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儿童预防接种

儿童预防接种. 首都儿科研究所保健科 金春华. 我国计划免疫的发展简史. 20世纪50年代 全国开展普种牛痘, 20世纪60年代 基本消灭天花 20世纪60年代全国开展:健康教育 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制剂( DPT) 和麻疹疫苗( MV) 的接种 1978年开始实施儿童计划免疫 : 系统有规律的接种疫苗 2000年通过无脊髓灰质炎证实 2002年要求以乡为单位接种率达90% 2002年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 2005年国务院颁布《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疫苗的分类.

layne
Download Presentation

儿童预防接种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儿童预防接种 首都儿科研究所保健科 金春华

  2. 我国计划免疫的发展简史 • 20世纪50年代 • 全国开展普种牛痘, • 20世纪60年代 基本消灭天花 • 20世纪60年代全国开展:健康教育 • 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制剂(DPT)和麻疹疫苗(MV)的接种 • 1978年开始实施儿童计划免疫 : • 系统有规律的接种疫苗 • 2000年通过无脊髓灰质炎证实 • 2002年要求以乡为单位接种率达90% • 2002年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 • 2005年国务院颁布《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3. 疫苗的分类 • 灭活疫苗: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微生物灭活而制成预防制剂。特点:安全、易保存,可多种疫苗联合使用。免疫效果持续时间短,允许多次接种。如:百日咳、流感、甲肝疫苗。 • 减毒活疫苗:用人工定向变异或从自然界筛选获得毒力高度减弱或无毒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的预防制剂。特点:免疫效果可靠、持续时间长,接种剂量较小,不良反应少。如:脊灰、麻疹、卡介苗等 • 类毒素疫苗:细菌外毒素经甲醛灭活,失去毒性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即为类毒素。如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4. 疫苗的分类 • 亚单位疫苗:去除病原微生物中有害成分和对激发机体保护性免疫无用的成分,保留其有效的免疫原成分所制成的疫苗为亚单位疫苗。如流感疫苗。 • 组分疫苗:用化学方法从病原微生物中提取有效的免疫成分制成的疫苗制剂,称为组分疫苗。如流脑、肺炎疫苗、HIB疫苗均为夹膜多糖疫苗。 • 基因工程疫苗: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的疫苗称为基因工程疫苗。例如:乙肝疫苗。

  5. 儿童接种的疫苗 • 已列入儿童计划免疫的疫苗: 乙肝、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百白破、麻疹、麻风腮、乙脑、流脑、甲肝、白破疫苗。 • 建议儿童接种的疫苗: 水痘、B型流感嗜血杆菌、肺炎、轮状病毒、流感疫苗等。

  6. 乙肝疫苗 • 我国BHsAg阳性率10%以上,接种乙肝疫苗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 疫苗: • 血源疫苗 • 基因重组疫苗: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 接种效果:母婴阻断95%以上

  7. 乙肝疫苗接种程序 *母亲或父亲HbsAg(+)者: 接种完成后监测抗体浓度 *成人接种:计量10或20微克,密切接触者应该监测抗体浓度。

  8. 卡介苗 • 我国患肺结核病人约600万,每年死亡约25万人。 • 疫苗:减毒活疫苗 • 接种对象:新生儿以及从未接种过卡介苗的儿童。 • 接种方法:酒精消毒,皮内注射0.1毫升。 • 反应:卡斑 • 效果:对结核病的控制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但对预防儿童结核病,特别那些严重类型,如粟粒性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可降低发病率。 • 注意事项:严禁皮下或肌内注射;注射器要专用。

  9. 脊髓灰质炎疫苗 • 脊髓灰质炎是经口传播的疾病,可防但不好治。60年发病率10.46/10万;80年下降为0.74/10万;目前基本消灭。 • 疫苗:具有高度抗原性的I , II, III 型病毒的减毒株,分别接种于猴肾细胞或人二倍体细胞培养制成单价或多价疫苗。糖丸剂型和液体剂型。 • 基础免疫:2、3、4月龄各口服1粒 加强免疫:4岁加强一次 • 禁忌症:免疫力低下、牛乳过敏者禁用。

