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

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 張愛玲主題書展. 摘要: ◎擺脫多餘的側寫與傳奇面具,帶您一窺最真實的張愛玲。 ◎看張愛玲的情感世界如何走向孤獨終老的晚年。 ◎收錄最多張愛玲鮮為人知的珍貴照片。     她站得很高,她能看得見人生的虛無;但她有點膽怯,所以她常常回縮到俗世之中,回落到低俗無聊之中,作出對虛無人生略作妥協的姿態。她的作品長期不為國內讀者所知。她的小說世界有著眾多幽麗、迷人的景觀,等著我們去發掘、欣賞。

ki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 張愛玲主題書展

  2. 摘要: ◎擺脫多餘的側寫與傳奇面具,帶您一窺最真實的張愛玲。 ◎看張愛玲的情感世界如何走向孤獨終老的晚年。 ◎收錄最多張愛玲鮮為人知的珍貴照片。     她站得很高,她能看得見人生的虛無;但她有點膽怯,所以她常常回縮到俗世之中,回落到低俗無聊之中,作出對虛無人生略作妥協的姿態。她的作品長期不為國內讀者所知。她的小說世界有著眾多幽麗、迷人的景觀,等著我們去發掘、欣賞。   她16歲時在聖瑪利亞女校寫成的歷史小說《霸王別姬》,在看法上已跟郭沫若用同樣題材寫成的《楚霸王自殺》有過之而無不及。她作為中國文學史上傑出的作家吸引千萬雙眼睛的,也許不是她的外表,而是她作品散發出的獨特芬芳。她夢一樣的傳奇經歷,她的怪僻、清高與孤傲,她謎一樣的身世、謎一樣情構成了她的「美」。 張愛玲主題書展 書名:細讀張愛玲 作者:張盛寅著 出版社:台北市 索書號:782.886 1121 1153 館藏地:陽明三樓中文書區 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

  3. 張愛玲主題書展 書名:同學少年都不賤 作者:張愛玲著 出版社:臺北市:皇冠,2004 索書號:857.63 1121-4 館藏地:陽明三樓中文書區 摘要: 中篇小說。一貫張愛玲式文風,人物刻劃鮮明、情節鋪敘細膩,在輕快的故事節奏裡,透著對人生變化無常的滄桑淒涼感。故事以兩個女孩的生活為主軸,兩人在中 學時期認識,兩人很投緣,生活裡從此充滿相契的樂趣。各自結婚後,一個到華盛頓當傳譯員,一個想帶女兒去法國生活。再次重逢,兩人話起當年的趣事和同學們 的發展,再次分別後就斷了音訊。 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

  4. 張愛玲主題書展 書名:傾城之戀-張愛玲傳 作者:任茹文著 出版社:臺北市:風雲時代,2004 索書號:782.886 1121 2240 館藏地:陽明三樓中文書區 摘要: 張愛玲期盼的「比林語堂還出風頭」的日子終於降臨,她的衣不驚人死不休的時裝照,常被用作上海灘最洋派、最知名刊物的封面。大街小巷,人人都在談論她的作品及她本人,女人一生中最放浪蓬勃的生命之花正慢慢綻放!   任茹文、王艷二人鑽研「張學」,對張愛玲作品之分析有獨到之見解,對其性格及情感世界的描述,更是透徹詳細,使人讀之,更能了解張愛玲的內心。 參考來源:請點選 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

  5. 張愛玲主題書展 摘要: 張愛玲代表著一種已經消逝的美好華麗, 無論文字或內涵----「再也不會有同樣的人或文字了, 現在不會, 將來也不會, 永遠不會, 她是自己的唯一, 也是這類典型的唯一」, 這是我的喟嘆。 「張愛玲和魯迅倆人是我的文學偶像,他們分別代表著我多年來許多憤懣抑鬱、夢想憧憬、及過往緬懷。因曾為港台報刊寫過兩個短期專欄,多少代表在文化逆境中幾聲微弱吶喊。也呈現近年努力方向──一個知識分子社會良心外, 長期隱藏在心內的藝術狂熱顯露無遺。那是近數年來, 以文化史代替歷史, 去整理藝術的大膽嘗試。」--張錯 書名:尋找張愛玲 作者:張錯著 出版社:臺北市:時報,2004 索書號:855 1184-1 館藏地:陽明三樓中文書區 參考來源:請點選 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

