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17-1 對物質的探索

17-1 對物質的探索. 第 十七 章 物質與能的世界.  物質的定義: 占空間 、 具質量 者   受地心引力作用而具有重量( W = mg )  物質的三態 (三相) 1. 固體:有一定形狀和體積 2. 液體:沒有一定形狀和但有一定體積 3. 氣體:沒有一定形狀和體積  物質的組成 1. 古希臘觀點:組成所有物質的四個元素  水  氣  土  火 2. 道耳吞 原子說 :物質由 原子 組成 ( 19 世紀初,英國) 3. 輻射的發現  X 射線 ( X 光) :德國人 侖琴 發現 (西元 1895 年).

lee-silva
Download Presentation

17-1 對物質的探索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17-1對物質的探索 第 十七 章 物質與能的世界 物質的定義:占空間、具質量者 受地心引力作用而具有重量(W = mg)物質的三態(三相)1.固體:有一定形狀和體積2.液體:沒有一定形狀和但有一定體積3.氣體:沒有一定形狀和體積物質的組成1.古希臘觀點:組成所有物質的四個元素 水  氣  土  火2.道耳吞原子說:物質由原子組成(19世紀初,英國)3.輻射的發現X射線(X光):德國人侖琴發現(西元1895年)

  2. 17-1對物質的探索物質的組成3.輻射的發現X射線(X光):德國人侖琴發現(西元1895年) 具穿透性(肉眼不可見),用於醫療及檢測(西元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侖琴)  放射線發現:法國人貝克勒(西元1896年) 鈾的鹽類放出放射線(似X光),使底片感光4.電子的發現:英國人湯木生(西元1897年)5.某些不穩定原子核會放出放射線 法國人居禮、居禮夫人及紐西蘭人拉塞福研究 拉塞福的『原子模型』6.質子的發現:拉塞福7.中子的發現:查兌克

  3. 17-1對物質的探索偉大的科學家: X射線的發現者:德國人侖琴 侖琴 第一張 X光片

  4. 17-1對物質的探索原子結構1.原子由原子核與核外電子構成2.原子核由質子與中子組成17-1對物質的探索原子結構1.原子由原子核與核外電子構成2.原子核由質子與中子組成 1.電性: 電子  質子 中子2.質量: 質子中子>電子(1840倍)3.原子序=質子數 決定了元素的種類4.質量數=質子數+中子數 約略等於原子的質量

  5. 17-1對物質的探索同位素:質子數相同,但中子數不同的原子 表示法如下:eg.這些中子數不同的氧原子雖化學性質相似,但原子質量卻 不相同。 原子核衰變:不穩定的同位素原子核, 會放出放射線(、、), 直到變成穩定的元素為止, 此過程稱為『衰變』

  6. 17-1對物質的探索放射線三種類:拉塞福發現17-1對物質的探索放射線三種類:拉塞福發現 氦原子核

  7. 17-1對物質的探索放射線用途1.煙霧警報器 內含有微量放射性元素鋂-241,產生 射線使 內部空氣中的氧或氮氣失去電子,而使其內的 平行極板形成通路。當發生火災時,若煙霧進 入警報器,平行極板形成斷路,警鈴就會響起。2.碳-14定年法 用碳-14衰變後的殘餘量推測出土物體年代3.鈷-60癌症治療 用產生的  射線治療4.農業用途

  8. 17-1對物質的探索範例eg1.關於 、 、 三原子的敘述,何者錯誤?( ) 三者都屬於氧原子  三者化學性質相同  三者質子數不同  三者中子數不同eg2.、、三放射線,回答下列問題: 穿透力的強弱順序?。  以3mm的鋁片阻擋,何者能被阻擋?。eg3.如右的元素表示法,可知鈾原子核: 質量數=  質子數=。  電子數=  中子數=。eg4. 放射出一個 粒子後,為何衰變成 ?【補充】

  9. 17- 2能的形式與能的轉換 能量:做功的本領1.光、電、熱能…,能量之間可以互相轉換2.能量守恆定律:  能量不會無中生有,也不會消失,只是由一種 形式的能量轉換成其他形式的能量,但能量的總值維持不變能量的形式1.化學能 2.動能 3.位能 4.熱能 5.電能 6.光能7.聲能 8.核能

