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第十二章 东北区

第十二章 东北区. 教学重点 :. 阐明东北区的资源与环境特征和资源优势。 阐明东北区农业、工业等布局的特征和发展前景。 指出东北区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环境与自然特征. 一、东北区的范围 二、自然地理条件 三、资源优势. 一、东北区的范围. (一)行政区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介于 38°43´N ~ 53°33´N , 118°53´E 一 135°05´E 。 面积: 78.8×10 4 km 2 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8.2%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二章 东北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二章 东北区 教学重点: 阐明东北区的资源与环境特征和资源优势。 阐明东北区农业、工业等布局的特征和发展前景。 指出东北区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2. 第一节 环境与自然特征 一、东北区的范围 二、自然地理条件 三、资源优势

  3. 一、东北区的范围 • (一)行政区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介于38°43´N~53°33´N,118°53´E一135°05´E。 面积:78.8×104km2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8.2% 2005年总人口10 757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23%

  4. (二)泛东北区 从经济区的角度来定义的。包括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4盟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

  5. 二、自然地理条件 • (一)地表结构 • 1、水绕山环的地形 • (1) 山地和平原面积大约相等 • (2) 大部分岭脊海拔高1000~1500米左右,缺巍峨的高山。

  6. (3) 山脉走向以NNE为主(华夏向)。西北部的大兴安岭北段,东南部的长白山地。 • (4) 小兴安岭与两列NNE向山脉构成了半圆形的马蹄形盆地,环抱东北平原。即三面环山,平原中开。

  7. 2、 三山环绕内的东北平原

  8. 3、火山规模大、时代新

  9. 五大连池 长白山火山群

  10. (二)冷湿性森林与草甸草原的特征 东北地区自然景观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存在,是自然景观构成中最重要的一面,并广泛地影响着各种自然地理要素。1、寒温带、温带季风气候(1)基本特征:a 寒冷而漫长的冬季b 温暖湿润而短促的夏季c有一年一熟的农作物生长季d 有效的降水量

  11. A 地理位置因素a纬度 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气温最低、最寒冷的区域。b相关位置 北面——为北半球的寒极,即“维尔霍扬斯克—奥伊米亚康”。 西面——为蒙古高原。 东北面——素称“太平洋冰窖”的鄂霍次克海。c 海陆位置 (2)成因

  12. B 大气环流(为直接因素) 冬季: a近地面环流:东北地区直接受蒙古高压的控制,处在高压前部,盛行西北风。 b高空环流:属东亚大陆型环流,主要是西风槽中的一槽一脊型(大气长波)槽脊从西面向东面移动,为西北气流。 二西北气流叠加在一起,风力强劲,气候寒冷干燥

  13. A植被特征(1)植物种属并不丰富,森林分布为全国最广。(2)植物种类有自东南向西北减少的趋势。(3)植被具有一定的过渡特征。 欧亚大陆温带草原的最东端;寒温带针叶林的最南端;温带夏绿林的最北端。(4)地带性植被有向南偏移的趋势。 与同纬度的同类型植被相比,草原大约偏南3˚,针叶林偏南3.5˚ ,针阔叶混交林偏南2.5˚。 2、广泛分布的森林和草甸草原

  14. B 组成区系(1)长白山区的植被 以红松阔叶林为代表。(2)达乌里区系植被 以兴安落叶松为主。(3)蒙古区系植被 以松嫩平原的植被为主。

  15. 3、肥沃的土壤 特点: (1)类型复杂 包括了寒温带的寒棕壤;温带暗棕壤、黑土、黑钙土;白浆土、草甸土、沼泽土等。 (2)有机质、腐殖质丰富。

  16. (3)具有明显的纬度与经度分布规律。

  17. 4、广泛分布的冻土 冻土对东北自然景观的影响: 气候,增强了寒冷程度;森林沼泽化;“醉林”现象;冰缘地貌;春汛;“冷浆”现象。

  18. 三、资源基础

  19. 第二节 产业基础和经济发展 一、农业基地建设 二、以重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基地建设

