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透過「合作學習」照顧學習差異 2009 年 4 月 28 日 香港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學系助理教授 陳錦榮博士 paulchan@ied.hk

透過「合作學習」照顧學習差異 2009 年 4 月 28 日 香港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學系助理教授 陳錦榮博士 paulchan@ied.edu.hk. 1. 內容. 一、合作學習的概念與策略及其在照顧 學習差異的應用 二、合作學習在不同學習領域 / 科目的 應用 三 、採用合作學習經驗分享 四、合作學習的參考資源 五、 總結與提問. 2. 一、合作學習的概念與策略及其在照顧學習差異的應用. 3. 想一想. 各人回想一件曾與某人 / 機構合作的事,然後向全體分享: 那合作事件的成功或失敗的原因. 4. 產生合作的基本條件. 共同目標 互補 相贏.

layne
Download Presentation

透過「合作學習」照顧學習差異 2009 年 4 月 28 日 香港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學系助理教授 陳錦榮博士 paulchan@ied.hk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透過「合作學習」照顧學習差異2009年4月28日香港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學系助理教授陳錦榮博士paulchan@ied.edu.hk透過「合作學習」照顧學習差異2009年4月28日香港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學系助理教授陳錦榮博士paulchan@ied.edu.hk 1

  2. 內容 一、合作學習的概念與策略及其在照顧 學習差異的應用 二、合作學習在不同學習領域/科目的 應用 三、採用合作學習經驗分享 四、合作學習的參考資源 五、總結與提問 2

  3. 一、合作學習的概念與策略及其在照顧學習差異的應用一、合作學習的概念與策略及其在照顧學習差異的應用 3

  4. 想一想 各人回想一件曾與某人/機構合作的事,然後向全體分享: • 那合作事件的成功或失敗的原因 4

  5. 產生合作的基本條件 • 共同目標 • 互補 • 相贏 5

  6. 產生合作的另類條件 • 血緣 • 友誼 • 助人為樂 6

  7. 合作學習的概念是建基於 產生合作的基本條件。 7

  8. 合作學習是甚麼? • 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小組形式進行的教學策略, • 組員藉着互相幫助去提升大家的學習成效, • 包括認知及情意兩方面。 (Johnson & Johnson, 1999) 8

  9. 合作學習的理論 • 認知心理學 • 發展理論 • 矛盾論 • 精緻化理論 • 行為主義心理學 • 人本主義心理學 9

  10. 合作學習的理論 4. 社會互賴論 5. 接觸理論 10

  11. 合作學習的策略 11

  12. 合作學習的策略 主要來自四個學派 • David Johnson & Roger Johnson 的元素派 • Robert Slavin 的模式派 • Spencer Kagan 的架構派 • Yael Sharan & Shlomo Sharan 的探究派 12

  13. 合作學習的策略 • 各學派的方法各有其獨特之處,因此功用也有些不同 • 有些方法着重促進學生的思考和解難能力 • 有些幫助學生精熟概念 • 有些加強學生的溝通和合作 • 有些能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 13

  14. 照顧學習差異的一些常用合作學習方法 • 發言卡 (Talking Chips) • 數字頭(Numbered Heads Together) • 小組帶字 (Team Word-Webbing) • 思–寫–討–享 (Think-Write-Pair-Compare) • 拼圖法第二代(Jigsaw II) 14

  15. 1. 發言卡(Talking Chips) • 在討論時,每個組員均獲發兩張卡。當一個組員想發表意見時,需先將其卡放於桌上 • 當任何一個組員用去他的卡後便不可再發言,直至其餘組員都用掉手上的卡,每人才拿起桌上的卡再用,繼續討論下去 • 雖然任何一個組員用去他的卡後便不可再發言, 但是他可向未曾發言的組員給予提示或意見 15

  16. 活動(一) 各組運用 發言卡,討論 舒淡兮的《山居情 》。 16

  17. 討論問題 • 作者早上做些甚麼? • 作者晚上做些甚麼? • 作者忙時怎樣應付? • 作者閒時怎樣打發時間? • 你認為作者借這首詩想表達些甚麼? *******************************************《山居情 》舒淡兮 朝迎暾花榮 暮聽霎蟲聲 勞伴絲竹醑 閒對鳳蓁銘 17

  18. 《山居情》寫作背景淡兮年少時居於山野,對於大自然的景物非常愛好,每天都能享受天籟之聲。長大後搬到人煙稠密的地方,眼所見盡是酒家市集,耳所聞盡是叫賣聲,感到很不是味道。及至「天命」之年,作者與家人搬到山莊居住,重拾兒時經歷。在一個暮春的早晨,淡兮看著初出的太陽,聽到鳥語及嗅到花香,忽然有感,即興寫下這首詩,表達出他珍惜與家人相敍的光景。《山居情》寫作背景淡兮年少時居於山野,對於大自然的景物非常愛好,每天都能享受天籟之聲。長大後搬到人煙稠密的地方,眼所見盡是酒家市集,耳所聞盡是叫賣聲,感到很不是味道。及至「天命」之年,作者與家人搬到山莊居住,重拾兒時經歷。在一個暮春的早晨,淡兮看著初出的太陽,聽到鳥語及嗅到花香,忽然有感,即興寫下這首詩,表達出他珍惜與家人相敍的光景。 18

