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3

建立我国 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准入制度

建立我国 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准入制度. 贾建平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 2005.6. 主要内容. 神经内科分会成立后工作回顾 神经内科专科医师标准 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培养基地. 神经内科分会成立后工作回顾. 设立行业 交流平台. 神经内科专科 科制度建设. 会员制度建设. 专科医师培养细则. 医师网络. 杂志期刊. 卒中单元认证体系. 学术会议. 神经内科基地 认证评价细则. 省市级神经科医生调研. 行业专科制度建设. 神经内科分会 讨论 卫生部两次 修订. 神经内科住院医师 / 专科医师培养细则. 拟定行业 专科制度.

kynt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建立我国 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准入制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建立我国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准入制度 贾建平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 2005.6

  2. 主要内容 • 神经内科分会成立后工作回顾 • 神经内科专科医师标准 • 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培养基地

  3. 神经内科分会成立后工作回顾 设立行业 交流平台 神经内科专科 科制度建设 会员制度建设 专科医师培养细则 医师网络 杂志期刊 卒中单元认证体系 学术会议 神经内科基地 认证评价细则 省市级神经科医生调研

  4. 行业专科制度建设 神经内科分会 讨论 卫生部两次 修订 神经内科住院医师/ 专科医师培养细则 拟定行业 专科制度 神经内科住院医师/ 专科医师培养基地细则

  5. 行业专科制度建设过程

  6. 制定神经内科专科制度的目的 • 塑造规范、系统的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培养与认证模式; • 保障神经内科医师队伍专业素质的稳步提高; • 提高国内神经内科整体诊疗水平; • 与国际神经内科医师培养模式接轨,便于国际间交流与合作;

  7. 二次修订后神经内科专科细则特点 • 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培养细则更加突出二级学科培养模式和特点; • 将原先“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培养阶段”名称改为“专科和亚专科培养阶段”; • 将神经内科临床和理论学习内容分为基本标准和较高标准两个等级; • 基地细则规定更符合中国国情,切实可行,便于推广。

  8. 第一部分神经内科专科医师/住院医师培养细则(前1~3年专科医师培养阶段)第一部分神经内科专科医师/住院医师培养细则(前1~3年专科医师培养阶段)

  9. 总则 • 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培养分为两个阶段:即三年专科医师培养阶段和三年亚专科医师培养阶段。 • 专科医师培养阶段侧重于对神经内科、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学及其他神经内科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临床技能的培养。 • 亚专科医师培养是在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神经内科医师的专业理论与技能,造就不仅能诊治神经内科常见病,而且能诊治神经内科疑难病、危重病的专门人才。本细则适用于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培养的第一阶段。

  10. 一、培养目标 通过全面、正规、严格的培养,使被培养者在完成规定的培养内容后达到神经内科专科医师水平,能比较正确的诊治神经内科常见病和急症,并具有一定的科教研的能力。

  11. 二、培养方法 • 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培养的第一阶段为3年,接受训练的培养以满足临床实践工作需要为核心,采取神经内科与相关临床科室轮转的方式,分别从临床实践和理论知识两个方面进行培养。

  12. 1. 临床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

  13. 2. 理论培养内容和要求 注:理论培养内容应为治学与授课两种形式相结合

  14. 三、培养内容与要求 (一)神经内科(18个月) 1.轮转目的 初步掌握神经科常见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定位、定性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原则。

  15. 2. 基本标准 1) 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16. 2) 基本技能要求

  17. 3. 较高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18. 2)临床知识及较高技能要求 • 在基本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炎性、变性疾病和癫痫诊治原则,脑电图改变,影像学表现,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19.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 • 能阅读专业外文文献和进行简单的医学英语对话。能对实习和见习医生进行专业理论指导。在上级医生指导下可从事一定的科研工作。

