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纺织产业的现状、机遇、挑战、出路和中国纺织科技工作者面临的任务

纺织产业的现状、机遇、挑战、出路和中国纺织科技工作者面临的任务. 姚穆 西安工程大学 名誉校长 中国工程院 院士. 一、纺织产业的现状. 1. 全球纺织纤维加工总量 7900 万吨。 2. 中国是全球纺织第一大国,年加工纺织纤维 4000 万吨。棉、苎麻、山羊绒、蚕丝、黏胶纤维、涤纶、锦纶、腈纶、维纶、氨纶纤维产量均为全球第一。. 3. 中国纺织产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 1 )传统的支柱产业:供给了全国人民的需求(从 30 年前全国每人每年发数尺布票到敞开供应全国人民的需求)。

lar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纺织产业的现状、机遇、挑战、出路和中国纺织科技工作者面临的任务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纺织产业的现状、机遇、挑战、出路和中国纺织科技工作者面临的任务纺织产业的现状、机遇、挑战、出路和中国纺织科技工作者面临的任务 姚穆 西安工程大学 名誉校长 中国工程院 院士

  2. 一、纺织产业的现状 • 1. 全球纺织纤维加工总量7900万吨。 • 2. 中国是全球纺织第一大国,年加工纺织纤维4000万吨。棉、苎麻、山羊绒、蚕丝、黏胶纤维、涤纶、锦纶、腈纶、维纶、氨纶纤维产量均为全球第一。

  3. 3.中国纺织产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 (1)传统的支柱产业:供给了全国人民的需求(从30年前全国每人每年发数尺布票到敞开供应全国人民的需求)。 • (2)重要的民生产业:不仅供应需求,直接从业人员2200万人,间接从业及相关人群1亿人。 • (3)国际贸易中有重要竞争力的产业:中国出口纺织品服装的贸易额占全球纺织服装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 • (4)在材料等产业中形成有重要创新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给许多其他产业和国家重要工程提供了基础材料。 • 4. 中国已经是全球的纺织教育大国

  4. 二、纺织产业面临的机遇 • 1. 纺织纤维加工总量还将大增 • 联合国预测2050年全球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将达到2.53亿吨,是2011年的3.2倍。(1980年到2011年由3800万吨增至7900万吨,只是2.03倍)。 其中: • 2050年服装用纺织品加工纺织纤维量将为4150万吨,占16.4%。 • 2050年家用纺织品加工纺织纤维量将为4100万吨,占16.2%。 • 2050年产业用纺织品加工纺织纤维量将为17050万吨,占67.4%。

  5. 2. 产业用纺织品将包括建筑、土工、交通、机械、农、林、牧、渔、航空、航天、医疗、卫生等16大类、400多中类、上万小类,供应其他许多产业的重要材料来源。

  6. 三、中国纺织产业面临的挑战 • 1. 纺织纤维原料资源紧缺 • (1)当前,纺织纤维原料大量依赖进口。棉纤维进口约占30%,绵羊毛进口量约占85%,山羊绒进口量约占10%,黄麻进口量近100%,黏胶纤维浆粕进口量70%以上,合成纤维石油化工原料进口量90%。 • (2)全球人口暴增。联合国发布预测2050年全球人口94亿,粮食需求紧迫,耕地紧缺。中国2009年起已由粮食净出口国转变为粮食净进口国。18亿亩耕地红线。 • (3)合成纤维现用的石油天然气化工原料,联合国预测2050年全球枯竭。 • 纺织纤维资源必须另觅出路。

  7. 2. 中国纺织加工劳动成本显著上升,成本优势已丧失。 • (1)目前,中国纺织加工劳动成本是南亚、东南亚的4~6倍。 • (2)“十二·五”规划,期间“最低工资翻番”。 • 3. 纺织加工其他成本优势不再。 • (1)中国电源成本上升(美国电价折人民币0.37元/度,国内0.5~0.8元/度)。 • (2)运输成本、污水处理成本、辅料成本大幅上升。 • 4. 原料价格波动,成本上升。 • 2011年印度20英制支数棉纱出口到中国加关税后售价17800元/吨,比我国棉花价格低。印度棉纯棉坯布九年来已大量出口到中国。