  20. 一、农业基地建设 • (一)基础条件 • 1、土地资源 (1)数量多 耕地面积192×104hm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9.7%,人均全国最高。相当于全国人均的2倍。集中分布于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 (2)质量好 有机质或腐殖质丰富,具有深厚的暗色表土层,土壤肥沃。

  21. (3)可垦地多 可垦荒地约有667×104hm2,荒地平坦开阔,便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东北区北部宜农荒地分布

  22. 2、气候条件 • 地跨三个温度带 • 大部分属湿润、半湿润地区

  23. 粮食商品率高,经济作物比重大,是本区农业的特点。(1)粮食作物 主要的粮食作物是玉米、小麦、水稻、高粱等。 玉米:以松辽平原最集中,——是中国的玉米生产带。水稻:水稻在东北种植历史较短。但发展快。现已成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小麦:以春小麦为主。 (二)商品粮基地

  24. (2)经济作物东北区的经济作物占总播种面积的25%左右,其中大豆占15%。 大豆:大豆生产在东北区农业中占有特殊的重要的地位。种植历史久,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产量占全国大豆总产量的45%左右,出口率50%。历史上是世界商品大豆重要产区之一。(3)以农舍饲为主的畜牧业产奶量占全国1/4,是我国主要的产奶区。(4)我国最大的木材产地

  25. 日本北海道铃木牧场

  26. (一)以钢铁工业为主的冶金工业基地我国第一个重工业基地。1、钢铁工业鞍山钢铁联合企业是东北钢铁工业的核心。以鞍钢、本钢为主,包括大连钢厂、抚顺、北满等钢厂。是我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1)铁矿类型多,储量大。(2)分布集中,含硫少,易采选。(3)矿区交通方便,开发条件好。(4)冶金辅助原料丰富,锰矿储量大,居全国第一。2、有色金属工业(一)以钢铁工业为主的冶金工业基地我国第一个重工业基地。1、钢铁工业鞍山钢铁联合企业是东北钢铁工业的核心。以鞍钢、本钢为主,包括大连钢厂、抚顺、北满等钢厂。是我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1)铁矿类型多,储量大。(2)分布集中,含硫少,易采选。(3)矿区交通方便,开发条件好。(4)冶金辅助原料丰富,锰矿储量大,居全国第一。2、有色金属工业 二、以重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基地建设

  27. 以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为中心的机械工业基地以沈阳、齐齐哈尔为主,形成机床、重型机械、冶金设备、矿山设备生产基地。 以长春、大连为中心,形成行走机械制造中心:汽车(长春)、内燃机车、船舶(大连)、铁路客车(长春)、拖拉机、收割机(佳木斯、四平)等。 以哈尔滨为中心,形成动力机械制造业基地:水电、火电发电机组等。 主要困难是产品结构单一,装备陈旧,技术投入不足,产品滞销,行业亏损面广。 (二)机械制造工业

  28. 1、煤集中分布于西部和东部。2、石油1959年9月26日,松嫩平原的大同长垣上开采出原油,从此诞生了大庆。结束了中国贫油的历史。21世纪东北油田仍然是我国的重要石油生产基地。储量和产量长期约占全国的1/2,是我国最大的储油区和产油区。 主要集中在大庆油田占80%,其次是辽河油田。石油在北部,天然气在南部。为开采和加工工业的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能源基地

  29. (三)化学工业以大庆、吉林、辽阳、大连、盘锦、抚顺为主的化工工业基地。石油加工能力占全国29%,以硫酸、纯碱、烧碱、硼酸为主的基本化工原料工业,以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材料、精细化工、橡胶加工等为主的化学工业在全国有相当的优势。化工产值占全国的12.6%。以石油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可成为全区最具有潜力的支柱产业。(三)化学工业以大庆、吉林、辽阳、大连、盘锦、抚顺为主的化工工业基地。石油加工能力占全国29%,以硫酸、纯碱、烧碱、硼酸为主的基本化工原料工业,以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材料、精细化工、橡胶加工等为主的化学工业在全国有相当的优势。化工产值占全国的12.6%。以石油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可成为全区最具有潜力的支柱产业。 (四)轻工业

