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品質改善的工具與技術

品質改善的工具與技術. 壹、腦力激盪 貳、品質管理七大手法 參、品質管理新七大手法 肆、 PDCA 循環 伍、品質改善程序 陸、品管圈活動 柒、 5S. 壹、腦力激盪. 腦力激盪 (brain storming) :是一群人在短時間內激盪出很多想法 (idea) 的一種方法。 是一種發掘所有可能的問題及找出所有可能影響問題原因的有效方法。. 貳、品質管理七大手法. 品管七大手法 檢核表 (check sheets) 柏拉圖 (pareto diagrams) 特性要因圖 (cause and effect diagrams)

lajos
Download Presentation

品質改善的工具與技術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品質改善的工具與技術 • 壹、腦力激盪 • 貳、品質管理七大手法 • 參、品質管理新七大手法 • 肆、PDCA循環 • 伍、品質改善程序 • 陸、品管圈活動 • 柒、5S

  2. 壹、腦力激盪 • 腦力激盪(brain storming):是一群人在短時間內激盪出很多想法(idea)的一種方法。 • 是一種發掘所有可能的問題及找出所有可能影響問題原因的有效方法。

  3. 貳、品質管理七大手法 • 品管七大手法 • 檢核表(check sheets) • 柏拉圖(pareto diagrams) • 特性要因圖(cause and effect diagrams) • 管制圖(control charts) • 直方圖(histograms) • 散佈圖(scatter plots) • 層別法(stratification)

  4. 檢核表 1/3 表2.1 點檢用檢核表

  5. 檢核表2/3 表2.2 記錄用檢核表

  6. 檢核表 3/3 圖 2.1 電冰箱外觀之檢核表

  7. 柏拉圖 圖 2.2 柏拉圖

  8. 材料 設備 作業員 方法 特性要因圖 問題或結果 圖 2.5 魚骨圖

  9. 直方圖 • 直方圖在品管上的應用說明於下: • 瞭解分配型態 • 常態型 • 雙峰型 • 削壁型 • 梳型 • 離島型 • 右偏型 • 瞭解製程能力 • 計算產出的不合格率

  10. 常態型 圖 2.9 常態型直方圖

  11. 雙峰型 圖 2.10 雙峰直方圖

  12. 削壁型 圖 2.11 削壁型直方圖

  13. 梳型 圖 2.12 梳型直方圖

  14. 離島型 圖 2.13 離島型直方圖

  15. 右偏型 圖 2.14 右偏分配

  16. 散佈圖 1/5 圖 2.20 完全正相關的散佈圖

  17. 散佈圖 2/5 圖 2.21 正相關的散佈圖

  18. 散佈圖 3/5 圖 2.22 完全負相關的散佈圖

  19. 散佈圖 4/5 圖 2.23 負相關的散佈圖

  20. 散佈圖 5/5 圖 2.24 不相關的散佈圖

  21. 層別法 1/3 • 確定使用層別法的目的。 • 決定層別項目,如依時間別,作業員別,或機器別分層。 • 蒐集數據。 • 比較差異,解析原因。

  22. 層別法 2/3 表2.10 20件專案預算表

  23. 層別法 3/3 圖 2.26 專案大小與預算超出或不足百分比之關係

  24. 參、品質管理新七大手法 • 親和圖法(又稱KJ法)(affinity diagram) • 關聯圖法(relations diagram) • 系統圖法(systematic diagram) • 過程決策計畫圖法(process decision program chart, 簡稱PDPC法) • 矩陣圖法(matrix diagram) • 矩陣數據分析法(matrix data analysis) • 箭頭圖法(arrow diagram)

  25. 親和圖法 • 決定主題。 • 蒐集情報。 • 將情報填製卡片。 • 編組卡片並給予各組卡片適當的標題。 • 繪製親和圖。 • 把親和圖文章化。

  26. 關聯圖法1/3 • 決定主題研究。 • 組成研究團隊,以共同解決問題。 • 找尋影響問題的各種可能原因。 • 將原因間的關係和因果關係以箭頭表示,即形成關聯圖。 • 修正圖形,即再整體討論,若有不足的項目應追加之。

