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2010 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 – 文化館、故事館特色介紹

2010 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 – 文化館、故事館特色介紹. 指導老師:李政隆老師 組別:第三組 組員: 4970L037 蔡憶萍 4970L030 黃嫈頤 4970L036 許庭菀 4970L064 丁妤芳 4981L020 莊玉琳. 目錄. 一、文化館介紹 二、故事館介紹. 文化館介紹. 曾是大象林旺棲身之所、充滿兒時記憶的遊樂園一隅,歷史在此刻畫時間的軌跡,這裡是一級古蹟的「圓山遺址」。由兒育中心「昨日世界」閩南、粵東建築加以修建,文化館成了「梨園藝宴」的大宅門,活出老房子的新生命。. ▲ 文化館外觀. 文化館介紹.

leo-hurst
Download Presentation

2010 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 – 文化館、故事館特色介紹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 文化館、故事館特色介紹 指導老師:李政隆老師 組別:第三組 組員: 4970L037 蔡憶萍 4970L030 黃嫈頤 4970L036 許庭菀 4970L064 丁妤芳 4981L020 莊玉琳

  2. 目錄 • 一、文化館介紹 • 二、故事館介紹

  3. 文化館介紹 • 曾是大象林旺棲身之所、充滿兒時記憶的遊樂園一隅,歷史在此刻畫時間的軌跡,這裡是一級古蹟的「圓山遺址」。由兒育中心「昨日世界」閩南、粵東建築加以修建,文化館成了「梨園藝宴」的大宅門,活出老房子的新生命。 • ▲文化館外觀

  4. 文化館介紹 • 「梨園藝宴」發想於古代伶人的別名「梨園子弟」,結合劇場裝置藝術:以唐代梨花園表演為靈感的“梨園劇場”、仿早期台灣民間村落懸掛防禦武器的“竹林藝陣”,和全台優質團隊,以戲曲、音樂、舞蹈、陣頭、雜技功夫等交匯出684場瑰麗多元的表演盛宴。為花博量身打造的定幕劇《牡丹花神》與《花神醮》將帶領觀眾體驗民間藝術的新穎張力;《牡丹花神》以愛花、惜花的精神為故事主軸,藉由書生遊園的奇幻經歷,傳達人文世界對自然的嚮往與關懷。《花神醮》取材民間藝陣,描繪花神降臨人間的場景,並招募失業勞工培訓演出,期許完成一場兼具文化創意與在地生命力的人文慶典。

  5. ▲“梨園劇場”、“竹林藝陣”示意圖

  6. 文化館介紹 • 文化館展覽則是花博園區中,唯一全方位的民間傳統藝術美學展館。以《花神宴》、《再生緣》、《花夢》三波展覽主題,展現民間藝術的人文魅力。 ▲文化館內部。

  7. 文化館介紹 • 深入展館,《花神宴》鬼斧神工的果雕藝術,帶您領略流傳數千年的技藝,如何在民間藝師巧手中代代相傳。平凡的芋頭蕃薯,可以是盛開的花朵,也能化身最具時尚感的雕花燈飾。在此,蔬果不再只供給人類溫飽,而是可以綻放生活美學的能量。

  8. 文化館介紹 ▲年過半百的花碗盤 • 通過風雨走廊,年過半百的阿公阿媽花碗盤,帶著先民期許衣食無缺的美好企盼,和您重溫往日舊時光;於園區就地取材的植物染料,擺設令人讚嘆的辦桌盛宴。還親身體驗果雕創作和植物染的樂趣,或用彩筆畫一個屬於自己的花碗盤做紀念。

  9. 照片欣賞

  10. 照片欣賞

  11. 照片欣賞

  12. 照片欣賞

  13. 文化館介紹 ▲鬼斧神工的果雕技藝令人驚嘆(創作者:黃銘波) • 第二波展覽《再生緣》,一群新銳紙藝家以廢棄茭白筍殼、香蕉葉製造的環保紙材,讓傳統紙雕技藝化為摩登的時尚裝飾;大稻埕百年老店--老棉成師傅在角落一隅描繪花意盎然的燈籠。

  14. 文化館介紹 ▲兒時記憶的絲瓜絡,運用形與光影的美,賦予新的生命力。(作者:李龍泉) • 另一棟展館,是香味與心靈的體驗,新港香藝以香為媒介,演繹香在台灣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香不僅可以膜拜、沈澱心靈、更是多采多姿的雕塑藝品。「紙藝」與「香藝」同時代表「傳統工藝」與「植物生命」的雙重轉化再生,透過人文智慧延續傳統,將有限生命轉化無限。

