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个案社会工作

个案社会工作. 张利增 社会工作系 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第十二章 现实治疗法. 起源 理论基础及基本概念 实施过程 实施特征 案例分析. 一、现实治疗法的起源. William Glasser 于 20 世纪 50 — 60 年代创立。早年接受过精神分析训练,对其疗法的理论和疗效产生怀疑,暗中采用一些接近现实及较强调案主个人责任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1956 年在加州温图拉女子学校(收容女青少年罪犯)任精神病医师顾问,开始尝试将现实治疗法的理念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收到较好的效果。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个案社会工作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个案社会工作 张利增 社会工作系 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2. 第十二章 现实治疗法 • 起源 • 理论基础及基本概念 • 实施过程 • 实施特征 • 案例分析

  3. 一、现实治疗法的起源 • William Glasser 于20世纪50—60年代创立。早年接受过精神分析训练,对其疗法的理论和疗效产生怀疑,暗中采用一些接近现实及较强调案主个人责任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 1956年在加州温图拉女子学校(收容女青少年罪犯)任精神病医师顾问,开始尝试将现实治疗法的理念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收到较好的效果。 • 1961年出版《精神健康还是精神病态》,为现实疗法奠定了基础,把现实疗法的技术和原则进一步修正。 • 1962年与精神病专家哈林顿在西洛杉矶退休军人精神病院应用现实疗法治疗严重的精神病患者,取得 了非常好的效果。

  4. 1964年,在《现实治疗法——治疗年轻罪犯的现实方法》中首次使用“现实治疗法”一词,从此现实治疗法逐渐被人们所注意。1964年,在《现实治疗法——治疗年轻罪犯的现实方法》中首次使用“现实治疗法”一词,从此现实治疗法逐渐被人们所注意。 • 1965年,出版《现实治疗法》,第一次详细介绍其理论。 • 1966年,成为加州教育局的顾问,将现实疗法的原则应用于学校系统中。 • 1969年,出版《没有失败的学校》,阐明如何把现实治疗法应用于学校,以克服学生成绩低落的问题及协助学生发展“成功的认同”的人格。同年,创立“教育工作者训练中心”,从事现实治疗法的培训、研究和咨询。

  5. 1981年,出版《心智的驿站》、《有效地控制你的生活》,加强了现实治疗法的理论基础,认为人类的行为的目的是要控制个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以符合本身的内在世界。人类应面对现实并作出负责任的行为。1981年,出版《心智的驿站》、《有效地控制你的生活》,加强了现实治疗法的理论基础,认为人类的行为的目的是要控制个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以符合本身的内在世界。人类应面对现实并作出负责任的行为。 • 广泛用于学校教育、惩教机构、医院及精神病康复机构等场所,可以用于个人治疗、婚姻治疗、家庭治疗、团体治疗、教育及教学、危机介入、康复工作和社区发展等领域,也可用于治疗有犯罪行为的青少年、顽劣儿童的家长、在学习上有问题的青少年等,对处理危机尤为有效。 • 由于现实疗法原理简单,容易理解和应用,社会工作者、教师、心理学家、治疗工作者、法官、感化官等接受培训,其培训中心遍及美国和加拿大各地。

  6. 二、理论基础和基本概念 1、人性观 基本采纳了人本主义及存在主义的观点,认为:人是自主和自决的,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主要是由人自己选择的。人的行为是由人类内在的一种成长动力和健康动力等一些基本需要的驱动而导致,并非如环境决定论所认为的人的行为完全受外部环境支配,也不像精神分析理论那样把人的行为看作是人的无法自我控制的潜意识的结果。 认为,人的内在的“成长动力”和“健康动力”导致人产生一种“自我认同的需要”。

  7. “自我认同”分为:“成功的认同”和“失败的认同”。“自我认同”分为:“成功的认同”和“失败的认同”。 • 成功的认同:是指人类有得到满足、享有成功的需要。为此,应该遵循3R(正当(right)、责任(responsibility)、现实(reality))原则来安排自己的生活, • 即以正当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 • 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需要的前提下(即负责任的行为)做出满足自己需要的行为; • 在现实世界允许的范围和条件下,满足自己的需要。 • 失败的认同则表现为:逃避现实、不负责任、孤独寂寞、对自己的行为无法控制。

