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輔仁大學 宗教學系研究論文 指導教授:鄭素春 教授 王母娘娘廟的救世與靈性發展 以台北市內湖區紫天地堂為例 王 母 娘娘 廟的救世與靈性發展 以台北市內湖區紫天地堂為 例

輔仁大學 宗教學系研究論文 指導教授:鄭素春 教授 王母娘娘廟的救世與靈性發展 以台北市內湖區紫天地堂為例 王 母 娘娘 廟的救世與靈性發展 以台北市內湖區紫天地堂為 例. 指導教授:鄭素春 教授. 碩士在職專班研究生:徐尹方. 主 題. 一、前言 二 、紫天地堂沿革 三、母娘信仰緣起與紫天地堂王母教義 ( 一 ) 母娘信仰緣起 ( 二 ) 紫天地堂王母教義與意涵 四、紫天地堂配祀神 — 三清道祖與地母元君. 五、紫天地堂母娘信仰與修行 六、母娘靈性救贖與教育的場域 ( 一 ) 紫天地堂信眾分析 ( 二 ) 紫天地堂問事解厄 ( 三 ) 在地化的社區服務

ko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輔仁大學 宗教學系研究論文 指導教授:鄭素春 教授 王母娘娘廟的救世與靈性發展 以台北市內湖區紫天地堂為例 王 母 娘娘 廟的救世與靈性發展 以台北市內湖區紫天地堂為 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輔仁大學 宗教學系研究論文指導教授:鄭素春 教授王母娘娘廟的救世與靈性發展以台北市內湖區紫天地堂為例王母娘娘廟的救世與靈性發展以台北市內湖區紫天地堂為例 指導教授:鄭素春 教授 碩士在職專班研究生:徐尹方

  2. 主 題 一、前言 二、紫天地堂沿革 三、母娘信仰緣起與紫天地堂王母教義 (一)母娘信仰緣起 (二)紫天地堂王母教義與意涵 四、紫天地堂配祀神—三清道祖與地母元君 • 五、紫天地堂母娘信仰與修行 • 六、母娘靈性救贖與教育的場域 • (一)紫天地堂信眾分析 • (二)紫天地堂問事解厄 • (三)在地化的社區服務 • 七、結論

  3. 一、前言 • 母娘信仰在台灣自成一個系統,自民國三十八年(西元1949年)農曆6月在花蓮起源,至今已經遍佈台灣各地區,多年來母娘信仰發展多元,強調靈知感應,每一個母娘廟的也發展出其特有的靈知經驗與表現方式,是台灣相當特殊的宗教文化之一。本文利用文獻分析法、田野調查法,介紹位於臺北市內湖區洲尾庄公寓五樓的紫天地堂天上王母娘娘廟,將紫天地堂的修行與服務為信眾所帶來的心理功能進行分析以及討論。此一研究的主要目的在透過臺灣地區民間母娘信仰的教義與修行方式,探討該信仰對於撫慰人心是否具有正面的意義。

  4. 王維新評析《紅樓夢》將悲劇分為三類:第一類由於奸人之作祟,第二類由惡運之使然,第三類則既無奸人陷害,亦無惡運降臨,而是境遇、人物、關係中,交互錯綜,造成悲慘之情事。該評析指出,生活殘酷已融合在生命之中,人們也已習慣這是構成生活存有的一部份。王維新評析《紅樓夢》將悲劇分為三類:第一類由於奸人之作祟,第二類由惡運之使然,第三類則既無奸人陷害,亦無惡運降臨,而是境遇、人物、關係中,交互錯綜,造成悲慘之情事。該評析指出,生活殘酷已融合在生命之中,人們也已習慣這是構成生活存有的一部份。 • 這個世界是許多的痛苦跟不愉快交合而成的空間,它包含外在現實面以及內在心裡層面。當我們遇到痛苦首先會去找痛苦的來源,並且在符合現代邏輯思維中尋求解決的方式。當這一切答案無法得著時,生命的壓力、痛苦就會產生,這是殘酷無情時代,它是組成生命中的一種元素。到了現代,這個殘酷的元素在生命中所涵蓋的範圍、深度皆越廣越深,已從生活漸漸侵蝕到內心,甚至改變了身體的健康或內心的健全狀態。