  6. 張愛玲主題書展 書名:綁架張愛玲,手繪上海文學地圖 作者:李桐豪文字.攝影 出版社:臺北市:牛奶,2004 索書號:855 4040 館藏地:陽明三樓中文書區 摘要: 本書是以張愛玲為主題的上海旅遊書。以繪本形式導覽張愛玲及其小說人物的上海行腳、寓所。以時間的編排方式也恰恰交代張愛玲前半生的愛情和生活,以及上海四零年代的奢華時光。本書的繪者Shmee是英國university of wester的動畫師。繪畫風格酷似Tim Borton,其怪誕華麗的風格和張愛玲鬼魅燦爛的小說世界異常吻合。 參考來源:請點選 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

  7. 張愛玲主題書展 摘要: 1920年,上海一棟老式花園洋房裡,一個女嬰出生了。她,被命名為張煐,直到被母親偷偷拎去報名插班黃氏小學時,才有了另一個名字,張愛玲! 在動亂的時代裡,顯赫的祖上家世與名士門風,讓張煐在成長過程中,看不盡華麗珠翠與沒落滄桑、歷經人世無常的冷暖。  她的早慧與敏銳的心思,將這種種的沉浮故事,轉化成令人驚豔與嗟嘆的文字。張愛玲,文壇永遠不凋的傳奇之花;她童年的藝文萌發、青少早熟而張狂的行徑、以及遇到胡蘭成之後的一段情史,曾使她「從塵埃裡開出花來」而終至萎謝、及至暮年後的不問世事,孤冷傲絕…..她濃厚的人生色彩,正如水中花影,似真如幻。 書名:臨水照花人-張愛玲傳奇 作者:魏可風著 出版社:臺北市:聯經,2002 索書號:857.7 2617 館藏地:陽明三樓中文書區 參考來源:請點選 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

  8. 張愛玲主題書展 摘要: 作者蔡登山籌拍「作家身影」一系列中國現代作家的傳記紀錄片時,張愛玲就成為他的傳主之一,「採訪到她本人」就成為他無時無刻揮之不去的希望,當然這希望後來是落空了。但蔡先生本著研究精神,從《流言》、《傳奇》、《對照記》等作品文本,再加上親友的旁述、學者的評論,試圖去勾勒出一個張愛玲的身影,即使只像她在《流言》一書的自畫像一般,或可稍解張迷「看張」的慾望!希望讀者能從史料或文本上重新地認識張愛玲,藉此更深入了解這名行蹤神秘的女作家的感情與內心世界。 書名:傳奇未完/張愛玲 作者:蔡登山著 出版社:臺北市:聯經,2003 索書號:782.886 1121 4412 館藏地:陽明三樓中文書區 參考來源:請點選 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

  9. 張愛玲主題書展 摘要: 作者以不同於一般文學評論者的獨特視角,帶我們從小腳與鴉片這兩種民族陋俗來理解〈金鎖記〉;自藝術距離的角度去斟酌《怨女》;以歷史情境重估「上海孤島」觀念與後殖民張論的貢獻與限制;用政治與非政治的方法欣賞《秧歌》;藉西方與中國小說的影響追蹤《十八春》與《半生緣》的同源共根性;從科幻小說的視角捕捉張愛玲文學多采多姿的時間印象;並藉由張愛玲的文學理念、美國法律與社會背景的諸多角度回顧海葬爭議。 書名:張愛玲學- 批評.考證.鉤沈 作者:高全之著 出版社:臺北市:ㄧ方出版,2003 索書號:857.63 0083 館藏地:陽明三樓中文書區 參考來源:請點選 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

  10. 張愛玲主題書展 書名:張愛玲的世界 作者:鄭樹森編選 出版社:臺北市:聯經,2004 索書號:782.886 1121 8744 館藏地:陽明三樓中文書區 摘要: 胡蘭成說:「張愛玲是民國世界的臨水照花人」。 水仙子「式自我疏離」的特質,造就張氏小說的封閉世界。而作家長期閉門謝客,亦使廣大張迷及研究者不得其門而入,本書由鄭樹森教授策劃編選,為張愛玲的讀者及研究者提供不同的素材及觀點,讀者千萬不可錯過。 參考來源:請點選 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

