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7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 以长江流域为例. 迪庆州香格里拉中学 地理组 授课:缪 进 制作:缪 进. 学习目标:. ★ 1 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长江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 2 分析长江流域不同河段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与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 3 以长江流域开发整治为例,掌握流域综合开发整治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4 通过学习探究,进一步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学习重点: ★ 长江流域综合开发与整治. 第一节. 长江流域的地理位置. 西起青藏高原,东至东海,北到秦岭 、 淮河,南至云贵高原,南岭。 30°N (纬线)横贯东西.

lilka
Download Presentation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以长江流域为例 迪庆州香格里拉中学 地理组 授课:缪 进 制作:缪 进

  2. 学习目标: ★ 1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长江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2 分析长江流域不同河段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与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3 以长江流域开发整治为例,掌握流域综合开发整治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4通过学习探究,进一步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学习重点: ★长江流域综合开发与整治

  3. 第一节 长江流域的地理位置 西起青藏高原,东至东海,北到秦岭 、 淮河,南至云贵高原,南岭。 30°N (纬线)横贯东西

  4. 长江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在世界大河中仅次与尼罗河、亚马孙河,居于世界第三位;年径流量近10,000亿立方米,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37%,在世界上仅次与亚马孙河和刚果河,居世界第三位;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总之,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在世界大河中仅次与尼罗河、亚马孙河,居于世界第三位;年径流量近10,000亿立方米,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37%,在世界上仅次与亚马孙河和刚果河,居世界第三位;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总之,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中国第一大河。

  5. 青 海 江 苏 安 徽 四 川 湖 北 重庆 西藏自治区 江 西 上海 湖 南 云 南 长江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峰,干流沿途流经: 11个省市注入东海(太平洋)

  6.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一)自然环境 1、地形地貌 2、气候 3、水文 4、植被

  7. 地貌: 千姿百态 青藏高原 横断山脉 四川盆地 三峡 长江中下游平原

  8. 长江干流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 横断山区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云贵高原 青藏 从上游到下游依流经:_____高原,横断山区,______高原,______盆地,___________平原 四川 云贵 长江中下游

  9.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一)自然环境 1、地形地貌 地貌多种多样,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均有分布 2、气候 3、水文 4、植被

  10.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11.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一)自然环境 1、地形地貌 地貌多种多样,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均有分布 2、气候 大多数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但年降水量差异大,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3、水文 4、植被

  12. 水文:流量、流速、汛期、冰期、含沙量 上游 下游 30°N 中游

  13. E 练习:读长江流域水系图,说出长江重要的支流名称 嘉陵江 雅砻江 汉江 岷江 支流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 上海 南京 武汉 重庆 宜宾 城市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

  14.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一)自然环境 1、地形地貌 地貌多种多样,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均有分布 2、气候 大多数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但年降水量差异大,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3、水文 (1)水文特征:水量居我国首位,中下游河网稠密,湖泊 密布 (2)流域特征:干流横贯东西,支流南北辐射状,流域面 积180多万平方千米。 4、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5. (二)自然资源 (1)水资源: 年径流量近10,000亿立方米,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37%,在世界上仅次与亚马孙河和刚果河,居世界第三位

  16. (2)水能资源 和水资源的区别? 和水利资源的区别?

  17. 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长江上游地区 上游 下游 中游

  18. 读图找出长江流域重要的水电站的名称和位置 [探究]:为什么长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 ★★★ ①流经我国地势的三大阶梯,地势落差大。 ②水量丰富,为全国径流量最大的河流。

  19. 常识: 水资源:人们能够直接利用或间接利用 的各种水体。 水能(力)资源:天然河流所蕴藏的动能 资源;它的大小与流量和落差成正比。 大家知道水能有什么优点吗 清洁、可再生

  20. (3)矿产资源 种类多,储量大

  21. (4)森林资源 全国第二大林区:西南林区 我国的森林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三大林区,其中西南和东南两大林区有很大面积分布在长江流域,长江流域的木材蓄积量占全国木材蓄积量的1/3。

  22. (5)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23. 全流域 自然资源 (1)水资源 (2)矿产资源 (3)水能资源 (4)森林资源 (5)旅游资源 中游 上游 上游 全流域 现在我们来对号入座,说说上,中,下游各自的资源优势

  24. 二、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状况 1.经济发展

  25. 活动:阅读课本图4-1-5的出长江沿岸主要工业中心及相关活动:阅读课本图4-1-5的出长江沿岸主要工业中心及相关 的工业部门 电力、钢铁、 机械制造、冶金等 重庆 钢铁、纺织、机械制造、 造船、电子等 武汉 化工、纺织、钢铁、汽车制造、电子电器、精密仪表等 上海 思考:上海,武汉,重庆三地都有钢铁工业部门,它们发展的主导因素有何差异? (上海:接近消费市场,交通便利。 (重庆、武汉:附近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交通便利 )

