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新科技, 新頻道, 新文化?

新科技, 新頻道, 新文化?. 王曉璿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數位內容科技系 Reference from http://ad.nccu.edu.tw/hhsun/wisconsin/myth/sun001.htm. 是什麼力量驅使傳播的研究持續進行?. 原因之一 是新媒體與新科技的變遷, 與歷史社會的結構因素交相激盪,在人類生活中劃下了深刻的軌跡。 訊息大量的複製與流通,縮減了閱聽人 的空間與時間感, 在現實生活面沛然莫之能禦的影響下,自然帶動了學術界的研究興趣,試圖為紛擾的傳播百態統攝出一套言之成理的論述。. 大眾傳播學研究的問題 全面性的總檢討.

Download Presentation

新科技, 新頻道, 新文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科技, 新頻道, 新文化? 王曉璿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數位內容科技系 Reference from http://ad.nccu.edu.tw/hhsun/wisconsin/myth/sun001.htm

  2. 是什麼力量驅使傳播的研究持續進行? • 原因之一 • 是新媒體與新科技的變遷, 與歷史社會的結構因素交相激盪,在人類生活中劃下了深刻的軌跡。 • 訊息大量的複製與流通,縮減了閱聽人 的空間與時間感, 在現實生活面沛然莫之能禦的影響下,自然帶動了學術界的研究興趣,試圖為紛擾的傳播百態統攝出一套言之成理的論述。

  3. 大眾傳播學研究的問題全面性的總檢討 • 國際傳播學界知名的學術期刊「傳播期刊」(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曾分別在 1983 和 1993 年策畫了兩次專題,針對大眾傳播學何去何從的問題,作了全面性的總檢討。 • 第一次的專題名稱為「 動盪的領域」( Ferment in the Field ), 隱隱透露出對於傳播學的信心危機。 • 第二次的專題名稱為「(傳播)領域的前途」( The Future of the Field ),對於傳播學終能度過驚濤駭浪, 莫不深表欣慰,但也不忘提醒研究同仁,立足現勢,放眼未來,如何規劃未來的研究路徑,以達成學術社區相互交流的目標, 並且滿足實務界的運作策略與人才培訓的需求 ,正是當今一大課題。

  4. 當今急速變遷的傳播科技,尤其是新媒體的商業化與日漸普及化,究竟對閱聽大眾有何影響? • 根據「科技決定論」( 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 ), 科學與技術的變革,往往是在人類文明發展過程裏,電光石火的那一剎那間偶發的。 • 新科技的發明呈線性發展,新興的媒體取代舊有的媒體,成為資訊時代的衛冕者,主導了新聞娛樂等功能。 • 而新媒體的優勢,在於集便利、效率與各色視聽效果於一身,使得人類與社 會之間的關係,起了巨大的變化。 • 科技命定論的人以為,新媒體的變革所帶來的衝擊,不是我們可以預知或引導的。 • 「科技決定論」的語調是悲觀的。 它迴避了消費與生產之間的辯證關係, 將關注的焦點,集中在被動的閱聽人身上,為新媒體製造共識(民意 )和同質化視聽娛樂的節目內容,感到不安。 • 「新科技改變了世界」成為 新的迷思,引導了我們對於科技之於社會影響的思考方向。然而,「科技決定論」對於閱聽大眾以及通俗文化的描述,毋寧是過份單純而抽象的。

  5. 文化物質論 • 「文化物質論」者,如英國知名的傳播耆碩雷蒙.威廉士( Raymond Williams )與媒介政治經濟學者尼古拉斯.葛翰( Nicholas Graham ),就挑戰此一觀點。 他們強調,所有新興的媒體科技與文化形式,都必需要放在歷史與社會的情境中來考量。 • 「文化物質論」者關切的問題有三: • 主宰新媒體資訊生產的大結構是什麼? • 新媒體的控制形式是什麼? • 新的文化形式又是什麼? • 從這三個問題出發,與台灣目前的新媒體互相對照,或許我們已經可以歸納出幾個答案:台灣的新媒體(例如第四台), 在本國與國際財團的合縱連橫之下,正一步步走向所有權的集中化。而因為投資成本的提高,閱聽大眾的市場勢必極大化。但是閱聽人若想有效的使用新媒體,就必需受制於 ( 1 )城鄉的結構性差異 ( 2 )文化素養 ( 3 )閱聽消費時間的運用等三項因素。