  27. 題目太大 活動範圍牽 涉其他部門 數據 蒐集困難 品管手法 不熟 品管圈活動無 法掌握問題點 找不到理 想的對策 活動 不積極 上司關心 度不夠 圈員 流動率高 關聯圖法2/3 圖 2.28 「品管圈活動無法掌握問題點」關聯圖

  28. 關聯圖法 3/3 • 決定研究主題。 • 組成研究團隊,以共同解決問題。 • 找尋影響問題的各種可能原因。 • 將原因間的關係和因果關係以箭頭表示,即形成關聯圖。 • 修正圖形,即再整體討論,若有不足的項目應追加之。

  29. 圖 2.29 如何做好品管報告之系統圖

  30. 系統圖法 • 確定目的或目標。 • 對欲達到的目的提出手段或策略。 • 評價手段或策略。 對所提出的各種手段或策略需要作評估,而將多餘的淘汰。 • 將擬採行的手段或策略書寫在卡片上。 • 將目的和手段依層次展開,做成系統圖。

  31. 過程決策計畫圖法(又稱PDPC圖) • 集合有關人員,針對欲解決的主題開會討論。 • 從自由討論中,選出必須討論的事項。 • 考慮在實施所選出的事項時,將會有什麼結果,並將之列舉出。 • 評估當前要著手的事項,其可預期的結果,再預測往後應做什麼並採取策略,儘可能將其引導至所預期的結果。

  32. 圖 2.30 舉辦品管研討會之PDPC圖

  33. 矩陣圖法 • 將問題排列成矩陣形式,以找出因子之間的相關程度的方法。 • 一般可分為五種: • L型矩陣 • T型矩陣 • 矩陣圖中關連程度的表示是以 • ◎表示高相關,○表示中相關 • △表示低相關,而X和空白表示無關聯 • X型矩陣 • Y型矩陣 • C型矩陣

  34. 矩陣數據解析法 • 在矩陣圖中,加入數值資料,以進一步做整理的手法 圖 2.32 品管新七手法應用狀況的矩陣數據解析法

  35. 箭頭圖法 1/2 • 列舉必要的作業。 • 將作業名稱寫在卡片上。 • 尋找作業卡片間的順序關係。 • 決定作業卡片的位置。 • 作成箭頭圖。

  36. 箭頭圖法 2/2 圖 2.33 推廣教育訓練計畫箭頭圖

  37. 肆、PDCA循環 1/2 • PDCA循環(PDCA CYLE)是廣泛被實務界應用的持續改善手法。 • 由美國舒華特(Shewant)博士提出。戴明博士在日本大力推廣舒華特(Shewhant cycle)有成,後來日本人將其改稱戴明循環(Deming cycle)。 • 戴明循環包含四個階段:規則(planning),實行(doing),查核(checking)和處置(acting)。

  38. A P C D AP CD 持續改善 PDCA循環 2/2 圖 2.34 戴明(P-D-C-A)循環

  39. 伍、品質改善程序 • 選擇主題 • 掌握現況 • 現況分析 • 擬定改善策略 • 確認策略的有效性 • 作業程序的標準化 • 規劃未來改善行動

  40. 陸、品管圈活動 • 使公司主管成為QCC活動的信奉者 • 統一公司主管對現況問題的認識 • 對圈員給予教育訓練 • 品管圈的成立儀式 • 擬定品管圈活動計畫,務求有效的改善 • 品管圈活動內容的發表

  41. 柒、5S 1/2 • 整理 (seiri) • 整頓 (seiton) • 清掃 (seiso) • 清潔 (seiketsu) • 身美 (shitsuke)

  42. 整理 事 整頓 清掃 、 物 、 地 清潔 人 身美 柒、5S 2/2 圖 2.435S關係圖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