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申報不實裁罰案例 及如何查詢財產

申報不實裁罰案例 及如何查詢財產. 報告人:科長吳清誥 Email : moi1243@moi.gov.tw. 報告大綱. 內政部財產申報及被裁罰人數概況 罰則 申報不實之認識 查詢財產管道 財產申報應注意事項. 本部財產申報及被裁罰人數. 註:資料統計至 97 年 7 月 31 日. 罰則 1 - 本法第 12 條. 全年薪資所得指在職務上或工作上所取得之薪金、俸給、工資、津貼、歲費、獎金、紅利及補助費等各種薪資收入 (施行細則第 21 條). 罰則 2 - 本法第 12 條. 「 明知應依規定申報,無正當理由不為申報 」之認定. 明知,係指直接故意而言。

Download Presentation

申報不實裁罰案例 及如何查詢財產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申報不實裁罰案例及如何查詢財產 報告人:科長吳清誥 Email:moi1243@moi.gov.tw

  2. 報告大綱 • 內政部財產申報及被裁罰人數概況 • 罰則 • 申報不實之認識 • 查詢財產管道 • 財產申報應注意事項

  3. 本部財產申報及被裁罰人數 註:資料統計至97年7月31日

  4. 罰則1-本法第12條 全年薪資所得指在職務上或工作上所取得之薪金、俸給、工資、津貼、歲費、獎金、紅利及補助費等各種薪資收入(施行細則第21條)

  5. 罰則2-本法第12條

  6. 「明知應依規定申報,無正當理由不為申報」之認定「明知應依規定申報,無正當理由不為申報」之認定 • 明知,係指直接故意而言。 • 「明知應依規定申報」,係指公職人員明知自己係本法第二條規定之人員,有申報財產之義務,著重在事前對法定義務之知悉;而所謂「無正當理由不為申報」,乃著重在「不為申報」之消極事實,不問其「不作為」係出於故意或過失,故公職人員明知其有申報財產之義務,於逾越法定期限後,無正當理由全然未辦理財產申報者,無論其不為申報係因故意或過失,均應受罰。

  7. 「故意申報不實」之認定 • 最高行政法院92年度判字第78號判例,故意申報不實,指已辦理財產申報,但申報內容因申報人故意短報、漏報 、溢報或虛報而不正確者而言。所謂「故意」,除直接故意外,亦包括間接故意,即參酌刑法第十三條第二項規定意旨,行為人對於違規之事實,預見其發生,而其發生不違反本意者,以故意論。 • 任由他人列表後逕予申報、以久未補登之存摺辦理申報等均屬可預見發生不實申報之情形(間接故意)。 • 未加查證,照前次申報資料或自已臆測的金額為真實,即已預見自已所申報金額可能為不正確,有申報不實之間接故意。

  8. 常見申報不實態樣1 • 漏未申報配偶財產。 • 漏未申報繼承之不動產(含配偶繼承部分)。 • 漏未申報親友以申報人(或配偶、未成年子女)名義購置之財產、開立之存款帳戶或股票帳戶。 • 漏未申報房屋座落之基地。 • 漏未申報業得遮風避雨,並已達經濟上使用目的之違建、陽台、附屬建物、停車位。 • 漏未申報存款之利息及股票股利。 • 認為每筆存款均須達100萬元才須申報。 • 僅申報存款之概括整數,而非精準數額。

  9. 常見申報不實態樣2 • 未於申報日補登存摺或確實查明存款餘額,僅憑記憶申報;或逕以前1年度之申報資料草率填報。 • 認知錯誤,漏未申報上櫃股票、興櫃股票或公開發行股票。 • 認知錯誤,漏未申報股票類之水餃股(股價甚低之股票)、全額交割股或下市股票。 • 申報債務(如貸款)為原始借貸金額,未扣除已償還金額而申報。 • 僅申報土地及房屋,漏未申報其上所設定之抵押債務。 • 誤認申報日期(財產資料基準日)須與申報表送達政風單位之日期相同。

  10. 常見逾期申報態樣 • 以為即將退休而無庸申報。 • 以為政風室、督察室或兼辦政風業務之人事室未通知即無庸申報。 • 授權他人寄送財產申報表,以為他人遲延送達,自己無庸負責。 • 以為出國即得延後申報期間。 • 以為只要工作繁忙、至親死亡、結婚或生病即得延後申報期間 。

  11. 查詢財產管道1 ※非即時財產、所得資料,僅能作為申報財產參考,仍請申報人逐一比對,如有不符應向相關單位查詢

  12. 查詢財產管道2

  13. 查詢財產管道3

  14. 查詢財產管道4

  15. 注意事項 • 申報人應將各種申報財產憑據確實保管,俾利日後提出證明。 • 如存摺、定存單、基金交易憑證及債務餘額查詢(請保管財產來源機關給予之書面證明)。 • 如備註欄敘明夫妻不睦,亦須提供具體事證(離婚證書或家暴令等具體證明)。 • 申報人應提早完成財產申報,避免將申報期限最後一日做為申報基準日,申報交件時應收執收據。

  16. 報告完畢 敬請指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