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8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 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介绍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 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介绍. 主讲人:陈国来.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 数学 一年级下册》教材介绍. 一、教材研究与编写的基本原则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三、各单元教材的分析.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一、教材研究与编写的基本原则. 在努力体现新理念的同时注意具体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努力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使教材具有基础性、发展性和发展性 。.

lexiss
Download Presentation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 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介绍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介绍 主讲人:陈国来

  2.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 数学 一年级下册》教材介绍 • 一、教材研究与编写的基本原则 •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 三、各单元教材的分析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3.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一、教材研究与编写的基本原则 • 在努力体现新理念的同时注意具体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 努力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使教材具有基础性、发展性和发展性。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4.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创新 、实用、开放 • 创新:以《标准》为依据,体现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内容、结构、呈现方式上努力展现新的面貌。 • 实用:考虑我国教育的现实条件,适应我国广大城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努力使教材的改革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 开放:体现开放的教材观、开放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空间和时间。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5.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基础性、发展性、发展性 • 基础性:教学内容是最基础的;教材结构是基本的。 • 丰富性:教材内容同时是丰富的。呈现形式和教学方法是丰富的。 • 发展性:教材结构是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方法是开放的、发展的。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6.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 (一)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 • (二)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 (三)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 (四)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积极、民主的气氛中学习数学。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7.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 (五)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 (六)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 (七)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 (八)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8.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一)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 • 增加了五个单元的教学内容: • “位置”; • “图形的拼组”; • “认识时间”; • “探索规律”; • “统计”;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9.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二)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1) 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例如:第10页“20以内退位减法”主题图,第88页“找规律”主题图 (2) 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丰富的素材。例如:第61页“发新书”,第72页“作业评比”“生活中的数学”(第6、37、85页) (3) 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例如:引进“小精灵”──聪聪、明明。 第25页“小松鼠”,第41页“小熊一家” 设计了活动(第9页“听反话”、30页“教你折飞机”页)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10.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三)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 例如:“100以内数的认识”;“统计”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11.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四)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积极、民主的气氛中学习数学。 • (1)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第27、73页) • (2)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感受和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第36页“百球图”第29页的“拼一拼”)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12.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五)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 (1)注意为教师创设数学问题情景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 • (2)很多插图提供的情境具有连续性或故事情节,为设计、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投影片等教学辅助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提供了方便。(第19页“放学以后”第2页“公共汽车站”)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13.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六)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 (1)丰富关于数概念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第31、40页) •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例题中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第12、15、62页) • (3)计算教学的要求和训练强度相对降低。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14.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七)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 (1)安排了关于图形与空间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位置”“图形的拼组”) • (2)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15.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八)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 • (1)结合各部分知识的教学,安排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内容。 • (2)结合计算教学进行解决问题教学,使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 (3)安排训练数学思维的教学内容,加大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力度。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16.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三、各单元教材的分析 • 第一单元 位 置 •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减法 • 第三单元 图形的拼组 •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 •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 •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 • 第八单元 找规律 • 第九单元 统计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17.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第一单元 位 置 • 教学内容 • 教学目标 • 编排特点 • 教材说明 • 教学建议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18.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一)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上、下”、“前、后”、“左、右”和“位置”。 《课标》的“空间与图形”领域是按照四条线索展开的──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在第一学段,对“图形与位置”的教学要求是使学生“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位置”──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19.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二)教学目标 • 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含义,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 • 使学生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 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20.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三)编排特点 • 1. 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 ① 先“上、下” →再“前、后” →最后是“左、右”。 ② 先以“自我为中心”区分方位-→再以“自然标志” 区分方位-→最后能以“抽象的形式” 区分方位。 所以教材的编排是:先“上、下”再“前、后”最后“左、右”。 • 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儿童体验空间方位。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21.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四)教材说明 1、“上、下”:(1)两两比 (2) 三者比 (3)下面有什么 2、“前、后”:(1)排队上车图 (2)站牌图 3、“左、右”:(分三个层次):(1)建立左、右标准(2)相对性(3)左、右在生活中的应用 4、“位 置”: 作用:实际生活需要─学生座位、影院、梯形票价。