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4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内容提要. 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概述 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第三章 安全评价 第四章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 第五章 事故应急救援 第六章 职业危害与职业病管理 第七章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第八章 安全生产监督监察. 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概述. 基本要求: 检验应考人员对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对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的熟悉程度;对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现状和安全生产管理方针的熟悉程度。. 1.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 1.1 劳动保护

leo-huffm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2. 内容提要 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概述 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第三章 安全评价 第四章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 第五章 事故应急救援 第六章 职业危害与职业病管理 第七章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第八章 安全生产监督监察

  3. 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概述 基本要求: 检验应考人员对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对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的熟悉程度;对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现状和安全生产管理方针的熟悉程度。

  4. 1.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 1.1劳动保护 是依靠科学技术和管理,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消除生产过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环境、不安全设备和设施、不安全环境、不安全场所和不安全行为,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的总称。 1.2 安全生产 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5. 1.3职业安全卫生 职业安全卫生是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的统称,它是以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为目的的工作领域,以及在法律法规、技术、设备与设施、组织制度、管理机制、宣传教育等方面所有措施、活动和事物。 1.4 安全 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

  6. 1.5 安全生产管理   针对人们生产过程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1.6本质安全 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包括:  失误—安全功能; 故障—安全功能; 上述两项功能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

  7. 1.7事故   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是人们不希望发生的,同时违背人们的意愿后果。 1.8 事故隐患 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和管理上的缺陷。

  8. 1.9 危险 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注意危险度的概念,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给出。

  9. 2.0 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当单元中有多种物质时,如果各类物质的量满足下式,就是重大危险源。 GB18218-2000 q 1 q 2 q 3 q 4 --- + --- + --- + --- + ….. Q 1 Q 2 Q 3 Q 4 式中q i :单元中物质 i 的实际存在量; Q i:物质i 的临界量;

  10. 2.现代安全生产管理 2.1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安全、健康、舒适) 工业革命 现代工业的兴起 航空航天技术发展,“持续改进、以人为本”的健康安全管理理念逐渐被企业管理者接受,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代表的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思想开始形成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

  11. 2.2 安全生产管理的原理与原则 安全生产管理作为管理的一个分支,服从管理的基本原理 系统原理:动态相关性原则、整分合原则、 反馈原则、封闭原则; 人本原理:动力原则、能级原则、激励原则; 预防原理:偶然损失原则、因果关系原则、3E原则、 本质安全化原则; 强制原理:安全第一原则、监督原则。

  12. 1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当发生事故的概率不存在个体差异时,一定时间内事故发生次数服从泊松分布。 一些工人由于存在精神或心理方面的毛病,如果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发生过一次事故,当再继续操作时,就有重复发生第二次、第三次事故的倾向,符合这种统计分布的主要是少数有精神或心理缺陷的工人,服从偏倚分布。 当工厂中存在许多特别容易发生事故的人时,发生不同次数事故的人数服从非均等分布。 2.3 事故致因理论

  13. 事故频发倾向是指个别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内在倾向。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即少数具有事故频发倾向的工人是事故频发倾向者,他们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原因。如果企业中减少了事故频发倾向者,就可以减少工业事故。事故频发倾向是指个别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内在倾向。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即少数具有事故频发倾向的工人是事故频发倾向者,他们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原因。如果企业中减少了事故频发倾向者,就可以减少工业事故。

  14. 2 因果连锁理论: 遗传和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多米诺骨牌论。 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3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 利用各种屏蔽防止意外的能量释放来防止事故。

  15. 3系统安全理论的创新 1 )改善物的系统可靠性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2 )没有任何事物是绝对安全的; 3 )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 4 )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把事故概率降到最低,把伤害和损失控制在较轻的程度。

  16. 2.4 事故预防和控制的基本原则 ☉ 事故预防是指通过工程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使事故尽量不发生。 ☉ 事故控制是指通过工程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即使发生事故,尽量减少后果的严重程度。 ☉ 为预防或减少事故发生采取三方面的对策: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 ☉安全技术: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 ☉安全教育: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保护能力; ☉安全管理:规范员工的行为。 ☉个人防护

