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1

第 16 章 氮 磷 砷

第 16 章 氮 磷 砷. 16-1 元素的基本性质 16-2 氮和氮的化合物 16-2-1 氮 16-2-2 氮的氢化物 16-2-3 氮的含氧化合物 16-2-4 氮的其它化合物 16-3 磷及其化合物 16-3-1 单质磷 16-3-2 磷的氢化物、卤化物和硫化物 16-3-3 磷的含氧化合物 16-4 砷 作业. 16-1 元素的基本性质. 问题: 1 . 根据氮、磷、砷元素的价层电子结构,分析:氮、磷、砷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有何基本特征和常见氧化态?

lan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16 章 氮 磷 砷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16章 氮 磷 砷 16-1 元素的基本性质 16-2 氮和氮的化合物 16-2-1 氮 16-2-2 氮的氢化物 16-2-3 氮的含氧化合物 16-2-4 氮的其它化合物 16-3 磷及其化合物 16-3-1 单质磷 16-3-2 磷的氢化物、卤化物和硫化物 16-3-3 磷的含氧化合物 16-4 砷 作业

  2. 16-1 元素的基本性质 问题: 1.根据氮、磷、砷元素的价层电子结构,分析:氮、磷、砷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有何基本特征和常见氧化态? 2.总结N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成键特征和价键结构。

  3. 16-1 元素的基本性质 1.根据氮、磷、砷元素的价层电子结构,分析:氮、磷、砷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有何基本特征和常见氧化态? 周期表中ⅤA族,价层电子结构为:ns2np3 N PAsSb Bi 非金属 准金属 金属 从非金属 金属完整过渡。 c

  4. 因为np3为半充满的稳定结构,难以失去电子。 又因为获得3个电子变为8电子的稳定结构也困难,所以,以形成共价化合物为其主要特征。 除N、P与活泼金属 可形成少数含N3-、P3-的离子型化合物Mg3N2、Li3N、Ca3N2,且只存在于固体中外,其余难形成-3的离子化合物。 N3-、P3-在水这强烈水解。

  5. 常见氧化态:+3、+5 变化规律: N +5 (+3) HNO2氧化性、NO2-还原性。 P +5 (+3) H3PO3还原性。 As +3 +5 As2O3、As2O5及硫化物。 Sb +3 +5 Bi +3 (+5) +5价的Bi有极强氧化性: 5BiO3- + 2Mn2+ +14H+ == 2MnO4- +5Bi3+ + 7H2O 从上到下低价趋于稳定

  6. P区: 从上到下低价趋于稳定,高价显示出极强的氧化性。 如:HBrO4氧化性强于HClO4。 H2SeO4氧化性强于H2SO4。 这是因为四、六周期P区元素,由于3d10、4f14d 填充,使效核电荷增加,核对外层电子吸引力增大,外层电子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惰性电子对效应。

  7. 16-1 元素的基本性质 2.总结N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成键特征和价键结构。 • N除形成键外,易形成p-pπ键(包括离域π键)。 • N最多只能形成4个共价键,即配位数不超过4。 • N可以以sp3、sp2、sp杂化成键。

  8. 16-2 氮和氮的化合物16-2-1 氮 问题: 1.从N2结构说明为什么N2特别稳定?N2特别稳定是否说明N元素的化学性质特别不活泼? 2.你能否根据N2分子的结构,理解和设计生物固氮的原理和途径?