  15. 文化館介紹 • 第三波展覽主題《花夢》,以文學、美術、攝影呈現人類取材花木為靈感的豐富想像,走進《花夢》,彷彿陷入由音樂、燈光、投影所經營的時空氛圍,在書法意境的情境體驗裡,感染詩人當年登台賞花,撫琴吟詩的綿綿思緒。在黑白律動的影像中,攝影師紀國章以枯荷為題捕捉千姿百態的生命意象,「影像書法」與「筆墨書法」形成有趣的對應。

  16. 民間藝術有太多值得一再玩味的樂趣,驚喜總是來自看似平凡無奇的事物,於是從喧天鑼鼓的熱鬧裡、牡丹陶盤的溫潤中,「梨園藝宴」再現純樸百姓家的絕代風華,一種存在日常生活之中,對大自然的感恩和忙碌的現代人鮮少停下來仔細聆賞的質樸美麗。民間藝術有太多值得一再玩味的樂趣,驚喜總是來自看似平凡無奇的事物,於是從喧天鑼鼓的熱鬧裡、牡丹陶盤的溫潤中,「梨園藝宴」再現純樸百姓家的絕代風華,一種存在日常生活之中,對大自然的感恩和忙碌的現代人鮮少停下來仔細聆賞的質樸美麗。 ▲利用光影,傳統的紙雕藝術也可以很前衛(創作者:王喻慧)

  17. 故事館介紹 • 歌手張信哲是花博故事館策展人!面對耗時一年多,親手打造的故事館,每個擺設、每樣展品,都是他用盡心血,他結合「花朵」、「紅茶」兩大元素,共有客廳、起居間、飯廳、書房、臥室五個房間。

  18. 在「重現當時上流生活」宗旨下,每個房間卻呈現出微妙的風格差異,如飯廳乍看是西式擺設,卻在每張桌子面前,放上一雙象牙筷,正是當年流行的「中餐西吃」;屋後的玻璃暖房一角,則重現賓客品紅茶之場景。

  19. 故事館介紹 • 位於客廳的骨董沙發,當初張信哲於骨董店發現它時,相當不起眼,他買回來細細拆解,重新整理,「繃」上特別挑選的布料後,高雅復古感立現,更成為如今故事館中,畫龍點睛的重點家具。窗簾找不到適合的骨董品,策展小組耗資百萬,從國外進口與白金漢宮相同仿古料,交由國內師傅,細細縫製搭配房內家具的英式風格。

  20. 故事館介紹 • 位於美術公園區內的「故事館」,是沿用原先既有的臺北故事館,完整呈現整體歐式花園,真實還原早期仕紳人家的生活與住宅之美,以及古蹟建築歷史之導覽,讓民眾重回民國初期,體驗當時的生活民情與人文風貌。

  21. 故事館介紹 • 民國初期,大稻埕茶商陳朝駿為了招待貴客,起建了英國都鐸式的招待所,佇立在圓山基隆河畔。臺北故事館開放六年來創造許多人次造訪,不少民眾開始懷疑與期待,如此熟悉的老房子,在「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期間,還能夠創造出什麼樣的驚喜?

  22. 故事館介紹 • 故事館身為「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廣大園區內的重要古蹟之一,塑造日治時期富商人家的家居場景,邀請專家策劃,將古蹟、花藝、建築、藝術與生活深度結合。完整重現民國初期仕紳的生活場景,呈現最細膩的講究與最精密的考據,讓民眾彷彿乘坐時光機,回溯日治時期的美麗臺北,體驗臺灣傳統精緻生活風貌。

  23. 故事館介紹 • 故事館大門一開,玄關左側是會客室;右側則是大廳,米色壓花金屬天花板,看起來十分豪華,眼前則見擺放最高檔的中式家具,呈現日治時期風格,也展現臺灣工藝之美。轉身走進飯廳裡,低調奢華的銀製餐具放置在厚厚的桌布上,等著貴客入座用餐。

  24. 故事館介紹 • 沿著鋪滿地毯的樓梯,往上走到二樓。和式的榻榻米房,手工打造的傳統書桌、書櫃,遙想南管吟唱雅樂聲起,忠實呈現日治時期仕紳生活。臥房裡一角,以花裝飾的新藝術風格壁爐,大床映襯著灑進室內的陽光,處處可見極致的典雅。

  25. 故事館介紹

  26. 故事館介紹 • 號稱「花博最貴」,張信哲透露,故事館全部展品加起來「買一間帝寶還有剩」,光保險就花了兩千萬,「說不擔心是騙人的」,他只希望,民眾感受布展團隊所呈現的「百年前台灣時尚生活」時,也能一起保護這些珍貴的骨董。

  27. THEEND 謝謝您的聆聽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