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結核病防治政策 學校防治篇

結核病防治政策 學校防治篇. 行政院衛生署 疾病管制局. 結核病簡介 及流行病 學概況. 結核病怎麼來的 ?. 當一個傳染性肺結核病人咳嗽或打噴嚏時,空氣中( 飛沫核 含 結核菌 ) 便可經由呼吸道進入正常人的肺內造成感染。. 傳染途徑 Air-born 空氣傳染. 當一個傳染性肺結核病患在吐痰、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含有結核菌的痰液有機會變成細小的 飛 沫核 漂浮到空氣中,中心是結核菌,當痰液逐漸蒸發, 飛沫直徑小到 5μ 以下時便可經由呼吸道進入正常人的肺泡,造成感染。. Droplet 飛沫 Dust Droplet nuclei.

leo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結核病防治政策 學校防治篇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結核病防治政策學校防治篇 行政院衛生署 疾病管制局

  2. 結核病簡介 及流行病 學概況

  3. 結核病怎麼來的? • 當一個傳染性肺結核病人咳嗽或打噴嚏時,空氣中(飛沫核含結核菌)便可經由呼吸道進入正常人的肺內造成感染。

  4. 傳染途徑Air-born 空氣傳染 • 當一個傳染性肺結核病患在吐痰、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含有結核菌的痰液有機會變成細小的飛沫核漂浮到空氣中,中心是結核菌,當痰液逐漸蒸發,飛沫直徑小到 5μ以下時便可經由呼吸道進入正常人的肺泡,造成感染。 Droplet 飛沫 Dust Droplet nuclei

  5. 傳染途徑 • 結核菌進入體內後經過約 4-6 週的結核菌繁殖、宿主細胞型免疫反應激發、結核菌受到宿主免疫控制等感染過程後,初發病灶通常自然好轉,並不立即發病,然而此時結核菌並未消滅,少數結核菌仍潛伏在體內伺機發病。

  6. 結核分枝桿菌特色

  7. 結核菌在通風、有陽光的環境下會迅速死亡,陰暗潮濕處可存活六個月,學校多為通風環境,結核菌存活不易,無須慌亂。結核菌在通風、有陽光的環境下會迅速死亡,陰暗潮濕處可存活六個月,學校多為通風環境,結核菌存活不易,無須慌亂。 2.活的結核菌必須包在水分中(飛沫中), 並以適當大小( 1-5µ )漂浮在空氣中,才能有效的傳染,所以要連續與傳染性病人在密閉空間內相處時間夠久感染機 會才大。    5µ 1µ

  8. 發病 經過初次感染之後,結核菌素皮膚試驗(tuberculin skin test)呈陽性反應;初感染之後,一般人具有免疫,終其一生體內結核菌再度活化而發病(reactivation)的機率約為 5%。

  9. 結核病人多數是由於潛伏於肺內的細菌再 活 動(reactivation)引發 , 並非新感染者。 身體狀況良好時 身體抵抗力弱時

  10. 感染後潛伏體內隨時伺機發病 結核病發病機轉 : 再活動 reactivation 糖尿病 塵肺症 營養不良 胃切除 類固醇 癌症 AIDS 化學治療

  11. 接種卡介苗只能提 高身體免疫系統對結 核菌入侵的反應速度 根據科學的研究, 卡介苗對於嬰幼兒常 見的進行性初發性結 核病有保護的效果, 但是對常見於成人的 一般結核病的保護效 果仍沒有定論。 卡介苗接種 結核菌素測試

  12. 誰是肺結核病人?

  13. 誰是肺結核病人? 費雯麗 蕭邦 莫札特 勞倫斯 葛利格 濟慈 雪萊

  14. 檢查方法 • X光:快捷、靈敏驗痰:找出最具傳染性的病人

  15. 按規定服藥的開放性 (有傳染性的 ) 病人, 在服藥2天後傳染力為先 前的1/10 , 7 天後為1/100 ,兩星期後傳染性即已大幅降低,所以已發現的病人只要規則服藥,一點都不可怕。 • 按時服藥的病人在開始兩星期內,只要戴上口罩,也不會傳染。

