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第三單元

熱對物質的影響. 2. 物質受熱後體積的變化. 1. 食物受熱後的變化. 3. 水溫和物質的溶解. 第三單元. 1. 熱對物質的影響. 活動一、食物加熱後的變化. 活動二、物質受熱後體積的變化. 活動三、水溫和物質的溶解. 食物加熱後的變化. 如何進行觀察 食物加熱後的變化的活動?. 分組討論要進行哪一種烹煮活動來觀察食物加熱後的變化。 分組討論進行烹煮活動時,需要準備的物品和工作分配,並寫出計劃書。 進行烹煮活動時,要記錄食物加熱後的變化情形。 烹煮活動結後要整理場地、清潔用具。. 食物加熱後的變化.

lee-snider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三單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熱對物質的影響 2. 物質受熱後體積的變化 1. 食物受熱後的變化 3. 水溫和物質的溶解 第三單元

  2. 1. 熱對物質的影響 活動一、食物加熱後的變化 活動二、物質受熱後體積的變化 活動三、水溫和物質的溶解

  3. 食物加熱後的變化 如何進行觀察 食物加熱後的變化的活動? • 分組討論要進行哪一種烹煮活動來觀察食物加熱後的變化。 • 分組討論進行烹煮活動時,需要準備的物品和工作分配,並寫出計劃書。 • 進行烹煮活動時,要記錄食物加熱後的變化情形。 • 烹煮活動結後要整理場地、清潔用具。

  4. 食物加熱後的變化 進行烹煮活動時,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 使用電磁爐等電器用品必須注意用電安全,使用前應先閱讀使用說明書。 • 進行烹煮活動時,溫度很高,要小心避免燙傷,及注意用火安全。

  5. 食物加熱後的變化 小心用電安全 • 各種電器用品帶給我們舒適方便的生活,使用時要注意安全,才不會發生危險。

  6. 食物加熱後的變化 食物加熱後有什麼變化? • 肉片熟了會捲起來,顏色由紅變淡,吃起來很燙。

  7. 食物加熱後的變化 食物加熱後有什麼變化? • 蝦子熟了會變成紅色,還會變彎曲。

  8. 食物加熱後的變化 食物加熱後有什麼變化? • 青菜熟了以後會變軟,顏色也會改變。

  9. 食物加熱後的變化 食物加熱後有什麼變化? • 水煮開了,貢丸會膨脹起來,還會由底下浮到上面。

  10. 食物加熱後的變化 食物加熱後有什麼變化? • 蛋熟了以後,蛋白和蛋黃會凝固,蛋白還會由透明變成白色。 • 粉絲煮了以後會變軟,顏色變透明。 • 湯圓煮熟了也會脹大鼓起來,還會浮在水面上。

  11. 食物加熱後的變化 食物加熱後變化的情形,可以大致歸納為哪些類型? • 顏色改變:例如蝦子、肉片、粉絲…等。 • 體積改變:例如魚丸、肉丸、湯圓等體積變大;蔬菜體積縮小…等。 • 狀態改變:例如蛋由液態變成固態。 • 性質改變:例如蝦子、肉片、蛋…等。

  12. 食物加熱後的變化 還有哪些物質受熱後,形狀、顏色、體積和性質也會改變? • 奶油、蠟燭加熱時,由固態變成液態。

  13. 食物加熱後的變化 還有哪些物質受熱後,形狀、顏色、體積和性質也會改變? • 奶油、蠟燭加熱時,由固態變成液態。 • 乾玉米、白米、麵糰加熱烘烤後,體積會變大,性質會改變(爆米花、爆米香、麵包)。 • 巧克力受熱後會變軟融掉。