  17. 3. 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现状与安全生产方针 3.1 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现状 安全生产事故的总体现状是:工矿企业事故发生总数有下降趋势,事故发生次数多、事故伤亡人数多,事故发生率,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多发和死亡人数多是安全生产事故的一大特点。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情况:20部左右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情况; 安全生产技术情况; 安全生产管理情况。

  18. 3.2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987年全国劳动安全监察工作会议上决定将劳动保护工作的方针确定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生产法》第三条 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安全第一”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生产其他目标 “预防为主” 安全生产管理,从事后处理向事先预防转换,防患于未然,思想重视,预防措施得当,事故是可以大幅度减少的。

  19. 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内容提要 1. 安全生产责任制 2.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组织保障 3. 安全生产投入与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4.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5. 建设项目“三同时” 6. 安全生产检查 7.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20. 基本要求: 检验应考人员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掌握程度;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保障的熟悉程度;对安全生产投入制度的熟悉程度;对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的熟悉程度;对建设项目(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三同时”制度的掌握程度;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的掌握程度;对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及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21. 1.安全生产责任制 1.1 必要性 《安全生产法》第四条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充分说明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性。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核心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五同时”,就是在计划、布置、监察、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22. 1.2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 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的要求; 与本单位管理体制协调; 符合本单位、部门、班组、岗位实际,明确具体可操作; 有专门机构和人员保障; 同时建立监督、检查制度,群众监督,真正落实。

  23. 1.3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者,全面负责 • 生产经营单位其他负责人,在各自职能范围内,协助主要负责人 • 生产经营单位职能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在本机构内部 • 班组长,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全面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 • 岗位工人,岗位工人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24. 2.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组织保障 2.1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2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设置 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

  25. 3.安全生产投入 3.1 安全生产投入的基本要求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安排适当的资金,以改善安全设施,更新安全装备、器材、仪器和其他安全投入。以保证达到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而导致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26. 安全投入资金主要用于: • 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如防火、通风; • 购置安全设备、器材、装备、仪器仪表及其维护; • 重大安全课题研究; • 配备劳动防护用品; • 安全教育培训; • 应急救援预案; • 其他。

  27.    生产经营单位为了保证安全资金的有效投入,应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该计划的核心是安全技术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为了保证安全资金的有效投入,应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该计划的核心是安全技术措施。 3.2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28.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 1、消除危险源 2、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3、隔离 4、故障—安全设计 5、减少故障和失误 安全技术分类

  29. 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1、隔离 2、个体防护 3、设置薄弱环节 4、避难与救援 安全技术分类

  30.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项目: 工业卫生技术措施。以改善对职工身体健康有害的生产环境条件、防止职业中毒与职业病的技术措施,如防尘、防毒。 减轻劳动强度等其它安全技术措施。 辅助措施。以保证工业卫生方面所必须的房屋及一切卫生性保障措施。如尘毒作业人员的淋浴室、更衣室等。 安全宣传教育措施。以提高作业人员安全素质的有关宣传教育设备、仪器、教材和场所等,如劳动保护教育室、安全卫生展览等。 按照“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项目总名称表”执行,保证费用合理使用。

  31. 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原则 • 必要性和可行性原则; • 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的原则; • 轻重缓急统筹安排的原则; • 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32. 3.3 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方法 编制时间 计划内容 编制计划的布置 计划项目的确定与编制 计划的审批 计划的下达

  33. 4. 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4.1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制度的要求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安全生产法》对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做出明确规定 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三十六条、第五十条

  34. 4.2 教育的对象和内容 对象:我国境内企业和与之签定劳动合同的劳动者。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安全教育、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 内容: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 4.3 教育形式和方法 广告式、演讲式、会议讨论式、竞赛式、声像文艺演出式、学历教育式等。

  35. 5、建设项目“三同时” 制度 5.1 “三同时”定义 指凡是我国境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技术改建项目(工程)和引进的建设项目,其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6. 5.1 建设“三同时”的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五十三条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 《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六条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原劳动部第3号令)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原劳动部第10号令)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单位资格认可与管理规则》(原劳动部第11号令)

