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第 38 章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结核 病人的护理

第 38 章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结核 病人的护理. 滨州医学院护理学院. 重点学习内容. 病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治疗原则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 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病理. 泌尿、男性生殖系结核起源于肾结核,绝多大多数肾结核是由肺结核血行播散而来,因此有人称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结核是肺结核的转移灶。

lenor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38 章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结核 病人的护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38章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结核病人的护理 滨州医学院护理学院

  2. 重点学习内容 • 病理 • 临床表现 • 辅助检查 • 治疗原则 • 护理评估 • 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 • 护理措施 • 健康教育

  3. 病理 • 泌尿、男性生殖系结核起源于肾结核,绝多大多数肾结核是由肺结核血行播散而来,因此有人称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结核是肺结核的转移灶。 • 结核杆菌—由血入肾—双肾皮质多发微结核病灶—免疫状况好—病灶自愈无症状和影像学改变(病理型肾结核)否则,肾皮质结核病灶扩大—肾髓质—穿破肾乳头—肾盏、肾盂—结核性肾盂肾炎—出现症状及影像学改变(临床型肾结核)—结核性脓尿—输尿管、膀胱、尿道继发结核。此外,结核杆菌的尿液—前列腺导管、射精管—前列腺、精囊、输精管、附睾、睾丸结核。

  4. 临床表现 • (1)肾结核(renal tuberculosis):多发生在20~40岁,男性多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例约2:病灶在肾,症状在膀胱。 • 1)尿频、尿急、尿痛 典型症状之一,出现最早,也是较突出的表现。最初是因含结核杆菌的脓尿刺激膀胱黏膜所致,以后结核病变侵及膀胱壁,发生结核性膀胱炎及溃疡,尿频加重,并伴尿急、尿痛。晚期膀胱挛缩,容量显著缩小,尿频更加严重,排尿次数达数十次,甚至出现尿失禁现象。 • 2)血尿、脓尿:是重要症状和常见症状。血尿常为终末血尿;少数肾结核因病变侵犯血管,也引起全程肉眼血尿。脓尿,多数为镜下脓尿,少数严重者尿液混浊呈洗米水样,并含有碎屑或絮状物,或为脓血尿或脓尿中混有血丝。 • 3)腰痛、肿块:少数病人,因肾结核病变严重,继发梗阻或感染而表现为腰痛。较大肾积脓或对侧较大肾积水时,腰部可触及肿块。 • 4)全身症状:常不明显。晚期肾结核或合并其他器官结核者,可有发热、盗汗、贫血、虚弱、消瘦、食欲减退和血沉增快等典型结核表现。

  5. 临床表现 • (2)男性泌尿生殖系结核(genitourinary tuberculosis):主要继发于肾结核,但也可因血行播散直接引起。 • 1)前列腺、精囊结核:多症状不明显,偶有直肠内和会阴部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血精、精液减少、性功能障碍和不育等。直肠指检可扪及前列腺、精囊硬结,一般无压痛。 • 2)附睾结核:附睾结核发展缓慢,表现为阴囊部肿胀不适或下坠感,附睾尾或整个附睾为无痛性硬结,严重者可有寒性脓肿、窦道形成。病变侧输精管变粗,有串珠状小结节。

  6. 辅助检查 • 1.尿液检查:尿呈酸性,有脓细胞、少量蛋白及红细胞;尿沉淀涂片检菌,应连续检查3日晨尿,若检查结果为阳性,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2.影像学检查:X线平片、排泄性尿路造影及逆行性肾盂造影、B超、CT、MRI检查,可判断病变的侧别及肾损害程度,是确定肾结核治疗方案的主要手段。 • 3.膀胱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水肿、结核结节、溃疡形成等改变,必要时可取活组织检查。