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初步渗透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思想。 编排:① 从座位引入;② 确定动物卡片的活动。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22.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五)教学建议 1、注意根据学生认识空间方位的特点安排教学。 2、 适当把握教学要求。 3、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23.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减法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材说明 具体编排 教学建议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24.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一)教学内容 主要包括: •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 用数学。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25.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二)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26.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三)教材说明 • 知识结构表: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27.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四)具体编排: • 1.计算 (1)引入—主题图 让学生发现并提出生活中的计算问题,用自己的方式加以解决。 (2)十几减9──例1 通过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方法。 (3)十几减几──例2 借助十几减9的思路,引导学生学习十几减几(十几减8、7、6、5、4、3、2)。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28.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四)具体编排 • 2.用数学──例3 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计算解决现实问题,同时巩固口算。 特点:要求的问题结果,不能数出来,要通过 分析计算出来。 • 3.整理和复习 (1)呈现20以内退位减法表; (2)引导找规律; (3)重新排减法表。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29.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五)教学建议 •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学习数学。 •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 •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 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 5.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30.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第三单元 图形的拼组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具体编排 教学建议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31.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一)教学内容 • 1.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图形之间的关系。 • 2.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图形之间的关系。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32.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二)教学目标 • 1.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所学的平面图形的特点,知道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知识点) • 2.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的平面图形之间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33.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三)具体编排 • 1.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例1 • 2.平面图形的关系──例2 • 3.立体图形的关系──例3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34.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四)教学建议 • 把握好教学要求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35.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编排特点 具体编排 教学建议 探索活动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36.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一)教学内容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37.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二)教学目标 • 1. 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大小。 • 2. 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 3. 结合数的认识,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 4. 结合具体事物,感受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38.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三)编排特点 • 1. 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 2.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39.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四)具体编排 整十数加一位数 和相应的减法 读数、 写数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 数 数 数的组成 数的组成 各种实物 小 棒 百 数 图 直观→数位表 数 位 表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40.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五)教学建议 • 运用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数感。 • 练习中的好的素材──p36百球图、p37第5题、p42第1题、 p43第4题等。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41.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实践活动:摆一摆 想一想(数学探索活动) • 作用:1、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数位、位值的概念) 2、通过动手操作,探索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 资料──1、位值原则:每个数字所在的位置不同,所含的计数单位就不同,所表示的数值也就不同。2、数位:应用位值原则计数,各个不同的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 • 探索收获── 1、所摆数的个数比用·的个数多1。 2、不遗漏、不重复的摆数法是:先把全部·放在个位或十位上,再逐一向另一个数位移动。 3、不遗漏、不重复的写数法是:数的组成(※按数的大小排列;※每写一个数,就交换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得到另一个数。)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42.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编排特点 教学建议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43.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一)教学内容 • 人民币的认识。 •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44.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二)教学目标 • 1. 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 1元=10角,1角=10分。 • 2. 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简单的计算。 • 3. 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45.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三)教排特点 • 1. 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1)从情景中引入(主题图) (2)各种面值的人民币都让学生认识一下。 (3)出现了日常生活中的价格(用小数)表示法。 • 2.通过操作认识人民币。(例2、例3、例5)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46.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四)教学建议 • 1. 注意通过摆、换等活动认识人民币。 • 2. 把握好教学要求。 (1)小数只是表示物品的价格,不是教学小数的认识。 (2)大面额的人民币只是让学生见一见,不一定非得掌握。 (3)人民币的计算只是简单的,一般是相同单元的相加减。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47.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减法-1 教学教学 目标内容 编排特点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48.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一)教学内容 • 1.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 2.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 3.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 4. 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49.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二)教学目标 • 1. 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 2.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50. 新 课 程 培 训 小学数学 (三)编排特点 • 1. 调整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编排。 ※九义教材这部分内容是安排了5个小节的教学内容,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分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或不退位)” 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传统的编排目的在于:教学的步子小,分散难点,增加计算训练的时间,便于熟练计算技能。 ※《课标》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的要求降低,只要求“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所以教材结构要发生变化。 2. 创设情景,提出计算问题,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课件制作: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 陈国来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