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1-2 探索地球歷史

1-2 探索地球歷史. A 、重要人物介紹 B 、考古方法的學習 ( 定年法、化石分析 ) C 、地質年代表 D 、生物與地球. 地質學之父: 赫豋 著名理論: 均變說 ( 古今一致說 ) 均變說: 所有的變化以往到現在都是一樣的,所以現在怎麼改變以前就是怎麼改變。. 人物介紹. 紀錄於 地殼中的 岩石 、 礦物 、 化石 表徵於 岩層的 褶曲 與 斷裂. 探索地球歷史 的道具. 將遠古生物 遺體 或 遺跡 殘存保留至 現代的岩石。. 化石. 1、 標準化石 2、 指相化石 3、 微體化石 4、 生痕化石. 化石的類型.

lassie
Download Presentation

1-2 探索地球歷史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1-2 探索地球歷史 A、重要人物介紹 B、考古方法的學習 (定年法、化石分析) C、地質年代表 D、生物與地球

  2. 地質學之父:赫豋 著名理論:均變說(古今一致說) 均變說:所有的變化以往到現在都是一樣的,所以現在怎麼改變以前就是怎麼改變。 人物介紹

  3. 紀錄於地殼中的岩石、礦物、化石 表徵於岩層的褶曲與斷裂 探索地球歷史的道具

  4. 將遠古生物遺體或遺跡殘存保留至現代的岩石。將遠古生物遺體或遺跡殘存保留至現代的岩石。 化石

  5. 1、標準化石 2、指相化石 3、微體化石 4、生痕化石 化石的類型

  6. 可以用以指示或代表其存在年代的化石。 標準化石

  7. Ⅰ、演化速度快 Ⅱ、生存的期限短 Ⅲ、分布範圍廣 Ⅳ、個體數量多 Ⅴ、容易鑑定 要求精準性 要求精準性 要求便利性 要求便利性 要求便利性 標準化石條件

  8. 可以用以指示其生存環境的化石。 例:珊瑚化石  表以前該處在海底 指相化石

  9. 體積非常細小的化石, 通常需要使用顯微鏡才能觀測。 大多都可以完整保存, 具有個體完整的特性。 微體化石

  10. 非生物的本體像是排泄物或運動痕跡。 生痕化石

  11. 定年法:放射性元素半衰期定年、生物年輪層、沉積物沉積速率定年法:放射性元素半衰期定年、生物年輪層、沉積物沉積速率 探索地球歷史演化的方法 • 地質事件演化:疊置層定律、截切定律

  12. 放射性元素具有衰變特性,衰退過程隨時間對數變化,每隔一固定時間,含量會衰減至原先的一半。放射性元素具有衰變特性,衰退過程隨時間對數變化,每隔一固定時間,含量會衰減至原先的一半。 放射性元素定年法

  13. 我們稱這種過程為衰變,這段含量變化至原先含量的一半的時間則稱之作半衰期。我們稱這種過程為衰變,這段含量變化至原先含量的一半的時間則稱之作半衰期。 放射性元素定年法

  14. 剩餘含量 T經過時間 () 1 t半衰期 2 放射性元素定年公式 = 這是次方喔

  15. 有C14 的 5370年,適用於短期的年代鑑定;以及長期的U237 衰變適用於長時間的年代鑑定。 常見的元素半衰期

  16. 元素衰變模式

  17. 今挖掘到一化石,內含有放射性元素碳14與其子元素比例為1:7,若碳14的半衰期為5370年,試問至少存在多久了?今挖掘到一化石,內含有放射性元素碳14與其子元素比例為1:7,若碳14的半衰期為5370年,試問至少存在多久了? 計算練習A

  18. 母元素:子元素=1:7 計算練習A 母元素含量剩下(0.5)3 (0.5)3=(0.5)T/t3=T/t t=5370  T=16110 第一次衰變 衰變2 衰變3

  19. 今有一岩石,內含有一未知放射性元素,其母元素與子元素比例為1:3,若已知該岩石年齡為一億年,試問該元素半衰期為多久?今有一岩石,內含有一未知放射性元素,其母元素與子元素比例為1:3,若已知該岩石年齡為一億年,試問該元素半衰期為多久? 計算練習B

  20. 母元素:子元素=1:3 計算練習B 母元素含量剩下(0.5)2 (0.5)2=(0.5)T/t2=T/t T=一億年  t=五千萬年 第一次衰變 衰變2

  21.  疊置層定律越下層年齡越老,越上層越年輕 老師你在說啥ㄚ? 疊置層定律  & 截 切 定 律    截切定律被截切者年齡較老邁,未被截切者較年輕

  22. 化石保存不易,數量稀少 岩石、礦物會侵蝕、變質、深融消失,無法得到太古老的岩石紀錄。 探索地球歷史演化的限制 救人喔~~老師你殺了我吧>“<

  23. 地質時間劃分是以百萬年前為單位計算,依重要或特殊地質事件作為劃分依據。地質時間劃分是以百萬年前為單位計算,依重要或特殊地質事件作為劃分依據。 地質年代表 寒武紀大爆發