  7. 治疗原则 • 1.药物治疗 适用于早期病例,即病变较轻而局限,肾结核无空洞性破坏及结核性脓肿,生殖系结核无脓肿或窦道形成者。常用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物。一般至少治疗半年以上,服药期间需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并定期复查尿常规、尿结核杆菌及排泄性尿路造影检查,根据治疗效果决定用药和停药时间。 • 2.手术治疗 手术前使用抗结核药不少于2周,术后仍需继续用药。肾结核可行肾切除术、肾部分切除术或病灶清除术。膀胱结核(挛缩膀胱)可行膀胱扩大术,有尿路梗阻的挛缩膀胱可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回肠膀胱术。生殖系结核有脓肿或窦道者,需行清除病灶术。

  8. 护理评估 • 1.健康史 有无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居住环境恶劣等与结核病发病有关的因素;有无肺结核、骨关节结核或肠结核等病史。 • 2.身体状况 了解有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脓尿、腰痛等症状,其严重程度怎样;有无低热、贫血、乏力、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状。检查有无肾区肿块,有无附睾结节、脓肿、溃疡或窦道,有无输精管结节等。 • 3.辅助检查 了解尿液细菌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及膀胱镜检查等结果。 • 4.心理、社会状况 了解病人和家属对该病的治疗方法及其预后的认知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及社会支持系统等。

  9. 护理诊断 • 1.恐惧、焦虑 与病程长、病肾切除、晚期并发症等有关。 • 2.排尿型态异常 与肾结核、结核性膀胱炎、膀胱挛缩等有关。 • 3.有感染的危险 与机体抵抗力降低、肾积水、置管引流等有关。 • 4.潜在并发症:肾功能障碍。

  10. 护理措施 • 1.非手术治疗 • (1)休息与营养:指导病人保证充足的睡眠与休息,摄取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饮食,以改善全身营养状况。此外,还应多饮水,以减轻结核性脓尿对膀胱的刺激。 • (2)合理用药:遵医嘱给予抗结核药物,定期进行尿常规、尿结核杆菌、泌尿系造影等检查,以判断治疗效果。还应密切观察药物的毒副作用,一旦发现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 • (3)心理护理:多关心和体贴病人,采用安慰、鼓励、解释等语言,帮助病人减轻焦虑,使其在平静的心态下接受治疗。

  11. 护理措施 • 2.手术治疗 • (1)手术前:①全面身体检查,注意他部位结核病灶;②抗结核治疗必学2周以上;③做好皮肤、交叉配血、药物过敏试验、麻醉前用药等准备。 • (2)手术后 • 1)卧位与休息:肾切除手术后,血压平稳后可取半卧位,可早期活动,以减轻腹胀,促进引流,增强体质。保留肾组织手术后,应卧床1~2周,减少活动,以避免继发性出血或肾下垂。 • 2)观察病情:生命体征、意识、面色、尿量和尿色、引流液的量和颜色等。若出现大量血尿或引流管引出血液>00 ml/h,持续3小时以上,应警惕术后出血;术后1~2周,在咳嗽或用力排便时,突然出现虚脱、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等症状,也提示有内出血可能。术后3日内,应观察和记录24小时尿量,若术后6小时仍无排尿或24小时尿量明显较少,表明可能有健肾功能障碍。 • 3)饮食与营养:术后有腹胀,一般禁饮食2~3日。禁饮食期间行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行肠外营养支持。 • 4)引流管护理:同泌尿系损伤。 • 5)预防感染:使用对肾无损害的抗菌药物,预防感染。观察体温及血白细胞计数变化。

  12. 健康教育 • 1.康复指导 加强营养,规律作息,适当锻炼,避免劳累。勿用对肾有损害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磺胺类抗菌药物等,尤其双侧肾结核、孤立肾结核、肾结核对侧肾积水者,更应多加小心。 • 2.用药指导 ①用药要坚持联合、规律、全程,不可随意间断或减量、减药,告知不规则用药可产生耐药性而影响治疗效果;②用药期间须定期复查肝肾功能、测听力、视力等,若出现恶心、呕吐、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及时就诊;③单纯抗结核药物治疗者,应遵医嘱定期进行尿液检查和泌尿系造影检查;手术治疗者,也应每月检查尿常规和尿结核杆菌培养,连续半年尿中无结核杆菌称为稳定转阴,5年不复发可认为治愈。

  13.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