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网络系统集成技术

第八章. 综合布线系统 Generic Cabling System. 网络系统集成技术. 本章主要内容. 理论部分 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 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综合布线系统的常用配件 智能化建筑 实践部分 RJ45 接线实验 案例分析 某智能化办公大楼计算机网络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模块化、灵活性极高的建筑 物或建筑群内的信息传输系统,是建筑物内的 “ 信息高 速公路 ” 。它既使语音、数据、图像通信设备和交换设 备与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使这些设备与外 部通信网络相连接。它包括建筑物到外部网络或电信

kirim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网络系统集成技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章 综合布线系统 Generic Cabling System 网络系统集成技术

  2. 本章主要内容 • 理论部分 • 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 • 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 •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 综合布线系统的常用配件 • 智能化建筑 • 实践部分 • RJ45接线实验 • 案例分析 • 某智能化办公大楼计算机网络系统

  3. 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 •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模块化、灵活性极高的建筑 • 物或建筑群内的信息传输系统,是建筑物内的“信息高 • 速公路”。它既使语音、数据、图像通信设备和交换设 • 备与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使这些设备与外 • 部通信网络相连接。它包括建筑物到外部网络或电信 • 局线路上的连线点与工作区的语音或数据终端之间的 • 所有线缆及相关联的布线部件。

  4. 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 • 综合布线常用技术标准 • 国际标准ISO/IEC11801《信息技术——用户房屋综合布线》 将综合布线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 • 欧洲标准 CELENEC EN50173 与ISO/IEC11801标准一致,但一般比ISO/IEC11801严格 • 美国标准ANSI/EIA/TIA-568A/568B《商务建筑电信布线标准》 将综合布线系统分为六个子系统 • 中国标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在美国标准基础上结合我国特点制订 中国工程建筑标准化协会标准:CESC72:9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 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中国工程建筑标准化协会标准:CESC89:9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 系统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

  5.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 ANSI/EIA/TIA 568A标准将综合布线系统划分为 • 六个单独的子系统,它们是: • 建筑群子系统(建筑物间布线) • 垂直干线子系统(楼层间垂直布线) • 水平配线子系统(同一楼层布线) • 设备间子系统(设备管理中心布线) • 管理子系统(楼层机柜等的布线) • 工作区子系统(办公室内部布线等)

  6.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 建筑与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结构

  7.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 工作区子系统 • 一个独立的工作区,通常是一部电话机和一台计算机。 • 每个工作区至少有一个信息插座,工作区子系统的任务则是 • 将信息插座与用户设备通过跳线连接起来。

  8.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 水平子系统 • 水平布线的任务是将管理间子系统的配线接到每一工作区(如办公室)的信息插座上。水平子系统宜采用星型拓扑结构。 • 布线方案通常有: • 直接埋管(暗线) • “吊顶线槽+支管”到信息出口 • 地面线槽(适用于大开间等环境) • 水平电缆最大长度为90米(另有10米分配给接插线或跳线)。

  9.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 垂直干线子系统 • 负责连接管理间子系统和设备间子系统。一般使用光缆或大对数的UTP。一般采用星形拓扑结构 。 • 布线走向应选择干线段最短、最安全和最经济的路由。宜选择建筑物中封闭型通道(通常有电缆竖井、电缆孔两种)进行布线,不宜选择开放型通道(通风通道、电梯通道等)。

  10.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 设备间子系统 • 设备间:楼内中心机房,网络管理员和值班人员的工作 • 场所。 • 设备间的设备布线。它是布线系统最主要的管理区域,所有楼层的资料都由电缆或光纤电缆传送至此。通常,此系统安装在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和程控机系统的主机房内。 • 重点考虑问题:温度、湿度、供电、电磁干扰、安全(消防、接地等) 、维修。 • 设备间电力电缆应为耐燃铜芯屏蔽电缆,且不得与双绞线 • 走向平行。交叉处应尽量垂直交叉。

  11.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 管理子系统 • 在楼层配线间内,连接垂直子系统和各水平子系统,由各楼层配线架及相关连接件、标记组成。 • 管理的信息点多时,应单独一间,不太多时可选用墙柜等。 • 管理区的主要硬件有:集线设备、配线架、跳线。 • 管理区布线时的一个重要工作是做好综合布线标记(电缆标记等)。

  12.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 管理子系统

  13.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 管理子系统 • 信息点分布图示例 D-数据 T-电话

  14.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 管理子系统

  15.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 建筑群子系统 • 提供外部建筑物与大楼内布线的连接点。一般情况下建筑群宜采用光缆。布线方式通常有4种: • 架空电缆布线(无机械保护,成本低) • 直埋电缆布线(较好保护,成本较高) • 管道系统电缆布线(最佳保护,成本高) • 隧道内电缆布线(利用现有地下水暖通道,成本最低,可能因漏泄 • 损坏电缆)