  10. 17-2能的形式與能的轉換能的形式解說1.化學能:物體內部儲存的能量,藉化學反應釋放eg.食物、酒精、木材、瓦斯(天然氣或液化石油氣)、 汽油、煤、電池… 2.動能:運動中的物體具有的能量 同一物體的運動速率愈快,其動能愈大eg擺動的鐘、運動中的子彈… 3.位能: (1)重力位能:物體高度愈高,位能愈大 (2)彈力位能:施力於弓弦(彈簧)時儲存eg.玩溜滑梯時,由高處下滑,重力位能轉變為動能及摩 擦產生的熱能eg.射箭時,拉弓時彈力位能儲存,放開時,漸次轉成動能將箭射出

  11. 17-2能的形式與能的轉換能的形式解說4.熱能:物質發生變化常伴隨熱能產生eg.H=msT 5.電能:6.光能:輻射能的一種形式eg.太陽光、…紅外線、紫外線等不可見光具有能量7.聲能:eg.聲音共鳴  證明『聲音能傳遞能量』 8.核能(原子能):最強大的能量eg.太陽、核電廠能量守恆定律 在質量一定的情形下,能量雖經轉換,但能量總值維持不變

  12. 17-2能的形式與能的轉換能量形式圖說一

  13. 17-2能的形式與能的轉換能量形式圖說二 音叉共鳴的條件?。 電能  光、熱能 化學能  光、熱能 電能  聲能、熱能 電能  光能、熱能

  14. 17- 3功與能 功(Work)涵義: 因外力施於物體,造成物體能量變化 A B 思考:物體受外力F,為何有力的二大效應?(1)物體運動:物體自外界得到能量(2)物體運動:物體失去能量(3)物體維持:沒有能量增減 功 施力體 簡單的說:功就是。

  15. 17- 3功與能 功傳遞了嗎?【物體收到能量了嗎?】 要看而定。  F對車做功?。 F1對車做功?。 F2對車做功?。 人以外力 F的拉力拉一拖車,使之水平移動 S 位移 車子並沒有在施力 F的方向上有位移,而是在水平方向上 車子自外界得到能量(功)了嗎? 真正使車子向水平移動的力是。【由而得】此人對車子作功【 】

  16. 17-3功與能功(W)的定義:作用力與沿力方向上位移之乘積17-3功與能功(W)的定義:作用力與沿力方向上位移之乘積 功的單位:能量單位 (1)N.m=牛頓.米=焦耳=J(2)kgw.m=公斤重.米 (3)gw.cm=公克重.公分 牛頓或公斤重、公克重 公尺或公分 1.試推演「牛頓.米=焦耳」的過程?2.你還學過哪些能量單位?

  17. 17-3功與能功的正、負、零值:功非向量,但有正負 表示了受力體與施力體間的能量傳遞方向 (1)正功:物體能量  運動愈快 (2)負功:物體能量  運動愈慢(eg.摩擦力) (3)零功:物體能量  F=0 時  S=0(在 F沿線上沒有位移時 ) FS 都視為『沒有做功』的情形 W=F X S F S (FS 指向平行同向) W=-F X S F S (FS 指向平行反向)

  18. 17-3功與能功的圖說 圓周運動

  19. 17-3功與能功的運算範例eg1. ( )阿鈞搬運相同質量的行李上四樓,第一次花了2分鐘,第二次花了3分鐘,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ˉ (A)第一次搬運作功較多ˉ(B)第二次搬運作功較多ˉ (C)兩次搬運作功相同ˉ(D)兩次作功皆為0。eg2.如下圖,以下列三種不同的方式,將某物體由一處移至另 一處,試求施力對物體所作的功? F=100N F=50N 6m 3 m 10 m 3 m F=30N

  20. 17-3功與能作業eg1.用5kgw的力將2kgw的物體往上提升5m,則(1kgw=9.8N) 施力作功ˉˉˉˉJ。 重力作功ˉˉˉˉJ。eg2.阿鈞以10N的力背著自己的書包往前走了10m,接著走上6m高的頂樓,則阿鈞對書包所作的功為ˉˉˉˉˉJ。eg3.換算:1Kgw.m=( )N.m=( )J。eg4.小鈞以水平方向的力,推動40Kg物體,一起以1m/s等速 前進10m,若摩擦力4N,則: 小鈞作功?。 摩擦力作功?。  重力做功?。  合力作功?。eg5.判斷功的正負零: 重力對下落的物體作功  向心力對作圓周運動物體  擺繩拉力對擺錘作功  重力對上拋物體作功  重力對上升中的擺錘作功  物在平面等速,合力作功  浮力對下沉中的物體  摩擦力作功  手提物不動

