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第十二章 羧酸

第十二章 羧酸. 分子中含有羧基(- COOH )的化合物称为 羧酸 。 可用 R- COOH 或 Ar- COOH 表示. 羧酸的命名( P425 ). -. 2. 甲基丁酸. 选择 含有羧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并按主链碳数称“ X 酸 ”,编号从羰基碳原子开始. 不饱和酸选主链时,应选择同时含有羧基和不饱和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为“ X 烯酸 ”或“ X 炔酸 ”,并需标明不饱和键的位置。. 2 -丁烯酸. 5 -氯- 3 -戊烯酸. 二元羧酸:选含两个羧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 X 二酸 ”,如:. 乙二酸. 丁二酸. 2-甲基-3-乙基丁二酸.

lavey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二章 羧酸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二章 羧酸 • 分子中含有羧基(-COOH)的化合物称为羧酸。 • 可用R-COOH或Ar-COOH表示

  2. 羧酸的命名(P425) - 2 甲基丁酸 • 选择含有羧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并按主链碳数称“X酸”,编号从羰基碳原子开始 • 不饱和酸选主链时,应选择同时含有羧基和不饱和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为“X烯酸”或“X炔酸”,并需标明不饱和键的位置。 2 -丁烯酸 5 -氯- 3 -戊烯酸

  3. 二元羧酸:选含两个羧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X二酸”,如:二元羧酸:选含两个羧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X二酸”,如: 乙二酸 丁二酸 2-甲基-3-乙基丁二酸

  4. 羧酸的物理性质(P428) 低级脂肪酸是液体,可溶于水,具有刺鼻的气味。 中级脂肪酸也是液体,部分地溶于水,具有难闻的气味。 高级脂肪酸是蜡状固体。无味,在水中溶解度不大。 • 液态脂肪酸以二聚体形式存在。所以羧酸的沸点 比相对分子质量相当的烷烃高。

  5. 羧酸的制备 (一 ) 氧化法 醇、醛、芳烃、炔、烯、酮(卤仿反应)的氧化 (二 ) 羧酸衍生物的水解反应 RCN O2 / V2O5 H2O 500oC

  6. 二、腈的水解 H2O H+ or HO- 醇 反应式 RX + NaCN RCN RCOOH 特点: 产物比反应物卤代烷多一个碳,与RCN同. 反应注意事项 1 应用于一级RX制腈,产率很好。 2 芳香卤代烷不易制成芳腈。

  7. (三)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反应 格氏试剂和CO2的反应 Mg 无水醚 CO2 H2O RX RMgX RCOOMgX RCOOH (1) 1oRX、2oRX较好,3oRX需在加压条件下反应 ( 否则易消除) (2) ArI、ArBr易制成格氏试剂、ArCl较难。 (3) 产物比RX多一个碳原子。

  8. 羧酸的化学反应 酸性 羰基的亲核加成,然后再消除(表现为羟基的取代)。 羰基的亲核加成,还原。 -活泼H的反应

  9. (一) 羧酸的酸性(P431) RCOOH + NaHCO3 RCOO-Na+ + CO2 + H2O 羧酸可以和碳酸氢钠反应 酚不能和碳酸氢钠反应 强无机酸 > 羧酸 > 碳酸 > 酚 pKa 4~5 6.35 10 羧酸能与碱作用成盐,也可分解碳酸盐。此性质可用于醇、酚、酸的鉴别和分离,不溶于水的羧酸既溶于NaOH也溶于NaHCO3,不溶于水的酚能溶于NaOH不溶于NaHCO3,不溶于水的醇既不溶于NaOH也溶于NaHCO3。

  10. 诱导效应对羧酸酸性的影响(P433) • 吸电子基使羧酸酸性增强。 • 吸电子基氯离羧基越远,其吸电子诱导效应的效果越小 • 供电子基使羧酸酸性减弱。 • P434吸电诱导效应和供电诱导效应的基团(小字部分) 酸性次序: 例1: Cl3CCOOH > Cl2CHCOOH > ClCH2COOH > CH3COOH 例2: CH3CH2CHClCOOH > CH3CHClCH2COOH > CH2ClCH2CH2COOH > CH3CH2CH2COOH

  11. (二)羧基被取代的反应 • 羧基中的羟基可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取代,生成羧酸衍生物。 酰氯

  12. (二)羧基被取代的反应 l 1. 酰氯的生成(P435) • 羧酸与PCl3、PCl5、SOCl2等试剂都可以发生羧基中羟基被取代的反应,生成相应结构的酰氯,此反应中不能用 HX反应,酰氯是发生活泼的最常用的酰化试剂之一。

  13. 2) 形成酸酐(P435) 羧酸失水。加热、脱水剂:醋酸酐或P2O5等。

  14. 3.酯化反应(P436) 成酯方式 酯化反应历程: 1°、2°醇为酰氧断裂历程,3°醇(叔醇)为烷氧断裂历程。

  15. (三)羧基的还原反应(P438) • 实验室还原羧基,用强还原剂LiAlH4,由于LiAlH4价格昂贵,一般仅用于科学实验。

  16. (四) 脱羧反应( P438) 加热 碱 ACH3 + CO2 A-CH2-COOH 一般的脱羧反应不用特殊的催化剂,而是在以下的条件下进行的。 (1)加热 (2)碱性条件 (3)加热和碱性条件共存 当A为吸电子基团,如:A=COOH, CN, C=O, NO2, CX3, C6H5等时。脱羧反应极易进行。

  17. (五) 羧酸α-H的反应 PBr3 RCHCOOH RCH2COOH + Br2 Br 在三氯化磷或三溴化磷等催化剂的作用下,卤素取代羧酸α-H的反应称为 赫尔-乌尔哈-泽林斯基反应。

  18. 羟基酸(P441) • 酸性: • 羧基酸的酸性比母体羧酸的酸性强。(羟基是吸电子基) 2. 羟基酸的脱水 具有醇和酸的共性,也有因羟基和羧基的相对位置的互相影响 的特性反应。主要表现在受热反应规律上。 α-羟基酸受热时,两分子间相互酯化,生成交酯。

  19. 作业: P442 (一)1、3、5 (二)2、4 (三) (五)2、4、6 (七)5 (八)1、2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