  20. (二)神经内科ICU或急诊室: 5个月 1.轮转目的 熟悉神经内科ICU或急诊室常见疾病的诊疗规程,着重掌握多脏器功能衰竭、癫痫持续状态、高颅压及脑疝的诊断与急救。了解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

  21.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22. 2) 基本技能要求 • 能熟练进行心肺复苏和气管插管的操作; • 能掌握呼吸机正确使用方法。

  23. (三)心脏内科: 3个月 1.轮转目的 初步掌握心脏内科常见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正确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熟悉心脏内科物理检查及心电图结果分析。

  24.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25. 2)基本技能要求

  26. (四)呼吸内科: 3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呼吸内科常见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熟悉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像学改变;能正确分析血气分析、痰培养等检查结果;熟悉抗菌素的应用。

  27.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28. 2)基本技能要求

  29. (五)内分泌科:1个月 1. 轮转目的 掌握糖尿病治疗用药原则和胰岛素使用方法。了解糖尿病饮食疗法,熟悉食物热卡计算及快速血糖测定方法。重点掌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及处理原则。

  30.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31. 2)基本技能要求

  32. (六)神经外科: 2个月 1. 轮转目的 了解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33.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34. (七)医学影像科: 1个月 1. 轮转目的 掌握系统的、正规的CT、MRI读片方法和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神经影像学表现。

  35.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36. (八)神经电生理: 2个月 1. 轮转目的 掌握神经电生理检查方法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熟悉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37.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38. (九)神经病理: 1个月 1. 轮转目的 掌握周围神经、肌肉活检的适应症及标本取材,了解常见周围神经系统和肌肉病的主要病理学表现。

  39.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40. 第二部分 神经内科专科医师/住院医师 培养基地细则

  41. 神经内科培养基地细则内容 基本条件 师资条件 科室规模 医疗设备 人员配备 医疗质量 医疗工作量 专科指导医师条件 相关科室或实验室

  42. 科 室 规 模 基本 条件 • 总床位数≥40张以上,床位使用率≥85%,床位周转率≥15%。门诊诊室≥3间。 • 收治住院病人数≥1500人次; • 年门诊量(包括急诊)≥5000人次; • 年急诊量≥1000人次;

  43. 诊疗疾病范围 基本 条件 • 疾病种类及例数 • 临床诊断技术操作的种类 和例数

  44. 1)疾病种类及例数

  45. 2)临床诊断技术操作的种类和例数 肌肉、神经组织活检 ≥100例次 操 作 种 类 腰椎穿刺术 ≥各50例次

  46. 基本 条件 医疗设备 神经内科所在医院应配备设备 神经内科培养基地专有设备 X 线摄片机、 CT、MRI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 、 PCR仪、快速血糖自动测定仪、便携式B超机、 十二导联心电图机、生命体征监护仪、呼吸机、 除颤起搏器、微量注射泵、中心供氧接口 脑电图仪、肌电图仪、 诱发电位仪、电测听仪、 彩色经颅多普勒

  47. 基本 条件 医疗工作量 保证受训医师在培养阶段的医疗工作量 急诊工作期间能够日接诊患者≥20名 门诊工作期间能够日接诊患者≥30名; 病房工作期间能够日管理病床≥5张;

  48. 基本 条件 医疗质量 • 神经内科病人临床诊断符合率入院与出院临床诊断符合率≥90%;临床与病理≥85%; • 神经内科病人临床治愈率≥90 %; • 神经内科病人并发症发生率≤10%; • 神经内科病历书写符合规范,甲级病历率≥95 %;

  49. 基本 条件 相关科室或实验室 • 神经内科基地所在医院应有较强技术实力的相关科室,如神经外科、内科、外科等。 • 具有CT、MRI等神经影像学,肌电、脑电等神经电生理,及可检测临床血液、生化、微生物、免疫、分子生物学项目的临床检验科室及配套设备和相应的技术人员。

  50. 神经内科培养基地师资条件 • 科室人员配备 • 专科指导医师条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