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思考中国教育改革 —— 复杂性、系统性、科学性

思考中国教育改革 —— 复杂性、系统性、科学性. 蒲蕊 武汉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今天的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改革涉及面更广、关联度更高,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难度更大。 如何认识中国教育改革?以什么样的方式思考教育改革?以什么样的路径推进教育改革?对这些根本性问题的理性分析与深刻思考就显得尤为必要。. 教育改革的复杂性. 现阶段,中国教育改革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逐渐成为一个广泛的社会问题;

Download Presentation

思考中国教育改革 —— 复杂性、系统性、科学性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思考中国教育改革——复杂性、系统性、科学性思考中国教育改革——复杂性、系统性、科学性 蒲蕊 武汉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2. 问题的提出 • 在我国,今天的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改革涉及面更广、关联度更高,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难度更大。 • 如何认识中国教育改革?以什么样的方式思考教育改革?以什么样的路径推进教育改革?对这些根本性问题的理性分析与深刻思考就显得尤为必要。

  3. 教育改革的复杂性 • 现阶段,中国教育改革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逐渐成为一个广泛的社会问题; • 教育改革不仅涉及到教育系统本身,更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家庭等方方面面,涉及到包括政府、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商业性组织、中介机构等多元主体; • 教育改革是一个超级复杂系统,必须用复杂的观点和思维方式看待教育改革、推进教育改革。

  4. 教育改革所处环境复杂 • 任何研究都不能将研究对象孤立、封闭起来,也不能使研究对象脱离其所处的环境; • 思考中国教育改革的目标、任务,选择中国教育改革的路径和方法也不能离开其所处的国内外环境。

  5. 教育改革所处环境复杂 • 一方面,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 另一方面,今天的中国社会已经进入全面社会转型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 •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6. 教育改革所处环境复杂 •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政府与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 • 政府与社会关系:政社分开,鼓励社会各方面参与,支持社会组织发展; •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扩大省级政府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

  7. 教育改革主体的复杂性 •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教育改革主体已经呈现出类型多元、层次复杂的趋势; • 教育改革的主体已经从单纯的国家主体、政府主体转变为国家、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企业、中介组织、社区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

  8. 教育改革主体的复杂性 • 学校、社会组织、家长、专家学者、商业性组织在教育改革决策、教育改革实施、教育改革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 • 中国教育改革主体的复杂多元性,必然要求教育改革要满足多元主体的教育需求和利益诉求,也必然导致教育改革中各个主体互相牵涉、互为动力,进而增加教育改革的复杂性和任务的艰巨性。

  9. 教育改革目标的复杂性 • 这种复杂性一方面体现在教育改革目标前提性假设和价值取向上: • 教育改革目标的确立必然涉及到前提性假设。这种前提性假设不仅涉及到对人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对教育与人、社会之间关系的认识,也涉及到对“公平与效率”、“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统一性与多样性”、“共性与个性”等基本问题的认识。

  10. 教育改革目标的复杂性 • 这种复杂性还体现在教育改革目标本身: • 如何协调教育改革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 如何整合教育改革的宏观目标、中观目标、微观目标? • 如何处理好国家、政府、学校、学生与家庭等不同利益主体的教育改革目标。

  11. 教育改革面临问题的复杂性 • 这种复杂性不仅体现在由于信息社会、全球化以及中国社会整体转型变革所引发的新问题、新挑战,还体现在教育系统内部; • 现阶段,不同层面、不同区域、不同改革主体面临的改革问题和改革重点有所不同。

  12. 教育改革面临问题的复杂性 • 有学者指出:不同区域通过改革促进教育均衡面临的问题是不同的: • 东部地区:巩固并发展“以强带弱”的成效和经验,将发展差异转化为发展资源,预测并有效解决“高位均衡”意义上的新问题; • 中部地区;真正解决区域和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和质量水平上的差异,走出“片追”的价值误区,把教育优势转化为振兴本土的经济优势; • 西部地区:外援撤出后如何实现自主的可持续发展,经济脱贫如何迅速转化为教育脱贫等问题。

  13. 以一种复杂性思维方式思考教育改革、推进教育改革以一种复杂性思维方式思考教育改革、推进教育改革 • 把现阶段的教育改革放在中国整体转型变革的社会环境以及全球化背景中来认识; • 在动态发展中认识教育改革: • 改革是“过程”而不是“事件”,并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改革方案,根据教育改革的客观环境、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不断调整、修整改革的目标、任务、方案和推进方式。