  10. 百白破三联疫苗 • 百日咳:百日咳杆菌引起。在集体儿童中很容易传播,发病率很高,可达80%~100%。 • 白喉:白喉杆菌产生的外毒素致病。8-10年流行 一次,病死率高达50%。 • 破伤风:破伤风杆菌产生的外毒素致病。新生儿破伤风是解放前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11. 百白破三联疫苗 • 百白破三联疫苗: 百日咳疫苗、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用氢氧化铝吸附制成,分吸附百白破疫苗和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 • 接种程序:基础免疫:3、4、5月龄各接种一次 加强免疫:18月龄加强一次 6岁加强白破二联一次。

  12. 麻风疫苗 • 麻疹: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很强,发病率可高达95%以上。使用疫苗前我国每年有1000多万儿童患麻疹。 • 消除麻疹目标:2010年发病率小于1/100万 • 风疹: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胎盘侵入胎儿。 • 疫苗:为减毒活疫苗。 • 疫苗禁忌症:免疫力低下,孕期。

  13. 麻风二联(或麻疹疫苗)疫苗 • 接种程序: 基础免疫:8月龄 麻风二联疫苗 加强免疫:18月龄加强 麻风腮三联疫苗。 6岁加强 麻风腮三联疫苗 应急接种:使用麻疹疫苗或麻风疫苗。 感染后1-2天后接种可使临床 症状减轻。

  14. MMR疫苗 • 疫苗: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 • 接种程序:1岁半第一次接种, 6岁接种2针。 • 禁忌症:免疫力低下、怀孕期。

  15. 流脑疫苗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柰瑟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多发于冬春季节,脑膜炎奈瑟菌属于奈瑟氏菌属,为革兰氏阴性双球菌,共分为13个血清群,中国以A群为主,B、C群有散发病例发生。

  16. 流脑疫苗 • 疫苗:抗原为细菌的多糖夹膜 • A群脑膜炎多糖疫苗 • A+C联合疫苗 • 接种程序: • A群流脑疫苗:满6个月龄初种,3个月后接种第二针。全程2针。 • A+C联合疫苗:3岁第一针;小学4年级第二针。 • 禁忌症: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惊厥病史者。

  17. 乙脑疫苗 •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 • 蚊子是乙脑的主要传播媒介 • 根据病情乙脑可分轻型、普通型、重型和极重型。

  18. 乙脑疫苗 • 乙脑疫苗—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两种。 • 接种程序: • 基础免疫:满12月龄初种。 • 灭活疫苗满1岁需接种2针,两针间隔7天。 • 减毒活疫苗基础免疫只需接种1针 • 加强免疫:与第一针间隔12个月以上加强接种。 • 禁忌症: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惊厥病史者。

  19. 甲肝疫苗 • 甲肝主要经粪-口传播。由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和水引起感染。1988年上海流行30多万人发病。 • 疫苗及接种程序: • 灭活疫苗:1岁半 第一针,6个月后第二针。 • 减毒活疫苗:1岁半接种1针。

  20. 儿童可接种的其它疫苗 • 水痘疫苗: • 12月龄以上~12周岁 接种1次。 • 13岁以上需接种2剂,间隔6~10周。 • HIB疫苗(流感嗜血杆菌): • 1岁以内接种2~3次, • 1岁以上加强1次。

  21. 儿童可接种的其它疫苗 • 轮状病毒疫苗:6个月以上可接种,每年接种1次 • 流感疫苗:6个月~3岁,需接种2剂,间隔1个月 3岁以上与成人一样,接种1次即可。 • 肺炎疫苗:7价肺炎疫苗可用于2月龄-5岁儿童。 23价疫苗适用于2岁以上儿童,或年 老体弱多病者。

