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植物的鉴别

植物的鉴别. 第四小组: 莫 忆 源 周剑锋 杨玲玲 张宇 曾添 代 萍. 夹竹桃. 外观形象. 学校里 的夹竹桃. 名字来由. 夹竹桃原名应为 " 甲子桃”,传说 60 年结一次果,因甲子桃果实极为少见,有的地方误称“夹竹桃”。但也有地方保留甲子桃的称呼。因为它的叶片像竹,花朵如桃,故而得其名。. 形态特征.

les
Download Presentation

植物的鉴别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植物的鉴别 第四小组: 莫忆源 周剑锋 杨玲玲 张宇 曾添 代萍

  2. 夹竹桃

  3. 外观形象

  4. 学校里的夹竹桃

  5. 名字来由 • 夹竹桃原名应为"甲子桃”,传说60年结一次果,因甲子桃果实极为少见,有的地方误称“夹竹桃”。但也有地方保留甲子桃的称呼。因为它的叶片像竹,花朵如桃,故而得其名。 形态特征 • 常绿大灌木,高可达5米,无毛。叶3~4枚轮生,在枝条下部为对生,窄披针形,全缘,革质,长11~15厘米,宽2~2.5厘米,下面浅绿色;侧脉扁平,密生而平行。夏季开花,花桃红色或白色,成顶生的聚伞花序;茎直立、光滑,为典型三叉分枝。三叶轮生,少为四叶轮生和二叶对生,线状披针形至长圆披针形,全缘、革质,叶面光亮,侧脉羽状平生。聚伞花序顶生,花萼直立,花冠漏斗形,有红、黄、白三种,单瓣、半重瓣或重瓣,有香气,瞢荚果长柱形。花期5~10月,果期12月~翌年1月。

  6. 夹竹桃的毒性 • 夹竹桃是最毒的植物之一,包含了多种毒素,有些甚至是致命的。它的毒性极高,曾有小量致命或差点致命的报告。当中最大量的毒素是强心甙类的欧夹竹桃甙及neriine。强心甙类是自然的植物或动物毒素,对心脏同时有正面或毒性的影响。在夹竹桃的各个部份都可以找到这些毒素,在树液中浓度最高,在皮肤上可以造成痳痹。科学家相信夹竹桃内仍有很多未知的有害物质。另外,夹竹桃树皮上有rosagenin,可以造成像番木虌碱的影响。整棵植物包括其树液都带有毒性,其它的部份亦会有不良影响。夹竹桃的毒性在枯干后依然存在,焚烧夹竹桃所发生之烟雾亦有高度的毒性。些许或10~20片叶子就能对成人造成不良影响,单一叶子就可以令婴儿丧命。对于动物而言,只要其体重的每公斤有0.5毫克的夹竹桃就可以致命。大部份的动物对于夹竹桃都有不良或死亡的反应。

  7. 随口一说 • 夹竹桃的花语,是注意危险。而在浙大紫金港,夹竹桃是种植在南华园的周围,把它包裹在内。《浙大夜惊魂》大家看过么。。。。。看过的就知道南华园是怎么样的一个院子了。。。嘿嘿嘿

  8. 苦苣菜

  9. 苦苣菜 • 形态特征 • 植物掠影 • 地理分布 • 物种价值

  10. 形态特征 苦苣菜属于一二年生草本,有纺锤状根。茎中空,直立高50—100厘米,下部无毛,中上部及顶端有稀疏腺毛。叶片柔软无毛,长椭圆状广倒披针形,长15—20厘米,宽3—8厘米,深羽裂或提琴状羽裂,裂片边缘有不整齐的短刺状齿至小尖齿;茎生叶片基部常为尖耳廓状抱茎,基生叶片基部下延成翼柄。头状花序直径约2厘米,花序梗常有腺毛或初期有蛛丝状毛;总苞钟形或圆筒形,长1.2—1.5厘米;舌状花黄色,长约1.3厘米,舌片长约0.5厘米。瘦果倒卵状椭圆形,成熟后红褐色;每面有3纵肋,肋间有粗糙细横纹,有长约6毫米的白色细软冠毛。

  11. 植物掠影

  12. 地理分布 苦苣菜的原产地为欧洲,分布于全球、欧、亚洲、温带及亚热带地区。主要生于山坡或山谷林缘、林下或平地田间、空旷处或近水处,海拔170-3200米。在中国除气候和土壤条件极端严酷的高寒草原、草甸、荒漠戈壁和盐漠等地区外,主要分布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等地;在国外,主要分布在朝鲜、日本、蒙古、高加索、西伯利亚、中亚及远东地区和东南亚、南亚各国。