  16. ●管理病人— 家人、志工、公共衛生護士一起來加油做都治計畫 (DOTS) *不當的治療會增加傳染源 ,所以我們要 推動都治計畫。 *使用最有效的第一線結核 藥物治療是最重要的關鍵。 *第一線結核藥物治療失敗的病人,第二線結核藥物療程更長,更難成功。

  17. (1/105) 1000 294.44 100 9.58 5.81 10 5.68 民國 91年 1 36 39 42 45 48 51 54 57 60 63 66 69 72 75 78 81 84 87 90 年 民國91年結核病死亡1,277人,為第12位死因,占總死亡1.01% 說明:死亡率逐年下降,但下降趨勢漸緩。 臺灣歷年結核病死亡率之趨勢圖 民國36~91年

  18. 30 25 20 15 10 5 0 年 43 47 51 55 59 63 67 71 75 79 83 87 91 0-4 5-9 10-14 歲 歲 歲 說明:兒童肺外結核死亡率逐年下降,目前幾近”0”。 歷年兒童肺外結核死亡率 (1/105)

  19. (%) 10 ( 盛行率 ) 1 1.29 WHO standard 0.143% ( 盛行率) 0.113 0.1 0.0711 0.0541 0.0427 0.0746 ( 發生率 ) 不通報不給付 0.01 疑似網路即通報、死亡勾稽 年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註):發生率=新案數/年中人口數 (新案數:通報登記數 - 境外人士 - 死亡補登 - 銷案補登 - 改診斷) 盛行率=資料來源: 臺灣地區結核病盛行率調查、 依據健保就醫資料計算 說明:通報發生率愈來愈接近真值。 臺灣歷年結核病發生率及盛行率趨勢圖

  20. 每十萬人口 400 0-4 350 5-14 300 15-24 25-34 250 35-44 200 45-54 150 55-64 65+ 100 50 0 41 65 91 民國 年 民國 年 民國 年 說明:1.歷年死亡率有顯著下降。 2.死亡率均以大於65歲之年齡層最高,但近年來青壯年死亡率已大幅減少 。 民國41、 65、 91年齡別結核病死亡率

  21. 0.23% 4.15% 0.08% 15.27% 0-14 歲 15-24 歲 25-44 歲 45-64 歲 65 歲以上 80.27% 說明:以65歲以上死亡人數最多,佔8成,其次是45-64歲。 民國91年台灣地區結核病死亡年齡分布

  22. 1.31% 6.28% 7.84% 0-14歲 15-24歲 10.59% 25-34歲 48.22% 35-44歲 45-54歲 12.64% 55-64歲 65歲以上 13.13% 說明:以65歲以上最多,約佔一半。 民國91年臺灣地區結核病發生年齡分布

  23. (1/105)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0-14 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 合計 男性 女性 說明:隨著年齡增加,發生率愈高,男性高於女性 。 民國91年不同年齡層男女性別結核病發生率之比較

  24. 民國91年台灣地區、山地鄉與原住民死亡率之比較民國91年台灣地區、山地鄉與原住民死亡率之比較 說明:1.原住民死亡率並未顯著增加。 2.山地鄉死亡率特別高,值得進一步研究。

  25. 民國91年台灣地區、山地鄉與原住民發生率之比較民國91年台灣地區、山地鄉與原住民發生率之比較 說明:山地鄉、原住民發生率明顯偏高。

  26. 歷次教育人員胸部x光普查肺結核盛行率 台灣地區, 45-87年度 檢查人數 239040

  27. (%) 10 8 7.27 6 4 2 0.04 0 年 41 44 47 50 53 56 59 62 65 68 71 74 77 80 83 86 89 92 北部某大學學生肺結核患病率

  28. 學校師生、員工結核病篩檢結果 備註:”B、D”學校為原住民較多的學校 說明:有原住民較多的學校,學校結核病的發現率相對較高。

  29. 結核病防治原則 • ● 已發病(Current disease) • 早期診斷盡速治癒:截斷傳染源 • ● 曾受結核感染 尚未發病 • 預防性治療 • ● 未曾受到感染(Not infected)

  30. 學校政策 • 學校的衛教宣導,校長、老師研討會的防治宣導 • 校護協助執行督治計畫 • 原住民學校國中新生即開始胸部X光篩檢 • 高中生入學胸部X光篩檢及原住民較多之學校,加強結核病篩檢 • 制定確診個案接觸者的後續追蹤方案

  31. 一、結核病個案發現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