  14. 食物加熱後的變化 還有哪些物質受熱後,形狀、顏色、體積和性質也會改變? • 熱熔膠經過熱熔槍加熱後會變軟、熔化,冷了又變硬。

  15. 食物加熱後的變化 還有哪些物質受熱後,形狀、顏色、體積和性質也會改變? • 木材燒過會變黒,甚至只剩下細細的灰。

  16. 食物加熱後的變化 還有哪些物質受熱後,形狀、顏色、體積和性質也會改變? • 柔軟的陶土揑成各種形狀的器物,經過燒烤後性質會改變,變得堅硬。

  17. 物質受熱後 體積的變化 把寶特瓶的瓶蓋沾水, 倒放在瓶口上,用手掌握住寶特瓶,觀察瓶口有什麼變化嗎? • 雙手握住寶特瓶一段時間後,可以看見瓶口的蓋子會上下跳動。 • 這是手掌的熱使得瓶內的空氣膨脹體積變大,溢出瓶口而推動瓶蓋。

  18. 物質受熱後 體積的變化 如何證明是手的熱度讓寶特瓶的瓶蓋跳動的呢? • 將瓶蓋沾水,倒放在瓶口上。 • 再分別把寶特瓶放進冷水和溫水中。 • 我的發現—放在溫水中的寶特瓶的瓶蓋會跳動。 寶特瓶放在溫水中,瓶蓋會跳動,是不是瓶子裡的空氣受熱,體積變大了?

  19. 物質受熱後 體積的變化 瓶子裡的空氣受熱後會變大嗎?要用什麼方法來證明? 方法一 • 在瓶口沾上肥皂膜,把瓶子浸泡在熱水中。 • 放入一會兒,肥皂膜就會鼓起來。 • 放久一點,肥皂膜會被膨脹的空氣撐破。

  20. 物質受熱後 體積的變化 瓶子裡的空氣受熱後會變大嗎?要用什麼方法來證明? 方法二 • 在瓶口套上氣球,把瓶子浸泡在熱水中。 • 放入一會兒,氣球會脹大而直立起來。

  21. 物質受熱後 體積的變化 空氣受熱後體積會膨脹,水受熱後,體積也會有變化嗎? • 把裝水的寶特瓶浸泡在熱水中,觀察水受熱時體積的變化。 方法一

  22. 物質受熱後 體積的變化 空氣受熱後體積會膨脹,水受熱後,體積也會有變化嗎? 方法二 • 在錐形瓶中裝滿紅色的水,塞上插有玻璃管的瓶塞,並在玻璃管上畫出水位高度的記號。 • 把錐形瓶依序放入冰水、冷水和熱水中,觀察玻璃管上水位的變化情形。

  23. 物質受熱後 體積的變化 水受熱和遇冷之後,體積怎麼變化? • 在冰水中,玻璃管的水位會下降。 • 放入冷水(室溫水)中,水位會回升。 • 放入熱水中,水位會上升比先前高。

  24. 物質受熱後 體積的變化 金屬受熱後體積也會膨脹嗎? 實驗步驟一 • 把金屬圈放在木板上,在金屬圈相對的兩邊釘上兩根鐵釘,讓金屬圈剛好能通過鐵釘中間的空隙。

  25. 物質受熱後 體積的變化 金屬受熱後體積也會膨脹嗎? 實驗步驟二 • 用鑷子夾住金屬圈,在酒精燈上加熱一段時間。

  26. 物質受熱後 體積的變化 金屬受熱後體積也會膨脹嗎? 實驗步驟三 • 再試試看,它還能通過鐵釘中間的空隙嗎?怎麼會這樣? • 我的發現—金屬加熱後體積也會膨脹變大。 ※ 金屬圈加熱後 溫度很高, 不要用手去摸。

  27. 物質受熱後 體積的變化 怎樣安全的使用酒精燈? • 檢查燈芯,並用鑷子調整燈芯至適當的長度。 • 檢查酒精燈的量,最好是八分滿,因點火時,過多或過少的酒精都容易造成危險。

  28. 物質受熱後 體積的變化 怎樣安全的使用酒精燈? • 使用酒精燈時,桌上雜物應收拾乾淨,並應準備一條濕抹布,萬一著火了,可以用來滅火。 • 熄滅酒精燈時,用燈蓋從旁邊向下蓋住燈芯即可,不能用水澆,也不能用口吹。