  21. 17-3功與能動能(Ek):物體因所具有的能量 有者,即有動能(EK m; EK V2) 動能單位:焦耳(J)= 計算時,代入值單位限制: m用  V用。 Q 小問題 1. 物體5公斤,速率10m/s,其動能焦耳。2. 物體2公斤,自78.4公尺自由下落,求著地時動能焦耳。

  22. 17-3功與能位能(U):物體因所具有的能量 位能就是【 】 位能單位:焦耳(J)= 計算時,代入值單位限制: m用  g用。 h用。位能的形式:重力位能、彈力位能 mg h Q 小問題 1. 物體5公斤,距地面10公尺,具位能焦耳。2. 物體1公斤,在水平面上運動2公尺,具位能焦耳。

  23. 17-3功與能能量的守恆:說明了能量間能夠互相轉換 重力作用下,動能與位能的總和為定值eg.外力對物體所作的功 因:。eg.摩擦力對物體所作的功 因:。eg.在高處的重物將木樁打入地下 因:。eg.在高處下落的物體,速率愈來愈快 因:。eg.在斜面自由滾下的物體,速率愈來愈快 因:。eg.單擺從最高處自由下滑,速率愈來愈快 因:。

  24. 17-3功與能能量的互相轉換說明例eg1.說明以下動能、位能的變化情形? 上拋物體的運動過程:EK;U。  自由落體的運動過程:EK;U。  水平面上加速運動的車: EK;U。  在同高度等速飛行的飛機: EK;U。  單擺的運動過程:A C: EK;U。C E: EK;U。

  25. 17-3功與能等加速度運動公式 加速度a t 秒間隔 外力F V1 V2 m m X=S 一昧死記公式, 倒不如全忘了它!

  26. 17- 4簡單機械 機械:助人作功的裝置 只是能量,機械本身不生能量也不省能量機械使用目的 (施力F;抗力W)  絕不能省功 (1)省力(費時)  F< W(2)省時(費力)  F> W(3)方便(改變施力方向)  F= W

  27. 17-4簡單機械機械的角色:能量傳遞者 工作原理:遵循定律 W1 W2 物體 人外力 機械 W1:人之外力對機械作功(輸入能量)W2:機械對物體作功(輸出能量) (1)在無機械阻力下:W1=W2外力對機械作功=機械對物體作功 (2)在有機械阻力下:W1>W2W1=W2+熱能

  28. 17-4簡單機械機械如何傳遞能量 若人施外力F,下壓槓桿 L公尺,能將物體抬高 h 公尺(物體重量 W公斤重,物體質量m公斤)外力對機械作功=機械對物體作功=物體提昇之位能

  29. 17-4簡單機械槓桿討論  比較 F與 W之大小,決定機械目的(1)支點在中區的槓桿:省力與否由比值d1/d2決定  F:施力;W:抗力d1:抗力臂d2:施力臂 d1 d2 W F 上升 h 公尺 下拉 L 公尺 1. 試討論上述d1/d2 比值的大小(>1;<1;=1),來了解此 型槓桿的機械目的為何?

  30. 17-4簡單機械槓桿討論  比較 F與 W之大小,決定機械目的(2)施力在中區的槓桿:必省時(費力) F d1 上拉 L 公尺 F:施力;W:抗力d1:抗力臂d2:施力臂  d2 W 上升 h 公尺

  31. 17-4簡單機械槓桿討論  比較 F與 W之大小,決定機械目的(3)抗力在中區的槓桿:必省力(費時) F 上拉 L 公尺 d2 F:施力;W:抗力d1:抗力臂d2:施力臂  d1 W 上升 h 公尺

  32. 17-4簡單機械槓桿應用圖示

  33. 17-4簡單機械槓桿圖解

  34. 17-4簡單機械輪軸圖示:是槓桿的變形

  35. 17-4簡單機械輪軸裝置: (1)構造:兩個半徑不等 的圓輪,固定在同一 轉軸 大圈叫輪。  小圈叫軸。  輪轉一圈,軸轉圈。(2)輪半徑 R、軸半徑 r  R>r 抗力W 施力F