  37. 5.3 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主要内容和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令第3号《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 ☉建设项目在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时,必须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论证,并将其作为专门章节编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可研阶段,实施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 ☉设计单位在编制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文件时,应当同时编制《劳动安全卫生专篇》; ☉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审查批准的设计文件进行施工; ☉试生产运行正常后,预验收前,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验收报告》,报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批; ☉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必须按照国家有关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验收规定进行,经验收通过后,办理《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验收审批表》,方可投产使用; ☉建设项目验收合格正式投入运行后,不得将职业安全卫生设施闲置不用,生产设施和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同时使用。

  38. 6. 安全生产检查 6.1 检查内容:软件和硬件 查思想、查意识; 查现场、查隐患; 查管理、查制度 6.2 检查的类别 ☉定期性安全检查 ☉经常性安全检查 ☉季节性及节假日安全检查 ☉专业(项)安全检查 ☉综合性安全检查   ☉不定期的职工代表巡视

  39. 6.3 检查的方法 常规检查 安全检查表法(SCL) 仪器检查法

  40. 6.4 现场安全检查的工作程序 • ☉安全检查准备 ☉实施安全检查 ☉通过分析做出判断 ☉及时做出决定进行处理 ☉通过复查整改落实情况,获得整改效果的信息,以实现安全检查工作的闭环

  41. 7.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7.1 劳动防护用品的分类:一般劳动防护用品与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头部防护用品 呼吸器官防护用品 眼面部防护用品 听觉器官防护用品 手部防护用品 足部防护用品 躯干防护用品 护肤用品 防坠落用品 按防护部位分类

  42. 按照用途分类 以预防职业病为目的分类 防坠落用品 防冲击用品 防触电用品 防机械外伤用品 防酸碱用品 耐油用品 防水用品 防寒用品 防尘用品 防毒用品 防放射性用品 防热辐射用品 防噪声用品 防振动用品等

  43. 7.2 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原则 1989年我国颁布了《劳动防护用品选用的规则》(GB11651—89),正确选用优质的防护用品是保证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前提,选用的基本原则是: ☉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选用。 ☉根据生产作业环境、劳动强度以及生产岗位接触有害因素的存在形式、性质、浓度(或强度)和防护用品的防护性能进行选用。 ☉穿戴要舒适方便,不影响工作。

  44. 7.3 劳动防护用品发放要求 2000年,国家经贸委颁布了《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经贸安全[2000]189号),规定了国家工种分类目录中的116个典型工种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标准按照不同工种、不同劳动条件发给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45. 用人单位的具体责任为: 1、用人单位应根据工作场所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按照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为从业人员免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护品。不得以货币或其它物品替代应当配备的护品。 2、用人单位应到定点经营单位或生产企业购买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护品必须具有“三证”,即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定证的护品。购买的护品须经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验收。并应按照护品的使用要求,在使用前对其防护功能进行必要的检查。 3、用人单位应教育从业人员,按照护品的使用规则和防护要求,正确使用护品。使职工做到“三会”:会检查护品的可靠性;会正确使用护品;会正确维护保养护品,并进行监督检查。 4、用人单位应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及时更换、报废过期和失效的护品。 5、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护品的购买、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等管理制度和使用档案,并切实贯彻执行和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

  46. 7.4 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前应首先作一次外观检查。检查的目的是认定用品对有害因素防护效能的程度;用品外观有无缺陷或损坏;各部件组装是否严密,启动是否灵活等。 ☉ 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必须在其性能范围内,不得超极限使用;不得使用未经国家指定、经监测部门认可(国家标准)和检测还达不到标准的产品;不能随便代替,更不能以次充好。 ☉ 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47. 第三章 安全评价 内容提要 1. 安全评价的分类 2. 安全评价的程序 3.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评价单元的划分 4. 安全评价方法 5. 安全评价报告

  48. 基本要求: 检验应考人员对安全评价分类及其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安全评价程序的掌握程度;对危险、有害因素分类及辨识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安全评价方法的熟悉程度;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的掌握程度。

  49. 1.安全评价的分类 (安监管技装字[2002]45号): ☉安全预评价 ☉安全验收评价 ☉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专项安全评价

  50. 1.1 安全预评价 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设计和安全管理建议的过程。 1.2 安全验收评价 是在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的检测、考察,查找该建设项目投产后可能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调整方案和安全管理对策的过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