  29. 物質受熱後 體積的變化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熱脹冷縮的例子? • 溫度計放入熱水中,酒精或水銀柱會升高,放在冷水中,酒精或水銀柱會下降,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30. 物質受熱後 體積的變化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熱脹冷縮的例子? • 磁磚、橋樑和鐵軌每隔一距離就會留有一條細縫,是為了預留膨脹的空間。

  31. 物質受熱後 體積的變化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熱脹冷縮的例子? • 天燈點燃時,燈內的空氣會膨脹,讓燈鼓起來。 • 凹陷的乒乓球泡熱水可以它膨脹起來。

  32. 物質受熱後 體積的變化 歸 納 • 物質受熱後體積會膨脹,變冷後體積會縮小,這就是物質熱脹冷縮的現象。 鐵軌遇熱膨脹,互相擠迫、扭曲,令列車無法通行。

  33. 水溫和物質 的溶解 觀察方糖在水中溶解的情形1 • 觀察一塊方糖的形狀和顏色,放入研缽中敲碎,觀察敲碎的方糖。 • 我的發現—方糖敲碎前顆粒較大;敲碎後,顆粒較小。

  34. 水溫和物質 的溶解 觀察方糖在水中溶解的情形2 • 把敲碎的方糖顆粒放入10c.c的溫水中,攪拌到完全溶化為止,觀察方糖有什麼變化。 • 我的發現—將方糖顆粒放入水中,可以看見小顆粒再慢慢變小,最後小到肉眼看不見。

  35. 水溫和物質 的溶解 觀察方糖在水中溶解的情形3 • 取一滴方糖溶液滴在載玻片上,放置幾天,讓水分自然蒸乾,觀察原來水滴的位置,有沒有出現什麼物質? • 我的發現—方糖溶液自然蒸乾後,可以使糖和水分離,出現糖的結晶。

  36. 水溫和物質 的溶解 敲碎的方糖顆粒和原來的方糖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 敲碎的方糖顆粒和原來的方糖都是糖,吃起來都甜甜的。 • 敲碎的方糖顆粒和原來的方糖顆粒大小不同。 相同的地方 不同的地方

  37. 水溫和物質 的溶解 方糖顆粒入水裡攪拌後, 哪裡去了? • 方糖顆粒放入水裡攪拌後,變成眼睛看不見、更小的糖粒子,均勻的散布在水中,成為糖水了。 滴在玻璃片上的方糖溶液,水分蒸發後有什麼變化?怎麼會這樣? • 滴在玻璃上的方糖溶液,水分蒸發後會出現糖的結晶。 • 因為,當糖慢慢蒸發後,糖粒子會聚集變大,再次形成肉眼能見的結晶。

  38. 水溫和物質 的溶解 實驗—水溫高低會影響糖或鹽的溶解嗎? • 取10c.c冷水和熱水,測量並記錄水溫。 • 取一湯匙的糖或鹽,用尺刮平,分別加入冷水和熱水中,攪拌到完全溶解為止,並在紀錄紙上畫記。 • 繼續在冷水和熱水中加入糖或鹽並畫記,直到糖或鹽不再溶解為止。

  39. 水溫和物質 的溶解 水溫高低會影響糖溶解或鹽溶解的量嗎? • 糖在熱水中溶解的量比在冷水中多。 • 水溫升高,鹽溶解的量只增加少許。 • 我的發現—熱水的溶解量比冷水大。 • 下表提供不同溫度下,100c.c的水大約可以解的物質的量: 溫度(c) 物質

  40. 水溫和物質 的溶解 怎麼做才能讓溶解在水中的鹽再變回鹽? • 水會蒸發而鹽不會蒸發,只要放著讓水自然蒸發,鹽就會留下(但是需要比較長的時間)。 • 也可以加熱讓水快速蒸發,就可以很快看到鹽了。 • 用濾紙過濾,只能濾出不能溶解的糖或鹽,已經溶解在水中的糖或鹽不能濾出來,因此不是很好的方法。

  41. 小朋友,本單元已經結束,想一想,您學會了些什麼呢? 下個單元還有許多有趣的學習活動等著你,希望你繼續加油喔!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