  11. 張愛玲主題書展 摘要: 進入九○年代,對張愛玲的各界探索,熱情並沒有消退。接棒續編《張愛玲的世界》則由名小說家蘇偉貞女士擔網,時間定位在90年代至新世紀,內容以史料為主,讓張愛玲的輪廓清晰浮現,重現其時代光影。 《張愛玲的世界Ⅱ》劃分二輯。輯一「惘然記」,主述圍繞在「我與張愛玲」敘事。輯二「對照記」,以張愛玲人生不同階段為底蘊,同樣拼貼對照張愛玲創作一生重要的發生。 《續編》收錄重量級名家夏志清、鄭樹森、王德威等的重要文章,將帶給喜愛張愛玲的讀者一次驚奇的閱讀饗宴。 書名:張愛玲的世界.續編 作者:蘇偉貞編選 出版社:台北市:允晨,2003 索書號:782.886 1121.2 4422 92 館藏地:清大圖書館人社分館 參考來源:請點選 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

  12. 張愛玲主題書展 書名:浮花飛絮張愛玲 作者:李黎著 出版社:臺北市:印刻,2006 索書號:782.886 8793 845 館藏地:清大圖書館人社分館 摘要: 輯一:近年來走訪上海的張愛玲故居等地的所見所感,和意外取得張 愛 玲、胡蘭成姪女胡青芸對日抗戰後之戶籍資料後所作的考證記錄。輯二:由張愛玲的生活和作品勾起的情思懷想。輯三:親訪胡青芸,得以求證張愛玲與胡蘭成相交成婚、胡蘭成出亡日本 前後的歷史細節。 參考來源:請點選 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

  13. 張愛玲主題書展 書名:孔雀藍調:張愛玲評傳 作者:周芬伶著 出版社:臺北市:印刻,2005 索書號:782.886 8793 8675 館藏地:清大圖書館人社分館 摘要: 本書是周芬伶研究張愛玲的精彩結晶。「傳記」的部分,主要側重從母女關係,女性情誼的角度來看張愛玲的一生;同時還有「張愛玲的六封家書」、「賴雅日記中的張愛玲」等新出土的資料,是另一個研究張愛玲重要的資料參考。     本書的價值在於:女性書寫與歷史未完成的與未說出的。 參考來源:請點選 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

  14. 張愛玲主題書展 摘要: 想起張愛玲,總是想起鑽石。因為張愛玲的光芒,是一種鑽石的光芒。張愛玲無須佩戴鑽石,她本身就是一粒鑽石……一粒鑽石超越了政治魔障,穿越了時光隧道,在寫過〈封鎖〉也被封鎖過的中國大地,再度熠熠生輝……人們看到的,也許只是她的鑽石光芒,我看到的,是那地層之下的無盡煎熬。此為其親生弟弟第一手資料,敘寫張愛玲的身世、家庭影響、早年生長、成名與盛名之累,與往後遭逢的事。且解析張愛玲作品中的小說人物原型,張愛玲對於自己作品的想法等。本書為解開張愛玲謎題之書,並藉以紀念張愛玲逝世十周年。 書名:我的姊姊張愛玲 作者:張子靜著 出版社:臺北市:印刻,1996 索書號:782.886 8793 8745 館藏地:清大圖書館總圖書館 參考來源:請點選 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

  15. 張愛玲主題書展 書名:張愛玲與賴雅 作者:司馬新原著/徐斯, 司馬新合譯 出版社:臺北市:大地,1996 索書號:782.886 8793 8434 館藏地:清大圖書館人社分館 簡介: 我們要探究張愛玲自己的愛情故事,更談何容易!作序者在本序裡對這則故事提出了些自己的看法,並無意對司馬新的大前提有所質疑,只是想提高讀者的興.. 參考來源:請點選 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

  16. 張愛玲主題書展 摘要: 張愛玲,現代女作家。筆名梁京。1943~1945年發表了《茉莉香片》等小說,代表作有《傳奇》、《流言》等。抗戰後,改行編寫電影劇本,後居美國。自出道後,盛名至今不減,“張迷”遍布全球。都市千般繁華下的滿目蒼涼,溫柔富貴中的淒情哀婉,張愛玲的筆宛若金針,貌似漫不經心地描龍繡鳳,實際上卻將字字句句都刺在了你的心上。 本書是著名文學評論家水晶先生研究張愛玲的著作、論文、隨筆的匯編本。書中分析了張愛玲作品的觀點和方法,特別是運用“新批評”方法進行的精彩的文本細讀等。 書名:替張愛玲補妝 作者:水晶著 出版社:山東省:山東畫報,2004 索書號:827.8 8527 v.2 館藏地:清大圖書館人社分館 參考來源:請點選 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