  8. 人类有一些基本的需要,人类共有的先天性需要是引发人类行为的动力,而行为的目的是控制外部世界以达到这些需要的满足。人类有一些基本的需要,人类共有的先天性需要是引发人类行为的动力,而行为的目的是控制外部世界以达到这些需要的满足。 • William Glasser认为人有五种独立的基本的需要: • 生存及繁衍的需要 • 归属的需要:爱与被爱、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 权力的需要:自我价值、受人赏识 • 自由的需要: • 乐趣的需要。 • William Glasser认为,如果人通过负责任的行为满足上述需要,则有助于形成“成功认同”的人格,因而具有一种健康成长的内在动力。反之,则会形成“失败认同”,对生活产生不满、痛苦及失望的感受。

  9. William Glasser认为人类满足上述基本需要的方式是后天学来的,但学习能力的培养受到其他人的行为与态度的影响,特别是进入学校后。儿童在入学后发展其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比较能力,这些能力决定了他今后生活的成功与失败,从而形成其“成功的认同”或“失败的认同”。 • 成功认同的人既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又同时不妨碍他人的需要,能够成功地爱与被爱,不但自己有生存的价值,就是其他人也同意他的看法。 William Glasser称此为“整面的嗜好”。反之,一个不能满足个人需要的人会导致“失败的认同”人格的形成,他们通常是孤独的、痛苦的,不能爱与被爱,在生活上通常缺乏一些真心关心他的人 ,也缺乏与他人深交的能力,他们不能以3R原则作为生活指导,害怕与人竞争和面对现实世界,他们通常用逃避现实或忽视现实以减轻自己的不安。

  10. 现实疗法认为,自我认同的发展受到个人对自己的看法、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经验、与他人交往的影响。其中,个人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对自我认同的影响最大。现实疗法认为,自我认同的发展受到个人对自己的看法、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经验、与他人交往的影响。其中,个人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对自我认同的影响最大。 • 个人负责任的行为或不负责任的行为都是通过学习而得来的,因此,不负责任的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加以改进。 • 现实疗法的目的是协助“失败认同”的人学习通过现实及负责任的行为去满足自己的需要,对自己的生活能够有效地控制。

  11. 2、控制理论 控制理论为人类行为、需要与知觉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系统的解说。它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内在动力所引发,目的在于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人的大脑是支配人类行为的控制中心,有四个部分与人类的行为有关: • 内在世界:是关于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主观映像,代表了人的理想世界。 • 比较中心:是一个由个人对外部环境的认识和由心理需要而产生的理想图象之间加以比较的场所。目的是确定外部事物是否是内在世界所欲求的东西。 • 知觉系统:将个人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输入大脑之中。

  12. 行为系统:是一个输出系统。接受比较集中的指示,设计合适的行为直至需要得到满足为止。行为包括:行动、思想及感受。行为系统:是一个输出系统。接受比较集中的指示,设计合适的行为直至需要得到满足为止。行为包括:行动、思想及感受。 有时,个人的某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可能会选择一些诸如忧郁、紧张、生病、伤害他人、毁灭自己等消极的方式。Glasser认为,无论这些行为的性质如何,这些行为都是个人当时主观认定的最适当的、较能满足需要或减低认知误差的方法。这是个人当时做出的一个有意义的选择。但这些行为无法真正满足其基本需要,最终结果是形成“失败的认同”。

  13. 3、工作者的素质 在治疗过程中,工作者是一个模范,也是一位教师,他要让案主感受到关怀和体谅,也要对案主进行行为示范、指导和监督。Glasser认为,一个成功的工作者应该具备如下素质: • 有能力及意愿对案主做出较高的要求,对案主的需求保持高度敏感; • 愿意开放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奋斗过程; • 在现实生活中能满足自己的需要; • 个人化但不会在人际关系中过分疏离自己; • 允许个人的价值观面临案主的挑战; • 拒绝接受案主逃避负责任行为的借口; • 无论面对多大阻力,都有勇气不断面质案主不负责任的行为; • 有能力与案主建立投入和真挚的关系。

  14. 三、现实疗法的实施过程 根据Glasser的理论,现实疗法的过程分八个步骤: 1、与案主建立关系,了解案主的需求; 2、询问及了解案主目前的行为; 3、行为评估; 4、协助案主制定行动计划; 5、承诺; 6、不接受借口; 7、排除惩罚; 8、拒绝放弃。

