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1

第五章 镇静催眠、 抗癫痫药和精神障碍治疗药

第五章 镇静催眠、 抗癫痫药和精神障碍治疗药. Sedative-hypnotics, Antiepileptics and Drugs for Psychiatric Disorders. 第一节 镇静催眠药 ( Sedative-hypnotics ). 镇静催眠药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物,使人的紧张、焦虑和失眠等精神过度兴奋状态受到抑制,从而平静地进入睡眠状态。. 镇静催眠药分类. 苯二氮卓类药物 巴比妥类药物 其它类药物. 一、苯二氮卓类药物 (Benzodiazepines). 苯二氮卓类药物镇静催眠抗焦虑的首选药,也有中枢性肌肉松弛、抗惊厥等活性。.

kyri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五章 镇静催眠、 抗癫痫药和精神障碍治疗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镇静催眠、抗癫痫药和精神障碍治疗药 Sedative-hypnotics, Antiepileptics and Drugs for Psychiatric Disorders

  2. 第一节 镇静催眠药(Sedative-hypnotics) 镇静催眠药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物,使人的紧张、焦虑和失眠等精神过度兴奋状态受到抑制,从而平静地进入睡眠状态。

  3. 镇静催眠药分类 苯二氮卓类药物 巴比妥类药物 其它类药物

  4. 一、苯二氮卓类药物(Benzodiazepines) 苯二氮卓类药物镇静催眠抗焦虑的首选药,也有中枢性肌肉松弛、抗惊厥等活性。

  5. (一)苯二氮卓类药物的发展(The Development of Benzodiazepines )

  6. (二)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作用机理(Action Mechanism of Benzodiazepines ) 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的抑制性递质,它至少作用于两种不同类型的GABA 。 GABA受体与Cl-通道相偶联,当GABA受体激动时,Cl-通道开放的数目增多,Cl-进入细胞内数量增加,产生超极化而引起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减少中枢内某些重要神经元的放电,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 当苯二氮卓类药物占据苯二氮卓受体时,则GABA更易打开Cl-通道,导致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厥和中枢性肌松等作用。

  7. (三)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母核为1,3-二氢-5-苯基-2H-1,4-苯并二氮卓-2-酮。 A环为苯环,其7位引入吸电子基能增强活性,NO2>CF3 >Br>Cl;苯环被其它杂环如噻吩、吡啶等取代,活性下降。 B环为七元亚胺-内酰胺结构,是产生药理作用的基本结构;1位的取代基不是活性必需的;2位一般是羰基;3位被羟基取代,活性不影响,但能较快清除。 C环为苯环不是与受体结合所需要,但可提高药物分子的亲脂性或与受体结合的立体相互作用。 苯基的2’引入吸电子基(Cl>F>Br>NO2>CF3>H) ,活性增强。 在1,2或4,5位并入杂环,对受体具有高度亲和力,活性增强。

  8. (四)苯二氮卓类的立体化学 稳定,活性强

  9. (六)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体内代谢(Metabolism of Benzodiazepines ) 苯二氮卓类药物在体内代谢主要在肝脏中进行。 体内代谢包括1位N-去甲基、C3位上羟基化、苯环酚羟基化、氮氧化合物还原、1,2位开环。

  10. Metabolism of Diazapam

  11. 地西泮(Diazapam) 7-氯-1,3-二氢-1-甲基-5-苯基-2H-1,4-苯并二氮卓-2-酮,又名安定。 7-Chloro-1,3-dihydro-1-methyl-5-phenyl-2H-1,4-benzodiazepin-2-one 主要用于治疗焦虑症和一般性失眠,以及用于抗癫痫和抗惊厥,也用于震颤及肌肉痉挛,口服可作麻醉前给药,静注可用于全麻的诱导。

  12. 地西泮的合成 I II

  13. 地西泮中杂质(去甲西泮)的鉴定 去甲西泮 红色

  14. 地西泮的稳定性 地西泮在一般条件下稳定,遇酸或碱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1,2位和4,5位的水解。 口服地西泮后,在胃酸作用下在4,5位发生可逆性水解反应。当开环化合物进入肠道,因pH升高,又闭环成原药。

