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第五章 滴定分析法 ( 容量分析法 ) 概述 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 物质的量浓度与滴定度 )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标定 (定义、分类方法)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

第五章 滴定分析法 ( 容量分析法 ) 概述 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 物质的量浓度与滴定度 )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标定 (定义、分类方法)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 知识点回顾. 习题解析. 20. 解:. f =6-1=5, 当 P =95% 时, F 表 =5.05. 注意: 对于两组数据间的比较,可属于双边检验。此时虽查的置信度为 95% ,但所做统计推断的置信度为( 1-2 α =90% ). 由于 F < F 表 ,故这两种方法的精密度无显著性差异。. 21. 解:. 当 P =95% 时, t 表 =2.26.

kyr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五章 滴定分析法 ( 容量分析法 ) 概述 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 物质的量浓度与滴定度 )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标定 (定义、分类方法)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滴定分析法(容量分析法)概述 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物质的量浓度与滴定度)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标定 (定义、分类方法)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 知识点回顾

  2. 习题解析 20. 解:

  3. f=6-1=5, 当P=95%时,F表=5.05 注意:对于两组数据间的比较,可属于双边检验。此时虽查的置信度为95%,但所做统计推断的置信度为(1-2α=90%) 由于F<F表,故这两种方法的精密度无显著性差异。

  4. 21. 解: 当P=95%时,t表=2.26 由于t > t表,故以95%的置信度判断,该方法不可靠。

  5. 25. 解:两组数据由小到大排列为: 24.26 24.50 24.63 24.73 6.222 6.400 6.408 6.416 一组平行测定数据中,与其他结果相差较大的个别测定值,称为可疑值或异常值。

  6. (1) 当P=90%时,Q表=0.76 由于Q1和Q2均小于Q表,故24.26和24.73这两个数据都不应舍弃。

  7. (2) 当P=90%时,Q表=0.76 由于Q1大于Q表,而Q2小于Q表,故6.222应舍弃,而6.416不应舍弃。

  8. 27. 解:(1)

  9. 查表有t95%,3=3.18 ,t95%,2=4.30

  10. (2)121.771 121.781 121.787 121.803 当P=95%时,G表=1.46 由于G > G表,故以95%的置信度判断,该数据应舍弃。

  11. (3) 当P=95%时,t95%,5=2.02 由于t > t表,故两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

  12. (4)

  13. (5)

  14. 28. 解: (1) 57.6+17.4+0.3=75.3 (2) 0.0325×5.10×60.1÷140 =0.071154=0.0712 (3) (4) pH=10.58,[H+]=10-10.58=2.6 ×10-11

  15. 10. 解:加入盐酸后,碳酸钾和氢氧化钾均转化为氯化钾,过量的盐酸由氢氧化钾中和后全部转化为氯化钾,故所得残渣为氯化钾。 由于生产的氯化钾的物质的量即等于K+的物质的量,也等于Cl-的物质的量,故有两种方法求解KCl的质量。

  16. nHCl= nCl-= nKCl=1.000 ×46.00 ×1.000 ×10-3 =0.04600mol KCl的摩尔质量为74.55g.mol-1, mKCl= nKClMKCl = 0.04600×74.55 =3.4293=3.429g

  17. 11. 基准试剂氯化钠,如不做任何处理,用来标定硝酸银溶液的浓度,结果会偏高。 氯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水而潮解,用来标定硝酸银时消耗的体积就增大,从而使得硝酸银溶液的浓度偏高。

  18. (1) 正误差 (2) 负误差 (3) 负误差 (4) 结果混乱 (5) 负误差 (6) 无影响 (7) 结果混乱 (8) 负误差 (9) 正误差 (10) 负误差

  19. 第六章 酸碱滴定法 (Acid-Base Titrimetry) 酸碱质子理论 水溶液中弱酸(碱)各型体的分布 酸碱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 酸碱缓冲溶液 酸碱指示剂 强酸(碱)和一元弱酸(碱)的滴定 多元酸碱的滴定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19

  20. 共16学时 酸碱滴定法是以溶液中的酸碱反应为基础的定量分析方法。由于络合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沉淀平衡都受到溶液酸度的影响,故酸碱平衡是四大化学平衡的基础。 本章重点: (1)酸碱平衡理论(质子平衡和分布系数) (2)各类酸碱溶液的pH值计算方法 (3)各类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 20