  30. 三、交通运输、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一)比较发达的综合交通运输网 在东北区的交通运输网中,铁路居主要地位,约有70多条,营业里程占全国的28%。铁路密度达125 km/km2,高于全国57 km/km2的水平。纵横交织的铁路连接着全区各主要城市和工矿中心。 东北区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公路总长已达14×104 km,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形成不同层次的辐射公路网。 以大连港为中心,以及营口、丹东、锦州港的海上运输已展开。 管道运输主要是从运输大庆、扶余油田的石油至东北、北京各炼油厂,部分经大连鲇鱼湾港外运。

  31. (二)邮电通讯业 目前综合通讯能力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电话普及率低,长途电路不足,农村通讯严重落后,管理机制和服务质量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32. 四、对外开放与边境贸易发展 (一)东北区具有对外开放的优越区位 周边有俄罗斯、蒙古、朝鲜,与韩国、日本也相距不远。从世界地缘角度看,我国东北区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蒙古、朝鲜半岛、日本共同构成“东北亚经济圈”。东北区正处于这一经济圈的中部,为本区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南部形成了以大连为中心的港口群,在北部形成了满洲里陆上最大口岸。 (二)图们江地区开发 图们江部分河段是中、朝、俄三国界河。以图们江口为中心,以900 km为半径,可以到达东北亚各国。图们江下游地区处于东北亚地区的中央部位,它是我国从陆路进入日本海的惟一水路通道,也是实现东北亚各国的区域经济互补的重要结合点和经济联系的枢纽。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将“小金三角”定义为图们江经济区,把“大金三角”定义为图们江经济开发区。图们江开发一般指“小金三角”的经济开发。

  33. 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基础:丰富多样的资源;雄厚的经济基础;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开放空间。 2007年8月20日,国务院批复《东北地区振兴规划》,《规划》明确了东北地区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和能源保障基地等目标,为东北诸城确定了“更高”的发展目标。

  34. 东北将共同搭建装备制造业发展合作平台 •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振兴装备制造业也是国家战略之一。按照《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提出的把东北地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的要求,东北旨在联手发展,优势互补,共同搭建装备制造业发展合作平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共同推动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 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鞍山、吉林和齐齐哈尔(下称“七城市”)是东北核心城市。“七城市”面积占东北总面积的22.6%;“七城市” 人口共3613万,占东北总人口的33%; 2006年“七城市”GDP共计1万余亿元,占东北的近58% 。

  35. 大连的造船、鞍山的钢铁、沈阳的制造业、长春的汽车、吉林的化工、哈尔滨的三大动力、齐齐哈尔的重型机械,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       2007年,中国一重集团企业产值达80亿元,是2003年的近5倍。 2007年,鞍钢销售收入达800亿元,是2003年的2.4倍。 2007年,吉林石化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65亿元,2003年这一数字仅为195.7亿元。 …… 

  36. 2007年6月9日,国家发改委、国务院东北振兴办授予沈阳市“铁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称号,这标志着沈阳工业取得了突出的发展业绩。 2007年,哈尔滨的科技创新能力位居全国第九,科技成果数量位居全国第六。 2007年,长春市跻身汽车产能超百万辆的世界八大汽车城市之列。 

  37. 2008年9月,第十万辆“沈阳制造”的宝马将驶向全国。从2003年宝马进驻沈阳,到沈阳成为世界顶级轿车制造基地,中间只用去了短短五年时间。2008年9月,第十万辆“沈阳制造”的宝马将驶向全国。从2003年宝马进驻沈阳,到沈阳成为世界顶级轿车制造基地,中间只用去了短短五年时间。 2003年,沈阳远大集团“白手起家”进军电梯业,2008年远大博林特电梯不仅成为中国第一个进入澳大利亚的电梯品牌,而且在世界120多个国家建立了销售体系。 “沈阳远大集团将在五年之内,实现销售额400亿元,在不远的将来,销售总额将超过1000亿元。”沈阳远大集团提出未来的发展目标 。