  9. 16-2-1 氮 1.从N2结构说明为什么N2特别稳定?N2特别稳定是否说明N元素的化学性质特别不活泼? • N≡N 三键,且有两个键能较大的π键,从电子云结构看,π电子云在外围,N2发生反应需先打开键能大的π键,所以更难,因此特别稳定。

  10. N2稳定性说明n原子的成键能力强,化学活泼性高,即恰恰是N原子的活泼性的表现。N2稳定性说明n原子的成键能力强,化学活泼性高,即恰恰是N原子的活泼性的表现。 • N2特别稳定性可作为惰性气体,用于避免氧化的保护性气氛。 • N2的液化温度低,液氮用作冷冻剂。

  11. 16-2-1 氮 2. 你能否根据N2分子的结构,理解和设计生物模拟固氮的原理和途径? 大气中的分子态氮被还原成氨,这一过程叫做固氮作用。没有固氮作用,大气中的分子态氮就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12. 地球上固氮作用的途径有三种:生物固氮、工业固氮(用高温、高压和化学催化的方法,将氮转化成氨)和高能固氮(如闪电等高空瞬间放电所产生的高能,可以使空气中的氮与水中的氢结合,形成氨和硝酸,氨和硝酸则由雨水带到地面)。地球上固氮作用的途径有三种:生物固氮、工业固氮(用高温、高压和化学催化的方法,将氮转化成氨)和高能固氮(如闪电等高空瞬间放电所产生的高能,可以使空气中的氮与水中的氢结合,形成氨和硝酸,氨和硝酸则由雨水带到地面)。 据科学家估算,每年生物固氮的总量占地球上固氮总量的90%左右,可见,生物固氮在地球的氮循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3. 生物固氮是依靠某些微生物(如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和蓝绿藻类,通过生物催化剂-固氮的作用,在常温常压,温和条件下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固氮酶中含有过渡金属与氮分子形成的分子氮配合物。生物固氮是依靠某些微生物(如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和蓝绿藻类,通过生物催化剂-固氮的作用,在常温常压,温和条件下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固氮酶中含有过渡金属与氮分子形成的分子氮配合物。

  14. 模拟生物固氮原理: 去掉(2p) 2成键电子,使N2键级 降低。 N2 使2p反键轨道得到电子,使N2键级 降低。 氧化法 还原法

  15. 模拟生物固氮: N2分子与过渡金属(特别是ⅧB族金属)形成的配合物,不仅有经典的σ配位键,还有π反馈键,即过渡金属的d电子向N2分子的π*反键分子轨道上转移,由于π*反馈轨道上电子密度增加,导致N≡N 的键级减小, N≡N 键变得松弛,因此N2分子被活化。

  16. 16-2-2 氮的氢化物 问题: 1. 从NH3分子的结构总结NH3有哪些主要性质? 2. 总结铵盐的性质及热分解规律。 3.联氨和羟氨的性质与氨比较有何不同? 4.氢叠氮酸的价键结构怎样?氢叠氮酸及叠氮化物有何主要性质?

  17. 16-2-2 氮的氢化物 1. 从NH3分子的结构总结NH3有哪些主要性质? • 加合性 (N上的孤电子对); (碱性及形成配合物) • 还原性(-Ⅲ的N); • 取代反应(三个H)。  N H H H

  18. 16-2-2 氮的氢化物 2. 总结铵盐的性质及热分解规律。 性质: 易溶性;水解性;不稳定性(易分解)。 热分解规律: 挥发性非氧化性酸铵盐

  19. 催化剂 非挥发性,非氧化性酸铵盐 氧化性酸铵盐

  20. 16-2-2 氮的氢化物 3.联氨和羟氨的性质与氨比较有何不同? 联氨和羟氨可分别看成是氨中的H被-NH2和-OH取代的产物。 N2H4中N为-2,NH2OH中N为-1,所以: • 碱性: NH3 > N2H4 > NH2OH KbӨ:1.7710-5 8.510-7 6.610-9 • N2H4、NH2OH均具有氧化还原性 NH3只有还原性

  21. 氧化还原性强弱: P517-518元素电势图看出: N2H4:酸中强氧化剂,弱还原剂; 碱中强还原剂,弱氧化剂。 NH2OH:酸中强氧化剂,强还原剂; 碱中强还原剂,弱氧化剂。 但因为氧化反应的速率慢,均只作还原剂使用。作还原剂的氧化产物为N2,不给体系引入杂质。