  15. 硝西泮和氯硝西泮的水解 当7位和1、2位有强吸电子基团存在时,水解反应几乎都在4,5位进行。硝西泮和氯硝西泮活性较强可能与此有关。

  16. 三氮唑和咪唑类苯二氮卓类体内稳定性 三氮唑和咪唑类二氮卓类1,2位并合杂环,水解稳定性增加,活性较强可能与此有关。

  17. 前体药物Ro-7355 肽酶 前药Ro-7355 水溶性 邻甘氨酰氨基二苯甲酮

  18. 艾司唑仑 6-苯基-8-氯-4H-[1,2,4]-三氮唑[4,3-α]-1,4-苯并二氮卓,又名舒乐安定。 本品镇静催眠作用比硝西泮强2.4~4倍,用量小,毒副作用小。 适用于焦虑、失眠、紧张、恐惧以及癫痫大小发作和术前镇静等。

  19. 艾司唑仑的稳定性 艾司唑仑在1,2位并合三唑环,使1,2位水解稳定性增加,因而增加了药物的化学稳定性和代谢稳定性,也增强了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 酸性条件下,室温可发生4,5位的可逆性水解。

  20. (七)新型苯二氮卓受体激动剂 苯二氮卓类药物与苯二氮卓受体结合没有选择性,它们具有耐药性、停药后反跳现象、依赖性、精神运动损害和残余效应等不良反应。因而镇静催眠药正逐步从非选择性向高效、高选择性、低毒副作用的方向发展。 新型苯二氮卓受体激动剂(第二代苯二氮卓类药物)不具有苯二氮卓类结构特征,半衰期短,疗效好,副作用小。

  21. 唑吡坦(zolpidem) 唑吡坦为咪唑并吡啶类化合物,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以其作为主要的镇静催眠药。它可选择性作用于苯二氮卓受体亚型BZR1(ω1受体),而对BZR2(ω2受体)亲和力很差,对外周苯二氮卓受体亚型无亲和力,因而具有高度选择性。

  22. 佐匹克隆(zopiclone) 佐匹克隆为吡咯环酮类化合物增强,激动GABAA受体,增强GABA抑制作用。

  23. 二、巴比妥类药物(Barbiturates)

  24. (一)巴比妥类药物的结构和分类(Structure and Class of Barbiturates) 由于具有丙二酰互变异构及内酰胺-内酰亚胺(Lactam-Lactim)互变异构,形成烯醇型呈酸性(pKa=4.12),故称巴比妥酸。

  25. 巴比妥类药物 巴比妥酸本身无治疗作用,当5位上的两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时才出现活性。 不同的取代基,起效快慢和作用时间不同。

  26. 巴比妥类药物分类

  27. 巴比妥类药物副作用 巴比妥类药物有很强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并可延伸至呼吸中枢,且易产生耐受性和习惯性,并且服药后次日有头晕和疲倦等副作用。

  28. (二)巴比妥类的构效关系与体内代谢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and Metabolish of Barbiturates) 巴比妥类药物属于非特异性结构类型药物,其作用强弱、快慢、作用时间主要取决于药物的理化性质,与药物的酸性解离常数、油水分配系数和代谢失活过程有关。

  29. 1. 酸性解离常数对药效的影响 巴比妥类药物以分子形式透过生物膜,因而要求解离度小。 巴比妥酸和5位单取代巴比妥具有较强的酸性,在生理pH7.4条件下,几乎全部电离,故口服时不易被吸收,吸收后也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中枢,因此无镇静、催眠作用。 5,5-二取代或1,5,5-三取代巴比妥类药物,分子中只存在内酰胺-内酰亚胺互变结构,酸性减弱(pKa=7-8)在生理pH7.4条件下,具有相当比例的分子态药物,不仅可以口服吸收,也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中枢,产生镇静、催眠作用。