  38. 在国家16类重大装备项目中,大连市在6个领域大有作为,沈阳在10个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大连在大型船舶、内燃机车、散料输送、冶金设备、组合机床及自动线、风电整机、工业制冷设备、轴承等重要领域中,居国内同行业第一。在国家16类重大装备项目中,大连市在6个领域大有作为,沈阳在10个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大连在大型船舶、内燃机车、散料输送、冶金设备、组合机床及自动线、风电整机、工业制冷设备、轴承等重要领域中,居国内同行业第一。 沈阳在数控装备和数控系统、大型施工机械、大型薄板冷热连轧成套设备、大型露天矿设备、大型乙烯成套设备、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等方面叫响全国。 由装备中国向装备世界迈进 2008年7月10日,中国一重投资23亿元建设铸锻件生产基地,将成为世界最大的铸锻件生产基地。

  39. 思 考 题 1、概括东北区的基本特征。 2、试分析东北地区冷湿性森林与草原景观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4、东北工业基地的发展前景怎样? 5、简述冻土对东北区景观的影响。

  40. 东北区作业: 编制东北地区自然地理综合剖面图。 1、选择剖面方向。选定海拉尔—绥芬河的连线作为剖面方向线。所选择的站点应大致在连线上。 2、按所选剖面方向,绘制综合剖面图。 (1)综合剖面的内容:包括地形、地质(岩性)、气温、降水、植被、土壤等。 (2)方法步骤: ①参照《中国自然地理图集》第97—98页“东北地区”地形图和表1内容个站点的海拔高度数据,画出地形剖面图。(注意水平比列尺与垂直比列尺的适当配合) ②在地形剖面线的下方,用不同颜色和花纹符号给出地质(岩性)变化情况,地质(岩性)资料以及断裂构造资料,可分别从《图集》第25—26页地质图中粗略采集,以及在《图集》第102页中采集。(有条件的可选较大比例尺的地质图)

  41. ③植被、土壤资料可从《图集》第107页“东北地区植被类型及植被土壤区”采集。综合剖面的土壤类型变化情况,可用不同颜色的窄条,绘于地形剖面线下面,而植被类型情况,则以不同的直观符号,绘在地形剖面线的上面。③植被、土壤资料可从《图集》第107页“东北地区植被类型及植被土壤区”采集。综合剖面的土壤类型变化情况,可用不同颜色的窄条,绘于地形剖面线下面,而植被类型情况,则以不同的直观符号,绘在地形剖面线的上面。 ④气温、降水分布曲线(前者用红色、后者用蓝色),绘在剖面图的上方,并与地形起伏线适当隔开。 ⑤综合剖面图要求标出剖面通过的站点名称,可标注在剖面图最上方,并用细线竖直引至地形剖面线的相应位置。 ⑥在剖面图的下方画一表格:纵列按地形、地质(岩性)、植被、土壤的顺序,横向沿剖面方向线,将各要素的分布情况简要注出。 (3)注意事项: ①编图前要线阅读教材和复习讲课内容,在基本掌握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基础上,在绘制剖面图。 ②表中所列的数据资料不一定全部用完,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中一部分。 ③气温降水分布曲线要求尽量平滑、准确,其他符号应用得当,颜色尽量协调,字迹要端正。

  42. 表1 东北区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及年平均气温 地 名 海拔高度(M)年降水量(mm)年平均气温(℃) 漠 河 279.6 401.0 -5.0 呼 玛 177.4 456.6 -2.1 三 河 662.9 344.7 -3.1 瑷 珲 165.8 515.5 -0.5 海 拉 尔 612.9 323.0 -2.1 嫩 江 222.3 467.2 -0.4 博 克 图 738.7 432.3 -1.0 齐齐哈尔 145.9 433.2 3.2

  43. 地 名 海拔高度(M) 年降水量(mm) 年平均气温℃) 安 达 150.5 396.6 3.4 哈 尔 滨 171.7 526.6 3.5 尚 志 190.1 660.6 2.2 牡丹江 241.4 545.9 3.3 绥 芬 河 496.7 566.7 2.3 吉 林 183.4 627.0 4.4 长 春 236.8 571.6 4.9 桦 甸 266.3 746.8 3.9 通 化 402.9 870.7 4.9 宽 甸 260.1 1158.0 6.4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