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1

读 《 论语 》 ,学商道 同学作业集锦 上海中侨学院经济系

读 《 论语 》 ,学商道 同学作业集锦 上海中侨学院经济系. 1 、读 《 论语 》 , 让我们终身受益. 沈君华同学: 《 论语 》 是一本很好 的书,它记录了孔子师徒们的日常 言行。 《 论语 》 主要教人如何做君 子,修身养性,德孝兼一。现代人 读书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个人素养, 其实我觉得义务教育应该增加一门 《 论语 》 课,这样人们的素养都能 提升一个档次了。.

layne
Download Presentation

读 《 论语 》 ,学商道 同学作业集锦 上海中侨学院经济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读《论语》,学商道 同学作业集锦 上海中侨学院经济系

  2. 1、读《论语》, 让我们终身受益

  3. 沈君华同学:《论语》是一本很好 的书,它记录了孔子师徒们的日常 言行。《论语》主要教人如何做君 子,修身养性,德孝兼一。现代人 读书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个人素养, 其实我觉得义务教育应该增加一门 《论语》课,这样人们的素养都能 提升一个档次了。

  4. 俞俊杰同学: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论语》第一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论语》开始,平平淡淡,但平淡中蕴涵真情。我觉得,夫子是以自己人生的切身体会,发出的肺腑之言啊!俞俊杰同学: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论语》第一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论语》开始,平平淡淡,但平淡中蕴涵真情。我觉得,夫子是以自己人生的切身体会,发出的肺腑之言啊! 本章定下了整部《论语》的基调。我相信,这是一部会让我们终身受益的好书。

  5. 史佳瑜同学:悠悠五千年的历史,我们到底还剩下些啥?守着丰厚的文化遗产,我们不晓得珍惜;而花重金学来的教学经验和做人的道理,哪一点不是孔老夫子思想的再现!关键是我们骨子里的某些东西在作怪,似乎不和传统对着干,怎么显示你的新潮?如果说要尊孔,又怕有人说你思想保守。折腾到最后,只有失去自己。史佳瑜同学:悠悠五千年的历史,我们到底还剩下些啥?守着丰厚的文化遗产,我们不晓得珍惜;而花重金学来的教学经验和做人的道理,哪一点不是孔老夫子思想的再现!关键是我们骨子里的某些东西在作怪,似乎不和传统对着干,怎么显示你的新潮?如果说要尊孔,又怕有人说你思想保守。折腾到最后,只有失去自己。 读《论语》,必须知道一个重点:先仁后礼。此书,儒圣先哲之语,必先发于仁心,而后规于礼数。因此,看到礼,要思仁心之始端,此书使可融汇贯通矣。

  6. 2、人不知而不慍

  7. 陆紫依同学 :人不知而不慍,确实是很难的一个学问。每个人都希望被这个世界认同,被这个社会赞美,那是自我确定的一个方式,有了认同和赞美,我们就有了更多的自信和勇气来面对未来的人生。渴望认同、渴望赞美,我认为这也是秉性中不能磨灭的一样东西。能做到人不知而不慍,真可谓是大智慧了,不需要别人的认同与赞美,还能一如既往,这需要多少的自信和勇气呢!?我不得而知。我想,这也许与处世态度有关吧,君子,多是平和、睿智、谦恭的,正是这样的处世之态,让他们不在意世俗的看法,才能做到人不知而不慍吧?!