  22. 16-2-2 氮的氢化物 4.氢叠氮酸的价键结构怎样?氢叠氮酸及叠氮化物有何主要性质? 结构P524图:与H相连的N以sp2杂化,中间的N以sp杂化。

  23. 氢叠氮酸的性质: ①弱酸性。一元弱酸,HN3的水溶液与碱或活 泼金属作用生成叠氮化物。 ②氧化还原性。N的氧化数为-1/3,处在中间 氧化态。 ③HN3在水溶液中会发生歧化而分解。 ④不稳定易分解。受到撞击发生爆炸。

  24. 16-2-3 氮的含氧化合物 问题: 1. NO、NO2在结构和性质上有哪些不同? 2. HNO2和HNO3在性质上有何不同? 3.HNO3与金属的反应在产物上有哪些规律?硝酸盐的热分解产物有哪些规律?

  25. 16-2-3 氮的含氧化合物 1.NO、NO2在结构和性质上有哪些不同? • 结构:P525-526表16-2 NO中N以sp杂化轨道成键,一个σ键,一个π键,一个三电子π键。 NO2中N以sp2杂化轨道成键,2个σ键,一个Π33 c

  26. NO的性质: ① 还原性,NO易被O2氧化为NO2。 与Cl2、Br2反应: 2NO+Cl2 === 2NOCl(氯化亚硝酰) ② NO低温易二聚为N2O2,或与NO2形成 N2O3 。 N2O3为HNO2的酸酐。 ③ NO可作配体形成亚硝酰配合物。 FeSO4+NO===[Fe(NO)]SO4 [Fe(CN)5NO]2-与S2-显紫红色,用于鉴定 S2-离子。

  27. NO : 汽车尾气中的 NO 会造成大气的公害。大气中的氧可将NO 氧化为 NO2,但在低浓度条件下的氧化速率极慢。这使得某些大都市上空的 “光化学烟雾” 长期弥漫, NO 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祸首。 NO作为一种新型生物信号分子,广泛分布在人体内的神经组织中,在心、脑血管调节、神经传递、免疫调节大呢感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生物学工功能。

  28. NO气体还具有治疗哮喘和关节炎,抵御肿瘤,杀死感性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的能力。三位美国药理学家由于发现NO的药理作用而获得1998年诺贝尔医学奖。 Ferid Murad Robert F. Furchgott Louis J. Ignarro

  29. 冷却 2NO N O (红棕色) (无色) 2 2 4 ③ 溶于水 NO2的 性质: ①强氧化性,NO2是比硝酸还强的氧化剂。 ②低温可聚合成无色的N2O4: ④ 用碱吸收

  30. 16-2-3 氮的含氧化合物 2. HNO2和HNO3在性质上有何不同? • HNO2为一元弱酸。 HNO3为强酸。 ②HNO2有氧化还原性,酸中是较强的氧化剂,碱中为中强还原剂(盐)。 HNO3具强氧化性。 ③NO2-可作配体形成配合物。

  31. 16-2-3 氮的含氧化合物 3.HNO3与金属的反应在产物上有哪些规律?硝酸盐的热分解产物有哪些规律? HNO3与金属反应规律: ①被HNO3溶解,形成可溶性盐,如:Ca、Zn、Ag、Cu等; ②易被浓HNO3钝化,如:Al、Fe、Cr等; ③与HNO3作用形成不溶性氧化物,Sb、Sn、Mo、W等; 不与HNO3作用,如Au、Pt、Ir、Ru、Rh、Ti、Nb、Ta等。

