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浅谈成果地质资料的鉴定与销毁

浅谈成果地质资料的鉴定与销毁. 广东省国土资源档案馆 郑志文. 成果地质资料的鉴定与销毁是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中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因为它的政策性、历史性、复杂性及保密性,使得大部分馆藏机构都不敢开展,加上全国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加大了鉴定销毁的难度,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进行。.

lara
Download Presentation

浅谈成果地质资料的鉴定与销毁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浅谈成果地质资料的鉴定与销毁 广东省国土资源档案馆 郑志文

  2. 成果地质资料的鉴定与销毁是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中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因为它的政策性、历史性、复杂性及保密性,使得大部分馆藏机构都不敢开展,加上全国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加大了鉴定销毁的难度,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进行。成果地质资料的鉴定与销毁是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中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因为它的政策性、历史性、复杂性及保密性,使得大部分馆藏机构都不敢开展,加上全国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加大了鉴定销毁的难度,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进行。

  3. 广东馆2005年之前状况:●入库建账馆藏地质资料档案8000多宗,18万多件。此外还保留馆藏入库建账的复制本资料以外的档案资料。●纸质档案占用了大量的库房空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阻碍了新资料的接收及上架利用, 不利于资料的统计、管理及提供社会利用。●已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

  4. 在省厅提出的“建立一流的数字化档案馆”的目标要求指引下,2005年来开展以下工作:●2005年上半年对馆藏入库建账的复制本资料以外及部分已建账重份地质档案资料进行全面系统清理鉴别,对重份、无保留价值的纸质地质资料进行了集中销毁,历时近6个月。●省厅拨出专款对库房、阅览室及办公场所进行了装修,对旧的供电线路进行了改造,铺设了馆内局域网,建立了电子触摸屏目录检索系统取代了手工卡片查询。●通过对汇交室、整理室、借阅室、办公室的清理布置及对馆藏库房地质档案资料统筹规划,使得全馆面貌焕然一新。在省厅提出的“建立一流的数字化档案馆”的目标要求指引下,2005年来开展以下工作:●2005年上半年对馆藏入库建账的复制本资料以外及部分已建账重份地质档案资料进行全面系统清理鉴别,对重份、无保留价值的纸质地质资料进行了集中销毁,历时近6个月。●省厅拨出专款对库房、阅览室及办公场所进行了装修,对旧的供电线路进行了改造,铺设了馆内局域网,建立了电子触摸屏目录检索系统取代了手工卡片查询。●通过对汇交室、整理室、借阅室、办公室的清理布置及对馆藏库房地质档案资料统筹规划,使得全馆面貌焕然一新。

  5. 1 地质资料鉴定与销毁总体要求 对馆藏入库建账的复制本资料以外及部分已建账重份地质档案资料进行全面系统清理鉴别,依据省内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初步清理剔除严重老化、过期无用、重份多余等已失去保管价值的档案资料,对应清除的陈旧资料作出适当处理,对有保留价值的资料进一步建账整理,管好用好。

  6. 鉴定与销毁档案资料主要包括:●地勘队伍变动撤销后送交的原本、透明图、复制本资料;●地勘单位汇交的多份备用复制本资料及复制更换出的破损资料;●各类综合、编研成果及原本资料、参考资料;●各项地质科技档案资料管理文件、会议材料、规章、资料收发清单、信函等。鉴定与销毁档案资料主要包括:●地勘队伍变动撤销后送交的原本、透明图、复制本资料;●地勘单位汇交的多份备用复制本资料及复制更换出的破损资料;●各类综合、编研成果及原本资料、参考资料;●各项地质科技档案资料管理文件、会议材料、规章、资料收发清单、信函等。

  7. 2鉴定与销毁工作步骤此项工作为第一次进行,无经验可循,省厅及馆领导对此项工作也特别慎重,要求制定相关程序、方案、原则及保密措施,周密计划、认真组织,确保销毁工作万无一失。●在2005年年初,我馆成立了以馆长为组长的地质资料鉴定小组,人数10人,包括外聘的一名原全省地质资料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明确个人的职责,制定了严密的工作方案,从清点、造册、运输、保密、监销(送纸厂造浆销毁)均有专人负责;2鉴定与销毁工作步骤此项工作为第一次进行,无经验可循,省厅及馆领导对此项工作也特别慎重,要求制定相关程序、方案、原则及保密措施,周密计划、认真组织,确保销毁工作万无一失。●在2005年年初,我馆成立了以馆长为组长的地质资料鉴定小组,人数10人,包括外聘的一名原全省地质资料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明确个人的职责,制定了严密的工作方案,从清点、造册、运输、保密、监销(送纸厂造浆销毁)均有专人负责;