  8. 陈春华同学:“人不知”可以做两种理解:一是“人不知汝”,二是“人不知之”。陈春华同学:“人不知”可以做两种理解:一是“人不知汝”,二是“人不知之”。 不论是别人不了解你,你不生气;还是别人不知道你,你不生气,这都是不容易做到的。 人在什么情况下才会不生气呢?只有在不自以为是的情况下。所以,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9. 殷叶青同学谈人不知而不慍。 别人不了解我,别在意,多展示。 通过一次谈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 靠自己的言行举止让别人了解。 做了事情不被别人了解,别着急,多沟通。 做事情不能急于求成,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不可能让别人马上了解你。 事情做得不圆满,别气馁,多反思。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可能万事都成功。 不如及时反思,总结失败的原因, 以便为今后的成功奠定基础。

  10. 3、交友之道

  11. 朱晓艳同学谈交友 第一,志同道合。孔子说过,道不同不相为谋。交友首先看的是你与朋友之间有没有共同点,可以是同样的兴趣爱好,同样的职业经历,甚至是同样的性格特点。 第二,益者之友。君子所交的朋友一定要有良好的 道德素养与内涵,正直、诚信、最好博学多闻。在好朋友的熏陶下,我们可以更容易得到提升。 第三,义以为质。只有以仁义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友谊才是最牢固、最完善的,才能经得起磨难的考验与时间的洗礼。这样的朋友,可以使你的人生之路更加平坦,而你也会发现:人生中最美妙的乐趣来自真正的友谊。

  12. 张磊同学谈交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然而,有人能够出淤泥而不染,独善其身,那他就是智者,是该交友之人。 特别是在当今的社会,诚信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诚信使人坦诚相待,朋友之间的友谊应该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之上的。

  13. 黄剑峰同学:“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黄剑峰同学:“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在这里非常鲜明地指出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与正直的人、诚实的人、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玩弄手腕的人、阿谀奉承的人、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这种择友观,就是教人择善去恶、结交有益的朋友。回头看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的失败,都是因为交友不慎导致的,这让人不得不警觉起来。因此,在读《论语》中认真体会一些处世之道和交友之道,学习怎样做人,对我们安身立命、提高生命的质量是大有裨益的。

  14. 陈娟同学:有种朋友是缓急可共,生死可托的,这就是亲密无间的密友。当你有困难的时候,他们会竭尽全力帮你。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谊挂在口上,他们并不是为了互相要求点什么,而是彼此为对方做一切办得到的事。真正的朋友,在你获得成功的时候,为你高兴,而不捧场;在你遇到不幸或悲伤的时候,会给你及时支持和鼓励;在你有缺点或可能犯错误的时候,会给你及时批评和帮助。孔子曾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今天,一些旧有的道德规范正被打破,新的道德观念尚未成型。拒绝贼友,慎交密友,对于我们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我们人生的航船才能顺利前行!陈娟同学:有种朋友是缓急可共,生死可托的,这就是亲密无间的密友。当你有困难的时候,他们会竭尽全力帮你。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谊挂在口上,他们并不是为了互相要求点什么,而是彼此为对方做一切办得到的事。真正的朋友,在你获得成功的时候,为你高兴,而不捧场;在你遇到不幸或悲伤的时候,会给你及时支持和鼓励;在你有缺点或可能犯错误的时候,会给你及时批评和帮助。孔子曾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今天,一些旧有的道德规范正被打破,新的道德观念尚未成型。拒绝贼友,慎交密友,对于我们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我们人生的航船才能顺利前行!

  15. 钱辉同学谈待友之道。每一个人都是喜欢听好话的,没有一个人老是想听别人对他的批评与不满。然而,从严以律己的角度来看,对于别人的批评意见和建议,我们应该虚心接受,这也许会成为我们成功路上一段不可缺少的经历。至于对待他人,我们首先要学会宽容:心胸开阔如天空,涵养深广如海洋,宽容可以融化一切坚冰,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海纳百川,有容为大”,就是要学会宽厚待人,君子应该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永远记住:对自己多批评,对别人多赞美。钱辉同学谈待友之道。每一个人都是喜欢听好话的,没有一个人老是想听别人对他的批评与不满。然而,从严以律己的角度来看,对于别人的批评意见和建议,我们应该虚心接受,这也许会成为我们成功路上一段不可缺少的经历。至于对待他人,我们首先要学会宽容:心胸开阔如天空,涵养深广如海洋,宽容可以融化一切坚冰,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海纳百川,有容为大”,就是要学会宽厚待人,君子应该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永远记住:对自己多批评,对别人多赞美。