  21. HA(酸) A-(碱)+ H+ 共轭酸碱对(只差一个质子) 第一节 酸碱质子理论 一、基本概念 酸——溶液中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 碱——溶液中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 酸碱半反应: 21

  22. 反应中HA失去一个质子生成其共轭碱A-;或者碱A-得到一个质子转变成其共轭酸HA。酸碱半反应就是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转变过程。反应中HA失去一个质子生成其共轭碱A-;或者碱A-得到一个质子转变成其共轭酸HA。酸碱半反应就是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转变过程。 酸碱的定义是广泛的,可以是中性分子,也可以是阳离子或阴离子。 同时,酸与碱是相对的,与本身和溶剂的性质有关。 22

  23. 举例

  24. 如: 如: 如: H2O 中性分子,既可为酸,也可为碱 HCO3-既为酸,也为碱 (两性物质) A- + H+ 特点: 1)具有共轭性 2)具有相对性 3)具有广泛性 HA 24

  25. 酸1 碱2 酸2 碱1 酸碱反应的实质: 1.两个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转移 2.由两个酸碱半反应组成 例:HCl在水溶液中的解离 25 简化:

  26. 例:HCl与NH3的反应 酸1 碱2 酸2 碱1 • 质子的转移是通过水合质子H3O+的媒介作用完成。 • 水分子既能接受质子,也能提供质子,故其为 • 酸碱两性物质。 26

  27. 酸1 碱2 酸2 碱1 水分子的解离 27

  28. 例:盐的水解反应 28

  29. 二、 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活度常数和浓度常数) 平衡常数:衡量酸碱反应进行的程度。 酸碱反应 活度常数 弱酸: 弱碱: 在稀溶液中,通常将溶剂的活度视为1。 29

  30. 水: (25 ℃) Ka、 Kb 、Kw表示在一定温度下,酸碱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组分活度之间的关系,称为活度常数,是温度的函数。 30

  31. 活度、活度系数和浓度常数 1、活度(a)与浓度(c)的关系 实际溶液中 i 离子的活度为: i:活度系数 活度系数:表示实际溶液和理想溶液之间偏差的大小 如已知 氢离子的平衡浓度,则计算式为: 31 单位: mol·L-1 中性分子的活度系数

  32. 浓度常数:若各组分以浓度表示,则 与温度和离 子强度有关 32

  33. 在酸碱混合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氢离子的活度是用pH计测得的,而其他组分仍用浓度:在酸碱混合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氢离子的活度是用pH计测得的,而其他组分仍用浓度: 与温度和离子强度有关,该常数在实用中较为方便。 33

  34. 三、酸碱的强度、共轭酸碱对Ka与Kb的关系 1. 酸碱的强度 酸的强度:给出质子的能力 碱的强度:接受质子的能力 与溶剂接受或给出质子的能力有关 酸: 碱: 结论:Ka和Kb 的大小是衡量酸碱的强度 Ka越大,HA的酸性越强 Kb越大,A-的碱性越强 34

  35. 共轭酸碱对 2. 共轭酸碱对的Ka与Kb的关系 酸: 碱: 35

  36. 结论: KaKb =[H+] [OH-]=Kw 或 pKa+pKb=14.00 Ka和Kb 的大小是衡量一种酸或碱的酸碱强度 Ka越大,表明这种酸(如HA)的酸性越强 Kb越大,表明这种碱(如A-)的碱性越强 一种酸的强度越大(Ka越大),其相应的共轭碱的碱性(Kb)越小,反之亦然。 36

  37. 在水溶液中,HClO4、H2SO4、HCl和HNO3等都是强酸,如果浓度不大,它们在水中能完全解离,故显示不出它们之间酸强度的差别,所以H3O+是水溶液中实际存在的最强酸的形式。它们的共轭碱、、Cl-和都是极弱的碱。同理,OH-是水溶液中最强碱的存在形式。在水溶液中,HClO4、H2SO4、HCl和HNO3等都是强酸,如果浓度不大,它们在水中能完全解离,故显示不出它们之间酸强度的差别,所以H3O+是水溶液中实际存在的最强酸的形式。它们的共轭碱、、Cl-和都是极弱的碱。同理,OH-是水溶液中最强碱的存在形式。 37

  38. 酸式解离 多元酸碱各级解离常数的大小关系 -H+,Ka1 -H+,Ka2 +H+,Kb3 +H+,Kb2 -H+,Ka3 +H+,Kb1 碱式解离 38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