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品 質 成 本 講師 :

品 質 成 本 講師 :. 目 錄 一 . 品質成本的定義 二 . 品質成本的目的 三 . 品質成本之分類 四 . 品質成本的觀念 五 . 品質成本的實例 六 . 品質成本的目標擬訂 七 . 品質成本情報的應用 八 . 結論.

kiral
Download Presentation

品 質 成 本 講師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品 質 成 本講師:

  2. 目 錄一. 品質成本的定義 二. 品質成本的目的 三. 品質成本之分類 四. 品質成本的觀念 五. 品質成本的實例 六. 品質成本的目標擬訂 七. 品質成本情報的應用 八. 結論

  3. 一. 品質成本的定義:為改進產品品質及管制產品品質而發生之成本。亦即為求達到與維持某種品質水準而支出的一切成本(為了做好品質的成本,如設計、教育),以及因不能達到該特定水準而發生的成本(因為做不好品質所付出的代價)之總合統稱為品質成本。

  4. 二. 品質成本的目的: 1.以具體數字評價品質管制成效。2.明確的訂定工作目標,並能有效地追蹤 目標與實績的差異。3.可詳細、明白地表示各種問題的所在, 使人力、設備做最有效的投資。4.上級指示的新任務可預估成本,並擬訂 最有效的工作計劃。

  5. 三. 品質成本之分類: 1.預防成本:從協力廠的評估、認 定與輔導至整個生產和檢驗系統之計劃。2.鑑定成本:檢驗系統中所投入之檢驗成本。3.內部失敗成本:在生產和檢驗系統中,如因 管制不當所造成的損耗、重加工或修理等成本。4.外部失敗成本:產品送至顧客再發生不良所 引起的額外服務、材料支出和抱怨等之成本。

  6. 四. 品質成本的觀念:1、“偷雞也要一把米”,每樣事的完成均需要 成本(也許是有形成本,也許為無形成本)。2、品質亦不例外,品管大師Crosby先生說過“品質是免費的”意思是品質雖然亦須成 本,但終究所回收的大於或等於所花費的 成本。

  7. 3、今日,品質不但是免費的,而且品質亦是必須的,其原因有二:顧客對產品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低級品漸 被淘汰。工資不斷提昇及竞争的激烈化,使得利潤 逐漸降低以至於將近於零,故降成本是必 然需要的。

  8. 五. 品質成本的實例:以電視裝配為例1。1、一個5元的電晶體,若能在未裝配前察覺 其不良,把它丟掉只浪費5元;2、若裝在電視上,則需多花30元的檢驗成本 ,不良之電視需花180元的成本去修理及再 檢驗;3、若直到顧客手上才發現不良,這時之服務、 修理及信譽損失,可能高達1080元。

  9. 由統計資料顯示:當設計及各項預防措施不週密時,可能必須花費6倍於預防成本的檢驗費用來選別良品與不良品;檢驗不合格的半成品或成品則需花36倍於預防成本來做修理、重加工及重檢驗,此即內部失敗成本; 一將不良品流入市場,不但需給顧客交換新品及免費修理、服務,而且可能造成嚴重的抗議事件,則其損失將相當於216倍的預防成本。 簡言之,投入1元有效的預防成本,即可節省6元的鑑定成本、36元的內部失敗成本及216元的外部失敗成本。

  10. 案例2: 某單位品質成本率為9.0%,其中預防成本為0.2%,鑑定成本為2.5%,內部失敗成本為3.0%,外部失敗成本為3.3%,此資料顯示預防成本投資太少,造成失敗成本很高。 經加強實施教育訓練及QCTC活動,每月投資41,800元,一年後卻使不良損耗與重加工每月減少201,000元服務費用及免費更換零件等外部失敗成本,每月節省320,600元。 雖然預防成本從0.2%提高至0.8%,但內、外部失敗成本由6.3%降為3.2%,即品質成本率由9.0%降為6.5%,每月節省金額479,800元。

  11. 案例3:動態品質成本觀念: 由於前線反應,冷氣機漏氣的不良率很高,退回修理、交換服務及造成信譽上損失、市場購買力降低等外部失敗成本,每台約5,000元,如每月平均有100台漏氣,其造成的外部失敗成本共計500,000元。 治標的方法,加檢漏站來防止,投入鑑定成本每月平均約8,000元,每月只要能抽查出兩台不良就已值得。另推動一項焊接人員的訓練,每月投入低額的訓練費用,提高焊接水準,顯著降低漏氣不良率,如不良率經長期確認已沒有此現像發生,更可撤銷檢驗站,而使總品質成本大幅度降低。

  12. 六. 品質成本的目標擬訂: 1.品質成本因行業的不同,生產型態的不同,以及設備、技術、產品精密度、生產量各種因素之不同,故品質成本佔銷貨總額或營業成本之比例很難有一標準:類 別品質成本之標準 簡單、低公差 0.5% ~ 2% 一般機械加工 1% ~ 5%精密工業 2% ~ 10%

  13. 七. 品質成本情報的應用: 1、第一個步驟:是如何減少失敗成本;2、其次:是如何減少鑑定成本,即有效的應 用各種抽樣計劃、檢查設備、檢驗方法和 檢驗設備與方法有效的改進;3、最後才考慮品質成本長期研究發展,使整 體品管作業之投資能順利回收。

  14. 八. 結論: 品質成本系統與其它品管體係或制度一樣,隨著產品的變化、設備的更新、技術的精進以及市場的需要,須做適當的配合與修正,並不是在開始時建立完整的系統就能保證長期有效。因此主管部門對整個系統應實施定期稽核並致力於研究發展使細統中各機能更充分地發揮出來。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