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关注信息化,着力校本化,谱写小学德育新篇章

关注信息化,着力校本化,谱写小学德育新篇章. 安徽省淮南师范附属小学 “ 十一五 ” 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规划课题成果汇报 2012 年 12 月. 一、我校“十一五”教育技术课题研究概况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和收获 三、课题成果的特色和创新. 一、我校“十一五”教育技术课题研究概况. 课题的申报. 党和政府一直重视学校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信息化时代,小学学校德育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 信息化时代,为小学德育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课题研究的核心概念. 关注信息化. 着力校本化.

kirr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关注信息化,着力校本化,谱写小学德育新篇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关注信息化,着力校本化,谱写小学德育新篇章关注信息化,着力校本化,谱写小学德育新篇章 安徽省淮南师范附属小学 “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规划课题成果汇报 2012年12月

  2. 一、我校“十一五”教育技术课题研究概况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和收获 三、课题成果的特色和创新

  3. 一、我校“十一五”教育技术课题研究概况

  4. 课题的申报 • 党和政府一直重视学校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 信息化时代,小学学校德育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 • 信息化时代,为小学德育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5. 课题研究的核心概念 关注信息化 着力校本化 指的是针对小学生成长的实际,以创新的思路,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积极探索信息化时代小学校本德育管理规律、德育课程及其保障实施系统,以及与之相应学校德育研究策略,形成富有特色的校本化的学校德育创新工作体系。 探索小学学校德育新机制 小学学校德育创新机制 真正落实学校育德育人的根本任务

  6. 以校园电视台的德育应用研究为重点,探索信息技术和传统德育媒体整合的规律研究以校园电视台的德育应用研究为重点,探索信息技术和传统德育媒体整合的规律研究 • 信息技术和学校传统德育活动的整合应用研究,主要包括借助信息技术优化小学主题班队会的研究、借助信息技术优化十分钟信息课的应用研究、校园绿色童谣的网络化德育应用研究等 • 家校互动网络平台的构建及其应用的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品德课的教学研究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生综合性德育活动的实践研究 • 校长引领,全员参与 • 纳入规划,逐步实施 • 重视投入,保障有力 • 任务分解,有序推进 • 行动研究,多法并举 • 论坛交流,形成机制 推进课题研究策略

  7. 课题论坛推动课题研究深入开展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案例分析、调查研究为基本研究方法,以广大教师为推进德育实践和研究的主体力量,积极的实践,定期的总结反思是保障课题研究取得实效的重要条件。

  8. 课题论坛推动课题研究深入开展 将德育课题研究和日常的德育实施紧密配合,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总结改进中升华。

  9. 打造信息化校园德育环境体系 构建凸显信息化应用的校本化德育课程体系 课题研究的推进重点 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发展性德育评价体系

  10. 构建凸显信息化应用的校本化德育课程体系 • 信息技术与品德专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 借助信息化手段的多学科德育渗透 • 信息化环境下的校本德育活动课程 • 信息化环境下的校本德育隐性课程

  11. 信息技术与国家品德课程整合的校本化实施 常规多媒体教学 • 网络环境教学

  12. 信息技术与校本德育专门课程 • 每周三的听故事学普通话德育课程 • 学校金太阳电视台自办节目的课程化应用 • 网络化德育专题课程

  13. 以创新的思路将学校金太阳电视台的德育应用课程化 ——校园电视台的德育应用模式研究 依据学校学期德育工作计划,制定校园电视台的节目编制播放计划 调整作息时间,利用校本平台,作为学校电视德育的主阵地 芽芽说事——时事教育创新招 历史周记——浓缩的文化快餐 精心设计电视专题栏目,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创新德育模式 专栏节目——凸显活动德育新功能 图闻天下——开辟审美德育新途径 注重延伸,不断强化和拓展校园电视台自办节目的德育功能

  14. 以创新的思路将学校金太阳电视台的德育应用课程化 ——校园电视台的德育应用模式研究 金太阳电视台的德育应用课程化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丰富了学校的德育课程,扩大了德育资源,同时更强化了学校各项德育活动的时效性。调查显示,学生喜欢和非常喜欢学校金太阳电视台节目的占87%。老师们认为金太阳电视台制作总水平优秀或良好的占93%,100%的认为对孩子的成长有意义。81%的老师认为学校电视台能够全方位提供教育契机,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很大帮助。

  15. 以创新的思路将学校金太阳电视台的德育应用课程化 ——校园电视台的德育应用模式研究 自办的校园电视台,在对学生启思益智,增长见识,寓教于乐,提升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金太阳电视台现在已经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亮点之一,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我市多家新闻媒体多次予以专题报道,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2009年此项子课题阶段性研究论文荣获安徽省电教论文评比一等奖。 截至目前,不包括直播节目、学校录制的校园活动实录以及各类外购教育资源的不定期播放,利用每周的20分钟,我校自编自创自录的专题节目时长已经超过2000分钟,成为学校最重要的德育课程资源。

