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第十七章 國際貿易

台灣的國際貿易. 比較利益. 要素稟賦. 貿易障礙. 第十七章 國際貿易. 17.1 台灣的國際貿易. 從 民國 40 年 開始,台灣的貿易泰半處於赤字狀態(除了民國 61 年和 62 年以外)。 民國 63 年 ,貿易逆差達到最高峰,為 4,8448 百萬新台幣。 民國 65 年是一個轉捩點,從此以後,台灣地區的貿易幾乎處於盈餘狀態。 順差在 1987 年(民國 76 年)達到最高峰, 586,675 百萬新台幣。這段期間,只有在 1997 年底東南亞金融風暴發生時,美元大幅升值導致貿易帳產生赤字,為 23,150 百萬新台幣。. 17.2 國際貿易的利益.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七章 國際貿易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台灣的國際貿易 比較利益 要素稟賦 貿易障礙 第十七章 國際貿易

  2. 17.1 台灣的國際貿易 從民國40年開始,台灣的貿易泰半處於赤字狀態(除了民國61年和62年以外)。 民國63年,貿易逆差達到最高峰,為4,8448百萬新台幣。 民國65年是一個轉捩點,從此以後,台灣地區的貿易幾乎處於盈餘狀態。 順差在1987年(民國76年)達到最高峰,586,675百萬新台幣。這段期間,只有在1997年底東南亞金融風暴發生時,美元大幅升值導致貿易帳產生赤字,為23,150百萬新台幣。

  3. 17.2 國際貿易的利益 • 世界價格:若將貿易條件範圍擴大運用到全球市場,可稱為世界價格。 球鞋的出口與進口交點,決定均衡的球鞋交易價格,每雙50美元。 貿易條件決定於球鞋的供給與需求的交點,每雙球鞋為50美元。

  4. 17.2 國際貿易的利益 • 出口國的國際貿易 國內供給與需求決定均衡價格為$30,而數量為400萬雙球鞋。 世界價格為$50 ,國內需求減至300萬,國內生產增加至800萬;500萬雙球鞋可供出口。

  5. 17.2 國際貿易的利益 • 國際貿易對出口國的福利分析 開放貿易後,使國內球鞋價格上漲,生產者剩餘從B增加到B+C+D,消費者剩餘從A+C減少至A。 生產者受惠而消費者受害,但整體福利增加。

  6. 17.2 國際貿易的利益 • 國際貿易的出口國福利變動分析

  7. 17.2 國際貿易的利益 • 進口國的國際貿易 國內供給與需求決定飛機價格為$9千萬美元,數量為10架。 世界價格為$5千萬美元,國內購買量是50架,生產量為零。進口數量為50架飛機。

  8. 17.2 國際貿易的利益 • 國際貿易對進口國的福利分析 開放貿易後,使國內飛機價格下跌,消費者剩餘從A增加到A+B+C,生產剩餘從B減少至0。消費者受惠而生產者受害,但整體福利增加。

  9. 17.2 國際貿易的利益 • 國際貿易的進口國福利變動分析

  10. 17.3 國際貿易理論 • 比較利益理論是從十八世紀著名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所提出。比較利益運用在國際貿易上是指,一國生產某產品的機會成本低於其他國家生產該產品的機會成本。 球鞋與飛機的產量及機會成本

  11. 17.3 國際貿易理論 • 假如台灣專業化生產球鞋可生產1千萬雙球鞋,假如美國專業化生產飛機可生產50架飛機。若美國以20架飛機和台灣交換400萬雙球鞋,兩國都可增加消費。台灣可在A’點消費,而美國可在B’點消費。

  12. 17.3 國際貿易理論 • 要素稟賦理論 商品是由不獨的要素投入比例所生產,若一國擁有豐富的資源生產某個商品,則該國有比較利益生產商品。 要素稟賦理論 主張一國會出口資源較充裕的商品,而進口資源比較欠缺的商品。 動態比較利益個人或國家從事某項生產活動時,從邊做邊學中產生比較利益。 除了機會成本不同所導致的比較利益,有些國家藉邊做邊學累積知識而有比較利益,這是一種動態比較利益。

  13. 17.4 貿易障礙:關稅與進口配額 • 貿易障礙,又稱貿易限制,是指政府以一些措施手段來保護國內產業免受外競爭。 最常見的手段有: 1.關稅 2.非關稅障礙

  14. 17.4 貿易障礙:關稅與進口配額 • 關稅的影響 台灣生產的飛機數量為零,向美國買進架飛機。 國內價格等於世界價格加上關稅。進口數量減少,且總剩餘減少。

  15. 17.4 貿易障礙:關稅與進口配額 • 課徵關稅的福利分析

  16. 17.4 貿易障礙:關稅與進口配額 • 配額的影響 每年25架飛機的配額,會使市場供給成為S+配額。台灣廠商每年生產10架飛機,且進口25架飛機。 配額與關稅一樣都會造成福利損失,D+F的面積。

  17. 17.4 貿易障礙:關稅與進口配額 • 進口配額的福利分析

  18. 17.5 貿易管制的論點 • 主張貿易管制的論點有 1.就業的論點 2.國家安全的論點 3. 幼稚產業的論點 4.傾銷的論點 5.低廉勞力不公平競爭的觀念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