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3

胆道疾病

胆道疾病. Biliary Tract Disease. 胆道系统的应用解剖. 肝内胆管. 起程 Glisson 鞘 各级胆管. 肝外胆道(一). 左右肝管和肝总管 : 肝总管直径 0.4~0.6cm, 长 2~4cm 。有 6 ~ 10 %的副右肝管解剖变异。. 副右肝管解剖变异. 肝外胆道(二). 胆总管 (Common Bile Duct CBD) :肝总管与胆囊管汇合成胆总管。长 7 ~ 9cm ,直径 0.6~0.8cm 。 直径大于 1cm 为病理情况。 胆总管分四段:每段的名称及特点。共同通道, Vater 壶腹, oddi 括约肌,作用。.

leilani
Download Presentation

胆道疾病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胆道疾病 Biliary Tract Disease

  2. 胆道系统的应用解剖

  3. 肝内胆管 • 起程 • Glisson鞘 • 各级胆管

  4. 肝外胆道(一) • 左右肝管和肝总管: 肝总管直径0.4~0.6cm,长2~4cm。有6~10%的副右肝管解剖变异。

  5. 副右肝管解剖变异

  6. 肝外胆道(二) • 胆总管(Common Bile Duct CBD):肝总管与胆囊管汇合成胆总管。长7~9cm,直径0.6~0.8cm。 直径大于1cm为病理情况。 • 胆总管分四段:每段的名称及特点。共同通道,Vater壶腹,oddi括约肌,作用。

  7. 胆总管起止、分段

  8. 十二指肠乳头(Duodenal papilla)

  9. Vater壶腹、 oddi括约肌

  10. 胆总管下端与胰管的关系

  11. 肝外胆道(三) • 胆囊:形状,大小,Hartmann袋及意义。 • 胆囊管:直径,Heister瓣及作用,胆囊管和肝总管汇合的变异

  12. 胆囊管和肝总管汇合的变异

  13. 肝外胆道(四) • 胆囊三角(Calot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肝下缘所构成的三角区,胆囊动脉,肝右动脉副右肝管在此区穿过,是胆道手术极易发生误伤的区域。

  14. 肝外胆道(五) • 肝十二指肠韧带的解剖

  15. 胆道系统的生理功能

  16. 胆汁的生成、分泌和代谢 • 胆汁的分泌成分和功能:800~1200ml • 胆汁分泌的调节:神经、激素 • 胆汁的代谢:胆固醇在胆汁中的溶解和析出。胆固醇结石和胆色素结石形成的区别。

  17. 胆道压力的调节 • 胆总管内压:12cmH2o,胆管梗阻时胆管内压超过胆汁分泌压可导致胆血反流。

  18. 胆囊的生理功能 • 浓缩储存胆汁: • 排出胆汁: • 分泌功能:病理情况,白胆汁

  19. 胆道系统的特殊检查

  20. B超 • 首选方法,无创伤 • 诊断胆道结石的准确率 • 特征性显像图 • 根据胆总管直径鉴别黄疸 • 协助诊断其它胆道疾病

  21. 放射学检查 • 腹部平片 • 口服胆囊造影 • 静脉胆道造影

  22. CT • 仅次于B超的次选方法 • 显示胆总管下端病变优越性 • 对肝胆胰占位病变判断准确

  23. 胆囊结石

  24. 胆囊癌

  25. 胆囊息肉

  26. 胆管癌

  27. MRI

  28. 胆囊结石

  29. 胆总管结石

  30. 胆总管结石

  31. 胆道肿瘤

  32.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 较复杂的内镜技术 。 • 直观十二指肠乳头 。 • 清晰的“胆道树”图像,发现病变 。 • 进一步拓展应用,ENBD、ERPD、ERBD、EST 。 • 副作用。

  33.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 • 诊断阻黄最有价值 • PTCD • 创伤性操作

  34. 术中术后胆管造影

  35. 术中术后胆管造影

  36. 术中术后胆管造影

  37. 术中术后胆道镜

  38. 其他检查 • 核素扫描检查 • 十二指肠引流

  39. 胆石病 Cholelithiasis

  40. 胆石病的一般问题 • 胆石病的发病率 :10% 女性多见 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的发病率变化 • 胆石的分类 :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混合性结石 • 胆石的分布 :  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

  41. 胆囊结石 (Gallstone) • 临床表现 :一般无症状,或消化不良,梗阻症状,胆绞痛,腰背放射,Murphy症 • 诊断 :典型症状和B超 • 治疗 :手术原则 ,经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他治疗效果不佳。

  42. 手术中胆总管切开指征 • 有梗阻性黄疸(Jaundice)病史 • 术中探及结石、肿瘤、蛔虫 • 术中造影发现结石 • 胆总管直径大于1.0cm,管壁炎症增厚 • 术中胆管穿刺出脓性、脓血性、泥沙样胆汁。

  43. 肝外胆管结石 • 病理:胆管梗阻、继发感染、肝脏损害、胆源性胰腺炎 • 临床表现:charcot三联征 ,腹痛、寒战高热、黄疸(间歇性、与进行性鉴别 ),体征。 • 辅助检查 :SB/SB`、WBC+DC、B超、CT、ERCP、PTC • 治疗原则:手术取石、去除感染灶、 胆管引流

  44. 肝外胆管结石常用手术方式 • 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管引流术:T管的安置、术后护理及T管拔除的指征。 • 胆肠吻合术 • Oddi括约肌成形术 • 经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45. 胆道感染

  46. 急性胆囊炎 (一) • 病因 :1)胆囊管梗阻、结石、扭曲等 ;2)致病菌入侵,革兰氏阴性大肠杆菌 ;3)手术创伤、化学刺激 。 • 病理 : • 临床表现 : 症状:1)诱因 2)好发时间及原因 3)典型的疼痛 4)放射痛 5)消化道症状。 体征:1)右上腹压痛 2)Murphy症阳性 3)肿大的胆囊 。全身症状

  47. 急性胆囊炎 (二) • 诊断: 典型的症状、B超 • 鉴别诊断 : 胃十二指、 肝 、阑尾 、心脏 • 治疗 : 手术和非手术 手术方式:胆囊切除术、胆囊造口术

  48. 胆囊切除术

  4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