  16. 4、谈修身养性

  17. 朱晓艳同学谈修身养性:人是可以塑造的。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艺”,学也是塑造的过程。塑造可以分为两个渠道: 一个是环境使然,一个是自我完善;前者 是被动的,后者则是主动的、有意识的。 人应该注意发挥主观能动性,修身养性, 有意识地塑造自己。恬静、淡泊,是思想 情趣的内在表露;勤劳、振奋是自身努力 的重要基础。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非勤 奋不可;只有勤恳努力的人,才会受到尊 重,自己也会有收获。

  18. 姜超同学:温良恭俭让不是表面的东西, 更不是能够装出来的,它反映着一个人的 内在本质,一种道德境界。这种境界不是 哪个人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学习和修炼 的结果。无论是日常的平凡生活,还是竞 争激烈的商场,只有镇定从容,雍容大度 地面对一切,以温良恭俭让的姿态来对待 自己的朋友和同事,甚至竞争对手;不计 较一时的成败,不计较局部的得失,胜不 骄,败不馁,处处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 躁的作风,才能永不停顿地发展进取。

  19. 糖豆: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糖豆: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今天,我也有了自己的三省标准:“吾日三省吾身:读书乎?事情完乎?言行有过乎?”  读书乎?就是每天问问自己:今天读书了吗? 读了多少?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心得体 会?倘若这些问题心中能有个明确的答案, 就觉得这一天过得很充实,很满足。书籍是人 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全世 界的营养品,我们岂能不读书呢?

  20. 事情完乎?就是要问问自己,今天要做的事情都做完了吗?今日事,今日毕,明朝还有明朝的事,绝不能把今天应该做完的事情拖到明天再去做(特别是一些紧急、重要的事情)。如果今天该做的事情都按时完成了,那就会一身轻松,晚上也能睡个好觉;反之则会心神不定,老是惦记着。“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心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这是古人给我们敲响的警钟,我们应当警钟常鸣。

  21. 言行有过乎?就是要认真地想一想,在一天的经历中,自己的言语和行为有没有过错的地方:有没有说错话,有没有做错事。倘若没有,则心襟坦然,问心无愧;倘若有之,就要想一想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那样说,那样做,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如果是因为自己一时冲动或不明是非而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就要在第二天及时向当事人承认自己的过错,取得别人的原谅,以免造成更大更深的误会,影响到今后的工作。

  22. smile蜜糖同学谈诚实守信。 诚实,即忠诚老实,就是忠于事物的本来 面貌,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不掩饰自 己的真实感情,不说谎,不作假,不为不 可告人的目的而欺瞒别人。守信,就是讲 信用,讲信誉,信守承诺,忠实于自己承 担的义务,答应了别人的事就一定去完成。 忠诚地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是每一个现 代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我们要做一个诚 实守信,言行一致的人!

  23. 钱明同学谈“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把实际行动摆在言论前面,不要光吹牛而不做事;要先做,用不着说出来,做完了,大家都会服从你,顺从你。有的人理想很高,计划着怎么样,可结果总是落空。真正的君子是少说废话,多做实事。常有人拍着胸说自己能做到什么,结果却什么都办不到。真正能做到的人,他们往往都不会先说出来;而一旦说了,就一定会做到,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人。钱明同学谈“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把实际行动摆在言论前面,不要光吹牛而不做事;要先做,用不着说出来,做完了,大家都会服从你,顺从你。有的人理想很高,计划着怎么样,可结果总是落空。真正的君子是少说废话,多做实事。常有人拍着胸说自己能做到什么,结果却什么都办不到。真正能做到的人,他们往往都不会先说出来;而一旦说了,就一定会做到,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人。