  8. ●将工作方案、人员组成等上报主管部门省厅矿管处审查批准,矿管处为此召开了二次专题会议,讨论方案实施细则,形成会议纪要。●由鉴定组专家对地质资料进行鉴定,形成鉴定意见;对拟销毁资料造册,填写销毁原因,并上报省国土资源厅矿管处;对涉及密级资料上报省国土资源厅保密委员会批准。●对经鉴定、审核批准的无保留价值、重份地质资料送纸厂造浆销毁。●将工作方案、人员组成等上报主管部门省厅矿管处审查批准,矿管处为此召开了二次专题会议,讨论方案实施细则,形成会议纪要。●由鉴定组专家对地质资料进行鉴定,形成鉴定意见;对拟销毁资料造册,填写销毁原因,并上报省国土资源厅矿管处;对涉及密级资料上报省国土资源厅保密委员会批准。●对经鉴定、审核批准的无保留价值、重份地质资料送纸厂造浆销毁。

  9. 鉴定、清理处理意见3.1 拟清除销毁档案资料共清理鉴定5069宗,经鉴定小组人员检查复核,造册报送省国土资源厅矿管处审核后进行销毁。主要有以下十二个方面:

  10. (1)1950~1960年地勘队伍撤销留存的资料,大部分严重老化破损或不完整、残缺不全;(2)1980~1990年修复更新换出库房的破损老资料;(3)1950~1980年汇编的各类矿产分布图、矿产图,部分破损的区域地质图等资料;(4)1950~1970年印制的1/50万、1/100万等过期无用的广东省地理地图;(1)1950~1960年地勘队伍撤销留存的资料,大部分严重老化破损或不完整、残缺不全;(2)1980~1990年修复更新换出库房的破损老资料;(3)1950~1980年汇编的各类矿产分布图、矿产图,部分破损的区域地质图等资料;(4)1950~1970年印制的1/50万、1/100万等过期无用的广东省地理地图;

  11. (5)1950~1970年全国地质资料馆及部分省地质资料处汇编矿产资料、资料目录等;(6)1950年~1960年部分矿区破损的地形图磅纸、平板地图等测绘资料;(7)各类地质资料档案资料管理文件、规章、会议材料、资料收发单、帐本、资料借阅登记单等;(8)属广西、海南等省区的老资料;(9)部分矿区勘查设计、年度总结报告等;(5)1950~1970年全国地质资料馆及部分省地质资料处汇编矿产资料、资料目录等;(6)1950年~1960年部分矿区破损的地形图磅纸、平板地图等测绘资料;(7)各类地质资料档案资料管理文件、规章、会议材料、资料收发单、帐本、资料借阅登记单等;(8)属广西、海南等省区的老资料;(9)部分矿区勘查设计、年度总结报告等;

  12. (10)1950~1960年部分矿产踏勘简报等老资料。(11)1/20万、1/5万重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有的报告库存多达200多份。我馆已完成此类资料图文数字化,并配备高精度大图打印机,可提供电子版给社会利用,已无必要保留太多纸质文件,拟每宗保留50份;

  13. (12)重份矿区勘查资料,有的报告库存多达7~8份;此类资料我馆拟前库及后库各保留一份,对于未开发矿区再多保留一份以便矿区采矿权挂牌拍卖成功后提供给采矿权人;并优先安排对矿区资料做图文数字化,预计今年底前完成全省矿区勘查资料图文数字化,可提供电子版给社会利用。

  14. 3.2 拟移交、赠送及保留资料共清理鉴别出近400宗,经鉴定小组人员检查复核,大体分为三类:1、移交海南省及有关工业部门处理资料,共有50宗;2、赠送中专院校、中小学的科普等公开出版物,除馆里留存少量外,其余赠送给广东省国土资源学校及附近中小学的图书馆,约有500册;3、馆内保留资料,应进一步精简分类整理,按统一的归档要求系统编目建账,合理组合、分类管理,与馆藏资料统筹规划,共有339宗。