  5. 現代精神分析以分析心理學為主流,宗教活動有違現代科學的理性價值觀,仍不免將宗教的行為視為迷信、不科學或者是心理疾病的層面,並將超自然行為視為一種心理投射,是不切實際的產物。所以宗教方式的抒發或是治療,較少成為公眾的討論議題。但是經調查顯示,教育程度還有社會地位較高的人,宗教經驗卻較為豐富。大眾認知為高知識水平或理性的人,所承受的社會殘酷也更勝於一般人,因為無法獲得抒發,所以轉向巫現象或宗教的方向尋求慰藉。現代精神分析以分析心理學為主流,宗教活動有違現代科學的理性價值觀,仍不免將宗教的行為視為迷信、不科學或者是心理疾病的層面,並將超自然行為視為一種心理投射,是不切實際的產物。所以宗教方式的抒發或是治療,較少成為公眾的討論議題。但是經調查顯示,教育程度還有社會地位較高的人,宗教經驗卻較為豐富。大眾認知為高知識水平或理性的人,所承受的社會殘酷也更勝於一般人,因為無法獲得抒發,所以轉向巫現象或宗教的方向尋求慰藉。 • 宗教的方式雖然是隱晦不顯的,但卻沒有因為時代變遷、科技理性而消失,反而因為現代生活中的壓力、生命要面對的殘酷不斷增加,更突顯了宗教撫慰存在的必要性。現代人為了因應這個社會,改變自己為符合社會價值觀,這個過程是辛苦的,違反了人性的所需,強迫自己成為普遍大眾的一份子,眾人理想中的的理性者。本有的靈性消失了,成為了現實利益的追求者。這樣的過程,是一種社會的殘酷,為了符合集體意識下的大眾思維而改變,掩飾本性成為痛苦之身。

  6. 二、紫天地堂沿革 • 紫天地堂住持為楊炳乾先生(1971~)係繼承祖父志業而擔任,自民國九十年(2001)創立至今歷時已十三年。該堂草創者為松山里族庄楊炳乾的祖父楊福財先生(1911~1991),曾擔任松山慈祐宮監事、松山奉天宮委員和松山慈雲宮主持。70年代大家樂盛行,里族庄的地區善信會到家中祈求財運亨通,因神明靈驗、屢求不爽,中大獎者不計其數。但因道家禮儀,家神不能以四尊佛像奉祀,所以供俸第五尊太子爺作為辦事祈求之用,當時的楊炳乾以傳統的乩童「跳童」、神明附體的方式辦事解惑,因為神佛靈驗,家運、財運皆興旺。1978年12月大家樂停止,人們對於神明的熱誠逐漸淡化,供俸的釋迦摩尼佛神像也開始破損、手部解體,楊家財務開始進入困頓,家道逐漸式微,當時國中畢業的楊炳乾因家庭經濟困頓,所以放棄升學,開始工作,負擔家計。

  7. 楊炳乾十六歲進入職場後,認識了啟蒙老師黃書煒先生,兩人亦師亦友。某天,黃老師問起楊炳乾「是否常常在跳童?」這個問題正式開啟了兩人的「靈修」因緣。經由黃老師的建議,楊家開始供奉關聖帝君,家運有了很大的改善,也從這時起,楊炳乾開始對道法產生了很多感應與印證。經由黃老師建議,楊炳乾同時還改變了過去的學習的方式,從最早的觀手轎、跳童,進而轉變為真正的「靈修」。楊炳乾十六歲進入職場後,認識了啟蒙老師黃書煒先生,兩人亦師亦友。某天,黃老師問起楊炳乾「是否常常在跳童?」這個問題正式開啟了兩人的「靈修」因緣。經由黃老師的建議,楊家開始供奉關聖帝君,家運有了很大的改善,也從這時起,楊炳乾開始對道法產生了很多感應與印證。經由黃老師建議,楊炳乾同時還改變了過去的學習的方式,從最早的觀手轎、跳童,進而轉變為真正的「靈修」。 • 二十歲時,楊炳乾舉家搬遷到紫天地堂現址的內湖區週美里,並相應祖父志業,退伍後即與兄弟決定奉請天上聖母、千里眼、順風耳、玄天上帝、觀音佛祖創建了最早的紫天地堂。當時的楊炳乾在道學上不知道何謂修行、靈通,因為黃老師的教學從童乩跳童轉為靈修派,也因為靈修,開啟了楊炳乾與母娘信仰珍貴的緣分。