  24. 朱人同学:子曰“君子不器。”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君子不应该想器皿那样,作用仅限于某一方面。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21世纪需要什么?没错,就是人才!什么样的人才?多面手,复合型人才!一个掌握了多方面知识的,且具有高度实践性的人才是最为抢手的。此所谓“通才。”另外一种人才也不得不提,那就是“德才”。我认为,或许“德才”比“通才”更加重要,因为万事德为先。只有首先拥有了高尚的品德,才能称之为一个真正的“人”,之后才是“才”。

  25. 俞俊杰同学谈“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对我们这些即将要踏进社会的青年来讲,孔 子的这句话显得更为重要。君子说话要谨慎, 无论身在何方,在何种处境下,说话都应经 过大脑思考,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话, 应该考虑清楚。同时,在行动上应该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决不拖拉。 凡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与其说了做不到,不如想好了再说,且说了就做,雷厉风行。 这后半句和前半句其实是紧密相连的,君子的话要说到做到,说到就干,但在说这话之前一定要谨慎。此句,今后将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26. 张露同学谈环境对人的作用。 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于人的成长和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个人的生活氛围、居住空间和社交场合,构成生存环境,它能造就人才,也能淹没才人。生存环境与一个人(尤其是青少年)的成长有直接的关系。孟子后来成为大学问家,与生存环境对他的熏陶感染有很大关系。 今天,生存环境依然重要,我们必须择善而从。这与《孟母三迁》的寓意雷同。

  27. 彭小宁同学谈“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这一观点与孔子在道德修炼中强调“谨言”的要求是一致的。孔子不是完全反对人们对既成事实的议论、评说,而是反对不负责任的议论、评说,反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议论、评说,反对自以为是、想当然的议论、评说,反对人身攻击、污蔑诋毁式的议论、评说。彭小宁同学谈“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这一观点与孔子在道德修炼中强调“谨言”的要求是一致的。孔子不是完全反对人们对既成事实的议论、评说,而是反对不负责任的议论、评说,反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议论、评说,反对自以为是、想当然的议论、评说,反对人身攻击、污蔑诋毁式的议论、评说。 孔子提倡有理有据和实事求是的议论、评说,例如他关于管仲是否节俭、知礼的评说就很有说服力。

  28. 这一观点,今天仍有很强的针对性。凡做过的事,都要认真予以总结和评价,为的是发扬成绩,纠正错误,把今后的事情做得更好。如果只是议论,当事后诸葛亮,做些雨后送伞的事,更有幸灾乐祸者发表一些挖苦嘲讽的言论,就大错特错了。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要适度地追究责任,不是什么事情都要追究到最后的责任人才罢休。这个原则对一些聪明人是适用的,你不追究,对方也知道自己错了,双方都心知肚明。然而,对于那些没有自知之明的人,还是要经常敲打一下,要追究责任到人,否则对方不能得到提高。这一观点,今天仍有很强的针对性。凡做过的事,都要认真予以总结和评价,为的是发扬成绩,纠正错误,把今后的事情做得更好。如果只是议论,当事后诸葛亮,做些雨后送伞的事,更有幸灾乐祸者发表一些挖苦嘲讽的言论,就大错特错了。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要适度地追究责任,不是什么事情都要追究到最后的责任人才罢休。这个原则对一些聪明人是适用的,你不追究,对方也知道自己错了,双方都心知肚明。然而,对于那些没有自知之明的人,还是要经常敲打一下,要追究责任到人,否则对方不能得到提高。

  29. 5、关于自我约束

  30. 棒棒糖谈自我约束:如今,自我约束的观念在人们的心中不再像以前那样明确了。许多人根本不懂什么是自我约束,在一些公共场合做一些不该做的事,还影响了别人。然而,不管时代怎样进步,科技怎样发展,长期以来自然形成的一些社会公德是不会改变的。棒棒糖谈自我约束:如今,自我约束的观念在人们的心中不再像以前那样明确了。许多人根本不懂什么是自我约束,在一些公共场合做一些不该做的事,还影响了别人。然而,不管时代怎样进步,科技怎样发展,长期以来自然形成的一些社会公德是不会改变的。 所谓自我约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用社会公德来约束自己,它体现了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是不可被忽视的。

