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系所合作「 有關大學裡該學什麼 - 畢業生回娘家 」綜合座談會

系所合作「 有關大學裡該學什麼 - 畢業生回娘家 」綜合座談會. 苗栗縣環境保護局 潘志明課長 國立聯合大學 許鎮龍主任. 中華民國 96 年 6 月 26 日. 報告內容. 演講內容 經驗分享 環工人的未來 溝通與協調 - 做人與做事 態度 結論與建議. 演講內容. 進入全球化競爭的時代,大學的功能或許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同學們在 大學中到底該學什麼?畢業前該具備什麼樣的能力?人際關係、社交能力,到底有多重要? 學校裡充滿了學習的引誘,選擇了一個系,可曾好好考量過,是 什麼力量吸引了你?是市場的需求?還是大學裡深奧奇妙的知識引誘?

Download Presentation

系所合作「 有關大學裡該學什麼 - 畢業生回娘家 」綜合座談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系所合作「有關大學裡該學什麼-畢業生回娘家」綜合座談會系所合作「有關大學裡該學什麼-畢業生回娘家」綜合座談會 苗栗縣環境保護局 潘志明課長 國立聯合大學 許鎮龍主任 中華民國 96 年 6 月 26 日

  2. 報告內容 • 演講內容 • 經驗分享 • 環工人的未來 • 溝通與協調-做人與做事 • 態度 • 結論與建議

  3. 演講內容 • 進入全球化競爭的時代,大學的功能或許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同學們在大學中到底該學什麼?畢業前該具備什麼樣的能力?人際關係、社交能力,到底有多重要?學校裡充滿了學習的引誘,選擇了一個系,可曾好好考量過,是什麼力量吸引了你?是市場的需求?還是大學裡深奧奇妙的知識引誘? • 畢業的學長姐們經過社會歷練及成長,提供學弟妹各種面對職場的法寶,道盡了精微洞見與高妙方針,引導學弟妹如何增進學習,更可幫助更多的學弟妹訂定計畫,在畢業前準備好修習某些學程,讓自己能朝多方面培養所需的能力及實力,以制訂個人之最佳生涯規畫。

  4. 經驗分享 • 歷程說明 • 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 • 考試經驗 • 邏輯判斷與獨立思考能力 • 大學意義為何?思維有多廣,能力就有多強。 • 大學是個永遠不飽和的海綿體。 • 人生所為何事?今朝做者是。

  5. 經驗分享 • 時間規劃-安排每天該做的事而覺得時間不夠用,而不是以安排事情去填滿時間。 • 養成自動自發的看書習慣。 --養成以本身的慾望去看書,而不是因為升學或考試而去看書。 --為瞭解事務、為了學習、為了修身養性…去看書。 • 視網膜效應。 • 稻穗理論。 • 做人比做事重要。

  6. 經驗分享 • 大學生活-要懂得感恩、惜福。環工本來就是一種跨領域的學科,能在一所綜合大學就讀,其實是一種幸福,有各種不同的學門可學習,因此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學習的機會。 • 要懂得自己要什麼?4年時間要如何安排? • 大學生活會有少許昏迷、沈淪、…--但要懂得如何煞車,如何崛起,如何力爭上流? • 大學的價值是什麼?就是讀書—多方面體驗大學生活。 • 大學生需有國際觀,我將來能做什麼?我能為社會做些什麼? • 做人—看別人長處,學習別人的優點。 • 任何人或任何事都有一體兩面,要看優點也要看缺點。

  7. 環工人的未來 就業 公職 研究所 環工技師 研究與工程顧問機構 事業環保單位 環境檢驗機構

  8. 綜合計畫處 組織架構 空氣品質保護及噪音管制處 水質保護處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廢棄物管理處 環境衛生及毒物管理處 管制考核及糾紛處理處 空污基金 環境監測及資訊處 北區環境督察大隊 回收基金 環境督察總隊 中區環境督察大隊 環境保護設施管理中心 土污基金 南區環境督察大隊 環保警察隊 人事、會計、政風、統計、秘書 環境檢驗所 法規、訴願、裁決、科技顧問室 環境保護人員訓練所 地方環保機關 8

  9. 需具備專長 • 公職 --專業考試科目—每科至少三本不同版本的書,每本唸6遍。 --環保時勢、環教、生態學、環保期刊、研究報告等 • 就業 一、事業環保單位--空、水、廢、毒、ISO14000等及格證書(專責人員)。 二、研究與工程顧問機構--空、水、土水、廢、毒、噪、評、法令、電腦、分析、管理。 (規劃、設計、評估、分析、調查、輔導、研究、不同法令、案件申請) 三、環境檢驗機構--環化、普化、儀分、單操、環概、法令、QA/QC。 (水、土、空、廢…..等採樣與檢驗) • 升學