  15. 1、与案主建立关系,了解案主的需要 • 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工作者愿意与案主交往、与案主开放地分享个人经验、承认自己的不足之处、不介意案主对自己的价值观持不同意见。 • 现实疗法对人性的基本价值观念:让案主知道工作者对他有积极的信心,相信案主有能力自我改善并使生活快乐、相信案主能有效和负责任地发挥个人的功能,使自己生活得更有满足感。 • 为案主创建一个温暖和安全的人际氛围:工作者表现出对案主的尊重和接纳,使案主知道工作者愿意与其讨论人生及其他问题,愿意陪伴他共同面对人生困难的挑战。 • 工作者可以运用一些方法和技术,如聆听、用“我”、“我们”等个人化的亲密语言与案主讨论与他生活有关及他感兴趣的话题。 • 协助案主表达他真心和合乎现实的需要。

  16. 2、询问及了解案主目前的行为 目的是要引导案主了解他在试图满足自己的需要或导致他有某些情绪时,他曾经采取过什么行为。工作者只关心案主本身的行为,而不进一步探讨案主情绪的背景和原因。 工作者通常向案主询问的问题有: • 你现在采取什么行为? • 你在过去一星期内实际做了些什么? • 你在过去一星期内曾经想过做些什么不同的事情? • 你想做的事情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 • 你明天会采取什么行动? 工作者通过引导案主讨论现在的行为,从而协助他认识到要对自己的行为、自己的问题负责,让他明白他可以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有效的控制和理智选择。进一步培养他成功的认同。

  17. 3、行为评估 协助案主评估他的行为是否对自己或他人有好处,行为本身又能否满足其需要以及是否会导致其成功的认同。案主的自我检讨及自我改过是现实疗法的基础,而案主在接受任何改变时,必须要对自己的行为做处评估并愿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工作者注意不要替案主对其行为做出价值判断,否则,案主容易养成过分依赖的倾向。通常,有失败认同的案主很容易逃避应该由自己去面对的行为责任。 工作者协助案主对其行为的意义和有效性做出评估,并鼓励案主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18. 4、协助案主制订行为的计划 是现实疗法过程的核心。工作重点是协助案主制定一个合乎案主兴趣和能力的计划。一般来说,案主会对自己有过高的要求,或急于追求成功,因而可能制定一些太过于复杂、困难、并且失败的机会也非常高的计划。 工作者应该注意: • 计划应该循序渐进:帮助案主最初制定短期而易行的计划,以保证案主可以通过获得成功的经验,从而增强其建立“成功认同”的信心。 • 计划应该灵活多变: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和案主的实际情况随时对计划做适当的修改,以更好地切合案主的实际。 • 计划应该具体可行:才能使案主履行计划。 • 工作者不应该成为案主行动计划的制定者,而只是计划制定的引导者,以避免案主的依赖。

  19. 5、承诺 制定计划后,工作者要协助案主对计划做出承诺,即必须履行自己的计划。 Glasser认为,承诺是现实疗法的基石。案主通过承诺来表现自己是一个负责任的人。 Glasser认为, 在治疗的初期,不必指望案主能对自己做承诺。在治疗的前、中期可以允许案主对工作者做出承诺。这时案主可能比较被动和消极。工作者要注意一旦案主承诺履行的计划不能实现,会导致案主的失败感和挫折感。因此工作者要防止案主做出不合理的不可行的承诺。同时工作者应该对制定的计划未能成功执行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承诺是案主对自己的承诺,案主要对自己的承诺负责。承诺的约束力不是外部的,而是内在的。

  20. 6、不接受借口 如果案主没有依照承诺履行计划或者计划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工作者不能接受案主的任何借口,也不能探究计划失败的原因,也不能责怪案主。工作者只能在友善和不责备案主的气氛下向案主做出以下回应,引导案主订定新的计划并重新做出承诺。 “我不是问你失败的原因,我是问你是不是仍然打算履行你的承诺?你会在什么时候进行?怎样进行?” “这个计划不行,让我们一起另拟一个新计划吧!”/“你是否太贪心了?” 现实疗法关心的不是计划失败的原因,而是如何着眼于案主的情况制定新的计划,或修改原来的计划,使计划切实可行。 Glasser认为借口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方法,使人逃避现实,最终只会强化人的失败的认同。拒绝借口,就是拒绝案主在遇到挫折后试图寻找可逃避的退路的想法和做法,使案主增强面对现实的勇气、履行计划的能力、诚实守信的魄力,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对自己的行为即后果负责。

