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风湿性多肌痛的诊断与治疗

风湿性多肌痛的诊断与治疗. 丽水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 应振华. 一、概述. 常见于老年人,是以持续性颈、肩胛带、骨盆带肌群疼痛僵硬感为临床特征的症候群。 春、秋两季为发病高峰。 白种人中发病率高,我国发病率不高. 一、概述. PMR 常发生于50岁以上, 50岁下患者甚少。 男女之比为1∶2。 我国发病情况不详。 美国一份报道:50岁以上人群年发病率54/10万,患病率500/10万。. 二、临床表现. PMR 起病隐袭,有低热、乏力、倦怠、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 典型临床表现为对称性颈、肩胛带或骨盆带近端肌肉酸痛、僵硬不适。. 二、临床表现.

kirk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风湿性多肌痛的诊断与治疗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风湿性多肌痛的诊断与治疗 丽水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应振华

  2. 一、概述 • 常见于老年人,是以持续性颈、肩胛带、骨盆带肌群疼痛僵硬感为临床特征的症候群。 • 春、秋两季为发病高峰。 • 白种人中发病率高,我国发病率不高

  3. 一、概述 • PMR常发生于50岁以上, • 50岁下患者甚少。 • 男女之比为1∶2。 • 我国发病情况不详。 • 美国一份报道:50岁以上人群年发病率54/10万,患病率500/10万。

  4. 二、临床表现 • PMR起病隐袭,有低热、乏力、倦怠、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 • 典型临床表现为对称性颈、肩胛带或骨盆带近端肌肉酸痛、僵硬不适。

  5. 二、临床表现 • 也可单侧或局限于某组肌群。 • 僵痛以晨间或休息之后再活动时明显。急性发病者,每诉夜间上床时尚可,早上醒来全身酸痛僵硬难忍。 • 严重时梳头、刮面、着衣、下蹲、上下楼梯都有困难。

  6. 二、临床表现 • 这些活动障碍不易肌无力引起,不像多发肌炎那样肌力严重减退,乃因肌肉关节僵痛所致,活动之后可渐缓解或减轻。 • 无论主诉如何,体格检查阳性体征较少,可有轻度贫血,肩及膝关节轻度压痛、肿胀或少许滑膜积液征,关节镜检证实可有滑膜炎。 • 一般无内脏或系统性受累表现。

  7. 二、临床表现 • 部分可有巨细胞性动脉炎的特征,包括:头皮触痛、颞动脉增厚和触痛、颌部和/或舌运动障碍以及视力模糊或失明。

  8. 二、临床表现 • 少数可有肩、腕、膝关节肿胀和疼痛,甚至出现腕管综合征,但关节肿痛很少超过1或2个。 • 如关节肿痛超过4个,PMR诊断即不能成立。

  9. 三、辅助检查 • PMR最突出的实验异常是血沉增快(40~50mm/h)、C-反应蛋白升高。 • 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血清补体、血清肌酶活性均正常。 • 肌电图检查无肌源性和神经源性损害征象。

  10. 四、诊断 • PMR是一个临床症候群,排除其他风湿性疾病之后,可根据下述临床表现作出诊断:

  11. 四、诊断 • 50岁以上老人; • 颈、肩、腰背或全身僵痛持续4周以上; • 血沉>40mm/h; • 对小剂量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 • 抗核抗体及类风湿因子阴性。 • 须除外继发性多肌痛症。

  12. 五、鉴别诊断 • ①老年起病的类风湿性关节为:同有晨僵、对称性小关节肿痛、畸型,类风湿因子阳性等。

  13. 五、鉴别诊断 • ②多发性肌炎:本病亦多见于老年女性,有近端肢带肌无力与疼痛、肌力显著减弱、血沉增快等;但本病以肌炎为特征,血清肌酶活性增高,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肌肉活检有肌炎特征。

  14. 五、鉴别诊断 • ③纤维织炎综合征(fibrositis syndrome):本综合征以关节外肌肉骨骼僵痛与疲乏为典型表现,躯体四肢有固定性敏感压痛点,如颈肌枕部附着点,上斜方肌中部;胸肌-第二肋骨与软骨交界处外侧,外上踝下2cm处,上臀部,大转子后2cm,膝关节内侧鹅状滑囊区,腓肠肌跟腱交换处等8处;

  15. 五、鉴别诊断 • 多有睡眠障碍,常伴发激惹性肠炎、激惹性膀胱炎、紧张性并头痛、月经不调以及对甾体或非甾体抗炎药反应不敏感、血沉正常等。

  16. 五、鉴别诊断 • 4、巨细胞动脉炎(GCA):风湿性多肌痛与巨细胞动脉炎关系密切,在风湿性多肌痛中对出现下列情况应注意除外合并巨细胞动脉炎: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不佳;颞动脉暴张、波动增强或减弱并伴有触痛;伴有头皮痛、头痛或视觉异常等,均需进一步作颞动脉超声、血管造影或颞动脉活检等。

  17. 五、鉴别诊断 • 5、不典型风湿性多肌痛:不典型症状对风湿性多肌痛的诊断提出了挑战,因为 多种疾病可以类似风湿性多肌痛。 • 这种风湿性多肌痛综合征偶尔可是播散性癌症的首次临床表现。

  18. 五、鉴别诊断 • 不典型风湿性多肌痛的特点是: • 年龄小于50多; • 只累及一个典型部位; • 不对称的累及典型部位; • 除典型部位,还有其他关节痛; • 血沉小于40或大于100mm/h; • 用10mg强的松治疗后只部分改善或改善较慢。

  19. 五、鉴别诊断 • 肩部和盆骨带的X片很少发现溶骨性改变,但常有提示转移癌的同位素浓集。 • 对典型风湿性多肌痛病人是否需搜索肿瘤意见不一。 • 在不典型风湿性多肌痛病人中癌性骨和关节受累风险很大,应特别注意。

  20. 六、治疗措施 • 1、一般治疗:作好解释工作,解除顾虑,遵循医嘱,合理用药,防止病情复燃。进行适当的肢体运动,防止肌肉萎缩。

  21. 六、治疗措施 • 2、PMR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良好反应,可作为诊断性治疗指标。

  22. 六、治疗措施 • 3、一般用泼尼松10~20mg/d,次日或数日内症状明显减轻,如1~2周仍无疗效反应,应注意是否与GCA并存,或考虑其他诊断。

  23. 六、治疗措施 • 4、对泼尼松治疗有反应者,一般维持2~4周即可开始减量,总疗效根据撤药反应确定;少数病人须小剂量(7.5mg/d)维持治疗1~2年。 • 5、合并颞动脉炎患者,应于泼尼松40~60mg/d,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

  24. 六、治疗措施 • 6、免疫抑制剂:在3个月内未能将皮质激素减至维持量,可加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或甲氨喋呤以降低激素用量。

  25. 六、治疗措施 • 7、轻症病例可试用非甾体抗炎如消炎痛、阿司匹林等治疗,但不如小剂量皮质激素效力强。

  26. 六、治疗措施 • 8、中医药治疗: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可采用辨证、辨病治疗或用中成药治疗。中医治疗风湿性多肌痛可改善症状、副作用小等优点。 • 9、综合治疗

  27. 感谢各位光临请批评指正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