  14. 教育改革的系统性 • 现阶段,教育改革中许多问题的解决往往涉及多个部门职责,涉及多种政策配套,涉及多方利益调整,因此,靠原来的单项改革或局部突破的方式已经难以奏效; • 必须重视教育改革的系统性,用系统思维、全局意识认识教育改革,用普遍联系的观点设计教育改革,用统筹兼顾的方式推进教育改革。

  15. 顶层设计与地方自主 • 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需要顶层设计: • 利益格局日益复杂,不同改革事项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矛盾问题相互交织,单项改革自身也难以深入; • 必须由国家从最高战略层面加强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对教育改革的全局进行系统思考和总体指导,将每一项具体的改革都要放在“系统性”改革全局进行考察。

  16. 顶层设计与地方自主 • 重视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并不意味着忽视地方的自主性,相反,地方和基层自主性的发挥和主动参与,正是顶层设计目标实现与否的重要保证; • 一些教育改革中所面临的问题、要解决的问题是没有现成答案的,仅仅靠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 对于国家层面的大规模教育改革来说,要取得改革的成功并得到切实的支持,就必须摆脱单纯依靠“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线性思维逻辑,吸取两者的优点,在系统范围内谋求改进共同行动的方法。

  17. 多元主体利益 • 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下,我国三十多年来的教育改革已经改变了过去国家作为一元主体包办教育的格局,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办学、投入、管理教育已经成为一种现实状态; • 正确认识教育改革中的不同利益个体、不同利益群体,审视不同利益主体相互关系的合理性与和谐性; • 在维护广大人民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兼顾多方面、不同层次主体的利益。

  18. 多元主体利益 • 在处理多种教育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时,必须优先考虑的是学生发展的利益和国家民族利益的需要; • 尤其应重视社会和教育中的农村学生和家庭、女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家庭等弱势群体,采取有效制度化途径,充分保障他们的利益,使他们能够充分、自由地表达利益诉求。

  19. 教育改革系统内部与外部 • 必须把教育改革放在整个社会改革的宏观视野中设计和推进,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进行统筹谋划; • 重视中国教育改革与西方经验的交流,充分考虑本国教育的实际和西方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产生和发展的“西方语境” ,有选择性地借鉴西方的经验和理论。

  20. 教育改革的科学性 • 现阶段,中国教育改革所处的环境、面临的问题错综复杂,不仅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以复杂性思维方式和系统观去认识教育改革,设计并推进教育改革,还需要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规划教育改革、实施教育改革、评价教育改革。

  21. 教育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 由于目前教育改革政策制定机制不够完善,咨询议政的渠道多样化不足,教育改革决策中的利益相关者依然缺乏参与权,普通民众参与教育改革决策、影响政策出台的可能性比较小; • 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教育改革决策的程序,在法律、制度上确保在教育改革中利益相关者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22. 提高政府管理能力 • 马克·汉森(Mark Hanson): • 在美国教育改革以往的实践中常见的情景是:管理者可以指点任何反映当时学区政策的事情:小队教学、个别教学、复式教学或杰出者阅读方法。人们还未提出过硬的数据来支持管理者的论点,因为通常几乎没有什么可用于支持一种方法优于另一种方法的明确而可信的证据。深信者基于多少有点表面的合法性,说:‘这对儿童和你(指教师)来说是最好的,干少了就意味着没能尽到专业人员的职责。’

  23. 提高政府管理能力 • 进一步提高政府管理能力,增强其教育改革行为和改革指导的科学性; • 政府应避免教育改革行为和指导上的随意性,使教育教学改革、政府对教育改革的指导以及学校改进在基于科学的结论上进行; • 政府不仅要对学校执行教育改革政策和方案的情况进行监督,还应该在教育改革中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专门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

  24. 教育改革试点先行 •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要更好地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教育不改不行,但是,教育乱改也不行; • 现阶段的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既涉及体制机制的突破,涉及思想观念更新,更涉及各方利益调的整,许多问题没有现成答案; • 为了确保教育改革的科学有效,降低改革的风险,必须坚持教育改革试点先行。

  25. 谢谢! Thank you!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