  13. 物种价值 饲用价值    苦苣菜的茎叶柔嫩多汁,嫩茎叶含水量高达90%,无刺、无毛、稍有苦味,是一种良好的青绿饲料。猪、鹅最喜食;兔、鸭喜食;山羊、绵羊乐食;马、牛少量采食。苦苣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100g鲜草中,叶含维生素C11一68.2mg,茎中含维生素C11mg、含胡萝卜素14.5mg。在野生条件下,以苦苣菜占优势的草。鲜草产量一般可达30000一45000kg/ha;单株重为150一250g。在栽培条件下,鲜草产量可达37500–60000kg/ha,k的可达75000kg/ha。除青饲外,还可晒制青干草,制成草粉;也可青贮利用。青草以喂猪、鹅、兔、山羊、鸭为好;千草以马、牛、羊等利用最为适宜。

  14. 物种价值 保健价值    苦苣菜的白浆中含"苦苣菜精"、树脂、大量维生素C以及各种类黄酮成分。据说常食含苦苣菜的食品可防治多种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感染症以及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国外也开发出多种苦苣菜保健食品,其中包括含苦苣菜汁饮料、苦苣菜营养饼干、苦苣菜色拉酱等等。 营养价值    苦苣菜是一种出色的保健食品。苦苣菜的白浆中含“苦苣菜精”、树脂、大量维生素C以及各种类黄酮成分。其中,维生素C88毫克,胡萝卜素3.22毫克,分别是菠菜中含量的2.1和2.3倍;其嫩叶中氨基酸种类齐全,且各种氨基酸之间比例适当。

  15. 药用价值 中医认为,苦苣性寒、味苦、无毒,有消炎解毒的作用,适用于阑尾炎、肠炎、子宫颈炎、乳腺炎、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性黄疸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等症。可防治癌症、利胆保肝、抗溃疡胃。外用可治疗疖肿,有利于伤口愈合,减轻疼痛。其是对肝病有一定疗效。由于苦苣中的铁元素含量高,可预防贫血和促进儿童生长发育。食用苦苣菜有助于促进人体内抗体的合成,增强机体免疫力长期食用能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促进大脑机能。 功用主治: 中药:治咽喉肿痛,肠炎,痢疾,黄疸,吐血,衄血,便血,崩漏,血淋,痈肿疔疮,肠痈,乳痈,痔瘘,毒蛇咬伤。 蒙药:治“协日”热,口苦,口渴,发烧,不思饮食,泛酸,胃痛,嗳气,“巴达干宝日”病。 用法: 内服:煎汤、打汁或研末。 外用:捣汁涂或煎水熏洗。

  16. 细叶十大功劳 3120101533 杨玲玲

  17. 常绿灌木,高达2m。根和茎断面黄色。一回羽状复叶互生,长15~30cm;小叶3~9,革质,披针形.长5~12cm,宽1~2.5cm,侧生小叶片等长,顶生小叶最大,均无柄,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狭楔形,边缘有6~13刺状锐齿;托叶细小,钻形。总状花序直立,4~8个簇生;萼片9,3轮;花瓣黄色,6枚,2轮;花梗长1~4mm。浆果圆形或长圆形.长4~6mm,蓝黑色,有白粉.常绿灌木,高达2m。根和茎断面黄色。一回羽状复叶互生,长15~30cm;小叶3~9,革质,披针形.长5~12cm,宽1~2.5cm,侧生小叶片等长,顶生小叶最大,均无柄,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狭楔形,边缘有6~13刺状锐齿;托叶细小,钻形。总状花序直立,4~8个簇生;萼片9,3轮;花瓣黄色,6枚,2轮;花梗长1~4mm。浆果圆形或长圆形.长4~6mm,蓝黑色,有白粉.

  18. 个人资料 中 文 名: 细叶十大功劳 拉 丁 名: Mahonia fortunei(Lindl.)Fedde 科 别 : 小檗科 别 名: 木黄连、竹叶黄连 自我介绍:花期7~10月。生于山谷、林下湿地。分布于江苏、湖南、湖北、四川、浙江、广东、广西。羽状复叶,小叶5~9,小叶片多皱缩,革质,披针形,每侧有刺5~10。总叶柄长10~20cm,直径约至2mm,上面有凹槽。作同阔叶十大功劳叶。

  19. 细叶十大功劳 化学成分 :含小檗碱、掌叶防己碱(palmat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木兰碱(magnoflorine) 药理: 对福氏痢疾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提取物低浓度时能促进离体肠管的自发运动,高浓度时可导致张力上升、运动抑制;给麻醉兔、鼠静脉注射可引起短暂或轻度的血压下降。 性味: 性凉,味苦。 功能主治: 补肺气,退潮热,益肝肾。用于肺结核潮热,咯血,腰膝无力,胃火牙痛,日赤肿痛,头痛;肠炎腹泻,黄疸性肝炎。用量9~15g。 配伍应用: ①牙龈肿痛,流脓:配猫眼草、火炭母等。②肝火目赤肿痛,头痛:配菊花、决明子、车前子。③风火牙痛:单味水煎服。

