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別 當正常的傻瓜

別 當正常的傻瓜. - 奚愷 元 0013206 王宗堯 0013250 黃惠農. 你正常嗎?. 「傻瓜 」的意思,大家 都 知道 為什麼 又要補個「正常的」三個字呢? 因為只要是 正常人 就 有可能成為 書中所述 的 「 傻瓜」 看 完之後才發現:原來我很正常!. 比例偏誤. A 商店:$ 200 元的 鬧鐘 B 商 店:同款的鬧鐘促銷價:$ 100 元 。

leal
Download Presentation

別 當正常的傻瓜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別當正常的傻瓜 -奚愷元 0013206王宗堯 0013250黃惠農

  2. 你正常嗎? • 「傻瓜」的意思,大家都知道 • 為什麼又要補個「正常的」三個字呢?因為只要是正常人就有可能成為書中所述的「傻瓜」 • 看完之後才發現:原來我很正常!

  3. 比例偏誤 A 商店:$200 元的鬧鐘 B 商 店:同款的鬧鐘促銷價:$ 100 元。 從 A 商店到 B 商店只需 要 10 分鐘,此時你會不會掉頭去 B 商店購買呢? C 商店:鑽錶,$36,000 元 D 商店:同款,$ 35,900 元。 從 C 商店到 D 商店騎機車也是 10 分鐘路程,此時你是否會去 D 商店購買呢?

  4. 我們經常會陷入「 比例偏誤 」 • 人們覺得騎 10 分鐘的機車去買 200 元降到 100 元 的東西,要比買 36,000 元降到 35,900 元的東西 更加值得。 • $200 -> $100 太划算了! • $36000 -> $35900 興致缺缺

  5. 決策盲點 • 作者曾經做過這樣的實驗: • 假設有兩杯Haa-gen-Dazs冰淇淋, • A杯有7盎司,裝在5盎司的杯子裡,看起來滿滿的; • B杯有8盎司,卻裝在10盎司的杯子裡. • 根據這對話,消費者理應花費更多的錢在B杯, 但是......

  6. 實驗結果 • 平均來說: • 人們願意花2.26美元買A杯 • 卻只願意用1.66美元買B杯 • 這說明了我們作決策時,通常不像傳統經濟學判斷一個物品的「真正價值」,而是根據一些比較容易評價的線索來判斷。 • Ex:在這個實驗中,人們就是以冰淇淋滿/不滿來做判斷的依據。

  7. 心理的兩個帳戶 • 傳統經濟學認為錢就是錢,不管怎麼獲得的都是一樣 • 但實際上,我們會斤斤計較自己辛苦賺來的錢,意外之財就願意大方花用。 • 例如買平常捨不得買的東西,或請客。 • 奚愷元認為,這就是「心理帳戶」在作怪, 我們會把賺來的錢和意外之財劃分到兩個不同的帳戶。

  8. 定錨效應(anchoring effect) • ◆ 最貴最好的商品ß擺在門口建立錨點(臨時參考點),形成短暫的印象記憶。 • ◆ 較便宜商品的放在裏面,ß則會有變便宜的感覺!

  9. 讀後感 • 作者教我們: • 透過調整偏誤來增加自己的談判籌碼 • 也破除我們對於機率的迷思 • 用同樣的錢買到更物超所值的物品 • 而最後還將上述提到的各種概念 運用到實際的決策過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