  19. 2. 數字頭(Numbered Heads Together) • 教師給小組中每一個學生一個號數,並提出問題 • 當組員一起商討問題的答案之後,教師便隨機說出一個號碼,所屬號碼的學生便舉手,教師從中選一個或多個學生作答 • 教師給予回饋 • 學生答案正確,可為小組贏取一分 19

  20. 活動(二) 導師運用 數字頭 提問下面一個英文字的讀音 southern 20

  21. 3.小組帶字 (Team Word-Webbing) • 每個小組一起創作一個概念圖 • 給每個組員一支不同顏色的筆 • 每個組員輪流為主題寫出子題及有關的細項 21

  22. 活動(三) 各組以 小組帶字 用「元 朗的設施」為主題設計一 個概念圖。 22

  23. __主題網 (元朗的設施)__ 元朗的設施 23

  24. __主題網 (元朗的設施)__ 道路網 空氣污染 童黨 安全 破案 罪案 車輛 房屋 警察 樓價 交通 治安 槍械 居住 醫院 古蹟 元朗的設施 醫療 康樂 球場 疾病 大會堂 飲食 教育 社會保障 食肆 食物 幼兒服務 學校 政府撥款 24 考試 老人中心

  25. 4. 思–寫–討–享 (Think-Write-Pair-Compare) • 四人一組,各人獨自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 • 各人獨自把答案記在紙上。 • 每組細分 A、B兩小組(即二人一小組),對各自寫下的答案進行討論。 • 討論完成後,四人組內的 A組與 B組互相比較答案。 25

  26. 活動四 運用 思–寫–討–享 數一數圖中總共有多少個三角形 26

  27. ã (1)+(2)+(3)+(4)+(5)+(6) = 6 ã ã (1,3)+(2,4)+(5,6) = 3 ã ã ã (1,3,5)+(2,4,6)+(1,2,4) +(1,2,3)+(3,5,6)+(4,5,6) = 6 ã (1,2,3,4,5,6) = 1 1 2 總共: 16 4 3 6 5 27

  28. 5. 拼圖法第二代(Jigsaw II) 實施的步驟 (1)全班教學 (2)個別閱讀 (3)專家小組討論 (4)合作小組報告 (5)個人小測 (6)小組表揚 28

  29. 測驗分數單 進步分數換算表 日期1/4/2009 測驗分數減基本分數進步分數 這次測驗表現優異 (基本分數不論多少) 30 高過基本分數10分以上 30 高過基本分數1-10分 20 等於基本分數 5 低過基本分數1-10分0 低過基本分數10分以上- 5 基本 分數 測驗 分數 進步 分數 學生 82 96 30 彥蓁 彥銘 92 98 30 彥廷 78 78 5 彥成 48 62 30 29

  30. 活動(五) 合作學習如何能照顧學習差異 • 各人獨自就合作學習如何能照顧學習差異寫出自己的看法 • 各人與鄰近的組員二人一起分享看法 • 導師挑選一些小組向全體滙報分享結果 30

  31. 合作學習如何能照顧學習差異 • 有機會讓能力較低的組員了解能力較高的組員 對討論議題的看法 • 有充分的候答時間給學習步伐較慢的學生思考問題 • 發展組員不同的多元智能 • 採用進步分為能力不同的學生提供同等的成功機會 • 提供機會給學生互相教導,包括能力較低的組員向 能力較高的組員分享所學 • 提升能力較低的組員的自我觀和學習動機 • 提升能力較高的組員的後設認知 31

  32. 二、合作學習在不同學習領域/科目的應用 32

  33. 觀摩不同學習領域/科目的合作學習教學計劃 33

  34. 觀看拼圖法第二代在常識課堂的應用 34

  35. 活動(六) • 各人按中文、英文、數學和常識科分組 • 各組嘗試運用合作學習策略去設計教學活動 • 導師挑選一些小組向全體展示設計成品作交流 35

  36. 例子 運用思–寫–討–享設計「聲音的高低」的教學活動 • 四人一組,其中三個組員輪流把水倒進三個大小相同的水杯內,第一個杯接近滿、第二個杯半滿、第三個杯水量最少。第四個組員評核三杯水的分量是否正確 • 教師指示各組員輪流用筷子逐一敲打水杯,然後讓各人獨自思考,並在工作紙上填上音調的高低及音調不同的原因。 • 每組細分 A、B兩小組,組內二人對各自寫下的答案進行討論。 • 討論完成後,四人組內的A組與B組互相比較答案。 36