  17. 張愛玲主題書展 書名:落地的麥子不死/張愛玲与"張派"傳人 作者:王德威著 出版社:山東省:山東畫報,2004 索書號:827.8 8527 v.3 館藏地:清大圖書館人社分館 摘要: 本書是知名文學評論家王德威教授研究張愛玲及“張派”傳人文學創作論文的精編本。作者對張愛玲的文學成就及其對20世紀中國文學發展的意義的闡述,對海內外“張派”傳人譜系的梳理,對“張派”傳人各類創作得失的分析,在本書中都有很好的體現。張愛玲的筆宛若金針,貌似漫不經心地描龍繡鳳,實際上卻將字字句句都刺在了你的心上。 參考來源:請點選 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

  18. 張愛玲主題書展 書名:她從海上來-張愛玲傳奇 作者:王蕙玲著 出版社:臺北市:天下文化,2004 索書號:854.8 8443/2-2 館藏地:清大圖書館人社分館 摘要: 一九九五年在美國過世的張愛玲,多年來以她靈犀的心眼「張看」這個世界,卻不能躲開無數讀者渴望要「看張」。王蕙玲以創作者的以她一貫深情的筆,將帶領觀眾走進張愛玲的人生旅途,走進張愛玲的心靈世界,走進張愛玲的作品世界,讓你自己去知道她,感受她,自己去想、去知道或不知道,去懂得或不懂得。 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

  19. 張愛玲主題書展 書名:沉香屑里的舊事-張愛玲傳 作者:任茹文,王艷著 出版社:臺北市:千聿企業社,2002 索書號:782.886 8793 8656 館藏地:清大圖書館人社分館 摘要: 四十年代張愛玲在戰亂紛紜的中國創造出屬於全世界華人的文壇奇蹟,一派奇異海派風格,雖出身於顯赫,卻鍾情於平民的世俗。是她放恣的才華與愛悅自己,成就了她個人與藝文國度裡臨水華麗的風采,在1920年的中秋,傳奇女作家張愛玲的一生開始綻放她最放浪蓬勃的生命之花。  當胡蘭成見了張愛玲,那種連世界都要起六種震動的獨特性,在他心裡揚起未有難以形容的驚艷。 參考來源:請點選 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

  20. 張愛玲主題書展 摘要: 二十世紀初的上海租界有著優勢的物質文明,從小看著那些可口可樂、桂格麥片、屈臣氏裡賣的茉莉霜、買電影雜誌送秀蘭.鄧波兒照片、百貨公司打折的廣告,張愛玲就是在這樣的環境氛圍下長大的,不論她受到的文學薰染有多少成分是鴛鴦蝴蝶派,或是五四以來的新文學,其實影響最深的還是上海那種繁華熱鬧喧囂的商業文化,偏偏她卻目睹了上海繁榮由最鼎盛時期,落魄到繁華過後的落寞滄桑之極…… 魏可風以其流暢優雅的文字,配以一幀幀當時代的報紙廣告圖片,引用張愛玲的絕美文句,舞弄著上海的生活文學,彷如與上個世紀初的海派文化遙相輝映,重現一幅海派勝境。 書名:張愛玲的廣告世界 作者:魏可風著 出版社:臺北市:聯合文學,2002 索書號:855.1 8555/2-2 館藏地:清大圖書館總圖書館 參考來源:請點選 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

  21. 張愛玲主題書展 書名:今生今世 作者:胡蘭成著 出版社:臺北市:遠景,2004 索書號:782.886 8483 1990 館藏地:清大圖書館總圖書館 摘要: 「今生今世」是張愛玲取的書名,用散文體寫自傳,寫的是中國民間,江山有思。 多情、寡情、處處留情,看胡蘭成自我剖析情歸何處。 其中和張愛玲有關的有<民國女子>、<漢皋解珮>、<天涯道路>、<永嘉佳日>、<雁蕩兵氣>,佔了書中極重篇幅,迴腸般寫初識張愛玲、二人平淡有真意的交往、決別、別後絲連的裊裊餘音。 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