  31. 赵晨同学:孔子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是“仁”,而“仁”的客观标准则是礼——“克己复礼为仁”。赵晨同学:孔子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是“仁”,而“仁”的客观标准则是礼——“克己复礼为仁”。 所谓克己复礼,就是要求人们自觉地约束自己,在既定的位置上以礼的标准正确地处理上下左右的关系,如为父要慈,为子要孝,为友要信,为臣要忠,为君要善,要爱民,等等。这样,社会个体成员道德境界的提高与整个社会文明政治秩序的稳定与推进便是一个和谐统一、相辅相成的过程。礼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恪守既定的社会关系,也赋予他们一定的道德责任。如果人们都恪守这些关系,履行其道德责任,社会就稳定;反之,秩序受到破坏,社会便动荡不安。

  32. 沈君华同学: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孔子说过:“克己复礼为仁”。以礼为仁,正是自我约束的具体体现。自古以来,生于乱世中的英雄最后能统一九州的,往往是那些拥有高度约束力的君王。他们给自己制定了宏伟的目标并严格地约束自己,才能笑到最后;然而,一统天下之后,又有多少君王能继续严格地约束自己呢?而一旦失去了自我约束,就会变得荒淫无度,不关心政治,民苦不能传达,更有甚者沦为桀纣之辈。总之,每一个人都要有一定的自我约束力;否则,将一事无成,或者一时成了也会半途而废。沈君华同学: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孔子说过:“克己复礼为仁”。以礼为仁,正是自我约束的具体体现。自古以来,生于乱世中的英雄最后能统一九州的,往往是那些拥有高度约束力的君王。他们给自己制定了宏伟的目标并严格地约束自己,才能笑到最后;然而,一统天下之后,又有多少君王能继续严格地约束自己呢?而一旦失去了自我约束,就会变得荒淫无度,不关心政治,民苦不能传达,更有甚者沦为桀纣之辈。总之,每一个人都要有一定的自我约束力;否则,将一事无成,或者一时成了也会半途而废。

  33. 张怡婷同学:孔子说,有自我約束的人,过失就少。 “自我约束”就是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有原则地对待事物。在很多时候,“自我约束”常常意味着放弃一些正是你渴望已久的东西;面对诱惑与欲望,能够自我约束的人往往会选择放弃,因为他们知道今天的放弃是为了明天的收获。什么都不放弃,往往会失去更珍贵的东西。

  34.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5. 张磊同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环境中,有些人为了生存而滥竽充数,不知张磊同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环境中,有些人为了生存而滥竽充数,不知 道的东西假装说知道。结果,不但不能使自己得到提高,反而会弄巧成拙,铸成大错。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凡自己不懂的问题,立即去问。这是君子坦荡荡的表现。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知识的短板,事实求是地面对,才是真正的君子所为。

  36. 杨杰同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则语录讲的是孔子对学习所持的态度,当然也是对待其他事物的态度。孔子认为,对待任何事物都要有诚恳老实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装懂,自欺欺人。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加以隐瞒,不去向别人请教,而是不懂装懂,那他就是“大无知”,太虚伪了。其实,不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装懂。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生下来就是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晓古通今的人,人们都是在不断学习探索中充实自己的。只有虚心向别人学习,不耻下问,才能不断进步。杨杰同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则语录讲的是孔子对学习所持的态度,当然也是对待其他事物的态度。孔子认为,对待任何事物都要有诚恳老实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装懂,自欺欺人。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加以隐瞒,不去向别人请教,而是不懂装懂,那他就是“大无知”,太虚伪了。其实,不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装懂。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生下来就是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晓古通今的人,人们都是在不断学习探索中充实自己的。只有虚心向别人学习,不耻下问,才能不断进步。

  37. 高为康同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每个人的知识范围都是有限的, 没有任何一个人会事事通晓。对于那些不知道的事,若被人问及时,说一句不知道,并不是件丢脸的事情。“不知道”这三个字,理当是人一生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若你真的不知道某件事物的话,说一句不知道,远比编造一番来得强。连孔子这样的大学问家、大圣人都肯承认有不懂的地方,更何况你我这些凡人呢!