  8. 母娘信仰的最大特色就是將關係建立在神與人相交流的通靈活動上。楊炳乾原為單純的靜坐靈修,自靈修後開始對母娘有所感應,無預期的體悟到了母娘的修持法門,漸漸產生了通感經驗,84年起即開始參訪觀摩各大母娘系統廟宇,精進學習與予以匡正自身。自86年天上王母就已降下紫天地堂廟名,但當時因財務吃緊,所以僅以王母娘娘神祇符紙來代表王母娘娘寶座來參拜,修持期間體驗到了通靈辦理天事、助人濟世、弘揚母娘道法與得到母娘的垂愛的喜樂。母娘信仰的最大特色就是將關係建立在神與人相交流的通靈活動上。楊炳乾原為單純的靜坐靈修,自靈修後開始對母娘有所感應,無預期的體悟到了母娘的修持法門,漸漸產生了通感經驗,84年起即開始參訪觀摩各大母娘系統廟宇,精進學習與予以匡正自身。自86年天上王母就已降下紫天地堂廟名,但當時因財務吃緊,所以僅以王母娘娘神祇符紙來代表王母娘娘寶座來參拜,修持期間體驗到了通靈辦理天事、助人濟世、弘揚母娘道法與得到母娘的垂愛的喜樂。 • 因此自民國90年佳期以至、靈感充足,祟由楊炳乾朝天護請開光啟靈王母娘娘,紫天地堂正式安座天上王母娘娘金身至今。住持楊炳乾表示,將隨時帶著懺悔的心,勤修真道,發揚母娘慈悲喜捨的精神,為當母娘代言人而繼續修持、不斷努力。

  9. 三、母娘信仰緣起與紫天地堂王母教義 (一)母娘信仰緣起 • 台灣母娘信仰起源於1949年農曆6月在花蓮縣吉安鄉,天上王母娘娘亦尊稱瑤池金母或是西王母,是台灣地區最重視人神感通的宗教之一,靈知、神力感通人心是相當重要的信仰基礎,也是母娘信仰中最特殊的地方。在台灣各地母娘廟分靈雖由花蓮母娘祖廟勝安宮或慈惠堂分出,但相較其特殊的地方是各地的母娘廟與祖廟無直接的隸屬關係,而且母娘信仰已經自成一特殊母娘靈知系統。

  10. 三、母娘信仰緣起與紫天地堂王母教義 (二) 紫天地堂王母教義與意涵《瑤池金母普渡收圓定慧解脫真經》經典內容深深打動住持楊炳乾,因此成為紫天地堂的思想以《瑤池金母普渡收圓定慧解脫真經》基礎與營運方向,以救人救世為宗教理想,慈悲喜捨為廟務經營的基礎。該經為紫天地堂所推崇,並以為依歸。內容如下: ……於是金母慈憫東林兒女,放無極之光,即於光中,而宣說曰:「天從無極中開,太極日月三台,日月陰陽運轉,人從陰陽胚胎,或為男兮為女,皆從無極而來,只為中間一動,霎時落下塵埃。墮入五濁惡世,貪戀酒色氣財,因此輪迴旋轉,情波慾海生災,血水週流可愍,尸骸遺脫堪哀。」 老母說經至此,婆心慈淚頻催。 母娘慈悲,憐惜身為人所有的苦難,還有現今身處的五濁惡世,所以將經與法帶到人間,教導人們如何脫離苦海。紫天地堂也以母娘的慈悲,勸化善信修道、寧靜心神、感恩喜捨,將母娘的精神傳達出去。

  11. 金母曰:「太極分判,天地生物之心也。血流滿地,骨脫如山,萬物自作之孽也。爾今問此,但有不生不滅之道,而無不生不滅之理。」爾時慈航尊者,長跪座前,敢請宣說不生止滅之道。金母撫膺良久,曰:「居吾語汝。道者,反本之用也。萬物皆有本。由本而生枝,由枝而生葉,由葉而生花,由花而結果。人與萬物不同質而同理也。本立則根生,根生枝葉茂,本枯則根朽,根朽枝葉零。是以修道固本,固本者何?人以孝悌為本,道以精神為本。孝悌立,而人無愧,精神足,而道可修。修道無他,還全本來面目而已,精神從何處散出,還從何處收來。 」 紫天地堂尊重天地萬物,有愛芸芸眾生,不做傷天害理之事。更強調孝悌為道的根本,崇尚孝道與慎終追遠的觀念。