  24. 指地層的年齡。 一般討論可分為相對地質年代以及絕對地質年代兩種。 地質年代

  25. 利用地質事件以及化石進行地質對比,導出地層間的相對年齡比較。稱之為相對地質年代。利用地質事件以及化石進行地質對比,導出地層間的相對年齡比較。稱之為相對地質年代。 相對地質年代

  26. 利用元素衰退之半衰期,計算求出岩層實際年齡的方法。(放射性元素定年法) 絕對地質年代

  27. 依重大地質事件劃分年代 由大小 元代紀世 地質年代單位劃分

  28. 寒武紀前統稱為[前寒武紀] 早期分顯生、隱生二元另有一說為 顯生、原生、太古三元 地質年代區分

  29. 隱生元可區分出: A、太古代(元) (生物稀少 大氣缺氧) B、原生代(元) (單細胞生物 為主) 地質年代區分

  30. 當進入多細胞生物為主時期即顯生元 地質年代區分

  31. 古生代: (海洋生物為主) 中生代: (大型爬蟲類) 新生代: (哺乳類) 地質年代區分

  32. 地球年齡是藉由隕石的放射性元素斷定,因隕石幾乎與地球同時形成。地球年齡是藉由隕石的放射性元素斷定,因隕石幾乎與地球同時形成。 地球年齡的判定

  33. 多數隕石的年齡鑑定為46億年,故地球年齡推論應為46億年多數隕石的年齡鑑定為46億年,故地球年齡推論應為46億年 地球年齡的判定

  34. 海洋年齡是利用最老的沉積岩年齡判斷,因要形成沉積岩需有海水沉澱配合。海洋年齡是利用最老的沉積岩年齡判斷,因要形成沉積岩需有海水沉澱配合。 地球年齡的判定

  35. 地球上最古老的沉積岩為39億年前,故推論海洋的年齡應為39億年前!地球上最古老的沉積岩為39億年前,故推論海洋的年齡應為39億年前! 海洋年齡的判定

  36. 根據最古老的化石年齡判斷最古老的化石為35億年前由藍綠菌分泌形成的疊層石根據最古老的化石年齡判斷最古老的化石為35億年前由藍綠菌分泌形成的疊層石 生物誕生的時間?

  37. 在地球上39億年前最古老的沉積岩中,發現了被視為生命跡象的有機物!在地球上39億年前最古老的沉積岩中,發現了被視為生命跡象的有機物! 地球年齡的判定

  38. 故科學家相信,當海洋形成不久後,約莫也在39億年前,最初的生命也跟著誕生了!故科學家相信,當海洋形成不久後,約莫也在39億年前,最初的生命也跟著誕生了! 地球年齡的判定

  39. 地球早期有許多可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在長期且大量的作用下,大氣的結構逐漸被改變!地球早期有許多可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在長期且大量的作用下,大氣的結構逐漸被改變! 氧氣的產生

  40. 大量的氧氣氧化了地表大量的鐵元素,產生了三氧化二鐵的縞狀鐵礦大量的氧氣氧化了地表大量的鐵元素,產生了三氧化二鐵的縞狀鐵礦 氧氣的產生

  41. 行光合作用大幅改變大氣結構,加速了除碳過程的發展。行光合作用大幅改變大氣結構,加速了除碳過程的發展。 生物的誕生

  42. 將大量的鐵氧化成氧化鐵使其比熱等性質大幅下降,造成適合生存的環境。將大量的鐵氧化成氧化鐵使其比熱等性質大幅下降,造成適合生存的環境。 氧氣的形成

  43. 過多的氧氣化合成具有活性可和紫外線反應的臭氧,大幅阻擋紫外線照射地表,令生物得以離開海洋拓展到陸地上過多的氧氣化合成具有活性可和紫外線反應的臭氧,大幅阻擋紫外線照射地表,令生物得以離開海洋拓展到陸地上 臭氧的形成

  44. 因臭氧與紫外線化合釋放熱量致使平流層溫度變化隨高度增加而增加因臭氧與紫外線化合釋放熱量致使平流層溫度變化隨高度增加而增加 臭氧的形成

  45. 請問如果沒有臭氧,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氣圈和生物圈可能各會發生什麼變化?請問如果沒有臭氧,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氣圈和生物圈可能各會發生什麼變化? 1-2作業思考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