中振实抹平,

  47. 然后移入标养室,1h后脱模,水中养护10d后再在(50 ±2)℃的烘箱中干燥(24 ±0.5)h,取出在标准条件下放置备用,去除砂浆试块成型面的浮浆、浮砂、灰尘等,同样制备5块砂浆块。 *高强度胶粘剂:难以渗透涂膜的高强度胶粘剂 推荐无溶剂环氧树脂。 (2)试验步骤 *试验前将制备好的砂浆块、工具、涂料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4h。

  48. *取5块砂浆块用2号砂纸清除表面浮浆,或按厂家要求在砂浆块成型面上涂刷底涂料,干燥后按厂家要求的比例将样品混合后搅拌5min(单组分涂料样品直接使用)涂抹在成型面上,涂膜厚度(0.5~1.0)mm(可分2次涂覆,间隔不超过24h)。然后将制得的试件按要求养护,不需脱模,制备5个试件。*取5块砂浆块用2号砂纸清除表面浮浆,或按厂家要求在砂浆块成型面上涂刷底涂料,干燥后按厂家要求的比例将样品混合后搅拌5min(单组分涂料样品直接使用)涂抹在成型面上,涂膜厚度(0.5~1.0)mm(可分2次涂覆,间隔不超过24h)。然后将制得的试件按要求养护,不需脱模,制备5个试件。 将养护后的试件用高强度胶粘剂将上夹具与涂料面粘贴在一起,小心除去周围溢出的胶粘剂,在标准试验条件水平放置24h。

  49. 然后沿上夹具边缘一圈用刀切割至基层,使试验面积为(40×40)mm。然后沿上夹具边缘一圈用刀切割至基层,使试验面积为(40×40)mm。 将整个试件安装在试验机上,保持试件表面垂直方向中心线与试验机夹具中心在一条线上,以(5±1)mm/min的速度拉伸至试件破坏,记录最大拉力。试验温度为23±2)℃ 。

  50. *结果计算 粘结强度按下式计算: σ=F/(a×b) σ——粘结强度,MPa; F ——试件最大拉力,N; a ——试件粘结面长度,mm; b ——试件粘结面宽度,mm。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