  12. 金母曰:「解脫非難,難在定慧。身心大定,便生智慧,智慧既生,解脫亦易。欲明解脫,先除六賊,耳不聽聲,目不視色,身不濁污,意不著物,鼻不妄嗅,口不貪食。六賊既空,五蘊自明,受想行六賊:識,如鏡見形。五蘊既明,三家會合,精氣與神,長養活潑,上下流通,何難解脫。」金母曰:「解脫非難,難在定慧。身心大定,便生智慧,智慧既生,解脫亦易。欲明解脫,先除六賊,耳不聽聲,目不視色,身不濁污,意不著物,鼻不妄嗅,口不貪食。六賊既空,五蘊自明,受想行六賊:識,如鏡見形。五蘊既明,三家會合,精氣與神,長養活潑,上下流通,何難解脫。」 堂內修持是由靜坐過程中學習暫時剔除眼、耳、鼻、舌、身、心的感知,回歸自體與天地的精氣神合一,達到五蘊清明、身心定靜,進而明瞭道的真理,定靜是智慧的開端

  13. 四、紫天地堂配祀神─三清道祖與地母元君 • 紫天地堂主祀王母娘娘(附圖1),主要配祀神為三清道祖(圖2)、地母元君(圖3),此外還有玉皇大天尊、九天玄女、玄天上帝、天上聖母、觀音佛祖等43位神尊。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合稱為三清道祖,道教以三清道祖為道教最高神祇。紫天地堂特奉請三清道祖為配祀神,其職能為祖寓天盤、道炁存,主修內竅智慧,回歸道之本體、宇宙之根源,且有道教徒應不忘本之意。 • 地母元君是四御中的第四位天帝,是主宰社稷、五嶽、山林、川澤、河海,具神皆為地祇,均轄之,在《禮記。郊特性》云:「地載萬物,天垂象,取材於地,施法於天。」說明地母元君是大地之母,代表著母性與靈性的孕育。神格實為崇高,中國民間對地母的崇祀時代久遠,因遠古以來人民因崇敬地載萬物之恩。紫天地堂奉請地母元君的主要意涵在象徵生化萬物、涵養萬類,帶來大地的沉穩寧靜與無限的包容。

  14. 附圖1:紫天地堂主神─天上王母娘娘金身

  15. 附圖2:紫天地堂配祀神─三清道祖

  16. 附圖3:紫天地堂主神─地母元君

  17. 附圖4:紫天地堂諸神全景

  18. 附圖5:農曆七月十八王母娘娘寶誕之祝壽神祇附圖5:農曆七月十八王母娘娘寶誕之祝壽神祇

  19. 五、紫天地堂母娘信仰與修行 • 宗教也需要符合時代的變遷,神佛的感通力才能與人性接軌。近年來乩身執行法務的表現也漸漸產生變化,現代的乩的表現已轉為靈乩或是聖乩的方式。在修道上,要提升修道者本身靈、心靈、道德的層次,是身心靈的合一和自在,進而再與道、宇宙的本體合一,而且是真實存有的精神和肉體的狀態,是已經脫離了神鬼之間,領悟萬物整體與和諧的境界。乩也不會再是神靈附體的工具,利用靈修精進個人修為,提昇靈性高度,在與神佛平行的頻率中的交換訊息。同時訓練乩身自我意識的控制以及注重現實生活中的通感與應用,維持靈通的的感應能力,擴充與神靈溝通的廣度與深度,更重要的是修持個人心性與修為,帶入宗教文化的核心價值,進而圓滿溝通人與神的靈性世界。 • 靈修的方法上以靜坐為主,強調修心、與道合一與神靈的教育,著重身、心、靈全面的照顧。身在於練習氣脈運行以健體養身,心、靈則要達到修心、定靜的工夫,最後能夠以靈帶心,以心領體,達到身心靈合一的養生效果,不僅能維持靈性的敏感度,也是人與神合一的最佳修持狀態。

  20. 在這靈修過程中,與母娘之間的密契經驗有絕對的關係,在母娘的靈知系統中,「受苦經驗」是母娘系統修行中常見的情形,而且已變成重要的學習基礎與過程。在療癒過程中了解「受苦」的有相當多的面相,而且在母娘系統的學習過程中「受苦」是相當重要的課題之一。在這靈修過程中,與母娘之間的密契經驗有絕對的關係,在母娘的靈知系統中,「受苦經驗」是母娘系統修行中常見的情形,而且已變成重要的學習基礎與過程。在療癒過程中了解「受苦」的有相當多的面相,而且在母娘系統的學習過程中「受苦」是相當重要的課題之一。 • 首先,在受苦經驗中與母娘產生靈性上的連結,如何面對考驗、磨練,不斷從母娘的靈知感通上學習跨越與成長。從療癒上來說,這都是皈依母娘信仰的過程,是與母娘之間的感通力、教義法門的領悟程度是信徒決定母娘信仰的關鍵。在學習中將受苦轉化成母娘信仰中的結構基礎,「苦」不需要從生命中去除,它也是構成生命的要素,如何將苦轉化為生命中的一部分,將它變成滋養生命的養份,幫助身、心、靈的成長,最終將會轉化為甜美。