  32. HNO3被还原产物的一般规律: 不活泼金属:如Cu 浓硝酸 NO2 稀硝酸 NO 活泼金属:如Zn 稀硝酸 N2O 极稀硝酸 NH4+ 规律:HNO3越稀,金属越活泼, HNO3 被还原的氧化值越低。

  33. + + + Zn 4HNO ( ) Zn(NO ) 2NO 2H O 浓 3 3 2 2 2 + + + Cu 4HNO ( ) Cu(NO ) 2NO 2H O 浓 3 3 2 2 2 + + + 3Zn 8 HNO ( 1 : 2 ) 3Zn(NO ) 2NO 4H O 稀 3 3 2 2 + + + 3Cu 8HNO ( ) 3Cu(NO ) 2NO 4H O 稀 3 3 2 2 · + - 1 4Zn 1 0HNO ( ,2mol L ) 较稀 3 + + N O 5 H O 4Zn(NO ) 2 2 3 2 + 4Zn 1 0HNO ( , 1 : 10) 很稀 3 + + 4Zn(NO ) NH NO 3H O 3 2 4 3 2

  34. 硝酸盐的热分解产物规律: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硝酸盐生成相应的亚硝酸盐: 电位顺序在Mg和Cu之间的硝酸盐生成相应的氧化物: 电位顺序在Cu以后的最不活泼金属的硝酸盐生产相应的金属。

  35. 16-2-4 氮的其它化合物 问题: 1. 周期表中的元素可以形成几种类型的氮化物?这些氮化物有何主要性质? 2.能否从N、P原子结构的差异分析:为何二者卤化物的水解产物不同?

  36. 16-2-4 氮的其它化合物 • 周期表中的元素可以形成几种类型的氮化物?这些氮化物有何主要性质?

  37. 16-2-4 氮的其它化合物 2.能否从N、P原子结构的差异分析:为何二者卤化物的水解产物不同? • NCl3中N的价电子层没有可利用的d轨道,原子体积又较小,不能接受水分子中氧原子中孤对电子的进攻,相反是氮原子的孤对电子进攻水分子 中的氢原子,而NCl3中正电性较大的Cl亲电子能力强,易接受水中氧原子的进攻,水解产物为NH3和HOCl(HClO): NCl3+3H2O=NH3+HOCl

  38. PCl3的水解反应则是水分子中的氧原子进攻P,并且P原子有可以利用的3d空轨道,可以接受OH-的孤对电子,水解产物为H3PO3和HCl: PCl3+3H2O=H3PO3+3HCl

  39. NCl3与PCl3的水解机理不同。

  40. 16-3 磷及其化合物16-3-1 单质磷 问题: • 单质磷有几种同素异性(形)体?能否从它们结构的不同说明它们化学活泼性的大小顺序? • 为什么白磷有极高的化学活泼性?

  41. 16-3-1 单质磷 • 单质磷有几种同素异性(形)体?能否从它们结构的不同说明它们化学活泼性的大小顺序? 单质磷与单质氮不同,因为P为第三周期元素,形成p-p键的能力弱,所以单质磷是P原子以单键结合所形成的多原子分子。

  42. 磷有10种同素异形体,主要是白磷、红磷、黑磷。磷有10种同素异形体,主要是白磷、红磷、黑磷。 白磷 黑磷

  43. 红磷

  44. P 白磷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红磷

  45. 化学活泼性:白磷 > 红磷 > 黑磷 因为P4为四面体 结构,每个P原子以三个单键与相邻的三个邻原子相连。三个单键几乎为纯p轨道成键,键角应为90°,但实为60°,使之成为张力分子,所以特别不稳定,化学活泼性高,而红、黑磷的张力已得以缓和,因此活泼性降低,稳定性增加。

  46. 16-3-1 单质磷 • 为什么白磷有极高的化学活泼性? • 白磷晶体是由P4分子组成的分子晶体,P4分子呈四面体构型,P-P之间以单键结合,且P-P键几乎为纯P轨道成键,而纯P轨道间的夹角应为90°,而实际仅有60 °,化学活泼性高。 • P4分子中的P-P键弱,易于断裂,使白磷在常温下有很高的化学活性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