  36. 17-4簡單機械輪軸討論: (1)施力在輪上 省力(費時) (2)施力在軸上 省時(費力) 抗力W 上升 h 公尺 施力F 下拉 L 公尺

  37. 17-4簡單機械輪軸應用:喇叭鎖、方向盤、螺絲起子17-4簡單機械輪軸應用:喇叭鎖、方向盤、螺絲起子

  38. 17-4簡單機械滑輪圖示:是槓桿的變形(1)定滑輪:操作方便  F=W;L=h(手上拉1公尺;物體上升1公尺 )(2)動滑輪:必省力  F=1/2 W;L=2h(手上拉2公尺;物體上升1公尺 ) 定滑輪 動滑輪

  39. 17-4簡單機械滑輪討論:(忽略滑輪重)

  40. 17-4簡單機械斜面圖示: 金子塔如何造成的? 楔形(劈)

  41. 17-4簡單機械斜面討論:必省力 W 斜面長 L 施力F 斜面高h W 人沿光滑斜面施水平力F,將 W公斤重物體,推至斜面頂。(斜面長 L公尺;斜面高 h公尺) 外力對機械作功=機械對物體作功=物體提昇之位能

  42. 17-4簡單機械斜面應用:樓梯、蜿蜒山路、螺絲、瓶蓋、刀刃口17-4簡單機械斜面應用:樓梯、蜿蜒山路、螺絲、瓶蓋、刀刃口 螺紋密 螺紋疏 哪種紋路的螺絲比較省力? 哪個斜面比較好爬? 楔形(劈)

  43. 17-4簡單機械簡單機械範例eg1.區別以下機械種類及判斷其省力或省時: 球棒  螺絲起子  斜面  輪軸  釣竿  羽毛拍  動滑輪  釘書機  方向盤  螺絲eg2.分以Fa、Fb、Fc外力將60 Kgw物體(如下),抬高2 m: (1)最少須施力?Fa=Kgw、Fb=Kgw 、Fc=Kgw 。 (2)三力對物體作功何者最大?。

  44. 17-4簡單機械簡單機械範例eg3.輪軸裝置如圖,欲吊起40 kgw之物體: (1)施力F=Kgw。 (2)施力下拉1m時,物體上升m。 (3)當輪轉 5圈時,軸轉了圈。 (4)這個機械是省力還是費力?。eg4.如圖的滑輪,回答下列問題: (1)三者至少應施力多少可舉起物體? (2)若此三作用力往上或往下拉 4公尺,物體將各上升 多少公尺?

  45. 17- 5能源的利用與開發 能源的利用: 能量經轉換後,只會減少(熱能散失),不會增加 (1)煤:古代植物形成,主要成分是。含碳成分愈高、含水..等愈低,煤質愈好 (2)石油:古代動植物形成,成分是。 (3)天然氣:古代動植物形成,主要成分是。 (4)核能:能源的開發 (1)汽電共生系統 (2)水力、風力、火力 (3)太陽能 (4)地熱 (5)潮汐

  46. 17-5能源的利用與開發衰變:不穩定的原子核會放出放射線,直到變成 穩定的元素質能互換公式:衰變減少的質量可以轉變成能量 西元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1.光速C=3 ×108 m/s 2.單位限制:m用Kg;C用m/s  E 的單位:焦耳J Q 小問題 1.1公克的物質若完全轉換成能量,相當於焦耳。

  47. 17-5能源的利用與開發質能互換公式

  48. 17-5能源的利用與開發核能發電1.利用核反應器中連鎖反應產生的熱能來發電2.核反應:核分裂3.核反應器燃料:3 ﹪的鈾-235 慢中子撞擊鈾-235 使原子核發生連鎖反應 連鎖反應 U-235 分裂 U-235

  49. 17-5能源的利用與開發核能發電-沸水式反應爐17-5能源的利用與開發核能發電-沸水式反應爐 1.反應爐:碳鋼合金( 18cm厚)2.圍阻體:鋼筋混凝土( 1 ~ 2m厚)

  50. 17-5能源的利用與開發核分裂與核融合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