  16. 综合布线系统的常用配件 • 配线架

  17. 综合布线系统的常用配件 • 配线架 美国西蒙公司(SIMON)HD6 配线架

  18. 综合布线系统的常用配件 • 跳线

  19. 综合布线系统的常用配件 • 机柜和机架

  20. 综合布线系统主要品牌和公司 • AMP(安普公司,已并入泰科(Tyco) ) • Alcatel(阿尔卡特) • IBDN(加拿大NORDX) • SIEMON(西蒙) • Lucent (朗讯) • Avaya(00年10月从朗讯公司拆分出来 )

  21. 智能化建筑 • 智能大厦 • 1984年,美国联合技术公司(UTC)对一座旧金融大厦 • 进行改建,在楼内增添了计算机、程控用户交换机等先进的 • 办公设备及高速通信线路等基础设施。大楼的客户不必购置 • 设备便可获得语音通信、文字处理、电子邮件传送、市场行 • 情查询、情报资料检索、科学计算等服务。此外,大楼的暖 • 通、给排水、消防、保安、供配电、照明、交通等系统均由 • 计算机控制,实现了自动化综合管理。“智能建筑”这一名称 • 从此出现。

  22. 智能化建筑 • 智能化建筑四大特征 • 即所谓“3A”+“GCS” • 3A(三重自动化) • BA(大楼自动化) 以中央计算机或中央监控系统为中心,对所有机电和能源设备智能化管理 • CA(通信自动化)通信网+计算机局域网(电话/电视/数据传输/卫星通信/视频会议等) • OA(办公自动化)日常事务处理和支持管理及决策系统 • GCS (Generic Cabling System,综合布线系统) • 采用高质量的标准线缆及相关连接硬件,在建筑物内组 • 成标准、灵活、开放的信息传输通道。

  23. 智能化建筑 • 智能小区示例

  24. RJ45接线实验 • 1. 实验环境

  25. RJ45接线实验 • 1. 实验环境

  26. RJ45接线实验 • 2. 双绞线制作标准 • EIA/TIA 568A 标准: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从左起) • EIA/TIA 568B 标准: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从左起)

  27. RJ45接线实验 • 3. 双绞线与RJ-45头的两种连接方式: • 正线:双绞线两边都按照EIAT/TIA 568B 标准连接。

  28. RJ45接线实验 • 3. 双绞线与RJ-45头的两种连接方式: • 反线:双绞线一边是按照EIAT/TIA 568A 标准连接,另一 • 边按照EIT/TIA 568B 标准连接。

  29. RJ45接线实验 • 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用正线或反线 • PC-PC:反线PC-HUB:正线HUB-HUB普通口:反线HUB-HUB级连口-级连口:反线HUB-HUB普通口-级连口:正线HUB-SWITCH:反线HUB(级联口)-SWITCH:正线SWITCH-SWITCH:反线SWITCH-ROUTER:正线ROUTER-ROUTER:反线

  30. RJ45接线实验 • 4. 以EIAT/TIA 568B 标准来制作步骤:

  31. RJ45接线实验 • 4. 以EIAT/TIA 568B 标准来制作步骤:

  32. RJ45接线实验 • 4. 以EIAT/TIA 568B 标准来制作步骤:

  33. RJ45接线实验 • 4. 以EIAT/TIA 568B 标准来制作步骤:

  34. 案例分析

  35. 案例分析 • 方案特点 • 1. 高性能和可靠性 • 核心交换机采用双交换引擎和冗余电源方式替代双机热备份方式,减少了投资,同时确保了交换机工作的可靠性。 • 接入交换机通过千兆光纤上连到核心交换机,满足传送数据、语音、视频对带宽的要求。 • 服务区交换机采用插槽式可扩充的三层交换机,百兆/千兆自适应端口,有利于服务器扩充。

  36. 案例分析 • 方案特点 • 2. 高安全性 • (1) Internet出入口设置防火墙 • 对外的服务器放在防火墙之外。 • (2) 服务器区部署防火墙 • (3) 端点准入防御EAD • DAD: Endpoint Admission Control • 华为3Com公司设计的模块 • 3. 对移动办公的支持 • 采用Ipsec VPN的方式保证安全性。

  37. 案例分析 • 方案特点

  38. 案例分析 • 方案特点

  39. 案例分析 • 方案特点

  40. 案例分析 • 方案特点

  41. 案例分析 • 主要设备(华为3Com公司产品) • S6506R多业务核心交换机 • 冗余引擎和电源,引擎选用SilenceIII引擎,交换容易为384Gbps,包转发率为198Mpps。还提供万兆接口板,可升级到万兆。 • S3000接入交换机 • 48端口或24端口的二层交换机,具有管理到端口的能力。所有端口都具有单独的数据包过滤、区分不同应用流,根据不同的流进行不同的管理和控制,发现有病毒特征的计算机可以直接封堵相应端口。 放置在各楼汇聚层的弱电配线间的机柜内(即管理子系统) 。

  42. 案例分析 • 主要设备(华为3Com公司产品) • S6502交换机 • 配有10M/100M/1000M接口板,交换容量192Gbps。放置在数据中心。 • AR4640路由器 • 采用双总线结构,包转发能力可达350Kpps,如果使用增强引擎,包转发性能可提升到1Mpps。 • Secpath100F防火墙 • 支持IPsec VPN。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