  21. 7、排除惩罚 Glasser认为,用惩罚去改变人类行为是完全没有效用的。的案主不能履行承诺时,对案主惩罚只会加强案主的“失败的认同”,并破坏案主和工作者之间的良好关系。 在协助案主重新计划负责任的行为时,排除惩罚和拒绝借口是两个同等重要的原则。

  22. 8、拒绝放弃 就是指即使在案主主动希望工作者放弃努力时,仍然不放弃,仍然对案主改变自己的能力抱有信心。 Glasser认为,具有“失败认同”的人通常都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改变其行为。 工作者如果主动放弃案主,就等于是在案主仍然需要帮助时向他表示无人能帮助他,他改变无望。这无疑将使案主陷入更深的绝望之中。 如果工作者拒绝放弃,这与案主以往接触的他人反应不同,这无疑会加强案主和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使案主重新对自己做出更正确的估计并建立自信。

  23. 从现实疗法的实施程序可以看出,现实疗法要求工作者有高度的容忍力和坚韧的意志,保持冷静、客观的心态,不致被案主支配和控制。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对治疗效果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现实疗法的实施程序可以看出,现实疗法要求工作者有高度的容忍力和坚韧的意志,保持冷静、客观的心态,不致被案主支配和控制。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对治疗效果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Glasser相信,经过上述八个阶段,案主一定会成为一个更负责、更合乎现实、更能满足自我需要的人。

  24. 四、现实疗法的实施特征 1、个人化 现实疗法所重视的工作者和案主之间的一对一的专业关系,就体现出个人化的工作方式。工作者真诚的投入/体谅/温情/关心/与案主分享个人感受/让案主感受到工作者对他的信任;帮助案主了解自身的问题/协助制定改变 计划/拒绝放弃/相信案主具有成长动力,成为具有“成功认同”的人。 2、不重视感受,焦点集中在当前的行为 Glasser认为,人类的行为分为三个相互影响的部分:行动、感受和思想。其中,行动更容易改变和控制。所以工作者将治疗的焦点放在案主的行为上。当一个人感觉良好时,行动就会积极一些,而行动上较成功,其感觉也会更好,所以通过行为的改变,也能达到思想改变的目的。

  25. 3、否定行为异常是一种心理病态,或是由外部环境所致3、否定行为异常是一种心理病态,或是由外部环境所致 Glasser认为,任何行为都是出于个人的选择,籍以控制外部世界而达到个人的满足。行为异常是人不负责任的表现,与病态无关,也不需要将过失归于潜意识的作用。既然异常行为是一种个人主动选择的行为,他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病症,而是可以通过案主的重新选择加以改变的。 4、不强调潜意识 只强调意识层面的思维和行动,重点在于协助案主找出行为错误所在,并帮助案主制定及履行计划,鼓励案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获得成功的经验和满足感,这一切都是意识层面的活动,潜意识是不受现实疗法所重视的。

  26. 5、焦点集中在现在 现实疗法不重视探讨案主的个人历史,认为,案主不可能改变他的过去,可以改变的只是他的现在和 未来。因此,探讨案主的过去,尤其是他的过失,不仅浪费时间,还会增加其精神压力,对解决案主的问题用处不大,即使过去的事情与现在的问题直接相关,需要工作者就过去的事和案主进行探讨,一般也应从发展的眼光,与案主探讨如何吸取教训、采取行动避免情况进一步恶化,或引导案主掌握自己的长处和成功的经验等。 6、重视责任的概念 一个负责任的人是自主是而不是被动的,他了解本身在生活中需要什么,也能 通过负责任的行为满足这些需要。 Glasser认为,人人都要学习负责,并经常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估和反省。

  27. 7、价值判断 现实疗法认为,价值判断是治疗过程的基石。一个人在没有接受帮助之前,必须先对自己的行为做处评判,看他是否属于不负责任的行为,然后,工作者才能协助他就其不负责任的行为做处修正。因此,现实疗法的治疗过程中涉及很多道德课题,包括行为标准和价值判断。 8、着重计划 现实疗法十分强调协助案主作出周密计划,以便有效地将失败的行为改变为成功的行为,而且更要求案主对执行计划作出承诺。 总之,现实疗法在协助案主处理学习上的问题和增强自我信心等方面都有很显著的成效。

  28. 五、案例分析 • 岳晓东.我是全哈拂最自卑的人.登天的感觉[M].上海人民出版社.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