  26. 活动:阅读课本图4-1-5,结合下图,找出长江流域主要农作活动:阅读课本图4-1-5,结合下图,找出长江流域主要农作 物分布和主要商品粮基地

  27. 长江上游地区, • 水力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重庆为中心的电力、钢铁等工业基地;四川盆地土壤肥沃,生产水稻、小麦、棉花、甘蔗、油菜、蚕丝,素有“天府之国”美称。

  28. 长江中游地区, • 水资源和电力资源丰富,形成了以武汉为中心的重工业基地.能源、钢铁、冶金等重工业发达;江汉平原地区土壤肥沃,水热充足,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也是油菜、小麦、棉花、茶叶等农作物的主要产区。

  29. 长江三角洲地区 • 经济实力雄厚、技术较为先进.以上海为中心.形成了以加工工业为主体的强大工业体系,电子、通讯等高精尖产业发展迅速;农业生产发达,是我国水稻、油菜和小麦、蚕丝的主要产区,淡水渔业发达

  30. 2.城市化水平高(总体) 但中下游地区城市密度远远高于上游地区 (差异性)

  31. [探究] 讨论中下游城镇密度大,金沙江流域城镇少的原因 中下游气候优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基础好 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镇多 而金沙江流域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人口稀少,城镇少。

  32. 小组合作探究 1.从自然方面分析长江流域工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2.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长江流域工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33. 小组讨论 从自然方面分析长江流域工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1.有利的自然条件有: • 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 •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热量和水分充足 • 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 水能丰富,发展工业的动力十足。 2.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表现在:中上游地区地表崎岖,工农业发展受地形条件限制;季风气候区洪涝灾害频繁。

  34. 小组讨论 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长江流域工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 有利:长江沿岸港口众多,水陆交通便利;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丰富;流域内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社会协作条件好;资金充足;科技发达;政府政策支持。 • 不利:资源分布与经济分布不协调,上游经济落后,水能和矿产资源丰富;下游经济发达,资源相对缺乏

  35. 3:航运发达 干流横贯东西 ,直通海洋; 支流沟通南北, 通航里程长,运输能力大; 沿岸港口众多。 黄金水道

  36. 扬长 可持续发展之路 上中下游优势的开发 自然概况 长江流域 社会经济概况 存在问题的治理 避短

  37. 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一)上游地区 从格拉丹东雪峰至湖北宜昌 上游──落差大,多峡谷急流

  38. (一)上游地区从格拉丹东雪峰至湖北宜昌 1、开发 资源优势 水能资源 开发重点 水能资源的开发 重点工程 三峡工程

  39. 高峡出平湖

  40. 三峡工程 防 洪 发 电 航 运 灌 溉 供 水 养 殖 南水 北调 旅 游 改善中下游 生态环境 综合效益 生态环境效益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41. 防洪 注意: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是______!

  42. 改善了上游川江段的航运

  43. 防洪 正面效应 发电 综合效益 三峡 工程 的 效应 效益 航运 移民安置问题 负面效应 地理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 名胜古迹破坏 小组讨论:三峡工程带来的效益和产生的影响?

  44. 资料链接:阿斯旺大坝 埃及尼罗河上所筑的阿斯旺高坝,具有灌溉、发电、防洪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为世界七大水坝之一。尼罗河畔肥沃的土地要功归于尼罗河年年岁岁有规律的泛滥。在泛滥的季节,汹涌的河水漫过河床,淹没两岸大片土地,然而洪水退下后留下的淤泥却是农田宝贵的肥源,这肥沃的土地是埃及人的生命保障,也是支撑埃及文明的基石。 1970年,在尼罗河下游建成了阿斯旺大坝。大坝的建成使灌溉面积扩大,有40万公顷沙漠变成了良田,埃及的农业产值因此翻了一番。阿斯旺大坝在控制了尼罗河千百年来周而复始泛滥的同时,也使两岸的农田失去了天然的肥源。它横截尼罗河水,高峡出平湖。高坝长3830米,高111米。1960年在原苏联援助下动工兴建,1971年建成,历时10年多,耗资约10亿美元,使用建筑材料4300万立方米,相当于大金字塔的17倍,是一项集灌溉、航运、发电的综合利用工程。高坝建成后,其南面形成一个群山环抱的人工湖。阿斯旺水库。湖长500多公里,平均宽10公里,面积5000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二大人工湖,深度和蓄水量则居世界第一。

  45. 阿斯旺大坝的生态影响 沿河流域耕地肥力持续下降 土壤盐碱化 尼罗河水水质恶化 水生植物及藻类到处蔓延 河床遭受严重侵蚀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