  20. 钻形紫菀

  21. 茎高25~100cm,无毛而富肉质,上部稍有分枝。基生叶倒披针形,花后凋落;茎中部叶线状披针形,先端尖或钝,有时具钻形尖头,全缘,无柄,无毛。头状花序小排成圆锥状,总苞钟状,总苞片3~4层,外层较短,内层较长,线状钻形,无毛;舌状花细狭,淡红色,长与冠毛相等或稍长;管状花多数,短于冠毛。瘦果长圆形或椭圆形,长1.5~2.5mm,有5纵棱,冠毛淡褐色。茎高25~100cm,无毛而富肉质,上部稍有分枝。基生叶倒披针形,花后凋落;茎中部叶线状披针形,先端尖或钝,有时具钻形尖头,全缘,无柄,无毛。头状花序小排成圆锥状,总苞钟状,总苞片3~4层,外层较短,内层较长,线状钻形,无毛;舌状花细狭,淡红色,长与冠毛相等或稍长;管状花多数,短于冠毛。瘦果长圆形或椭圆形,长1.5~2.5mm,有5纵棱,冠毛淡褐色。

  22. 药用价值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痈肿;湿疹。 功效分类:清热燥湿药 性味:味苦;酸;性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捣敷。

  23. 金边黄杨

  24. 金边黄杨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老干褐色,略有纵条纹,小枝略为四棱形,枝叶密生,侧枝对生,光滑无毛。树冠球形。单叶对生,倒卵形或椭圆形,长3—5cm,厚革质,边缘具钝齿,羽状网脉明显,表面深绿色,有光泽。小型聚伞花序生于枝梢的叶腋间,具长梗,花绿白色。蒴果球形,内含淡红色种子,花期5—6月,果期9—10月。叶嫩绿洁净,叶有黄、白斑纹,清丽幽雅,是理想的绿篱和盆景材料,适用于门庭和中心花坛布置,也可盆栽观赏。人工栽培时多将株高控制在1m左右。假种皮桔红色。金边黄杨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老干褐色,略有纵条纹,小枝略为四棱形,枝叶密生,侧枝对生,光滑无毛。树冠球形。单叶对生,倒卵形或椭圆形,长3—5cm,厚革质,边缘具钝齿,羽状网脉明显,表面深绿色,有光泽。小型聚伞花序生于枝梢的叶腋间,具长梗,花绿白色。蒴果球形,内含淡红色种子,花期5—6月,果期9—10月。叶嫩绿洁净,叶有黄、白斑纹,清丽幽雅,是理想的绿篱和盆景材料,适用于门庭和中心花坛布置,也可盆栽观赏。人工栽培时多将株高控制在1m左右。假种皮桔红色。

  25. 生态习性 喜光,稍耐阴。适应性强,耐旱。喜温暖,耐寒冷。萌芽力和发枝力强,耐修剪。耐瘠薄,但适宜在肥沃、湿润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 景观用途 观叶植物 ,叶色光泽,嫩叶鲜绿,极耐修剪,为庭院中常见的绿篱树种,可经整形环植门道边或作花坛中心栽植, 其斑叶,尤为美观。 常见变种有:金边大叶黄杨,叶缘金黄色;银边大叶黄杨叶心具金黄色斑点,均为重要观叶树种。

  26. 锦绣杜鹃

  27. 常绿灌木,高达2米,分枝稀疏,幼枝密生淡棕色扁平伏毛。叶纸质,二型,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或矩圆状倒披针形,长2.5—5.6厘米,宽8—18毫米,顶端急尖,有凸尖头,基部楔形,初有散生黄色疏伏毛,以后上面近无毛;叶柄长4—6毫米,有和枝上同样的毛。花1—3朵顶生枝端;花梗长6—12毫米,密生稍展开的红棕色扁平毛,花萼大,5深裂,裂片长约8毫米,边缘有细锯齿和长睫毛,外面密生同样的毛;花冠宽漏斗状,口径约6厘米,裂片5,宽卵形,蔷薇紫色,有深紫色点;雄蕊10,花丝下部有柔毛,于房有密糙毛,花柱无毛。常绿灌木,高达2米,分枝稀疏,幼枝密生淡棕色扁平伏毛。叶纸质,二型,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或矩圆状倒披针形,长2.5—5.6厘米,宽8—18毫米,顶端急尖,有凸尖头,基部楔形,初有散生黄色疏伏毛,以后上面近无毛;叶柄长4—6毫米,有和枝上同样的毛。花1—3朵顶生枝端;花梗长6—12毫米,密生稍展开的红棕色扁平毛,花萼大,5深裂,裂片长约8毫米,边缘有细锯齿和长睫毛,外面密生同样的毛;花冠宽漏斗状,口径约6厘米,裂片5,宽卵形,蔷薇紫色,有深紫色点;雄蕊10,花丝下部有柔毛,于房有密糙毛,花柱无毛。

  28. 主要价值 •锦绣杜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观赏价值。著名栽培种。 •锦绣杜鹃宜丛植于林下、溪旁、池畔、岩边、缓坡、陡壁、林缘、草坪,也宜在庭园之中植于台阶前、庭荫树下、墙角、天井,或植于花篱、花境。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