  22. 联合疫苗解决接种针次多的难题 儿童可接种的其它新疫苗 五联苗 :仅打一种疫苗就可以同时预防5种儿童疾病 百日咳 白喉 破伤风 Hib感染性疾病 小儿麻痹

  23. 儿童可接种的其它新疫苗 • 蓝菌净疫苗 • 口服疫苗。涵盖肺炎链球菌、HIB、葡萄球菌等5个引起呼吸道感染的菌株。可用于儿童及成年人易患呼吸道感染人群。

  24. 北京市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按年龄) • 出生:卡介苗、乙肝疫苗1 • 1月:乙肝2 • 2月:脊灰糖丸1 • 3月:脊灰糖丸2、百白破1 • 4月:脊灰糖丸3、百白破2 • 5月:百白破3 • 6月:乙肝3、流脑疫苗1 • 8月:麻风二联疫苗 • 9月:流脑疫苗2 • 12月:乙脑疫苗1

  25. 北京市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按年龄) • 18月:百白破加强、麻风腮疫苗、甲肝疫苗 • 2岁:乙脑疫苗2 、甲肝疫苗2 • 3 岁:A+C流脑疫苗 • 4岁:脊灰糖丸加强 • 6岁:麻风腮疫苗、白破疫苗 • 小学4年级: A+C流脑疫苗

  26. 成人接种的疫苗 • 流感疫苗:每年9~11月份接种。保护1年。 • 肺炎疫苗: • 建议6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有肺部疾患 的人接种。 • 接种1次可保护5~10年。 • 甲肝疫苗:灭活疫苗需接种2剂,间隔6~12个月。 可保护20年。减毒活疫苗接种1次。

  27. 成人接种的疫苗 • 乙肝疫苗:0、1、6个月各接种1次,全程3针。如果抗体弱阳性加强一针。 • 甲乙肝联合疫苗:接种程序同乙肝疫苗。 • 麻风腮疫苗: • 接种1次可保护11年。 • 孕前或育龄妇女推荐接种。 • 狂犬疫苗:被狗、猫等动物咬伤后,0、3、7、14、30天各接种一次,每次0.5毫升。

  28. 疫苗接种的反应与处理 1、局部反应与处理: • 在接种部位局部皮肤或肌内发生的反应。表现为红肿浸润并伴有疼痛,多在接种后12-24小时内发生,持续2-3日后可自行消退。 • 如果48小时后人不消退,需要热敷或理疗处理。

  29. 疫苗接种的反应与处理 2. 全身反应与处理: 少数人在接种疫苗后可出现以发热为主的全身反应,同时可伴有头疼、头晕、恶心、腹痛、腹泻和全身乏力、周身不适等症状。 多在接种后1-2天出现,持续1-2天可自行消退,发热多不超过38.5℃ ,个别儿童也可出现38.5 ℃以上的强反应。可给予退热及相应的对症处理。

  30. 疫苗接种的反应与处理 3、局部特殊反应: • 卡介苗在接种后3-4周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硬块,约10x10mm,中央部位渐渐软化形成小脓包,可自行吸收或破溃成脓疡,然后结痂自愈,愈后留有一永久性圆形疤痕,此为卡介苗引起的特异性反应,是一种正常反应过程,整个反应需3个月左右。 • 百白破三联制剂由于内含吸附剂,注射后有时可以引起局部红肿硬结,长时间不能吸收,最终导致无菌化脓并破溃。

  31. 疫苗接种的反应与处理 4、偶合反应 疫苗接种后偶合其他疾病,指被接种者在接种时 正好处于某一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或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

  32. 儿童预防接种疫苗注意事项 接种第一次接种 要带乙肝疫苗和卡介苗的证明到保健科办理预防接种证。 每次接种完成后会收到下次预约条。 再接种时带接种证和预约单。 接种前告知医生宝宝在两次接种间是否患过疾病。也可提前告知,根据疾病情况可以更改预约时间。

  33. 什么情况下不能打针 • 发烧、感冒、腹泻。 • 急性传染病潜伏期。 • 急性疾病。 • 结核、心肝肾疾病。 • 有过敏史一定要向医生讲明。

  34. 预防接种家长须知 注射后当天勿洗澡及做剧烈活动。 可自备一些小儿退烧药,体温 >38.5℃时酌情服用。 接种局部若出现红肿,接种48小时后热敷。

  35.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