  38. 陈婷同学谈“每事问”。 毛泽东曾说过:我们要学习孔夫子的“每事问”。 因为这种虚心好学的精神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所必须具备的良好习惯。 庄子也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有涯”。意思 说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我们以有限的生命去学习无限的知识,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学习孔夫子的“每事问”。 在平时,我们要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就要敢于去问,不耻下问,学会巧问,一问到底。

  39. 姜超同学谈“每事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 事问。问,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备的本能,也是一生中都在做的事。如果一个人从来都不问别人问题,不在问的当中去学习,那么他就会变得乏味无比,渐渐地疏远了人群,脱离了社会。每事问的好习惯,可分为“无声的问”及“有声的问”。所谓“无声的问”,是指从书本中去学习,与前人的智慧交流,从而不断增加自身的学识;而“有声的问”,就是通过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当面交谈,了解未知的事,探索事物的本质,从而不断丰富自身的内涵。

  40. 7、仁者与智者

  41. 陈珲同学谈仁者与智者。“仁者”不管是处于贫困还是富有,心态都一样的,坚信自己的道德标准,不会因为贫困而降低自己的人格,也不会因为富贵而忘乎所以,趾高气扬。“智者“不仅是仁德的实施者,而且还是推行者。在我看来,“仁者”和“智者”的最大区别就是:前者是做好自己便可,而后者不仅自身做好了,还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在社会上推行“仁义道德”。今天,许多大学教授到中央台参加《百家讲坛》节目录制,例如通过于丹老师的解析,让我们对仁德有了新的认识,提高了我们修身养性的自觉性,陶冶了我们的情操。易中天老师通过幽默地解读三国,帮助我们看清了当今社会的一些现象。我认为,他们就是推行仁德的“智者”。陈珲同学谈仁者与智者。“仁者”不管是处于贫困还是富有,心态都一样的,坚信自己的道德标准,不会因为贫困而降低自己的人格,也不会因为富贵而忘乎所以,趾高气扬。“智者“不仅是仁德的实施者,而且还是推行者。在我看来,“仁者”和“智者”的最大区别就是:前者是做好自己便可,而后者不仅自身做好了,还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在社会上推行“仁义道德”。今天,许多大学教授到中央台参加《百家讲坛》节目录制,例如通过于丹老师的解析,让我们对仁德有了新的认识,提高了我们修身养性的自觉性,陶冶了我们的情操。易中天老师通过幽默地解读三国,帮助我们看清了当今社会的一些现象。我认为,他们就是推行仁德的“智者”。

  42. 彭晓宁同学谈仁者与智者。一个是思想上的高人,彭晓宁同学谈仁者与智者。一个是思想上的高人, 一个是人格上的明哲。 仁,二人相对为仁。“仁者爱人”,就是说,两个人在一起相处,最大的原则是互相友爱,不做对不起对方的事。仁者不但爱别人,与人为善,而且与自然和谐相处。仁者像山一样,向万物张开双臂,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与物,不忧不惧,长寿永恒,正所谓仁者乐也。 智,就是聪明智慧,智者是有很高学识素养的人。在孔子看来,只有那些谦虚好学、博学多才的君子,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圣贤,才称得上是智者。智者因为已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所以像水一样,流畅千年,没有什么烦恼和忧愁。

  43. 姜超同学谈仁者与智者。古人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姜超同学谈仁者与智者。古人有云: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这一进程中,有些人成了仁者,又有人成为智者。这两者正像孔子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山,性格稳重,志存高远,有高、深、博、大之质。 因为经年累月接受大自然的各种考验,养成了厚德载物的宽大胸怀。天天看云卷云舒,恰似一个仁者有了博大而精深、丰润而宽厚的内心世界。 水,能以点滴之水渐渐地磨平、击穿后市的岩壁,却又似母亲用乳汁哺育了万顷良田,这种既刚强、又有柔情的特性造就了水的千层风貌。水的静,也许比动还要可怕,这种平静正意味着它的深不可测,就象智者运用智慧解决疑难问题时的高超本领。

