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5

認識結核病 - 及治療方法

認識結核病 - 及治療方法. 謝煒銘醫師 竹北大安醫院院長 2012/04/06. Q :什麼是結核病?. 答: 俗稱肺癆,是一種慢性傳染病,病源 菌是 : 結核分枝桿菌 ,可感染人體的任 何器官,但以肺部最主要 (90%) 。. 結核病菌電子顯微鏡. 結核病菌培養. Q :結核病在台灣的狀況如何?. 40 歲以上民眾大多感染過 TB ,但多未發病 2. 民國 36 年, TB 死亡率: 294.44 人 / 每十萬人 民國 74 年, TB 死亡率: 10.72 人 / 每十萬人

kitra
Download Presentation

認識結核病 - 及治療方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認識結核病- 及治療方法 謝煒銘醫師 竹北大安醫院院長 2012/04/06

  2. Q:什麼是結核病? 答: 俗稱肺癆,是一種慢性傳染病,病源 菌是:結核分枝桿菌,可感染人體的任 何器官,但以肺部最主要(90%)。

  3. 結核病菌電子顯微鏡

  4. 結核病菌培養

  5. Q:結核病在台灣的狀況如何? 40歲以上民眾大多感染過TB,但多未發病 2. 民國36年,TB死亡率:294.44人/每十萬人 民國74年,TB死亡率:10.72人/每十萬人 民國89年,TB死亡率:6.91人/每十萬人 3. 民國46年,TB盛行率:總人口之5.15% 民國76年,TB盛行率:總人口之1.29% 民國82年,TB盛行率:總人口之0.65% 4. 報告傳染病之第一位。民國95年,新病例有15387人, 盛行率: 67.4 /每十萬人.

  6. 十年減半計畫

  7. Q: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有什麼特性? 1.長度小於4µm 2.抗酸、抗鹼 3.嗜氧性 4.在乾燥黑暗處,可存活五個月 5.煮沸5分鐘,或65°C以上,15分鐘即死亡

  8. Q:結核病是最近才發現的嗎? 答: 否,它是很古老的疾病 1. 西元前1000年,埃及木乃伊身上已發現。 2. 18、19世紀,歐洲記載有嚴重流行,多人死亡。 3. 1882年,德國的柯霍發現結核菌。 4. 1921年,卡麥特和介嵐製成卡介苗用以預防。 5. 1944年,瓦克斯曼發現鏈黴素,為第一個有效的抗結核病藥物。

  9. Q:結核病是稀有疾病嗎? 答: 否,此病甚為流行 WHO統計 1. 1990年止,全球有17億人感染過TB 2. 每年有800萬新病例 3. 每年有300萬人死於TB 4. 1/3的AIDS病患死於TB 5. 為台灣第15大死因

  10. Q:結核病是如何傳染的? 1.和開放性的TB病人,親密接觸程度有關。 2.連續共處一室,8小時以上。 3.不連續,但合計40小時以上。 4.飛沫傳染和空氣傳染。 5.飲用消毒不完全的病牛牛奶,但少見。

  11. 吸入結核菌的發展:

  12. Q:吸入結核桿菌後,一定會發病嗎? 答: 否 1.約1/3會感染,但不一定會發病,和吸入菌量多少及個人免疫能力有關。 2.大部份的感染者,會自然痊癒。 3.只有約10%的人會發病,稱為初次感染(Primary TB)。

  13. Q:什麼是初次後感染(Post-Primary TB)? 答: 初次感染沒有發病,但未完全根除, 潛伏在肺尖處,等人體免疫功能低下 ,再伺機而出,此時症狀出現。

  14. 肺結核的開洞

  15. Q:得了肺結核有什麼症狀? 1.早期不明顯 2.後來慢性咳嗽、有痰、咳血、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發燒、夜間盜汗等。 3.肺外結核可侵犯肋膜、心包膜、淋巴腺、腹膜、骨骼、腎臟、關節、生殖器、中樞神經等。