  8. 四、中国纺织产业的出路 • 1. 转型、升级。 • 2. 纺织纤维原料资源另觅出路: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利用“可以再生的、可以降解的、可以循环的、对环境友好的生物质资源”。 • (1)天然纤维尽量不用粮田,不用耕地;利用盐碱地、荒滩地、山坡地种植。首先注重纤维性能质量,其次兼顾产量。 • (2)化学纤维尽量利用现有废弃资源进行再生利用。 • ①黏胶纤维浆粕来源利用:甘蔗渣、桑条、麻秆芯、竹材、稻草、麦草、玉米秆生产。 • ②合成纤维利用玉米秆等废弃生物质材料,用生物工程技术,转化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对苯二甲酸等化工原料生产。

  9. ③开发新型资源: • 聚乳酸纤维。 • 细菌纤维:如醋酸杆菌的纤维素纤维等。 • 海副产品纤维:海藻酸钙纤维、甲壳质或壳聚糖纤维素等。 • (3)废弃纺织品再生利用。

  10. 3. 放弃中低档纺织产品加工,开发高档纺织产品加工生产。 • 重视“高”、“新”、“特”、“精”、“优”; • (1)高性能材料:高强度、高模量、超高强度、超高模量、耐高温、低温不脆,高摩擦因素、低摩擦因素、耐化学腐蚀、耐烧蚀等等; • 芳纶1313、芳纶1414、芳纶14、芳砜纶、超高分子量高强度高模量聚乙烯、高强聚丙烯、聚四氟乙烯膜裂纤维纱、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碳化硅纤维、聚苯硫醚、聚酰亚胺、聚对亚苯基苯并二咪唑等等。 • (2)新功能材料:防水、防油、防污、导湿(导汗)、快干、高吸水、保暖、凉爽、抑菌、抗菌、防臭、防蚊、驱螨、防紫外、远红外辐射、释放氧负离子、导电、抗静电、防电磁辐射、防磁、隔离病菌病毒、隔离毒气、透汽、遮蔽性、生物相容性等等。

  11. (3)特种结构、特种加工: • 纺纱:低扭矩纺纱、嵌入式复合纺纱、柔顺纺纱、聚纤纺纱、空心纱、无捻纱等; • 织造:三维立体梭织;经编针织添纱(经向添纱、纬向添纱、斜向添纱、多向添纱);纬编针织添纱(经向添纱、纬向添纱、斜向添纱、多向添纱);非织造(针刺、水刺、压粘、添纱、缝编);编结(三维立体编结);多向铺纱缝编等等。 • 多层复合:纤维增强基质复合等。 • (4)精美时尚;精细、美观、文化、艺术、时尚、品牌、环保、绿色、健康

  12. (5)优质产品: • ① 超细纤维与特种结构品牌、精美时尚结合:超薄棉织物(300英制支数,508公制支数,织物60克/平方米)液氨丝光色织衬衣;超薄毛织物(500公制支数,织物60克/平方米)提花印花围巾;超细(500公制支数)超薄丝毛蝉翼纱织物服装;超薄苎麻织物(160公制支数,240公制支数)服装;超细涤长丝(25dtex)超薄织物(30克/平方米)。 • ② 高性能纤维与特种结构结合:导弹、火箭、卫星、航天器另件;各种产业专用材料用途;出舱航天服、喷火喉管、轴承套、飞机煞车盘。 • ③ 新功能纤维与特种结构、精美时尚结合:各种功能服装、家用纺织品,各种防护服、隔离服,各种过滤材料,医疗卫生用品。

  13. 4. 科学技术创新 • 高性能、新功能、自动化、节约能源、减少污气污水污物排放、节约用水、减少原料、材料、辅料消耗。 • 5. 延伸产业链 • (1)向前延伸:纺织纤维、纺织纤维原材料。 • (2)向后延伸:最终产品开发、建设最终产品市场。 • (3)延伸服务业。 • (4)工业化与信息化双化融合。

  14. 五、中国纺织科技工作者面临的任务 • 1. 迎接纺织产业转型升级:转变观念、迎接挑战。在祖国面临国际性挑战过程中迎接困难、勇挑重担、潜心工作、贡献力量。 • 2. 工程教育密切结合经济社会需求,为经济社会服务。

  15. 3. 扎扎实实科技创新,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群策群力、多学科结合、协力攻关。 • 开发新原料、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 • 开发高性能、新功能、特种结构、精美时尚的优质产品,结合理念、文化、艺术、时尚,形成品牌,开拓市场。 • 4. 沉着应战、拓展思维、协同作战、迎接全球第六次科学技术大革命,力争作出中国人民的最大贡献。

  16. 管见所及,欢迎批评!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