  22. 張愛玲主題書展 書名:再讀張愛玲 作者:劉紹銘、梁稟鈞、許子東著 出版社:牛津大學,2002 索書號:827.8 8527 v.1 館藏地:清大圖書館人社分館 摘要: 一個作家的文字和技巧,領我們曲徑通幽,迴旋處驟見柳暗花明,原來已邁入了新天地。這就是張愛玲魅力歷久不衰的原因。   本書不只是一本普通的討論張愛玲生平、作品及其影響的論文集。有感於兩岸三地這麼多當代作家受到了張愛玲的影響而且又似乎力圖擺脫這樣的一種影響的焦慮,在此既有專家學者向張愛玲的致意,編者更讓作家們「現身說法」,談談「張愛玲與我……」,本書第四輯所收各篇文章,是本集的「另類文章」。 參考來源:請點選 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

  23. 張愛玲主題書展 書名:孤島張愛玲:追蹤張愛玲香港時期(1952-1955) 小說 作者:蘇偉貞著 出版社:臺北市:三民,2002 索書號:857.63 8793/2 8874 館藏地:清大圖書館人社分館 摘要: 張愛坽出生、成名於上海,臺灣發揚光大她的文學影響,最後她大隱、歿於美國。唯有香港,毫無疑問郤是連結她「天才夢」的起點及小說創作的終點港口。香港在這一刻對她才有了最大的意義及最深的失落。      多年後蘇偉貞專程赴港,走著張愛玲走過的路,待在她待過的學系,試著以她的眼光回望這一切。同為女性作家,蘇偉貞以嚴謹的文學研究為根基,鍥而不拾追索,將張愛玲滯港時期小說的意涵及影響作了最生動的詮釋。 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

  24. 張愛玲主題書展 書名:歷史、女性與性別政治-重讀張愛玲 作者:林幸謙著 出版社:臺北市:麥田,2000 索書號:857.7 8793 8756 館藏地:清大圖書館人社分館 摘要: 張愛玲魅力無限,令讀者百讀不厭。每一次閱讀,都折射出這位「民國女子」「臨水照花」的又一面貌。林幸謙教授重讀張愛玲,以女性論述為基礎,旁及心理分析、身體詩學和政治、文化批判,以及國族論述。全書始自張愛玲少作,重要作品如〈金鎖記〉、〈傾城之戀〉、〈連環套〉、《怨女》等,無不觸及。而林在解析張愛玲創作策略及敘述立場之餘,反思中國現代女性文學及西方性別論述間的互動及對話,尤其迭有創見。本書架構儼然、立論精緻,為張學研究又一佳作。 參考來源:請點選 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

  25. 張愛玲主題書展 書名:張愛玲的小說藝術 作者:水晶著 出版社:臺北市:大地,2000 索書號:827 1260 館藏地:德明圖書館 摘要: 「張愛玲的小說藝術」是一本評論文集。評論是以張女士早年的短篇小說為主,長篇小說「半生緣」因為是改寫自四十年代晚期的作品,所以也包括在內。   夏志清先生在本書的序文中說:「水晶的新著可說是本示範的文藝批評,他研究的對像又是這樣一位重要的作家,二者相得益彰,應該值得每個愛好文藝讀者的注意。」 參考來源:請點選 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

  26. 張愛玲主題書展 書名:綁架張愛玲:一人份的上海文學旅遊建議 作者:李桐豪著 出版社:臺北市:胡桃木出版,2004 索書號:855 4040 館藏地:陽明圖書館三樓中文書區 摘要: 有了張愛玲要說上海就會變得很方便,好比柴門文用漫畫記錄東京愛情故事,伍迪艾倫用鏡頭譏諷紐約的大都會傳奇,張愛玲用冷靜華麗的傳奇訴說上海的慾望和城市。 因為上海有張愛玲小說,置身繁華大上海才不至於眼花瞭亂,也因此有了新的漫遊方式。 參考來源:請點選 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

  27. 張愛玲主題書展 簡介: 張愛玲,1920年出生於上海,崛起於40年代的上海文壇,期流轉成章的文筆,特立讀異的行徑,在當時掀起一陣「張愛玲風潮」。  在這本書裡,有很多筆墨都相當獨特。作者一反通常人物傳記的寫法,將筆墨伸進孩子的朦朧意識裡,傳主後來創作的小說散文裡的回憶片斷,都轉化為人物視角,由此折射出這個衰敗的大家庭所透露的某些時代氣息。   在最後一個段落,作者故意顛倒了傳記的敘事程序,先交代張愛玲死後朋友們所做的葬儀活動,因為張愛玲究竟如何死亡的真相終究成為永恆之謎,他特地把它移到最後,用虛構的筆調復活了當時的場景,使這位神秘的女作家永遠以模糊不清的面貌面對世人。 書名:浮世的悲哀-張愛玲傳 作者:宋明煒著 出版社:臺北市:業強出版,1996 索書號:782.886 1121 3069 館藏地:陽明圖書館三樓中文書區 參考來源:請點選 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