  30. 巴比妥类药物在pH7.4时解离状况 名称 pKa 分子态药物% 离子态药物% 巴比妥酸 4.12 0.05 99.95 5-苯基巴比妥酸 3.75 0.02 99.98 苯巴比妥 7.29 43.70 56.30 海索比妥 8.40 90.91 9.09

  31. 2. 油水分配系数对药效的影响 巴比妥类药物有一定的亲脂性才能穿透血脑屏障,到达作用部位,发挥镇静、催眠作用。因此,药物必须有一个适当的油水分配系数。 人的中枢神经系统lgPi约为2.0。巴比妥类药物的lgP约为1.8。 对巴比妥酸进行结构修饰 ,可改变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

  32. 巴比妥类药物的结构修饰 5位C上的修饰 N上的修饰 2位碳上的O的修饰

  33. 5位C上的修饰 C5上必需有二个取代基,且其碳原子总数必须在4~9之间,使lgP保持一定比值,才有良好的镇静催眠作用。 当碳原子总数为4时,出现镇静催眠作用,7~8时作用最强,大于9时作用下降甚至出现惊厥。

  34. N上的修饰 若在5,5-二取代巴比妥酸氮原子上引入甲基,其结果不仅降低了解离度,而且增加了脂溶度。例如海索比妥,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属于超短时巴比妥类药物。 若在二个氮原子上都引入甲基,则产生惊厥作用。

  35. O上的修饰 若2位碳上的氧原子以其电子等排体硫取代,即为硫代巴比妥类,虽然解离度增加,但是脂溶性增加。 例如硫喷妥,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属于超短时巴比妥类药物。

  36. 3. 代谢过程对药效的影响 巴比妥类药物的代谢方式主要是在肝脏的生物转化,其中包括5位取代基的氧化、氮上脱烷基、2位脱硫、水解开环等。 代谢结果使药物脂溶性下降,在脑内的浓度降低,失去镇静催眠作用。 未经代谢的原形药物可自肾小管重吸收再发挥作用。

  37. 5位取代基的氧化 5位取代基的氧化是巴比妥类药物代谢的主要途径。根据5位取代基氧化难易程度,作用时间不同。

  38. 水解开环

  39. 2位脱硫

  40. 氮上脱烷基 氮上的脱烷基反应进行的比较缓慢,而有些脱烷基化产物排泄比较缓慢从而在治疗过程中产生蓄积作用。

  41. (三)巴比妥类药物的一般合成法(Synthesis of Barbiturates ) I II III

  42. (四)巴比妥类药物的化学性质 巴比妥类药物为环酰脲类,分子中具有二酰亚胺结构,因而具有弱酸性、可水解性。

  43. (1)巴比妥类分子呈弱酸性 巴比妥类药物分子,存在两个内酰胺-内酰亚胺互变异构质子,呈弱酸性,能溶解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中生成钠盐,但不溶于碳酸氢钠。 此类钠盐不稳定,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析出巴比妥类沉淀。

  44. (2)巴比妥类药物的可水解性 巴比妥类含有环酰脲,非常容易发生水解开环反应,水解反应速度及产物与pH及温度有关。 在低pH的溶液中比较稳定,随pH升高,水解反应加速。

  45. 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 化学名:5-乙基-5-苯基-2,4,6-(1H,3H,5H) -嘧啶三酮,又名鲁米那。 5-Ethyl-5-phenyl-2,4,6-(1H,3H,5H)-pyrimidine-trione 本品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失眠、惊厥和癫痫大发作。

  46. 苯巴比妥的合成 II I III

  47. 苯巴比妥的化学性质 苯巴比妥呈弱酸性,能溶解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中生成钠盐,但不溶于碳酸氢钠。 其钠盐水溶液与酸性药物接触或吸收空气中的CO2,可析出苯巴比妥沉淀。 放置过久易产生2-苯基丁酰脲沉淀,水解速率与温度有关。 苯巴比妥钠通常制成粉针称为注射用苯巴比妥钠供药用,以免水解失效。

  48. 三、其它类药物(Miscellaneous) (一)醛类 (二)氨基甲酸酯类 (三)喹唑酮类

  49. 水合氯醛 前药 三氯乙醇 活性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