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運動傷害的預防 與處理

運動傷害的預防 與處理. 物理治療師 : 張永春. 運動傷害的分類. 急性 運動傷害 慢性 運動傷害. 急性運動傷害. 指 單一次 內發性或外因性的刺激,使組織器官破壞的現象. 急性運動傷害. 肌肉拉傷 韌帶扭傷 挫傷 ( 撞傷) 骨折 關節脫臼 開放性創傷(擦傷、裂傷). 慢性運動傷害. 是指累積 多次 微小傷害的受傷狀態. 慢性運動傷害. 慢性肌腱炎或骨膜炎 慢性關節炎 滑液囊炎 疲勞性骨折. 運動傷害的原因. 場地設備因素 熱身運動不足 技巧錯誤 身心狀況不佳或疲勞

lloyd
Download Presentation

運動傷害的預防 與處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運動傷害的預防與處理 物理治療師:張永春

  2. 運動傷害的分類 • 急性運動傷害 • 慢性運動傷害

  3. 急性運動傷害 指單一次內發性或外因性的刺激,使組織器官破壞的現象

  4. 急性運動傷害 肌肉拉傷 韌帶扭傷 挫傷 (撞傷) 骨折 關節脫臼 開放性創傷(擦傷、裂傷)

  5. 慢性運動傷害 是指累積多次微小傷害的受傷狀態

  6. 慢性運動傷害 慢性肌腱炎或骨膜炎 慢性關節炎 滑液囊炎 疲勞性骨折

  7. 運動傷害的原因 • 場地設備因素 • 熱身運動不足 • 技巧錯誤 • 身心狀況不佳或疲勞 • 衣著、球鞋的穿著不當 • 過度緊張 • 自信心過強 • 運動過度

  8. 運動傷害的預防 • 充分的熱身運動 • 積極加強肌肉力量 • 有計劃的體能訓練 • 選擇良好的運動場地 • 適當的檢視器材,並予 以檢修

  9. 預防運動傷害的方法 • 熱身運動 • 伸展運動

  10. 熱身運動目的 • 減輕運動傷害與提高運動的效率 • 讓肌肉群先行活動,以便增加全身的溫度及血液循環 • 讓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神經肌肉系統及骨骼關節系統,能逐漸適應即將面臨的較激烈的運動,

  11. 熱身運動目的 • 熟悉與適應運動的環境與身體狀況 • 心理準備

  12. 熱身運動 • 輕快跑步(十分鐘左右) • 簡易有氧運動(健身體操、跳繩、騎腳踏車)

  13. 伸展運動的目的 • 維持正常肌肉柔軟度 • 放鬆緊繃之肌肉 • 加強運動效果 • 預防運動後的肌肉痠痛

  14. 伸展原則 • 牽拉速度慢而緩 • 慢吸慢吐更放鬆 • 持續伸展要確實 • 施加力道微微痠

  15. 伸展方式 • 靜態伸展方式 • 伸展時間約在10-15秒鐘之間 • 每個關節動作反覆3次 • 身體柔軟度較差的部份多加強

  16. 手臂伸展(肱三頭肌) 左手抬高屈曲,肘部指向上,手掌放在頸後,另一手按住肘部,把肘部用力向另一側肩部推,至感到手上臂後方肌肉拉緊。

  17. 手臂伸展(三角肌) 左手提高至胸前伸直,右手扶著左手上臂,把上臂拉向身體,直至肩膊後方有拉緊。

  18. 手臂伸展 兩手手掌交叉互握,向上推伸展,直到感覺到緊繃點停止,保持不動。

  19. 前臂及手指屈肌群伸展 伸出右手臂,手心向上,手腕向後屈曲,左手扶右手掌及手指,一同向後拉,直至感到手前臂/手掌拉緊。

  20. 前臂及手指伸肌群伸展 伸出右手臂,手心向下,手腕向下屈曲,左手扶右手掌,向下屈曲,直至感到手前臂肌肉拉緊。

  21. 大腿肌群伸展 單腿向後彎曲,用手抓住腳踝將腳後拉向 臀部。

  22. 大腿外側肌群伸展 站立並側按牆,靠牆側的腿向外伸,前腿可微曲,然後把盆骨推向牆。

  23. 小腿肌群伸展 兩腳採平行前後步,兩角腳掌緊貼地面,動作時彎曲雙膝,身體下沉直到小腿有緊繃的感覺。

  24. 運動傷害的急性期處理 PRICE ◆保護(Protection) ◆休息(Rest) ◆冰敷(Ice) ◆壓迫(Compression) ◆抬高(Elevation)