  16. 信息化环境下的校本德育活动课程 班级网络空间拓展 10分钟信息课 校本德育创新活动 维客空间自主讨论活动 “我们的节日”网络德育活动

  17. 信息化环境下的校本德育隐性课程 校本德育的隐性课程可以描述为学校通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非制度文化等多种途径形成的一个涵盖学生全部学习生活领域的强大的德育场,对学生的行为、认知、情感以及品格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巨大影响作用。网络信息化时代,学校校本化隐性课程对于师生的影响相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更为深刻而持久。 众多名校的品牌课程项目往往不是显性课程,而是对学生产生持久而深刻影响的隐性课程。优质的校本德育隐性课程具有强化价值观的形成、规范品德行为、陶冶学生性情、培育健康的心理品质、凝聚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等多重功能,其中最核心的功能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功能。

  18. 网络互动 德育亮点 寻找小山东,网络互动平台奏响的一曲爱的颂歌。

  19. 德育课程体系日趋完善 传统德育活动焕发活力 德育新方法、新策略卓有成效 德育新理念提升研究内涵 二、课题研究成果和实践收获 学校德育创新机制初步形成,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创新性和实效性。

  20. (一)理论成果 1.出版研究专著《信息化环境下的小学德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发行),编印了30万字小学德育信息化应用的阶段性成果论文集《育人的足迹》(2008年)。

  21. (一)理论成果 2. 2009年《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学校德育创新机制研究阶段性研究报告》荣获省一等奖,当年度两次向全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介绍课题研究成果和经验。

  22. (一)理论成果 4.200余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教育案例在各级专业刊物上发表或获奖,其中《发挥班级博客的教育管理功能》2011年12月荣获全国中小学德育优秀案例受到教育部表彰。

  23. (二)创新资源成果 1.形成20余万字《听故事学普通话》校本课程资源; 2.形成时长超过2000分钟时长的金太阳电视台自办节目数字化视频资源和相关策划文案以及大量学校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的素材资源; 3.搭建了学校家校互动网络平台及其相关丰富的网络资源; 4.形成了《感念亲情》《爱的端详》《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专题》《好书大家读》等一批德育教育专题网站资源和《淮师附小信息学(NOI)奥赛专题》《附小古生物化石展厅》《淮师附小特色活动》等专题教育网站近20个各类网站资源。 5.形成一批信息技术德育应用的10分钟信息课设计案例、主题班队会设计案例、主题教育活动案例及其相关视频资源。

  24. (三)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提升的显性成果 2008年8名同学荣获淮南市首届新淮南好少年评比全市“十佳”;2008年12月12日,胡迎同学荣获国际小学生电脑创意写作比赛金奖;2011年我校六年级吴桐破格参加全国初中小学信息学奥赛荣获全国一等奖,三名选手代表淮南市荣获安徽省小学信息竞赛团体第二名;2011年三年级吴欣然同学荣获全国作文大赛小学A组一等奖,谭逸飞同学荣获全国优秀少先队员称号;2012年我校有9名同学荣获太平洋个性化奖学金(每人获得1万元),在全市小学生获奖人数的45%。 据不完全统计,仅2007-2009年,两校区学生在市级以上各类比赛中获奖达到1000余人次。其中校内表彰各类好学生、好少年、好孩子6626人次,这不仅显示了以激励成长为宗旨的学校发展性德育评价的有效落实,也说明学生多方面的素质的提高。 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

  25. (三)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提升的显性成果 教师队伍建设成绩斐然 截至目前,学校涌现出市级学科带头人26人、市级骨干教师80余人、安徽省特级教师8人、中学高教师16人、安徽省教坛新星8人,18人次在全国教学评优及其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其中涌现出全国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

  26. (三)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提升的显性成果 2009年以来,在淮南市连续开展的市属中小学办学水平发展性督导评估中,次次名列榜首。我校先后被授予安徽省首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安徽省首批特色示范小学、全国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示范单位、全国和谐校园建设先进单位、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示范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00、2010连续两届)、全国示范家长学校等一系列荣誉称号。2012年我们被安徽省政府授予第九届省文明单位称号(连续九届),被中国教师基金会授予全国特色学校称号。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以来,新华网、中广网、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安徽日报、淮南日报等各类媒体报道我校学生德育活动90余次。 学校德育特色彰显,办学整体水平提升

  27. 三.课题成果的特色和实践创新 (一)突出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学校德育的校本化研究 (二)突出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德育的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三)突出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学校德育的系统化研究

  28. 信息化时代扑面而来 小学德育信息化应用永无止境 让我们继续努力,探索前行……

  29. 五彩淮南—— 豆腐故乡欢迎您 欢迎批评指正! 欢迎光临淮南师范附小指导访问 www.hsfxah.com.cn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