  44. 陈彩雯同学谈仁者与智者。由于求真和求善的侧重不同,古希腊哲学家认为智在德前,而孔子则强调仁在智前。孔子所说的仁者与智者乃是道德境界不同的两种人。陈彩雯同学谈仁者与智者。由于求真和求善的侧重不同,古希腊哲学家认为智在德前,而孔子则强调仁在智前。孔子所说的仁者与智者乃是道德境界不同的两种人。 仁者,在很大程度上完全承认人的个体独立性 的存在,接受既定现实而且一般往往带有宿命论的观点,政治主张上一般都比较倾向于老子的无为而治。 智者,同样承认人的个体独立性,但是往往强调集体的力量,一般情况下不接受既定现实而相信自身力量可以改变命运;政治主张一般为两种:一种是孔子的儒家治国,集权制或者独裁制;另一种则是韩非的法家思想,法制国家。

  45. 钱辉同学谈仁德与口才:就像孔子所说的, 人的仁德和他的口才又有什么关系呢?我 觉得一个人的仁德比他的口才更为重要! 君子胸襟宽广,以德服人,又何必在乎一时的口舌之乐呢?要做到心胸宽广,并不是说让你去装傻,对别人的行为置之不理,而是心中真正能放得下。有的人就是小肚鸡肠,有事总爱斤斤计较。其实,计较别人的时间不如去欣赏一下世界。尽情地去享受周围的自然美景吧,你会成为一个胸怀宽广的人,一个更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46. 8、见贤思齐

  47. 朱陆慧同学: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离不开见贤思朱陆慧同学: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离不开见贤思 齐的精神。诸葛亮“躬身耕与南阳”之时,自比“管仲、 乐毅”,他不断提升自己的才能和德行,终于成就了 蜀国大业,成为千古一相。许多重度残疾的青少年,原本打算放弃生命,因为看了海伦、凯勒、贝多芬、 霍金和张海迪的事迹,于是发奋拼搏,画出了精彩 的人生。能“见贤思齐”的人,一定善于发现身边人 的优点,真正欣赏他们的才干,赞叹他们的美德, 并博采众长,完善自我。要想不断进步,不仅需要 “见贤思齐”,还要善于“见不贤而内省”。也就是看 到别人的缺点能自我反省,不让自己在不贤的道路 上愈走愈远。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博学而 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8. 陆紫依同学谈见贤思齐。什么叫做高尚?“看见贤人就想和他们看齐”。这句话说起来很容易,却是很难做到的。看到君子,每个人都想效仿。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纳兰容若,其实在我心理,容若便是君子的模范典型。显赫的家世,惊人的才气,却与浮糜的八旗纨绔子弟不同,他洒脱淡然却又重情重义,他的命太好,身边的人统统都要饱经忧患,他却可以那样清高地活着。来不及品尝这世间的沧桑,他便走了,就像梨花在春光最盛的时候凋谢,留给人们的回忆,总是那样的扼腕与不甘。见贤思齐,与容若相提并论,会不会太难呢?(注:纳兰容若系康熙十五年进士,著名词人。授三等侍卫,寻晋一等,武官正三品)。

  49. 9、中庸之道

  50. 胡文琳同学谈中庸之道。中庸,孔夫子一生 都在这样做。行中庸,个人要有好的修养, 也就是要有很强的自律意识。勤学善行。 “非礼不动,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好学 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他一 直认为,勤苦好学就接近了“智”;学以致用,努力行善,就近了“仁”;知道什么是羞耻,不做不道德的事,就接近了“勇”。智、仁、勇是修身养性的基础,也是行中庸之道的要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