  28. 張愛玲主題書展 書名:秧歌 作者:張愛玲著 出版社:臺北市:皇冠出版,1993 索書號:857.7 1121-1c.4 館藏地:陽明圖書館三樓中文書區 簡介: 本書從頭到尾,寫的是中共革命時代下「饑餓」的故事。在那樣激越的年代,張愛玲細膩充滿感情的筆下之人物卻是單純而掙扎著過日子的。作者在後序中亦自言本篇作品中的人物雖是虛構,背景卻是其來有自。 參考來源:請點選 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

  29. 張愛玲主題書展 書名:惘然記 作者:張愛玲著 出版社:臺北市:皇冠出版,1993 索書號:857.63 1121-1 館藏地:陽明圖書館三樓中文書區 摘要: 在文字的溝通上,小說是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只有小說可以不尊重隱私權。但是並不是窺視別人,而是暫時或多或少的認同,像演員沉浸在一個角色裡,也成為自身的一個經驗。 參考來源:請點選 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

  30. 張愛玲主題書展 書名:海上花開 作者:張愛玲著 出版社:臺北市:皇冠出版,1992 索書號:857.44 1121 v.1 館藏地:陽明圖書館三樓中文書區 摘要: 海上花寫這麼一批人,上至官吏,下至店伙西崽,雖然不是一個圈子裡的人,都可能同桌吃花酒。社交在他們生活裡的比重很大。 『海上花』作者說自己全書筆法是從儒林外史脫化出來的。『脫化』兩個字用得好,因為海上花的結構實在遠勝於儒林外史,可以說是脫化,而不可以說是模仿。   儒林外史是一段一段的記載,沒有一個鳥瞰的佈局,海上花就不同了, 作者大概先有一個全局在腦中,所以能從容佈置,把幾個小故事都摺疊在一塊,東穿一段,西插一段,或藏或露,指揮自如。  所以我們可以說,在結構的方面,海上花遠勝於儒林外史。 參考來源:請點選 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

  31. 張愛玲主題書展 簡介: 昔日上海最璀璨的文學彗星,以她自己所選擇的荒涼形式,告別繁華世界。張愛玲以她的生命,見證她的美學。   張愛玲的創作已成絕響,而張愛玲的研究才剛剛開始。誰能放下〈金鎖記〉、〈傾城之戀〉、〈半生緣)?誰能忘記曹七巧、白流蘇、葛薇龍?   另一方面,張愛玲的心裡癥候、藝術性情,以及政治選擇,也成為她的讀者不斷思索、辯證的焦點。   本書集結了台港、大陸及海外學者對張愛玲的討論。從〈第一爐香〉到〈半生緣〉、從散文隨筆到《紅樓夢》研究,張愛玲一生的文字事業,盡皆包括。而各篇論文所引用的歷史材料及理論架構,尤其可以得見張愛玲的啟發之深,影響之廣。本書是「張學」研究最重要的里程碑。 書名:閱讀張愛玲- 張璦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作者:楊澤著 出版社:臺北市:麥田出版,1999 索書號:827 4636 館藏地:陽明圖書館三樓中文書區 參考來源:請點選 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

  32. 張愛玲主題書展 簡介: 『赤地之戀』所寫的是真人實事,但是小說究竟不是報導文學,我除了把真正的人名與一部份的地名隱去,而且需要把許多小故事疊印在一起,再經過剪裁與組織。畫面相當廣闊,但也並不能表現今日的大陸全貌,譬如像『五反』,那是比『三反』更深入地影響到一般民眾的,就完全沒有觸及。當然也是為本書主角的視野所限制。同時我的目的也並不是包羅萬象,而是儘可能地複製當時的氣氛。這裡沒有概括性的報導。我只希望讀者們看這本書的時候,能夠多少嗅到一點真實的氣息。 書名:赤地之戀 作者:張愛玲著 出版社:臺北市:皇冠出版,1991 索書號:857.7 1121-3 2637 館藏地:陽明圖書館三樓中文書區 參考來源:請點選 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