  21. 六、母娘靈性救贖與教育的場域 • (一)紫天地堂信眾分析 紫天地堂內的主要信眾多為大學青年學子、社會中堅份子構成,平均年齡約為40歲,是人員組織相當年輕的廟宇。成員平均學歷大學以上,大部分服務於科技業、廣告業、醫療業、網路業、大眾傳播等尖端產業,教育水準也達到大學、碩士等級,以下為紫天地堂信眾分析表(詳見表1)。表1:信眾分析表 共20位(請參閱論文集)

  22. (二)紫天地堂問事解厄 • 紫天地堂以靈通為主要服務方式,主理聖事者(靈乩)為兩位師兄、一位師姊,平均年齡40歲,大學教育程度,工作為資訊業與醫療業。服務方式主要溝通信眾屬於任何靈性上的問題,甚至可追溯各人過往以及家族問題,藉由靈性溝通來改善現狀。紫天地堂靈乩的表現方式已經跳脫過去傳統的模式,理性的溝通與傳達,而且不將傳統宗教教條視為束縛,反而將教義以更理性、符合現代社會觀點作解釋,而且能實際應用在生活中,將母娘的靈性教育實際應用與展現。 • 在宗教醫療上也是堂內重要的靈性活動之一。常有正統中、西皆束手無策的民眾來訪,希望藉由靈療來改善身體問題。堂內應用儀式作為轉化與象徵意義來建立求助者的信心,靈的轉化更是靈療的重要方式,增強對母娘神力的信心,改善與療癒了身體的病痛與不適,靈療也是堂內宗教療癒相當重要的一環。 • 紫天地堂透過乩身理性的傳達,增加了信眾的說服力,創造了信眾直接與母娘對話的可能性,如此深入人心進而產生人神感通的效果,能根據信眾實際需求,適切的傳達訊息以及指引方向

  23. (三)在地化的社區服務 • 在地社區服務上,紫天地堂每年農曆七月舉辦普度法會。有形上提供社區居民普渡儀式的服務,同時將提供普渡之用的白米、罐頭、生活用品廣捐所需的慈善或療養單位,將普渡救世的觀念實質化,回饋真正所需之人。 • 在無形上則是布施焰口、引渡超脫地區亡靈之所需,母娘聞聲救苦,慈悲無限。同時,不定期舉辦社區慈善園遊會,免費義剪、兒童團康活動、警消防治宣導、資源回收獎勵活動等,能促進里民交流,傳揚母娘精神。

  24. 七、結論 在臺灣,廟宇中常見的靈乩辦事已成為撫慰受苦心靈之間的中介,靈乩與宗教也許無法改變受苦者所身處的現實環境以及處境,但卻可以在心理上建立另外一種依靠的力量。雖然它來自於儀式或是靈乩的言行,但卻讓人內心堅強,給予繼續往前走的力量。在臺灣靈乩現象並不是正規的宗教行為,但我們不能否認,它在民間以及人心建立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卻有少數宗教團體以各種特殊儀式、花俏課程以及療癒心靈為號召,實際上卻是以欺騙方式詐取金錢,使人陷入更深的泥沼中,這是我們未來可以再關心注意、深入分析探討的議題。紫天地堂在週美庄也已經13年的時間,借由教義、軌儀、經典、修練、神秘感建立信仰,信眾對於母娘的慈悲智慧、敬畏和靈性的提升內外兼具。母娘信仰不只是「復古收圓」,更是尋求內在修持境界與神、道的合一,尋回自我在宇宙中的定位,在累世的自我中超越自我,尋回真實本體,同時重新建立與世界宇宙的關係,進而與天地合為一,達到終極身心自在的境界。廟務營運至今,母娘的智慧話語開啟靈性的大門,為年輕的一代對於生命、靈性教育帶來新的方向,對於年長者的帶來心靈撫慰與精神的支持。十多年來信眾所認同母娘的靈力感通,是足以支撐紫天地堂繼續經營的重要動力。

  25. 謝謝您的聆聽!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