  10. 環工人的未來 • 雖然大學教育不是職業訓練,大學也不是為就業而設。但就業卻是一種很現實的檢驗。以環工系的同學而言,未來的就業檢驗了你以往的學習成果,檢驗了你的企圖心,也檢驗了你為未來的再學習奠下多少的基礎。為了未來的就業及就業後的再成長,你做了什麼投資? • 以環工的就業市場而言,研究機構、學術機構、公職、環境工程公司、環境顧問公司、工業界環保部門、環境檢測、環保儀器設備、回收處理業…等等。不論何種行業,環工系所提供的課程,並無法滿足你將來所須具備的知識,因而,在學校選課時,必須自己先確定將來的大方向,再做課程安排。例如未來擬往工程實務發展,則除環工系所提供的工程課程之外,RC、基礎、工程地質、土力…等均應具備。若擬往環境代檢業發展,則在分析化學、儀分等均須再加強。若擬做規劃設計,則動力、反應槽、單操等均須補強。換句話說,除環工的科目之外,土木、化工、水保、土壤、化學等科系的課程都是值得學習的。甚至是應該具備的。

  11. 環工人的未來 • 基礎科目往往較容易被忽略,但基礎科目卻是未來再學習的根本。例如流力、環化、固廢、環微等,到大三、大四及研究所即有很多的課程是建構在這類基礎科目上。基礎不好,將來本系的專業科目,他系的專業科目,甚至就業後的再學習都會事倍功半。 • 語文學習是現今大學學習趨勢。 • 一般從同學的讀書計畫中,可看到不少人將個人對環工本業知識的提升寄望在研究所上。但研究所的課程及個人的研究方向,都是集中在一個極小的領域中再做精進,較少有面的顧及,但在就業過程中,知識”面”的廣泛,卻是較重要的。因此,在大學部的修課中,知識領域的廣度應較某一特定學科的深入探討來得重要。

  12. 環工人的未來 • 環境工程系(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是環境科學的應用學科;主要運用工程技術和有關基礎科學的原理和方法防治(制)環境污染,以及做好環境影響評估作業,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和改善環境品質,使人類生產、生活與生態環境,達到協調而持續的良性發展。

  13. 溝通與協調-做人與做事 • 溝通是最美好的事 • 做人比做事困難,但做事是做人的基礎。 • 做事講求技巧,抓住重點突破。 • 嚴謹的工作態度,訓練邏輯思考能力。 • 閱人與閱讀。

  14. 態度 • 態度是學歷、經驗之外,人格特質的總和。 • 態度比你的過去、教育、金錢、環境…還來得重要。 • 態度比你的外表、天賦或技能更重要。 • 態度可以建立或毀滅一個人/一家公司/一個國家。

  15. 態度 • 你的態度攸關著你的人生。 • 你的態度決定了,究竟是你在駕馭生命還是生命在駕馭著你。 • 態度決定妳的成敗!

  16. 態度 • 學習的態度 • 講究品質的態度 • 注重細節的態度 • 面對選擇的態度 • 面對厲害衝突的態度 • 面對利益衝突的態度 • 面對人生的態度 • 面對自己的態度

  17. 態度 • 用心才看得見 • 偉大源於細節的累積 • 肯不肯付出 • 肯不肯學習 • 肯不肯接受鞭策

  18. 態度 • 心若改變,態度就會改變;態度改變,習慣就改變;習慣改變,人生就會改變。 • 畢業了 --失業了 --畢業即始業 --不用再上課了 --不用再寫作業了 --不用再考試了

  19. 調整落差-態度 • 在學校裡,只與同班同學相比。 • 出了社會,工作的成績是與不同年紀不同背景的人比。 • 一下子會有很多的落差。 • 你可能說,人生不是比來比去的。 • 你可以不比,不過你要知道你要什麼? • 你可以不比,不過你要知道你可以貢獻什麼?

  20. 結論與建議

  21. 大學應是多方位的學習。 • 大學應是建構基礎學門搖籃、人格養成教育。 • 『國際觀』的養成,包括心態、習慣和除了語言之外的基本常識,這些是跨文化溝通的基本橋樑。。 • 學習應力求深度與廣度。 • 抓住重點突破。 • 切勿妄自菲薄。

  22. 簡報完畢 敬請指教.. 謝謝!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