  16. Q:要如何知道有沒有得肺結核? 1.胸部X光檢查,其典型表現為 a.兩側 b.上肺野 c.新舊雜陳 2.驗痰:包括染片及培養,好好收集痰液檢查最為重要

  17. Q:還有其他診斷方法嗎? 答: 有的,但靈敏度與專一性尚未確定 1.結核菌素測驗(TST) 2.組織病理切片 3.血清學方法 4.核酸探針 5. NAA (PCR及Geno-type) 6. ADA(肋膜積水)

  18. Q:結核病可怕嗎? 答: 是的 因為不僅自己的肺受破壞,若是開放性肺 結核病人,不加以治療,會從飛沫傳染給別人,造成公共衛生問題。

  19. Q:結核病可怕嗎? 答: 不是的 因為只要遵照醫師指示,每天固定服藥,二星期後, 開放性結核病會變成非開放性,服藥期滿是可以治癒的。(不要歧視病人)

  20. Q:結核病要如何治療? 答: 先看歷史演進 19世紀:療養院。 2. 1880年代:塌陷治療,包括人工氣胸,胸廓成形術。 3. 1944年:發明Streptomycin,藥物治療的紀元開始,各種抗結核藥物相繼出現。

  21. 結核病療養院

  22. Q:現在如何治療結核病? 答: 以藥物治療為主流: 1.第一線藥物:五種,副作用低,合併使用效果好,Isoniazid、 Rifampicin、Pyrazinamide、 Ethambutol、 Streptomycin。 2.第二線藥物:副作用大,病人忍受力差,使用於抗藥性結核病患。

  23. ethambutol isoniazid rifampin

  24. Q: 什麼是結核病都治計畫? A: DOTS ( Directed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 course ) --- 送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了再走. --- 1993 年起, WHO 大力推展. --- 專聘個案管理師和觀察員 --- 治療日誌

  25. 結核病接觸者檢查 “指標個案” 確診後 --執行接觸者檢查

  26. Q:誰是所謂"接觸者"? Ans: 1)與指標個案共同居住者。 2)與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 A.連續八小時以上。 B.累積達四十小時以上。 C.其他—由主管單位專案處理。

  27. Q: 接觸者要做什麼檢查? Ans: 1)胸部X光,一個月內完成。 2)孕婦,應先行查痰,必要時仍可照x光。 3)未滿13歲,加做「結核菌素皮膚測試」 (TST)。

  28. 皮膚測試(TST)

  29. Q:誰要後續追蹤? Ans: 1)所有接觸者,需自我症狀追蹤 2)若指標個案塗片或培養陽性, 接觸者一年後,再追蹤X光 3)小於13歲,且TST陽性, 接觸者一年後,再追蹤X光 4)指標個案為MDRTB(多重抗藥性),接觸者每隔半年追蹤X光,持續二年.

  30. 個人如何防護,避免感染? • 找出tb個案,好好治療,降低感染力。 • 通風的房間。 • 注意咳嗽禮節。 4) 病人配戴外科口罩。 5) 照顧人配戴N-95口罩。

  31. 症狀七分篩檢法

  32. 咳嗽禮節要注意

  33. 一般外科口罩配戴法

  34. N95口罩配戴法

  35. 負壓隔離病房

  36. Q:藥吃了二個月,症狀已改善,即可停藥,對嗎?Q:藥吃了二個月,症狀已改善,即可停藥,對嗎? 答: 大錯特錯 1.結核病可能復發,且造成抗藥性病菌,不易再治癒。 2.抗藥性結核菌傳染給別人,造成公共衛生問題。

  37. 您看得出他是MDR的病人嗎?

  38. 中場小結 1.結核病可以治癒,但是治療期間長,藥物種類多,需要醫病密切合作。 2.多些耐心解決病人問題,病人任何抱怨都需要傾聽。 3.結核病人有公衛傳染問題,幫他們就是幫國家,也是幫自己。

  39. Q:治療結核病的基本原則 1.正確的診斷 2.併用多種藥物 3.足夠的治療期,最少6個月 4.規則的每天服藥 5.注意藥物的副作用 49

  40. 六、新病人的標準藥物治療 在台灣的優先處方: INH+RMP+EMB+PZA至少2個月(HERZ 60天) 再:INH+RMP+EMB 至少4個月 (HER 120天) 50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