  25. 運動傷害的急性期處理 • 保護(Protection) • 目的:保護受傷組織,避免二度傷害 • 上肢:用副木、支架或貼紮限制關節動作,用懸吊帶減少重力作用 • 下肢:用副木、支架或貼紮限制關節動作,用柺杖減少載重 • 每天應取下固定物2-3次,作緩和之關節活動與等長肌力運動以避免關節僵硬及肌肉萎縮的後遺症。

  26. 運動傷害的急性期處理 • 休息(Rest) • 目的:減少疼痛、出血、腫脹 • 應暫時停止任何會引起疼痛的動作與活動

  27. 運動傷害的急性期處理 • 冰敷(Ice) • 冰敷的生理作用與目的 • 使血管收縮、血流變慢→止血、減少腫脹 • 使神經傳導速率變慢或阻礙神經傳導→止痛、放鬆肌肉 • 抑制肌肉收縮速度與張力→放鬆肌肉 • 減緩代謝速率→消炎、止痛 • 可使用冰塊冰水袋或市售的冰敷包,以微濕毛巾包裹,置於患部即可 • 受傷後應立即開始,每次以15-20分鐘為限,間隔半小時,持續2-3天

  28. 運動傷害的急性期處理 • 壓迫(Compression) • 目的:止血,減少或消除腫脹 • 用彈性繃帶或彈性護套 • 彈性繃帶包紮的原則 • 選擇適當的繃帶尺寸 • 由遠端往近端包紮 • 繃帶壓力要平均,不可產生縐折,鬆緊要適中 • 肢體遠端要露出以觀察血液循環

  29. 運動傷害的急性期處理 • 抬高(Elevation) • 目的:止血,減少或消除腫脹 • 受傷後24小時內應儘可能將受傷肢體抬高,應高於心臟位置 • 合併冰敷、壓迫與抬高,效果更佳 • 抬高肢體時如能同時做等長肌力運動,促進血液及淋巴液回流效果更佳

  30. 運動傷害的急性期處理 • 肌肉抽筋 • 可能原因:體液流失、血糖過低、電解質不平衡、訓練方式錯誤及過度疲勞 • 持續性的靜態伸展是解除抽筋的最好方式 • 可利用熱敷與按摩幫助放鬆肌肉

  31. 運動傷害的急性期處理 • 骨折 • 封閉性骨折:固定受傷肢段 • 開放性骨折:先控制出血,再固定受傷肢段,並將肢體胎高

  32. 運動傷害的急性期處理 • 關節脫臼 • 固定該關節與鄰近肢段 • 不當的復位可能引起韌帶或肌肉的撕裂,甚至造成血管神經的傷害

  33. 運動傷害的急性期處理 • 脊椎傷害 • 除非生命跡象受影響,患者不應被移動 • 如果必須移動,頭部與身體應有完全的支撐與固定

  34. 謝謝您的參與

  35. 請問熱身運動最少要幾分鐘? • 10分鐘 • 5分鐘 • 50分鐘 • 100分鐘

  36. 請問以下何者是伸展原則 1.伸展速度慢而緩 2.伸展速度快而急

  37. 伸展緊繃的時間約在多少時 間最好? • 10-15秒鐘之間 • 一分鐘 • 三分鐘 • 五分鐘

  38. 伸展力道原則要多大呢? 1.施加力道微微痠 2.越大力越好

  39. 運動傷害的急性期處理原則PRICE中的C是指什麼呢運動傷害的急性期處理原則PRICE中的C是指什麼呢 ? 1.壓迫 2.冰敷 3.抬高

More Related