  37. 三、採用合作學習經驗分享分組方法學生團隊精神社交技巧三、採用合作學習經驗分享分組方法學生團隊精神社交技巧 37

  38. 分組方法 • 成分一般是異質的,可包括學生的 • 能力、專長、性別、國籍、社經背景 • 亦要考慮人的因素,例如成員的 • 性格 • 價值觀 • 友誼 [陳錦榮(2008).合作學習:人的因素,論文發表於「華人社會的課程與教學改進學術研討會」,澳門大學教育學院,2008.11.22-24] • 尤其是友誼,它可能避免了小組成員之間產生爭執和挫敗感 [Chan, K.W. (2006). Issues of heterogeneous grouping for engaged learn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sia–Pacific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06. Hong Kong, 2006, 11.] 38

  39. 學生團隊精神 • 為了增加組員的團隊意識,在小組進行合作學習前,教師宜利用 Kagan 的方法讓小組組員互相認識,瞭解彼此的長處、愛好、性格等 • 也要確認小組身份,這包括:建立小組名稱、設計小組徽號及口號等,以增強組員的歸屬感 • 給組員擔任不同的角色 39

  40. 社交技巧 • 表示欣賞 • 尊重別人 • 關心別人 • 保持自我克制 • 鼓勵別人 • 包容每一個人 • 稱讚別人 • 分享空間及物資 • 接納不同 • 輕聲說話 • 輪流參與 • 有禮貌地表示不同意 • 用名字稱呼別人 • 熱衷參與 • 說”謝謝”或”唔該” 40

  41. 四、合作學習的參考資源 41

  42. 合作學習的參考書 •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1999). 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 Cooperative, competitive, and individualistic learning. (5th ed.). Boston: Allyn & Bacon. • Kagan, S. (1994). CooperativeLearning. San Clemente, CA: Kagan Cooperative Learning. • Sharan, Y., & Sharan, S. (1992). Expand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through group investig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 Slavin, R. E. (1995).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nd ed.). Boston: Allyn & Bacon. 42

  43. 合作學習的參考書 • 尹宗禹、張梅玲、李耀民、譚曉培(2003):《和諧,合作,發展:合作學習理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北京,科學出版社。 • 冼玉珍、何明生 (2008):《合作學習教學手冊:理論和教學實踐》,香港,香港合作學習協會。 • 陳錦榮、許明輝 (2002):合作探究學習:探討一種創新教學模式的可行性,《教育曙光》46,頁57–66。 • 陳錦榮、葉娟卿 (2007):《小班常用的教學方法:合作學習》,香港,香港教育學院小班教學發展與研究中心。 • 蔡慧萍、蔡明德、羅毅(2005):《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 蘇詠梅、葉娟卿 (2008):《科學探究與合作學習》,香港,香港教育學院小班教學發展與研究中心及一口田出版有限公司。 43

  44. 合作學習的網址 http://www.cla.org.hk http://www.iasce.net http://cd1.edb.hkedcity.net/cd/id/pdf/report_2/community/L_con.pdf 44

  45. 五、總結與提問 45

  46. 合作學習的四大學派共多於200種方法 • 在沒有系統的培訓下,教師在不同時間參與不同的培訓課程容易對合作學習產生錯覺,情況有如瞎子摸象 46

  47. 反思 課堂點評 課堂實踐 共同備課 參與工作坊 確立目標 合作學習的校本培訓與實踐模式 (Chan, K.W. (2008). School-based staff development in cooperative learning. Paper presented in the IAIE/IASCE/CESEDI conference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Multicultural Societies: Critical Reflections”, Turin, Jan 19-22 2008.) 47

  48. 4 教師自覺能力 3 2 1 確立目標 參與工作坊 共同備課 課堂實踐 課後點評 反思 教師自覺能力與單一式、多元式、自擁式校本培訓與實踐關係的比較(Chan, K.W. (2008).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Hong Kong basic education: an overview.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Japan & the World”, Chukyo University, Nagoya,6-8 June 2008.) 自擁式 多元式 單一式 48

  49. 合作學習 • 就像一輛大馬力和速度快的跑車, • 要駕御它, • 得先要了解它的性能特徵和練習有關的操作技巧, • 這樣才能發揮它的效用和威力, • 才不會對駕車者、跑車及路人造成傷害。 49

  50. 教師宜充分掌握合作學習,才不會錯失了它的優點及使它成為教學的絆腳石。教師宜充分掌握合作學習,才不會錯失了它的優點及使它成為教學的絆腳石。 陳錦榮 (2001):《香港課程改革與合作學習》,香港,香港教育學院。 50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