  15. 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地质资料综合编研原本资料,简称“原本”或“原”;(2)多份备用复制本资料,简称“备用”或“备”;(3)综合编研成果及参考资料,简称“综参”或“综”;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地质资料综合编研原本资料,简称“原本”或“原”;(2)多份备用复制本资料,简称“备用”或“备”;(3)综合编研成果及参考资料,简称“综参”或“综”;

  16. (4)地质档案资料管理等文件材料,简称“管理”或“管”;(5)矿产知识、地质誌、矿床发现史、科普出版刊物等公开出版物,简称“科普”或“科”。(4)地质档案资料管理等文件材料,简称“管理”或“管”;(5)矿产知识、地质誌、矿床发现史、科普出版刊物等公开出版物,简称“科普”或“科”。

  17. 4 鉴定、清理工作的几点体会及建议(1)此次鉴定、清理工作只涉及对馆藏入库建账的复制本资料以外及部分已建账重份地质档案资料,对其它馆藏资料未进行鉴定、清理。根据《地质资料管理条例》规定的汇交范围,入库建账馆藏资料中包括早期的大量科普出版物及与外省市的交换资料(如《岭南测量》、《广东地质》、外省的矿产、区调资料等)应在鉴定、清理之列,由于时间关系未能开展;此类资料清理后,可并入原图书、科普、外省参考资料目录,以便与馆藏地质资料目录区分开。

  18. (2)根据国土资源部《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第十五条规定,“需要向国土资源部转送的成果地质资料,汇交纸质及电子文档各2份;其他地质资料汇交纸质及电子文档各1份”;建议对于已建账馆藏地质资料,已完成图文数字化可提供电子版给社会利用的,纸质资料除前库及后库各保留一份外,其余可作销毁处理。(2)根据国土资源部《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第十五条规定,“需要向国土资源部转送的成果地质资料,汇交纸质及电子文档各2份;其他地质资料汇交纸质及电子文档各1份”;建议对于已建账馆藏地质资料,已完成图文数字化可提供电子版给社会利用的,纸质资料除前库及后库各保留一份外,其余可作销毁处理。

  19. (3)各省地质资料馆职能定位不尽相同,有的含有原 “地质资料处”、 “地质图书馆”、“地质博物馆”三馆职能,明确职能定位后,馆藏资料可列图书、科普及地质档案资料区分,对销毁工作应慎之又慎。

  20. (4)地质资料的属性还是一个有争议的理论问题,其鉴定与销毁的依据、方法、程序仍在探讨中;过去地质资料的保密性是非常高的,其价值也被过分的强调,另外地质资料的性质也是一个问题,它是否应作为留给子孙后代的科学文化遗产,还是仅作为某一历史阶段的科技信息资源提供社会,为生产、科研服务。如果地质资料是资料属性,那么,我们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其信息内容的数据信息,而不考虑什么形式;如果是档案属性,那么,它的其它,如外部形式特征也是重要的信息之一1。若属档案属性,其销毁程序远比资料复杂;这无疑拖慢了地质资料鉴定与销毁的进度,加大了鉴定与销毁的难度,阻碍了资料的统计、管理及利用。(4)地质资料的属性还是一个有争议的理论问题,其鉴定与销毁的依据、方法、程序仍在探讨中;过去地质资料的保密性是非常高的,其价值也被过分的强调,另外地质资料的性质也是一个问题,它是否应作为留给子孙后代的科学文化遗产,还是仅作为某一历史阶段的科技信息资源提供社会,为生产、科研服务。如果地质资料是资料属性,那么,我们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其信息内容的数据信息,而不考虑什么形式;如果是档案属性,那么,它的其它,如外部形式特征也是重要的信息之一1。若属档案属性,其销毁程序远比资料复杂;这无疑拖慢了地质资料鉴定与销毁的进度,加大了鉴定与销毁的难度,阻碍了资料的统计、管理及利用。

  21. (5)建议加快出台全国性的地质资料档案鉴定、清理、销毁及密级划分、鉴定的规范、规程、标准或文件,使得鉴定、销毁工作规范化、标准化。(5)建议加快出台全国性的地质资料档案鉴定、清理、销毁及密级划分、鉴定的规范、规程、标准或文件,使得鉴定、销毁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22. 谢谢大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