  6. 需求,商業,競爭與素質內涵 • 以第四台為例, 它具有濃厚的都會社區特性, • 起源於改善收視不良的 問題。 • 節目的增加則可以歸因為滿足觀眾對異質(尺度、意識形態不見容 於新聞局)或流行(播放最新的院線電影)節目的需求。 • 而當第四台的發展日趨成熟,開拓了為數驚人的閱聽大眾市場之後,正好提醒了國際傳播集團:播放侵權影帶的與傳送衛星電視節目的問題, 正好可以拿來做為交換市場擴展的籌碼。 • 本國或國際財團介入台灣有線電視的經營是令人憂心的。 為了吸收最多的閱聽人, 滿足不斷增加的新頻道,並與其它放送系統激烈地競爭,有線電視勢必採行兩種策略。 • 一是開發並製作新型節目以招徠新客戶 • 二是 大量播放二輪電影或電視節目,以填滿「吃節目怪獸」有線電視的胃納。 • 新節目的開發與製作自然需要耗費相當的人力與資源。 就目前國內的 第四台業者而言,自然是傾向於製作低成本的節目以求收支平衡。 這也就 不難看出, 為什麼有些第四台業者,寧願與大專院校視聽科系的學生「建 教合作」, 或是以不合理的條件與節目製作公司定約,以低廉的成本,播 放只有實習水平,或是品質粗糙的節目。

  7. 閱聽人的雙元結構(two-tier structure) • 而有線電台業者每月所需負擔的影帶播放權利金成本, 很自然的就轉嫁到消費者的身上。因此收視成本的增加,在第四台正式合法化的過程中,勢難避免。 • 節目的通俗均質化與收視費相對的增加,正是國內有線電視的寫照。 • 然而,節目的通俗化,豈能概括所有新頻道的文化效應?中美特別三O一談判的落幕,達成「有線電視台業者播送美國衛星節目必需先取得授權,連經過日本衛星電視同步轉播的美國節目亦必需先取得授權 」的共識。 • 眾人皆知,日本( NHK,WOWOW 與超鳥頻道)與美國( CNN 國際台)的衛星電視節目,相對來講其質素較高。如果沒有相當的語言能力、教育程度,與文化素養,又豈能對外語的精緻型節目感到興趣? • 中美特別三O一談判的落幕, 正好鞏固了原先隱然成形的閱聽人「雙元結構」( two-tier structure )。 未來的閱聽人想要觀賞衛星節目, 只要涉及美國版權的部份,勢必要多支付收視費用。 國外行之有年的「基本頻道」( basic channels )與「加看付費」( pay-per-view )之分 ,正好趁此機會原封不動的搬來此地。 「基本頻道」的俗趣,正好與「加看付費」的精英文化,形成鮮明的對比。

  8. 雙元結構與精緻通俗的潛在影響 • 新頻道所造成的社會效應是驚人的。 因為商業與成本的考量,偏遠地 區的民眾自然不可能享受有線電視的服務。 因此城市與鄉村在資訊流通量 的差異上,是頗為驚人的。 而「加看付費」的新措施,又使得有線電視的 節目, 產生「精緻」與「通俗」之分,從而反映出不同經濟基礎的閱聽人 ,確實在節目的選擇上,有優劣勢之別。 • 新的科技形式,如果抽離了社會情境的因素,便顯得空洞而沒有解釋意義。 • 但是新事物的發明,往往伴隨著複雜的政治經濟因素,在彼此的催化與蘊釀之下,改變了人與人,人與世界的關係。 • 當已逝的加拿大傳播學 者馬歇.麥克魯漢( Marshall McLuhan )提出了「地球村」的觀念時, 他也許沒有想到, 在所謂資訊時代的今天,有錢的村民,照樣吃飽穿暖, 無資訊匱乏之虞。 而窮困的村民,則三餐不繼,還得同鄰居瞎起哄,歌頌 「資訊世紀」的到來呢!

  9. 新科技,新媒體與注意方向 • 傳播學者雖然極不樂意見到這樣的結果,但是誠如葛翰所言,強權國家的政治精英們,正無所不用其極地將我們推向所謂的資訊時代,而傳播學者之所以佔有一席之地,無非是因為提醒了閱聽大眾習焉不察,躲在新科技背後的深層問題。 • 如果有人問,傳播理論對閱聽大眾有什麼樣的貢獻,那麼答案是: • 它為迷惘的閱聽人打開幾盞明燈,描繪了新媒體的具體圖象,使他們不致於在科技的迷宮中,錯失方向。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